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或三种以上物料自动分离的装置与分离方法_2

文档序号:8236358阅读:来源:国知局
口的开闭通过电磁阀21独立控制,使本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物料分离。圆形安装板7通过螺钉联接在圆筒10上,圆筒10作为平行四边形角度调节机构的连杆,电机13与原动杆12通过销连接,固定在提拉杆6上的电机13在控制指令下动作,圆筒10转过的角度与电机轴转过的角度相同;这种设计使本装置可以根据物料识别系统确定的物料形状(如薄片状、块状、球状等),控制电机13转动相应的角度,实现对不同形态物料的有效分离。高度调节机构采用插孔卡位式结构,与圆筒10和角度调节机构连接的提拉杆6上,在不同的高度钻有定位孔,将螺栓插入到定位孔中并锁紧,可以实现喷气组件高度的调节,这使喷气分离模块可与不同高度的输送设备联接使用,另外根据物料的大小和各料槽的长度可以选择适合的喷气高度。
[0018]参考图4、5,实例的气压回路2包括四个减压阀15,依次称为第一级减压阀15_1至第四级减压阀15-4 ;
还包括四个一级五通管接头,依次称为第一一级五通管接头16-1至第四一级五通管接头16-4 ;—级五通管接头具有I个入口和四个出口 ;
还包括四个二级五通管接头,依次称为第一二级五通管接头19-1至第四二级五通管接头19-4,二级五通管接头具有四个入口和I个出口;
还包括四个三级五通管接头,依次称为第一三级五通管接头20-1至第四三级五通管接头20-M,三级五通管接头具有I个入口和四个出口 ;
其中,第一级减压阀15-1入口与气源14相连,第一级减压阀15-1出口分成两条支路:第一级减压阀出口第一支路连接第一一级五通管接头16-1入口,第一一级多通管接头16-1的四个出口分别串有电磁阀并分别连接到第一二级五通管接头19-1至第四二级五通管接头19-4的第一个进气孔;第一级减压阀出口第二支路连接下一级减压阀入口 ;
第二级减压阀(15-3)出口分成两条支路:第二级减压阀出口第一支路连接第二一级五通管接头16-2入口,第二一级五通管接头16-2的四个出口分别串有电磁阀并分别连接到第一二级五通管接头19-1至第四二级五通管接头19-4的第二个进气孔;第二级减压阀出口第二支路连接下一级减压阀入口; 第三级减压阀15-3出口分成两条支路:第三级减压阀出口第一支路连接第三一级五通管接头16-3入口,第三一级五通管接头16-3的四个出口分别串有电磁阀并分别连接到第一二级五通管接头19-1至第四二级多通管接头19-4的第三个进气孔;第三级减压阀出口第二支路连接下一级减压阀入口;
第四级减压阀15-4出口连接第四一级五通管接头16-4入口,第四一级五通管接头16-4的四个出口分别串有电磁阀并分别连接到第一二级五通管接头19-1至第四二级五通管接头19-4的第四个进气孔;
四个二级五通管接头出口和四个三级五通管接头入口依次相连,即第一二级五通管接头19-1出口与第一三级五通管接头20-1入口相连;第二二级五通管接头19-2出口与第二三级多通管接头20-2入口相连;第三二级五通管接头19-3出口与第三三级五通管接头20-3入口相连;第四二级五通管接头19-4出口与第四三级五通管接头20-4入口相连;第一三级五通管接头(20-1)的四个出口分别与第I喷气分离模块的四个喷头相连;其中第2至第4个喷头前端带有电磁阀;
第二三级多通管接头20- 2的四个出口分别与第2喷气分离模块的四个喷头相连;其中第2至第N个喷头前端带有电磁阀;
第三三级多通管接头20- 3的四个出口分别与第3喷气分离模块的四个喷头相连;其中第2至第N个喷头前端带有电磁阀;
第四三级多通管接头20-4的四个出口分别与第4喷气分离模块的四个喷头相连;其中第2至第4个喷头前端带有电磁阀;
上述料槽组件(4)由三干个距离喷气分离模块组(3)由近到远的料槽组成,料槽通过燕尾槽连接在底座上。
[0019]通过各个电磁阀的开闭配合关系,控制相应喷气分离模块上相应喷头喷出气体;其中每一喷气分离模块中的第一个喷头前端是不带有电磁阀的,确保当有气体到达该喷气分离模块时至少能从第一个喷头喷出。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三种或三种以上物料自动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喷气分离模块组(3 )、气压回路(2 )和料槽组件(4 ); 上述喷气分离模块组由M个喷气分离模块水平并排式安装而成,每个喷气分离模块由安装于机架上的高度调节机构、安装于高度调节机构上的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安装于俯仰角度调节机构上的喷气组件组成;其中每个喷气组件端部安装有N个独立的喷头(8); 上述气压回路(2)包括N个减压阀(15),依次称为第一级减压阀(15-1)至第η级减压阀(15-η),至第N级减压阀(15-Ν),其中Ν>η>1 ; 还包括N个一级多通管接头,依次称为第一一级多通管接头(16-1)至第η —级多通管接头(16- η),至第N—级多通管接头(16-Ν),其中Ν>η>1 ;—级多通管接头具有I个入口和M个出口 ; 还包括M个二级多通管接头,依次称为第一二级多通管接头(19-1)至第m 二级多通管接头(19- m),至第M 二级多通管接头(19-M),其中M>m>l,二级多通管接头具有N个入口和I个出口 ; 还包括M个三级多通管接头,依次称为第一三级多通管接头(20-1)至第m三级多通管接头(20- m),至第M三级多通管接头(20-M),其中M>m>l,三级多通管接头具有I个入口和N个出口 ; 其中,第一级减压阀(15-1)入口与气源(14)相连,第一级减压阀(15-1)出口分成两条支路:第一级减压阀出口第一支路连接第一一级多通管接头(16-1)入口,第一一级多通管接头(16-1)的M个出口分别串有电磁阀并分别连接到第一二级多通管接头(19-1)至第M 二级多通管接头(19-M)的第一个进气孔;第一级减压阀出口第二支路连接下一级减压阀入口 ; 第η级减压阀(15-η)出口分成两条支路:第η级减压阀出口第一支路连接第η —级多通管接头(16-η)入口,第η —级多通管接头(16-η)的M个出口分别串有电磁阀并分别连接到第一二级多通管接头(19-1)至第M 二级多通管接头(19-Μ)的第η个进气孔,其中M>m>l,Ν>η>1 ;第η级减压阀出口第二支路连接下一级减压阀入口 ; 第N级减压阀(15-Ν)出口连接第N —级多通管接头(16-Ν)入口,第N —级多通管接头(16-Ν)的M个出口分别串有电磁阀并分别连接到第一二级多通管接头(19-1)至第M 二级多通管接头(19-Μ)的第N个进气孔; M个二级多通管接头出口和M个三级多通管接头入口依次相连,即第一二级多通管接头(19-1)出口与第一三级多通管接头(20-1)入口相连;第111 二级多通管接头(19-m)出口与第m三级多通管接头(20-m)入口相连;第M 二级多通管接头(19-M)出口与第M三级多通管接头(20-M)入口相连; 第一三级多通管接头(20-1)的N个出口分别与第一喷气分离模块的N个喷头相连;其中第2至第N个喷头前端带有电磁阀; 第m三级多通管接头(20- m)的N个出口分别与第m喷气分离模块的N个喷头相连;其中第2至第N个喷头前端带有电磁阀; 第M三级多通管接头(20-M)的N个出口分别与第M喷气分离模块的N个喷头相连;其中第2至第N个喷头前端带有电磁阀; 上述料槽组件(4)由若干个距离喷气分离模块组(3)由近到远的料槽组成,料槽通过燕尾槽连接在底座上; 上述N为3-8之间的自然数,上述M为3-8之间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动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N和M均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动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气组件由喷头安装板(7)、N个喷头(8)、快插管接头(9)、圆筒(10)组成;N个喷头(8)沿圆周阵列方式布置在圆形安装板(7)上,圆形安装板(7)通过螺钉联接在圆筒(10)上,喷头(8)的进气端通过快插管接头(9)与气压回路(2)的出气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动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高度调节机构由机架(5)和带有高度定位孔的提拉杆(6)组成,机架(5)和提拉杆(6)通过螺栓固定联接;俯仰角度调节机构由安装在高度调节机构的提拉杆上电机(13)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以高度调节机构的提拉杆(6)作为机架、以喷气组件的圆筒(10)作为从动杆,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原动杆(12)与电机(13)通过销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自动分离的装置的分离方法,应用于物料经过物料识别系统(I)分析得到物料元素种类信息和位置信息后,物料从出料口抛出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俯仰调节机构的电机(13)驱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动作,喷气组件同步改变相同角度,适应不同形状物料的分离;通过高度调节机构适应物料识别系统出料口高度的变化; 通过控制气压回路(2)中的减压阀组(15)和电磁阀组,实现喷气分离模块组(3)的各喷头(15)的开闭控制以及喷气出口气流的压力值控制,从而将不同物料吹入到不同的料槽(4)中,实现混合物料的自动分拣。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种或三种以上物料自动分离的装置与分离方法。本发明的喷气式自动分离装置,主要包括喷气分离模块组、气压回路和料槽组件。喷气分离模块组由若干喷气分离模块并排式安装而成,喷气分离模块由喷气组件、角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和机架组成。喷气组件中的各喷头圆周阵列在安装板上,每个喷头的开闭根据物料大小独立控制,辅以角度控制,使喷气分离模块可适应片状、球状、块状等不同形状与大小不同的物料分立需要。本装置依据物料识别系统分析得到的物料元素种类信息和位置信息,在物料下落过程中,通过控制喷口开闭、喷气角度与喷气出口气流的压力值,将不同元素种类、形状、大小的物料吹入到料槽组件相应的料槽中,实现混合物料的自动分离。
【IPC分类】B07B11-02, B07B4-02
【公开号】CN104550020
【申请号】CN201410752421
【发明人】叶文华, 杨斌, 陈蔚芳, 秦鹏, 陶令嘉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