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3912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所述的净化装置连接在静电净油装置上,所述的净化装置由静电净油装置、第一过滤器、第一循环泵、缓冲器、恒温加热器、第一油水分离室、第二真空分离室、第二循环泵、第二过滤器、水箱、第三真空泵、储水箱、冷凝器以及温度、液位控制处理单元以及相应的管道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采用重力法、物理絮凝聚集法、真空脱气法三种原理处理高粘度润滑油脂内的水份、气体;本实用新型连续处理和工作能力强、精度高系统运行稳定,操作运行简便,降低生产成本,设备检修、维护方便,保证了润滑油的品质。
【专利说明】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净化装置,用于高粘度润滑油中的油和水、油和气以及污染金属颗粒的分离。
【背景技术】
[0002]在各类冶金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辊耗并减少摩擦;降低轧制力并控制磨损和改善轧材表面质量,大都采用了水以及乳化液进行轧制工艺润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支撑辊辊颈的密封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其轴承腔内会形成负压,从而导致水、乳化液等液体被吸入到轴承内并进入到润滑油中,会造成润滑油乳化、变质。由于支撑辊轴承座腔体都较大,回油管难免做的较粗,回油在油箱内的搅拌作用,容易产生悬浮状气泡夹在油内,若油脂中含气量超标,会造成很多故障以及轴承承载力下降,在此种情况下,必须将油脂内的水分以及其他各类金属杂质从系统中清除掉,保证其正常的性能。
[0003]在冶金行业中,大多采用传统的静置法,通过油水的比重不同进行油水分离,再者通过精密过滤器过滤系统内磨损的金属杂质,此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其一:所需静置时间较长,系统占地面积较大,需要一个备用系统,且分离效果较差;其二:所需精密过滤器费用投入较大。
[0004]经过中国专利检索,申请号201110081836.5《一种油水分离系统和分离方法》,利用吸油浮子可以随着溶液池中的液位升降而自由升降,达到确保泵抽水时,抽出的是箱体上方的油水混合物,并采用多层折流、缝隙聚油的原理,使分散油污聚集成大颗粒油污,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此外还有许多专利如CN200710056685.1、CN01118975.4.CN01803120.X、CN03117169.9、CN200710022908.2等大都采用传统方法来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但是这些装置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该装置只能适用于废水处理以及粘度较低的油液油水分离的场合,而对高粘度润滑油内所含水分分离在现场难以实现,由于油液粘度高,油水很难一次性分离;二是对于油液内的其他杂质这些装置很难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油杂质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了润滑油中的杂质,保证润滑油的品质优良,采用真空法、物理法、吸附法等三种原理处理高粘度润滑油内的水分、气体、金属杂质,通过循环进出油的方式,连续处理,缩短净化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的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所述的净化装置连接在静电净油装置上,所述的净化装置由静电净油装置、第一过滤器、第一循环泵、缓冲器、恒温加热器、第一油水分离室、第二真空分离室、第二循环泵、第二过滤器、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以及温度、液位控制处理单元以及相应的管道构成;所述的净化装置的第一过滤器经管道依次连有第一循环泵、缓冲器、恒温加热器、第一油水分离室、第二真空分离室、第二循环泵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的第二真空分离室经管路与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相连。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静电净油装置由静电净油机入口球阀、静油槽、集尘体、平板电极、电源、净油机出口管道组成;所述的净油机出口管路连接在第一过滤器上,所述的静电净油机入口球阀连接在第二过滤器上。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包括冷凝器、分水器、储水箱、水箱和第三真空泵;所述的冷凝器经管路连接在第二真空分离室上,冷凝器经回流管路和第三真空泵连接在水箱上,所述的第三真空泵为水环式真空泵,所述的储水箱经分水器连接在冷凝器上。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30U粗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IOU精过滤器。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和第二循环泵均为齿轮泵。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恒温加热器的加热管连通控制电源,所述恒温加热器设置在缓冲器内,恒温加热器包括外罩设有6-10组加热管。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分离室分为下层的离心室以及上层的专用分离塔,所述的第二真空分离室包括特殊分离室和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静电净油装置容积大于等于第一循环泵进油量的最大体积,所述静电净油装置的电源为高压电源,所述静电净油装置的集尘体为多孔质纤维状多介质集尘体。
