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颗粒物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1224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颗粒物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颗粒物分离装置,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分离颗粒物的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实验室中,能有效快速分离不同直径颗粒物并收集的
目.0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实验室中实验需要用到不同的试剂,特别是颗粒物试剂,但是颗粒物试剂经常是不同直径的混合在一起,有些对颗粒物本身性质不产生影响,但是有些颗粒物会相互影响,甚至使其中的一些颗粒物发生变质,实验员常常无从下手,尤其是对于量多的颗粒物,这严重影响了实验的准确性,实验的进展,对数据采集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得到完全与事实不符的结论,一些实验员会选择人工分离,这不仅浪费时间,更浪费精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得到某一种颗粒物的时候,通过人工很难分离得到,造成后续相关事情无法正常展开。有的选择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离,但是一般化学反应速度不快,而且可能引入其他杂质,使颗粒物的成分变得更加复杂,此外,化学反应存在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分离,还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其他问题。市面上有一些分离机器,但大多面向工厂或者作坊等有大量颗粒物需要分离的地方,它们需要大功率的电动机或者其他大的动力源来带动,产生大的工作噪音,往往在进料口和出料口需要多人操作,看管,消耗大量人力,时间,并且大多过于笨重,占用很大的空间,不方便平时的存放,对较大直径颗粒物分离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小直径的颗粒物分离效果不佳,而且不能通过一次分离得到不同直径颗粒物,普遍存在价格昂贵的现象,购买需要大量资金,对一些资金不足的机构或者个人是个难处,并且分离效果差,不适合实验室购买使用。

【发明内容】

[0003]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颗粒物分离装置提供了一种在实验室里面使用时,可进行颗粒物分离并收集的装置。能够同时收集得到不同直径的颗粒物,能够有效提高颗粒物分离的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颗粒物分离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颗粒物分离装置由主体支撑装置、旋转分离装置和震动装置组成。主体支撑装置由电动机、主动带轮、主动带、辅助带轮、传输轴、分离箱、螺栓和底座支架组成,分离箱通过螺栓置于底座支架上,电动机置于底座支架上,传输轴固定在底座支架一侧上,辅助带轮置于传输轴上,主动带轮置于电动机上,主动带轮通过主动带和辅助带轮相连接。旋转分离装置由传动带、传动带轮、传动轴、轴承、弯管、牵引线、动力软管、进料口、小粒径环形收集袋、中粒径环形收集袋、大粒径环形收集袋、小粒径筛网、中粒径筛网、大粒径筛网、V形槽和旋转轴承组成,V形槽置于分离箱体内,进料口置于V形槽上,V形槽上在母线方向从上到下依次置有小粒径筛网、中粒径筛网和大粒径筛网,小粒径环形收集袋置于V形槽上,且通过小粒径筛网和V形槽连通,中粒径环形收集袋置于V形槽上,且通过中粒径筛网和V形槽连通,大粒径环形收集袋置于V形槽上,且通过大粒径筛网和V形槽连通,弯管置于分离箱上,且位于V形槽上方,传动带轮通过传动带和辅助带轮连接,传动轴一端和传动带轮连接,另一端穿过弯管一端的轴承和牵引线一端连接,动力软管套置于牵引线外侧,且一端和弯管一端的轴承连接,动力软管穿过弯管另一端的轴承和V形槽底部的旋转轴承连接,牵引线的另一端和V形槽底部连接。震动装置由传输带、传输带轮、限位槽架、限位移动架、凸轮滚子、凸轮、支撑轴和轴承组成,支撑轴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支架的一侧,另一端穿过底座支架上的轴承和传输带轮连接,传输带轮通过传输带和辅助带轮连接,凸轮套在支撑轴上,并在V形槽正下方,限位移动架置于V形槽底部,凸轮滚子置于限位移动架上,且和凸轮相接触,限位槽架置于底座支架上,限位移动架置于限位槽架内侧。
[0005]使用时,首先将要分离的颗粒物从进料口放入V形槽,启动电动机,电动机上的主动带轮通过主动带带动辅助带轮转动,辅助带轮通过传输带带动传输带轮转动,传输带轮带动支撑轴转动,支撑轴上的凸轮转动,凸轮的转动,能够使限位移动架上的凸轮滚子上下往复运动,进而限位移动架在限位槽架中上下往复运动,限位移动架带动V形槽在分离箱中上下移动。同时,辅助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带轮转动,传动带轮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动力软管里面的牵引线转动,牵引线带动V形槽在分离箱中转动,所述牵引线和动力软管的设计,能够在V形槽上下移动的时候,提供旋转的动力,所述限位移动架上的凸轮滚子的设计,能够使限位移动架在限位槽架中上下移动和旋转过程中,防止和支撑轴上的凸轮硬损伤,V形槽中的颗粒物随着V形槽快速旋转,且上下移动,在重力的作用下,不同的粒径的颗粒物经过V形槽中的小粒径筛网、中粒径筛网和大粒径筛网,进入到对应的小粒径环形收集袋、中粒径环形收集袋、大粒径环形收集袋中,中粒径环形收集袋和大粒径环形收集袋中的颗粒物,再次从进料口放入V形槽,重复筛选2至3次,能够将颗粒物筛选到实验所需要的粒径规格,达到快速分离不同直径颗粒物并收集的目的。
