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珠贝粘液分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5126发布日期:2020-11-10 12:3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珍珠贝粘液分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粘液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珍珠贝粘液分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珍珠贝粘液是珍珠贝取肉后的废液,其重量为珍珠贝的20%~30%,含有有效蛋白质、多量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牛黄酸。利用珍珠贝粘液制成的特殊营养剂富含氨基酸,且平衡性好,还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等以及有效营养成分水溶性蛋白质。珍珠贝粘液制成的特殊营养剂成品无毒性,使用效果佳,适合于病弱者、患者术后补充氨基酸等营养,促进康复。珍珠贝粘液还具有抗肺瘤活性,因此又是医用剂。t珍珠贝粘液可直接作营养剂,也可与乳糖或蔗糖、葡萄糖、淀粉、阿拉伯胶或明胶、水、乙醇等结合剂,与滑石粉或硬脂酸等润滑剂,与天然色素等混合压成片剂,做成胶囊或微胶囊供食用。另外珍珠贝粘液还是珍贵的美容化妆品原材料,具有很好的保水和改善肌肤效果。

现阶段珍珠贝粘液收集工艺主要以化学收集法为主,但是由于收集过程中化学反应剧烈,破坏了很多的营养成分和功能物质,最终收集到的只能是其中的部分物质,同时涉及多个化学反应,操作过程复杂、安全系数低,同时产生大量的化学垃圾,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因此,现阶段“绿色环保”的工业化、规模化收集珍珠贝粘液尚未实现,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我国珍珠贝产业链延伸,极大地削弱了我国珍珠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开发一种能规模化快速收集珍珠贝粘液的收集装置,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珍珠产业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贝肉与粘液分离效率高,出料方便的珍珠贝粘液分离收集装置,填补了市场上缺乏珍珠贝粘液提取装置这一空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珍珠贝粘液分离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承载梁,所述承载梁上设有离心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收集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离心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离心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承载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第一电机水平翻转90°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筒体的底部与承载梁连接,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电机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具有可变转速,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具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离心桶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并能够带动离心桶转动,所述离心桶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离心桶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离心桶铰接;所述离心桶包括呈筒状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筛孔;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放料腔,所述放料腔内纵向设置有用于将放料腔分成至少两个隔间的隔板;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升降式支撑架、第二电机以及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收集罩,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支撑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架在滑轨内移动的所述第二电机;所述收集罩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离心桶的下方,所述收集罩为漏斗形,所述收集罩的底部设有带开关阀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上方设有过滤网,所述出液口与过滤网之间的收集罩侧壁上设置有真空管道以及与真空管道连通的真空泵;

所述第一电机、第一气缸、升降式支撑架、第二电机和真空泵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罩的侧壁上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的外侧设有杂质槽,所述排渣口的相对一侧设有第二气缸,所述收集罩内设有用于将过滤网上的杂质推向杂质槽的刮板,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刮板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为圆环形,底盖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筛孔;所述底盖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离心桶的底部侧壁连接,所述底盖的另一侧通过卡扣与所述离心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罩的内侧壁上竖向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安装在装配槽上时毛刷的刷面与所述离心桶的外侧壁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丝杠与所述支撑架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设有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基板以及垂直设置在基板两侧的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顶端与所述收集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腔内纵向均匀设置有用于将放料腔分成四个隔间的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和外筒的上部通过相互交叉的两根轴向固定杆连接,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轴向固定杆的中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珍珠贝粘液分离收集装置结构新颖合理,贝肉与粘液分离效率高,出料方便,填补了市场上缺乏珍珠贝粘液提取装置这一空白。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桶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放料腔,加大离心桶纵向的脱液面积,所述放料腔内纵向设置有用于将放料腔分成至少两个隔间的隔板,如此设计,使贝肉在离心时不易粘结成团,使离心桶增强了脱液能力,改善了脱液工况,通过真空泵进行抽气形成负压,能够有助于粘液加速过滤收集。为了进一步解决贝肉容易粘结成团,在离心一段时间后,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气缸工作,使第一电机水平翻转90°,进而使离心桶从纵向放置到水平放置,调整第一电机的转速,在较慢的转速下转动离心桶使得贝肉之间变得松散,再将离心桶纵向放置,重新调整第一电机的转速对贝肉作进一步离心脱液;在离心桶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为了使收集罩能及时收集离心桶上的粘液,收集机构的支撑架采用升降式的,并且能够在滑轨内移动,便于将收集罩从离心桶中拆出,并能移动至离心桶的下方承接粘液。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刮板,能够将过滤网上的杂质推向杂质槽,使粘液过滤时保持通畅,实现高效率的固液分离,满足珍珠贝粘液的过滤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底盖,便于将贝肉从离心桶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毛刷,便于将离心桶外侧壁上的粘液刷落,使粘液得到较大程度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珍珠贝粘液分离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机水平翻转90°后的珍珠贝粘液分离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离心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离心桶的俯视图;

