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织物自动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7628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旧织物自动分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织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织物自动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废旧织物回收加工,不但让废旧织物得到循环利用,同时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现有的废旧织物加工过程中,直接将所有的废旧织物进行破碎开松,然后加工成可纺纤维,由于废旧织物的颜色不同,造成加工后的可纺纤维颜色混杂,不能分离出纯色的可纺纤维,从而导致生产出的可纺纤维由于颜色的原因,用途单一。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将废旧织物按照颜色分类的装置是本领域企业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旧织物自动分类装置,可以根据废旧织物的颜色自动分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旧织物自动分类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沿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色标传感器,所述传送装置对应每个所述色标传感器位置处均设有传送支道,所述传送支道上设有电子阀,所述传送装置、所述传送支道和所述电子阀构成三通阀结构,所述色标传感器均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每个所述电子阀均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为风管,所述色标传感器均设于所述风管内壁上方。

优选的,所述风管连接有风机。

优选的,每个所述传送支道口处均设有收集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色标传感器可以判断通过风管的废旧织物的颜色,控制器根据色标传感器的信息控制电子阀,可以将废旧织物根据颜色自动分类。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废旧织物的自动分类,不需要使用人工,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风管实现废旧织物的传输,耗能小,噪音低,有效改善车间内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旧织物自动分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旧织物自动分类装置的电子阀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旧织物自动分类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中:1-色标传感器、2-传送装置、3-电子阀、4-传送支道、5-收集箱、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传送装置2,沿传送装置2的传送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色标传感器1,传送装置2对应每个色标传感器1位置处均设有传送支道4,传送支道4上设有电子阀3,每个传送支道4口均设有收集箱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阀闭合的结构示意图,传送装置2、传送支道4和电子阀3构成三通阀结构,当电子阀3开启时,废旧织物沿传送装置2传输,当电子阀3关闭时,废旧织物沿传送支道4传输。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框图,色标传感器1均连接有控制器6,控制器6与每个电子阀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将每个色标传感器1设定为不同的颜色,废旧织物在传送装置2内传输,经过每个色标传感器1时,色标传感器1对当前废旧织物的颜色进行判断是否与设定颜色相同,并将该信息发送至控制器6,当色标传感器1判定当前废旧织物的颜色与设定颜色相同时,控制器6控制关闭与色标传感器1对应的电子阀3,电子阀3关闭传送装置2的传送道,打开相应的传送支道4,从而使得当前废旧织物沿传送支道4进入到收集箱内;当色标传感器1判定当前废旧织物的颜色与设定颜色不同时,控制器6控制打开与色标传感器1对应的电子阀3,电子阀3关闭相应的传送支道4,从而使得当前废旧织物继续沿传送装置2向前传送,直至依次经过所有的色标传感器1,从而将符合每个色标传感器1的设定颜色的废旧织物分流到不同的收集箱5,从而实现了根据废旧织物的颜色自动分类的功能;

其中,传送装置2为风管,色标传感器1均设于风管内壁上方;风管连接有风机,风机用于提供传送废旧织物的动力;色标传感器1可以使用RGB数字光纤传感器;控制器可以使用计算机或者基于ARM的控制器或者基于PLC的可编程控制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