[0014]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采用重力法、物理絮凝聚集法、真空脱气法三种原理处理高粘度润滑油脂内的水份、气体。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油水分离系统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I)连续处理能力强、精度高;(2)系统运行稳定,操作运行简便;(3)降低生产成本;(4)设备检修、维护方便;(5)保证了润滑油的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静电净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一水箱,2 —第二循环泵,3 —第三真空泵,4 一第一循环泵,5 —缓冲器,6—第一油水分尚室,7—第二真空分尚室,8 —冷凝器,9 一储水箱,10—第一过滤器,11 一第二过滤器,12 一分水器,13-静电净油机入口球阀,14-净油槽,15-平板电极A,16-集尘体,17-平板电极B,18-电源,19-净油机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9]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所述的净化装置连接在静电净油装置上,所述的净化装置由静电净油装置、第一过滤器10、第一循环泵4、缓冲器5、恒温加热器、第一油水分离室6、第二真空分离室7、第二循环泵2、第二过滤器11、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以及温度、液位控制处理单元以及相应的管道构成。
[0020]实施例2:如图1所述,所述的净化装置的第一过滤器10经管道依次连有第一循环泵4、缓冲器5、第一油水分离室6、第二真空分离室7、第二循环泵2和第二过滤器11 ;所述的第二真空分离室7经管路与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相连;所述的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包括水箱1、第三真空泵3、储水箱9、冷凝器8和分水器12 ;所述的冷凝器8经管路连接在第二真空分离室7上,冷凝器8经回流管路和第三真空泵3连接在水箱I上,所述的真空泵3为水环式真空泵,所述的储水箱9经分水器12连接在冷凝器8上。
[0021]实施例3:如图2所示,所述静电净油装置由静电净油机入口球阀13、静油槽14、集尘体16、平板电极A和平板电极B、电源18、净油机出口 19管道组成;所述的净油机出口 19经管路连接在第一过滤器6上,所述的静电净油机入口球阀13经管路连接在第二过滤器11上;所述的静电净油装置容积大于等于第一循环泵4进油量的最大体积,所述电源18为高压电源,所述的集尘体16为多孔质纤维状多介质集尘体,所述静电净油装置入口与待清理油箱相连接。
[0022]实施例4: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
[0023]I)待净化的润滑油经过静电净油装置初步净化后并从中流出,通过齿轮泵进入到缓冲加热器加热;
[0024]2)经过加热的润滑油进入第一油水分离室6下方的离心室,离心作用仅仅使得润滑油油液膜发生变形;
[0025]3)经过离心作用润滑油由下而上穿过第一油水分离室6上方的第一专用分离塔进行油水二次分离;
[0026]4)经过二次油水分离的润滑油再进入到第二分离室7的特殊分离室以及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对润滑油中的残余水分进行真空深度分离;
[0027]5)经过深度分离为较干燥的润滑油经过第二齿轮泵提高压力后通过高精度的第二过滤器过滤进入油箱。
[0028]实施例5: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如下:在完成油水分类系统的泵、管路、水、气以及相关的仪器调试后,即可进行下面的操作实施。
[0029]I)开启冷却水进入冷凝系统后开启真空泵,保持真空度稳定在一 0.075?
0.090MPA之间(以运行中真空分离室内汽化泡沫不大量上升为宜);
[0030]2)开启进油阀及进油泵、排油泵;
[0031]3)启动真空泵泵油净化器,使真空泵油位保持正常;
[0032]4)启动加热器,并将温度预设置在66°?70°之间;
[0033]5)当净化含水量油液时,因当适当减小真空度进行初步脱气,待油液中的水蒸汽含量减少时,再慢慢提高真空度,以免水蒸汽蒸发太快,引起油液反冲。
[003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所述的净化装置连接在静电净油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装置由静电净油装置、第一过滤器、第一循环泵、缓冲器、恒温加热器、第一油水分离室、第二真空分离室、第二循环泵、第二过滤器、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以及温度、液位控制处理单元以及相应的管道构成;所述的净化装置的第一过滤器经管道依次连有第一循环泵、缓冲器、恒温加热器、第一油水分离室、第二真空分离室、第二循环泵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的第二真空分离室经管路与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净油装置由静电净油机入口球阀、静油槽、集尘体、平板电极、电源、净油机出口管道组成;所述的净油机出口管路连接在第一过滤器上,所述的静电净油机入口球阀连接在第二过滤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包括冷凝器、分水器、储水箱、水箱和第三真空泵;所述的冷凝器经管路连接在第二真空分离室上,冷凝器经回流管路和第三真空泵连接在水箱上,所述的第三真空泵为水环式真空泵,所述的储水箱经分水器连接在冷凝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30U粗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IOU精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循环泵均为齿轮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加热器的加热管连通控制电源,所述恒温加热器设置在缓冲器内,恒温加热器包括外罩设有6-10组加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油水分离室分为下层的离心室以及上层的专用分离塔。
8.根据权利要I或2所述的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净油装置容积大于等于第一循环泵进油量的最大体积,所述静电净油装置的电源为高压电源,所述静电净油装置的集尘体为多孔质纤维状多介质集尘体。
【文档编号】C10M175/00GK203559034SQ201320378821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王金华, 苗旺, 严加根, 刘云峰 申请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