图5是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收罩与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升降式支撑架在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为:1-底座;2-承载梁;3-控制机构;4-第一电机;5-离心桶;6-第一气缸;7-底盖;8-内筒;9-外筒;10-筛孔;11-隔板;12-第二电机;13-收集罩;14-滑轨;15-出液口;16-过滤网;17-真空泵;18-排渣口;19-杂质槽;20-第二气缸;21-刮板;22-合页;23-卡扣;24-装配槽;25-毛刷;26-丝杠;27-滑块;28-基板;29-电动升降杆;30-轴向固定杆;31-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8,一种珍珠贝粘液分离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承载梁,所述承载梁上设有离心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收集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离心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离心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承载梁转动连接,承载梁上可以设置一轴承座用于放置第一电机,以实现第一电机的旋转,承载梁的一侧具有以缺口以便于第一电机能够以承载梁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第一电机水平翻转90°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竖向放置,第一气缸筒体的底部与承载梁连接,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电机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具有可变转速,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具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离心桶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并能够带动离心桶转动,所述离心桶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离心桶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离心桶铰接;所述离心桶包括呈筒状的内筒和外筒;加大离心桶纵向的脱液面积,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筛孔,便于粘液流出;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放料腔,所述放料腔内纵向设置有用于将放料腔分成至少两个隔间的隔板;如此设计,使贝肉在离心时不易粘结成团,使离心桶增强了脱液能力,改善了脱液工况。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料腔内纵向均匀设置有用于将放料腔分成四个隔间的隔板。如此设置,使得贝肉在放料腔内较松散,不容易堆叠。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升降式支撑架、第二电机以及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收集罩,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支撑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架在滑轨内移动的所述第二电机;所述收集罩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离心桶的下方,收集罩能防止粘液飞溅,并且收集罩漏斗形的设计,便于粘液顺利流出;所述收集罩的底部设有带开关阀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液体存储罐(图中未示出);所述出液口的上方设有过滤网,所述出液口与过滤网之间的收集罩侧壁上设置有真空管道以及与真空管道连通的真空泵;通过真空泵进行抽气形成负压,能够有助于粘液加速过滤收集。

所述第一电机、第一气缸、升降式支撑架、第二电机和真空泵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离心一段时间后,为了能将粘结成团的贝肉搅拌松散,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气缸工作,使第一电机水平翻转90°,进而使离心桶从纵向放置到水平放置,调整第一电机的转速,在较慢的转速下转动离心桶使得贝肉之间变得松散,再将离心桶纵向放置,重新调整第一电机的转速对贝肉作进一步离心脱液;在离心桶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为了使收集罩能及时收集离心桶上的粘液,收集机构的支撑架采用升降式的,并且能够在滑轨内移动,便于将收集罩从离心桶中拆出,并能移动至离心桶的下方承接粘液。

珍珠贝在离心时,除了甩出粘液,还可能伴随有一些沙子、碎珍珠、碎贝壳或者碎贝肉等杂质,需及时将这些杂质排出以免影响粘液的正常收集。本实施例在所述收集罩的侧壁上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的外侧设有杂质槽,所述排渣口的相对一侧设有第二气缸,所述收集罩内设有用于将过滤网上的杂质推向杂质槽的刮板,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刮板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如此设置,使粘液过滤时保持通畅,实现高效率的固液分离,满足珍珠贝粘液的过滤要求。

所述底盖为圆环形,底盖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筛孔,如此设计,便于粘液流出;所述底盖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离心桶的底部侧壁连接,所述底盖的另一侧通过卡扣与所述离心桶连接,便于将贝肉从离心桶中取出。离心桶的上端设有形状与底盖相似的上盖(图中未示出),区别在于上盖并未设置筛孔,上盖的设置是为了防止离心运动时贝肉从离心桶中掉出。

由于珍珠贝粘液的粘性较大,容易粘在离心桶的外侧壁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在所述收集罩的内侧壁上竖向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安装在装配槽上时毛刷的刷面与所述离心桶的外侧壁抵接。便于将离心桶外侧壁上的粘液刷落,使粘液得到较大程度的收集。

为了便于支撑架移动,所述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连接,所述支撑架中的基板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丝杠与所述支撑架的基板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供丝杠通过的孔,所述支撑架的基板底部固设有滑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基板以及垂直设置在基板两侧的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顶端与所述收集罩连接。电动升降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内筒和外筒的上部通过相互交叉的两根轴向固定杆连接,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轴向固定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如此设置,防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内筒和外筒的位置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一种珍珠贝粘液分离收集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将待离心的贝肉从离心桶上端的开口投入放料腔,每个隔间根据实际情况放入一定量的贝肉,通过控制机构启动第一电机开始离心,同时启动真空泵,使收集罩位于滤网下方的空间成真空状态,协助滤网快速完成固液分离;离心一段时间后,启动第二气缸的伸缩杆,通过刮板将过滤网上的杂质推向杂质槽;

需要将粘结成团的贝肉搅拌松散时,则控制电动升降杆收缩将收集罩从离心桶外部抽出,同时启动第一气缸工作,使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电机水平翻转90°,进而使离心桶从纵向放置到水平放置,调整第一电机的转速,在较慢的转速下转动离心桶使得贝肉之间变得松散;再将离心桶纵向放置,重新调整第一电机的转速对贝肉作进一步离心脱液;在离心桶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为了使收集罩能及时收集离心桶上的粘液,启动第二电机使支撑架在滑轨内移动至离心桶的下方承接粘液。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