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焦炉的炉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焦炉,特别是一种双联侧喷单热式焦炉的炉体结构。
目前,国内外炼焦炉的炉体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1)燃烧室为两分火道、焦炉煤气侧喷或下喷。这种焦炉其结构较为简单,投资省,同侧气流方向相同,不易漏气,但亦存在燃烧系统阻力较大,热工效率低,易损坏炉体,横墙温度不均匀,炉头温度低,生产的焦炭质量较差,炉体结构强度较弱,寿命低;因此,只能适应于炭化室长度较小的中小型焦炉;(2)燃烧室为双联、焦炉煤气侧喷或下喷的复热式焦炉,其结构合理,坚固,炉体寿命长,加热均匀,调节手段简单易行、准确,生产的焦炭质量好,热工效率高,但其斜烟道区结构复杂,异向气流接触面较多,投资大,从未在中小型焦炉上采用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联侧喷单热式焦炉的炉体;其特点为单用焦炉煤气加热,焦炉煤气侧喷,燃烧室分为两格一组,斜烟道区的两排斜烟道简化为一排斜烟道。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一种焦炉的炉体,它是由炉顶区、燃烧室区、斜烟道区和蓄热室区组成,其燃烧室与炭化室相间排列,燃烧室的立火道两个为一组,在斜烟道的下部设置两条横砖煤气道,其特征是燃烧室的每个立火道连接一个斜烟道,燃烧室的单数与双数立火道分别通过斜烟道与两个相邻蓄热室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焦炉的炉体的优点是(1)炉体结构坚固,寿命长;(2)结构合理,加热均匀,调节手段简单,热工效率高,生产的焦炭质量好;(3)加热系统阻力小,便于焦炉的稳定操作;(4)投资省,特别适用于中小型焦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介绍本实用新型一种焦炉的炉体的详细内容。
图1为一种焦炉的炉体的结构图。
图2为一种焦炉的炉体的结构侧视图。
如
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焦炉煤气通过横砖煤气道9进入双数燃烧室5(2H、4H、……)的双数立火道8(2A、4A、……24A)和单数燃烧室5(1H、3H、……)的单数立火道8(1A、3A、……23A)中的高低灯头12和喷咀13;空气是由双数蓄热室7(2K、4K……)经斜烟道6进入双数燃烧室5的双数立火道8(2A、4A、……24A)和单数燃烧室5的单数立火道8(1A、3A、……23A),焦炉煤气和空气相遇后燃烧,双数燃烧室5的双数立火道8和单数燃烧室5的单数立火道8燃烧生成的废气通过上升气流的立火道8上部经跨越孔10转入双数燃烧室5的单数立火道8和单数燃烧室5的双数立火道8的下降气流的立火道8,再经斜烟道6进入单数蓄热室7(1K、3K、……)中,废气在蓄热室7中将大部分所含热量传给格子砖后,经由小烟道11外排,经过20~30分钟加热后进行换向,换向后的气体流动方向与前过程相反。
燃烧室5的立火道8两个为一组(1A、2A,3A、4A,……23A、24A,),在每组立火道隔墙16上设有一个跨越孔10,在燃烧室5的单数与双数立火道分别通过斜烟道6与两个相邻蓄热室7相连接,斜烟道6上口设有调节砖用来调节立火道8的空气量,在每个燃烧室5的斜烟道6的下部设置两条横砖煤气道9,并在中心隔墙15处断开,横砖煤气道9与立火道8通过高低灯头12相连通,其中一条横砖煤气道9与单数立火道8相连通,另一条横砖煤气道9与双数立火道8相连通,并交错排列,高低灯头12上设有喷咀13,用来调节立火道8的焦炉煤气量,燃烧室5与炭化室18相间排列,当炭化室18宽在485~520mm时,可生产出块度较大的焦炭,并减少推焦次数,提高环保效果,炭化室18高可设计在2500~3300mm范围内;在小烟道11顶设有扩散式箅子砖14,在炉头部位大孔朝下,成收缩管,靠近中心墙15处大孔朝上,成扩散管,以适应上升和下降气流在小烟道11内的压力分布;采用顶装煤形式时,在炉顶上设有三或四排装煤孔和一或二排上升管孔,当采用捣固装煤形式时,炉顶上设有二或三排消烟孔和一或二排上升管孔。
权利要求1.一种焦炉的炉体,它是由炉顶区(1)、燃烧室区(2)、斜烟道区(3)和蓄热室区(4)组成,其燃烧室(5)与炭化室(18)相间排列,燃烧室(5)的立火道(8)两个为一组,在斜烟道(6)的下部设置两条横砖煤气道(9),其特征是燃烧室(5)的每个立火道(8)连接一个斜烟道(6),燃烧室(5)的单数与双数立火道(8)分别通过斜烟道(6)与两个相邻蓄热室(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的炉体,其特征是炭化室(18)宽为485~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焦炉的炉体,其特征是炭化室(18)高为2500~3300mm。
专利摘要一种焦炉的炉体,其特征是采用燃烧室分格成两个一组的立火道,并在其中间隔墙上开有跨越孔的双联火道,单用焦炉煤气加热,焦炉煤气侧喷,斜烟道区的两排斜烟道简化为一排的形式。其结构合理,寿命长,加热均匀,热工效率高,加热系统阻力小,生产的焦炭质量好,投资省,特别适用于中、小型焦炉。
文档编号C10B5/16GK2344405SQ98238889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6日
发明者孙秉侠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