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味脲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05452发布日期:2018-06-15 23: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味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 75~90%的矿物基础油,5~15%的合成基础油,5~15%的脲基稠化剂,1~5%的聚合稠化剂,0.1~2%的气味屏蔽剂以及1~10%的无味极压耐磨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味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 78%的矿物基础油,10%的合成基础油,10%的脲基稠化剂,2%的聚合稠化剂,2%的气味屏蔽剂以及1%的无味极压耐磨添加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味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基础油为高压加氢系列光亮油和环烷基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所述脲基稠化剂由胺和异氰酸酯反应而成;气味屏蔽剂由GP溶剂型气味遮蔽剂OA系列添加而成;无味极压抗磨剂由无机盐和食品级轻质碳酸钙复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味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基础油为高压加氢系列光亮油和环烷基油的混合物,高压加氢系列光亮油与环烷基油复合的质量比为1:4~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味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加氢系列光亮油与环烷基油复合的质量比为1:1,高压加氢系列光亮油为150BS,环烷基油为500SN,矿物基础油的技术指标为:40℃运动粘度100~400mm2/s,粘度指数不低于95,闪点不低于250℃,倾点-20℃以下,所述合成基础油为高分子甲基硅油,其技术指标为:100℃运动粘度20~50mm2/s,粘度指数不低于110,闪点不低于250℃,倾点-3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味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脲基稠化剂为有机胺的任意一种、二种或三种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反应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味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为十八胺和十二胺的混合物,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十八胺、十二胺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5~1.5):(0.5~2):( 0.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味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稠化剂为有机膨润土、气相二氧化硅、聚四氟乙烯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及三种的复配;气味屏蔽材料为GP溶剂型气味遮蔽剂OA-101/102系列产品,GP产品系列其主要技术指标:折光指数(20℃) 1.443-1.446;比重: 0.883-0.918,无味极压抗磨由无机硼酸盐和食品级碳酸钙调配而成,无机硼酸盐和食品级碳酸钙的重量比为(1~5): (5~1),无味添加剂先复合调配再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无味脲基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稠化剂为无机聚四氟乙烯粉稠化剂,用量为1.5-4.0%,无机硼酸盐和食品级碳酸钙的重量比为3:2。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无味脲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首先将矿物基础油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到70-90℃,加入异氰酸酯化合物,再保温搅拌30-60min,在不停搅拌保温的情况下慢慢加入有机胺化合物,再搅拌30-60min;

2)加入水,在90-100℃保温反应90-120min;

2)加入聚合稠化剂,搅拌恒温在100-110℃范围,保持40-60min ;

3)继续升温到180-200℃,恒温搅拌保持10-30min;

4)加入合成基础油,急速冷却到130℃以下,加入气味屏蔽剂、无味极压抗磨添加剂,恒温搅拌60-90min;

5)最后研磨成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