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4708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活性炭吸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
目.0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颗粒活性炭吸附法有机废气治理的方法大多为:首先是有机废气经过预处理、调压、调温,再经吸附器吸附、蒸汽加热脱附(或真空减压脱附),脱附出的油气被冷凝器冷凝为液态混合物(或液态油)而被回收,吸附后洁净的气体高空排放,从而达到减排和达标排放的目的。这类方法主要包括两种脱附的方法,一种是水蒸汽加热脱附,另外一种是真空减压脱附。若单独采用蒸汽加热脱附的方法进行脱附后,吸附剂再次吸附的效果很好,吸附后的气体能够达标排放,但是蒸汽的消耗量较大,经济运行成本较高;若单独采用真空减压脱附的方法进行脱附后,吸附剂再次吸附的效果不是很好,吸附后的气体不能达标排放,而且电耗量较大,经济运行成本也较高,满足不了厂家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装置,解决单独采用蒸汽加热脱附的方法进行脱附后,吸附剂再次吸附的效果很好,吸附后的气体能够达标排放,但是蒸汽的消耗量较大,经济运行成本较高;或单独采用真空减压脱附的方法进行脱附后,吸附剂再次吸附的效果不是很好,吸附后的气体不能达标排放,而且电耗量较大,经济运行成本也较高,满足不了厂家的需求的问题。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
[0005]—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氮气、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水蒸气、吸附器与冷凝装置,所述的吸附器上设有氮气进口、有机废气进气口、水蒸气进气口、排气口与脱附气出口,所述的氮气通过第一支管与氮气进口相连,所述的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的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包括有机废气、调压、预处理与调温,所述的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通过第二支管与有机废气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的水蒸气通过第三支管与水蒸气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三支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门,所述的排气口处设有第四支管,所述的第四支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的第四支管为清洁气体排空管,所述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真空栗、再次吸附管路、油水分离器、储油罐与储水罐,所述的冷凝器包括进气端、排出端和回收端,所述的脱附气出口通过第五支管与进气端相连,所述的第五支管上设有第五控制阀门,所述的回收端通过第六支管分别与真空栗和再次吸附管路相连,所述的第六支管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包括进口端,出水端与排油端,所述排出端通过第七支管与进口端相连,所述的第七支管上设有第七控制阀,所述的出水端通过第八支管与储水罐相连,所述的排油端通过第九支管与储油罐相连。
[000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真空减压脱附技术与水蒸汽加热脱附技术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含有机组分的废气进行吸附治理,达到减排和达标排放的目的,减少吸附材料再生周期,同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蒸汽的消耗量,使总的能耗大大降低,解决了经济运行总成本高的实际问题,同时投资成本较低,更能符合厂家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所收集到的油和水可以循环在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所示,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氮气1、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2、水蒸气3、吸附器4与冷凝装置5,所述的吸附器4上设有氮气进口 41、有机废气进气口 42、水蒸气进气口 43、排气口 44与脱附气出口 45,所述的氮气I通过第一支管6与氮气进口 41相连,所述的第一支管6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61,所述的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2包括有机废气21、调压22、预处理23与调温24,所述的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2通过第二支管7与有机废气进气口 42相连,所述的第二支管7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71,所述的水蒸气3通过第三支管8与水蒸气进气口 43相连,所述的第三支管8上设有第三控制阀门81,所述的排气口 44处设有第四支管9,所述的第四支管9上设有第四控制阀91,所述的第四支管9为清洁气体排空管,所述的冷凝装置5包括冷凝器51、真空栗52、再次吸附管路53、油水分离器54、储油罐55与储水罐56,所述的冷凝器51包括进气端511、排出端512和回收端513,所述的脱附气出口 45通过第五支管10与进气端511相连,所述的第五支管10上设有第五控制阀门101,所述的回收端513通过第六支管11分别与真空栗52和再次吸附管路53相连,所述的第六支管11上设有第六阀门11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54包括进口端541,出水端542与排油端543,所述排出端512通过第七支管12与进口端541相连,所述的第七支管12上设有第七控制阀121,所述的出水端542同过第八支管13与储水罐56相连,所述的排油端543通过第九支管14与储油罐55相连。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真空减压脱附技术与水蒸汽加热脱附技术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含有机组分的废气进行吸附治理,达到减排和达标排放的目的,减少吸附材料再生周期,同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蒸汽的消耗量,使总的能耗大大降低,解决了经济运行总成本高的实际问题,同时投资成本较低,更能符合厂家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所收集到的油和水可以循环在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00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2](I)打开第一控制阀门,利用氮气排入吸附器及相关管路,对其内腔中的气体进行置换,直到置换完成,随后关闭第一阀门;
[0013](2)置换完成后,打开第二控制阀门使废气经过预处理、调压、调温后再进入吸附器中进行吸附,开启真空栗和吸附器的相关控制阀门,对吸附器抽真空,在开启真空栗的同时,打开第三控制阀门向吸附器内通入水蒸气,进行水蒸气脱附;
[0014](3)当吸附器内温度达到设定值之后,继续采用真空减压和蒸汽脱附5分钟后先停止水蒸汽脱附,停止水蒸汽5分钟后再停止真空减压脱附;
[0015](4)最终利用冷凝装置将水蒸汽脱附和真空脱附时被冷凝的液态混合物进行冷凝处理,没脱附完成的气体通过再次吸附管路进行再次吸附处理,吸附后所产生的水与油利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后分别通过储油罐与储水罐进行回收,吸附后所产生清洁气体达标后通过清洁气体排空管进行排放。
[0016]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氮气、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水蒸气、吸附器与冷凝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吸附器上设有氮气进口、有机废气进气口、水蒸气进气口、排气口与脱附气出口,所述的氮气通过第一支管与氮气进口相连,所述的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的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包括有机废气、调压、预处理与调温,所述的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通过第二支管与有机废气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的水蒸气通过第三支管与水蒸气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三支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门,所述的排气口处设有第四支管,所述的第四支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的第四支管为清洁气体排空管,所述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真空栗、再次吸附管路、油水分离器、储油罐与储水罐,所述的冷凝器包括进气端、排出端和回收端,所述的脱附气出口通过第五支管与进气端相连,所述的第五支管上设有第五控制阀门,所述的回收端通过第六支管分别与真空栗和再次吸附管路相连,所述的第六支管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包括进口端,出水端与排油端,所述排出端通过第七支管与进口端相连,所述的第七支管上设有第七控制阀,所述的出水端通过第八支管与储水罐相连,所述的排油端通过第九支管与储油罐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氮气、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水蒸气、吸附器与冷凝装置,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真空泵、再次吸附管路、油水分离器、储油罐与储水罐,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真空减压脱附技术与水蒸汽加热脱附技术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含有机组分的废气进行吸附治理,达到减排和达标排放的目的,减少吸附材料再生周期,同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蒸汽的消耗量,使总的能耗大大降低,解决了经济运行总成本高的实际问题,同时投资成本较低,更能符合厂家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所收集到的油和水可以循环在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IPC分类】B01D53/02, B01J19/14
【公开号】CN204816132
【申请号】CN201520432085
【发明人】陆旸, 屈智勇, 牟祖泽
【申请人】江苏中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