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精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89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筒精选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粮分选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滚筒精选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面粉加工行业,在原粮处理中一般会采用原粮精选机,用以除去原粮中的杂质,如高粱、麦余、烂麦、秸秆等,颗粒大小不一。市场上销售的精选机往往存在以下缺点: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不便、除杂效果不好等,导致后续的面粉在磨粉中往往掺杂杂质,影响面粉品质;一些精选机的杂质接料管往往封闭焊接,操作者不清楚除杂过程进行是否彻底,无法实时监测除杂过程。如何设计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除杂,操作方便,能实时监测除杂过程的精选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精选机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不便、除杂效果不好,导致后续的面粉在磨粉中往往掺杂杂质,影响面粉品质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筒精选机,来实现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除杂,操作方便,能实时监测除杂过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筒精选机,包括机体、机座和设置在机体内部的滚筒,滚筒内设有水平的主轴,主轴通过连接杆与电机固定在机体一侧;主轴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旋进的倾斜的螺旋输送碟片,沿输送方向一端设置有出料口,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螺旋输送碟片的表面上均匀设置有粒径小于麦粒的冲孔,以使原粮中混有的粒径小于麦粒的杂质在螺旋输送碟片的旋进中进入冲孔内,正常麦粒留在螺旋输送碟片下方设置的两端封口的第一接料槽内;第一接料槽位于螺旋输送碟片和滚筒之间,以用于接住除去粒径小于麦粒的杂质后的原粮,并通过转动将原粮倒入滚筒内;滚筒内壁设置有与正常麦粒大小相等的麦孔,以使原粮中混有的粒径大于麦粒的杂质在滚筒的旋转中,正常麦粒通过麦孔的筛选落入滚筒下方设置的两端封口的第二接料槽内,并随后从出料口运出,杂质则留在滚筒内,并随滚筒转动;螺旋输送碟片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粒径小于麦粒的杂质的第一接料口,滚筒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粒径大于麦粒的杂质的第二接料口。

所述的第二接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检验口,所述第二检验口的开口形状为椭圆形,底部形状为圆形的中空管结构,第二检验口的外壁上设置有便于拿取的把手。

所述的第一接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检验口,所述第一检验口的开口处围设有中空的牵引袋,所述牵引袋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所述的螺旋输送碟片与主轴的横截面呈5-15度的夹角。

所述的第一接料槽与第二接料槽的纵截面均为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机座和设置在机体内部的滚筒,滚筒内设有水平的主轴,主轴通过连接杆与电机固定在机体一侧;主轴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旋进的倾斜的螺旋输送碟片,沿输送方向一端设置有出料口,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采用螺旋输送碟片与滚筒的二次筛选方式,有效的除去了原粮中颗粒大小与麦粒不同的杂质,操作使用方便;

2)螺旋输送碟片的表面上均匀设置有粒径小于麦粒的冲孔,以使原粮中混有的粒径小于麦粒的杂质在螺旋输送碟片的旋进中进入冲孔内,正常麦粒留在螺旋输送碟片下方设置的两端封口的第一接料槽内;

3)滚筒内壁设置有与正常麦粒大小相等的麦孔,以使原粮中混有的粒径大于麦粒的杂质在滚筒的旋转中,正常麦粒通过麦孔的筛选落入滚筒下方设置的两端封口的第二接料槽内,并随后从出料口运出,杂质则留在滚筒内;

4)螺旋输送碟片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粒径小于麦粒的杂质的第一接料口,滚筒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粒径大于麦粒的杂质的第二接料口;第一接料口接收粒径小于麦粒的杂质,第二接料口接收粒径大于麦粒的杂质,分工明确,除杂更彻底;

5)第二接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检验口,所述第二检验口的开口形状为椭圆形,底部形状为圆形的中空管结构,第二检验口的外壁上设置有便于拿取的把手;第一接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检验口,所述第一检验口的开口处围设有中空的牵引袋,所述牵引袋的材质为柔性材料;第一检验口和第二检验口均采用开放式结构,操作者可随时抽取除去的杂质,查看除杂过程,有效监测除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旋输送碟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滚筒与螺旋输送碟片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体,101、进料口,102、电机,103、主轴,104、螺旋输送碟片,105、冲孔,106、接料槽,107、麦孔,108、第一接料口,109、第二接料口,110、第二检验口,111、第一检验口,112、出料口,2、机座,3、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滚筒精选机,包括机体1、机座2和设置在机体1内部的滚筒3,滚筒3内设有水平的主轴103,主轴103通过连接杆与电机102固定在机体1一侧;主轴103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旋进的倾斜的螺旋输送碟片104,沿输送方向一端设置有出料口112,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01,所述螺旋输送碟片104的表面上均匀设置有粒径小于麦粒的冲孔105,以使原粮中混有的粒径小于麦粒的杂质在螺旋输送碟片104的旋进中进入冲孔105内,正常麦粒留在螺旋输送碟片104下方设置的两端封口的第一接料槽106内;第一接料槽106位于螺旋输送碟片104和滚筒3之间,以用于接住除去粒径小于麦粒的杂质后的原粮,并通过转动将原粮倒入滚筒3内;滚筒3内壁设置有与正常麦粒大小相等的麦孔107,以使原粮中混有的粒径大于麦粒的杂质在滚筒3的旋转中,正常麦粒通过麦孔107的筛选落入滚筒3下方设置的两端封口的第二接料槽113内,并随后从出料口112运出,杂质则留在滚筒3内,并随滚筒3转动;螺旋输送碟片104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粒径小于麦粒的杂质的第一接料口108,滚筒3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粒径大于麦粒的杂质的第二接料口109;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限定:如所述的第二接料口10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检验口110,所述第二检验口110的开口形状为椭圆形,底部形状为圆形的中空管结构,第二检验口110的外壁上设置有便于拿取的把手;

又如所述的第一接料口10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检验口111,所述第一检验口111的开口处围设有中空的牵引袋,所述牵引袋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又如所述的螺旋输送碟片104与主轴103的横截面呈5-15度的夹角;

又如所述的第一接料槽106与第二接料槽113的纵截面均为半圆形。

正常使用时,将原粮从进料口101倒入第一接料槽106内,开启电机102,螺旋输送碟片104在原粮中旋进,原粮中混有的粒径小于麦粒的杂质在螺旋输送碟片104的旋进中进入冲孔105内,正常麦粒留在螺旋输送碟片104下方设置的两端封口的第一接料槽106内;然后转动第一接料槽106,将原粮倒入滚筒3内,滚筒3内壁设置有与正常麦粒大小相等的麦孔107,原粮中混有的粒径大于麦粒的杂质在滚筒3的旋转中,正常麦粒通过麦孔107的筛选落入滚筒3下方设置的两端封口的第二接料槽113内,并随后从出料口112运出,杂质则留在滚筒3内,并随滚筒3转动,滚筒3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粒径大于麦粒的杂质的第二接料口109;第一接料口10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检验口111,第二接料口10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检验口110,第一检验口和第二检验口均采用开放式结构,操作者可随时抽取除去的杂质,查看除杂过程,有效监测除杂。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除杂,操作方便,能实时监测除杂过程,解决现有精选机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不便、除杂效果不好,导致后续的面粉在磨粉中往往掺杂杂质,影响面粉品质等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