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箱检测及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136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箱检测及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箱检测及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装纸箱的生产过程中,将包装纸箱裁切出具体的外围轮廓后,其轮廓边角处有可能会产生一些粗糙毛边、过度裁切以及裁切废料未能完全断离等不良现象,需要将其分拣出做报废处理或者修整操作。

现有的将轮廓边角处存在不良现象的纸箱分拣的过程均为通过人工肉眼检测并人工分拣,此方式无疑会消耗较大的劳动强度,并且可能会因为人工操作的疏忽导致漏检或者错误分拣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箱检测及分拣装置,可代替人力实现对包装纸箱的自动外观检测与分拣操作,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纸箱检测及分拣装置,包括机体、激光传感器、CCD相机、旋转气缸、吸盘以及控制器;所述机体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激光传感器、CCD相机以及旋转气缸按照从传送带上游至下游的排列顺序依次设置,所述激光传感器通过第一支架与机体上端连接,所述CCD相机通过第二支架与机体上端连接,所述旋转气缸上端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旋转气缸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吸盘,所述机体上端还设置有触控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通过位于机体内部的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控制器位于机体内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激光传感器、CCD相机、旋转气缸、触控显示屏以及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吸盘的数量为多个并呈行列状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端靠近旋转气缸的位置处设置有不良品放置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纸箱检测及分拣装置,通过激光传感器、CCD相机、旋转气缸、吸盘、控制器以及触控显示屏的综合利用,可代替人力实现对包装纸箱的自动外观检测与分拣操作,大幅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可避免因为人工操作的疏忽导致漏检或者错误分拣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纸箱检测及分拣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纸箱检测及分拣装置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纸箱检测及分拣装置的工作原理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2以及图3,一种纸箱检测及分拣装置,包括机体1、激光传感器3、CCD相机5、旋转气缸7、吸盘10以及控制器12;所述机体1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用于传送待检测的包装纸箱,所述激光传感器3、CCD相机5以及旋转气缸7按照从传送带2上游至下游的排列顺序依次设置,使包装纸箱沿传送带2上游移动至下游的过程中先后经历激光传感器3的有无来料检测、CCD相机5的外观检测以及旋转气缸7的分拣操作,所述激光传感器3通过第一支架4与机体1上端连接,所述激光传感器3用于检测传送带2上有无来料,所述CCD相机5通过第二支架6与机体1上端连接,所述CCD相机5用于对传送带2上的包装纸箱进行外观检测,所述旋转气缸7上端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横杆8,所述横杆8远离旋转气缸7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设置有吸盘10,所述旋转气缸7用于带动横杆8转动与上下运动,进而实现吸盘10吸附包装纸箱移动,所述机体1上端还设置有触控显示屏13。

所述传送带2通过位于机体1内部的驱动电机14带动,所述控制器12位于机体1内部,所述控制器12分别与激光传感器3、CCD相机5、旋转气缸7、触控显示屏13以及驱动电机14电性连接。

所述连接板9上吸盘10的数量为多个并呈行列状均匀布置,用于保证多个吸盘10在吸附包装纸箱时受力均匀;所述吸盘10通过输气管与外部高压气源连接。

所述机体1上端靠近旋转气缸7的位置处设置有不良品放置板11,用于临时放置分拣出来的存在缺陷的纸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待检测的包装纸箱放置到传送带2的上游端,人工操作触控显示屏13,控制器12使驱动电机14通电运转带动传送带2运转,当激光传感器3检测到传送带2上的纸箱后,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12,控制器12使CCD相机5动作,拍下纸箱的外观照片,并将其传递至控制器12;如果纸箱存在粗糙毛边、过度裁切以及裁切废料未能完全断离等不良现象,则控制器12驱动旋转气缸7,旋转气缸7的活塞杆带动横杆8向上运动同时朝向不良品放置板11的方向转动,使吸盘10吸附包装纸箱并将其转移放置在不良品放置板11上,同时控制器12使触控显示屏13显示出纸箱上的缺陷,以提示操作人员。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