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5368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端部密封连接,热交换箱I下端固定有支架2,支架2的高度大于除尘箱3的高度。
[0037]本实施例中,除尘箱3上端部连接至热交换箱I下端部中央位置,热交换箱I下端部的面积大于等于除尘箱3上端部的面积;支架2设置在热交换箱I下端边缘附近,可以为环形支架或者三角支架。
[0038]热交换箱I上开有进气口 12和出气口 19,进气口 12连接锅炉排气口。热交换箱I内部设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8,进气管11两端分别密封连接进气口 12和除尘箱3,出气管18两端分别密封连接除尘箱3和出气口 19,锅炉排出的废气进入除尘箱3后,由于除尘箱3空间较大,废气中的颗粒会停留在除尘箱3中,经除尘后的废气进入出气管18、从出气口 19排出;为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除尘箱3为锥形,内、外套筒都为锥形,除尘箱3上端部直径大于下端部直径,也就是说,锅炉废气从相对较粗的除尘箱3 口进入到越来越窄的空间,锅炉废气在除尘箱3内旋转后才从出气管18流出,废气中的颗粒与除尘箱3碰撞次数增多,这种旋风除尘的效果较好。
[0039]进气管11与热交换箱I之间、出气管18与热交换箱I之间、进气管11与出气管18之间形成的集热腔15填充有流体,本实施例的流体选用水,通过水与锅炉废气进行热交换,带走锅炉废气的热量,提高水的温度,当然,流体也可采用其他液体或者气体。为及时更新集热腔15内的流体、及时利用被加热后的流体,热交换箱I上还开有入口 14和出口 16,入口 14设在热交换箱I上部,出口 16设在热交换箱I下部,入口 14、出口 16都与集热腔15连通,通过入口 14不断加入低温的流体,而从出口 16流出高温流体,本实施例出口 16与锅炉进水口连接,为避免流体温度过高可能损坏设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热交换箱I上部侧壁开有溢流口 17,如果流体膨胀、集热腔15内压力过大,可通过溢流口 17释放多余压力。
[0040]为提高进入除尘箱3的废气的压力,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两根进气管11,热交换箱I向外延伸出一气压腔13,气压腔13两端分别密封连接进气管11的一端和进气口 12。
[0041]实施例二
[0042]实施例二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包括至少两根出气管18,热交换箱I向外延伸出出气气压腔,出气气压腔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出气管18的一端和出气口 19。设置多根出气管18、设置出气气压腔的目的在于延长废气的流通路径,这样废气与流体的热交换时间更长,废气处理装置可收集到的热量越多,二次热量回收率更高。
[0043]实施例三
[0044]实施例三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热交换箱I向外延伸出至少两个出气气压腔,一个出气气压腔两端分别密封连接至少一根出气管18的一端和出气口 19,至少一个出气气压腔两端密封连接出气管18,也就是说,有的出气气压腔用于连接出气管18和出气口 19,有的出气气压腔用于连接两个出气管18。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设了多个出气气压腔,进而再次延长废气的流通路径,这样废气与流体的热交换时间更长,废气处理装置可收集到的热量越多,二次热量回收率更高。
[0045]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比如将所有进气管11合并成一种环形或者其他形状进气通道、将所有出气管18合并成一种环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出气通道,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产品范围。
[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热交换箱(I)和除尘箱(3),热交换箱的下端部与除尘箱的上端部密封连接,除尘箱的下端部开有出灰口(30);其特征在于:除尘箱的下端部设有盛水的沉淀池(4),热交换箱上开有进气口(12)和出气口(19),热交换箱内部设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8),进气管两端分别密封连接进气口和除尘箱,出气管两端分别密封连接除尘箱和出气口 ;进气管与热交换箱之间、出气管与热交换箱之间、进气管与出气管之间形成的集热腔(15)填充有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内安装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箱上还开有入口(14)和出口(16),入口、出口都与集热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根进气管,热交换箱向外延伸出一气压腔(13),气压腔两端分别密封连接进气管的一端和进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根出气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箱上部侧壁开有溢流口(17)。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尘箱为双层套筒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尘箱成锥形,除尘箱上端部直径大于下端部直径。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箱与除尘箱上下设置,热交换箱下端固定有支架(2),支架的高度大于除尘箱的高度。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入口设在热交换箱上部,出口设在热交换箱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热交换箱和除尘箱,热交换箱的下端部与除尘箱的上端部密封连接,除尘箱的下端部开有出灰口;除尘箱的下端部设有盛水的沉淀池,热交换箱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热交换箱内部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两端分别密封连接进气口和除尘箱,出气管两端分别密封连接除尘箱和出气口;进气管与热交换箱之间、出气管与热交换箱之间、进气管与出气管之间形成的集热腔填充有流体。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去除锅炉废气中的微小颗粒,降低颗粒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装置能够高效地回收废气中携带的热量,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
【IPC分类】B01D47/02, B01D47/12
【公开号】CN204710007
【申请号】CN201520407344
【发明人】潘汉祥
【申请人】潘汉祥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