[0006]有益效果
[0007]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08]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0009]三、能够有效提高分离不同直径颗粒物的效率,为实验人员节省大量时间精力。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颗粒物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中
[0012]其中零件为:电动机(I),主动带轮(2),主动带(3),传输带轮(4),轴承(5),传输带
(6),辅助带轮(7),传输轴(8),传动带(9),传动带轮(10),传动轴(11),弯管(12),牵引线
[13],动力软管(14),进料口(15),小粒径筛网(16),小粒径环形收集袋(17),中粒径筛网
(18),中粒径环形收集袋(19),V形槽(20),旋转轴承(21),分离箱(22),螺栓(23),大粒径筛网(24),大粒径环形收集袋(25),限位槽架(26),限位移动架(27),凸轮滚子(28),支撑轴
(29),凸轮(30),底座支架(31)
【具体实施方式】
:
[0013]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颗粒物分离装置,使用时,首先将要分离的颗粒物从进料口放入V形槽(20),启动电动机(I),电动机(I)上的主动带轮(2)通过主动带(3)带动辅助带轮(7)转动,辅助带轮(7)通过传输带(6)带动传输带轮(4)转动,传输带轮(4)带动支撑轴
(29)转动,支撑轴(29)上的凸轮(30)转动,凸轮(30)的转动,能够使限位移动架(27)上的凸轮滚子(28)上下往复运动,进而限位移动架(27)在限位槽架(26)中上下往复运动,限位移动架(27)带动V形槽(20)在分离箱(22)中上下移动。同时,辅助带轮(7)通过传动带(9)带动传动带轮(10)转动,传动带轮带动传动轴(11)转动,进而带动动力软管(14)里面的牵引线
(13)转动,牵引线(13)带动V形槽(20)在分离箱(22)中转动,所述牵引线(I3)和动力软管
(14)的设计,能够在V形槽(20)上下移动的时候,提供旋转的动力,所述限位移动架(27)上的凸轮滚子(28)的设计,能够使限位移动架(27)在限位槽架(26)中上下移动和旋转过程中,防止和支撑轴上的凸轮硬损伤,V形槽中的颗粒物随着V形槽快速旋转,且上下移动,在重力的作用下,不同的粒径的颗粒物经过V形槽中的小粒径筛网(16)、中粒径筛网(18)和大粒径筛网(24),进入到对应的小粒径环形收集袋(17)、中粒径环形收集袋(19)、大粒径环形收集袋(25)中,中粒径环形收集袋(19)和大粒径环形收集袋(25)中的颗粒物,再次从进料口(15)放入V形槽(20),重复筛选2至3次,能够将颗粒物筛选到实验所需要的粒径规格,达到快速分离不同直径颗粒物并收集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实验室颗粒物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分离箱通过螺栓置于底座支架上,电动机置于底座支架上,传输轴固定在底座支架一侧上,辅助带轮置于传输轴上,主动带轮置于电动机上,主动带轮通过主动带和辅助带轮相连接,V形槽置于分离箱体内,进料口置于V形槽上,V形槽上在母线方向从上到下依次置有小粒径筛网、中粒径筛网和大粒径筛网,小粒径环形收集袋置于V形槽上,且通过小粒径筛网和V形槽连通,中粒径环形收集袋置于V形槽上,且通过中粒径筛网和V形槽连通,大粒径环形收集袋置于V形槽上,且通过大粒径筛网和V形槽连通,弯管置于分离箱上,且位于V形槽上方,传动带轮通过传动带和辅助带轮连接,传动轴一端和传动带轮连接,另一端穿过弯管一端的轴承和牵引线一端连接,动力软管套置于牵引线外侧,且一端和弯管一端的轴承连接,动力软管穿过弯管另一端的轴承和V形槽底部的旋转轴承连接,牵引线的另一端和V形槽底部连接,支撑轴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支架的一侧,另一端穿过底座支架上的轴承和传输带轮连接,传输带轮通过传输带和辅助带轮连接,凸轮套在支撑轴上,并在V形槽正下方,限位移动架置于V形槽底部,凸轮滚子置于限位移动架上,且和凸轮相接触,限位槽架置于底座支架上,限位移动架置于限位槽架内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颗粒物分离装置涉及一种在实验室里面使用时,可进行颗粒物分离并收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箱通过螺栓置于底座支架上,电动机置于底座支架上,传输轴固定在底座支架一侧上,辅助带轮置于传输轴上,主动带轮置于电动机上,主动带轮通过主动带和辅助带轮相连接。V形槽置于分离箱体内,进料口置于V形槽上,V形槽上在母线方向从上到下依次置有小粒径筛网、中粒径筛网和大粒径筛网,小粒径环形收集袋置于V形槽上,且通过小粒径筛网和V形槽连通,中粒径环形收集袋置于V形槽上,且通过中粒径筛网和V形槽连通,大粒径环形收集袋置于V形槽上,且通过大粒径筛网和V形槽连通,弯管置于分离箱上,且位于V形槽上方。
【IPC分类】B07B1/46, B07B1/28, B07B1/42
【公开号】CN205324157
【申请号】CN201620100859
【发明人】陈寿起, 程科, 崔冠东
【申请人】陈寿起, 程科, 崔冠东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