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7402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尤其是能耐高温、耐 寒、耐老化、耐振动的多缸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
背景技术
在柴油机上,高压油泵与喷油器的振动频率并不一致,在工作中有 微小位移发生,因此喷油器回油管必须经得起耐高温、耐寒、耐老化、 耐振动的考验。目前现有的多缸(四缸或六缸)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采 用金属管、橡胶管或尼龙管。由于高压油泵与喷油器的振动频率不一致, 容易使金属管振裂或振断,而橡胶管易于老化、胀裂,尼龙管易于打折、 冻裂、不易装配。上述采用金属管、橡胶管或尼龙管的回油管容易发生 渗漏问题,进而影响到柴油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缸(四缸或六缸等) 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结构,该种回油管把软管、硬管、铰接体、接头作 成一体,增加了回油管的柔性,耐高温、耐寒、耐老化、耐振动,防渗 漏,不受柴油机工作中高压油泵与喷油器及柴油滤清器间产生微小位移
影响,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结构包括喷油器与喷油器之间铰 接体设置金属联接管,喷油器至高压油泵卸荷阀之间的金属联接管之间 设置联接软管,联接软管、金属联接管、铰接体、接头形成联通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结构中, 一 种优选的结构为在高压 油泵卸荷阀至回油管接头之间设置联接软管。
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结构中,使用联接软管的内层为高 分子材料耐油管,外层为金属纺织网。
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结构中,金属管与喷油器铰接头采 用焊接或螺紋连接方式连接,铰接体与喷油器采用焊接或螺紋方式连 接。
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结构中,柴油机为四缸柴油机或六 缸柴油机等多缸柴油机。
本实用新型喷油器回油管结构根据不同位置的具体工作状态设置适 宜的回油管类型,即采用"软+硬"型式,能够保证各铰接头与喷油器、 喷油泵接触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能消除高压油泵与喷油器、柴油机与 底盘振动频率不一致,相互间有相对小位移的影响,更安全、可靠。本 实用新型喷油器回油管结构可以用于各种多缸柴油机中,如四缸或六缸 柴油机等。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喷油器回油管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
2、 容易装、拆;
3、 不受柴油机工作中高压油泵与喷油器间产生微小位移的影响,也
不受发动机与底盘振动频率不一样的影响,有效地解决了六缸柴油机喷 油器回油管渗油、老化、胀裂、冻裂、振裂或振断等问题。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六缸机喷油器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四缸机喷油器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单通接头体,2——、二缸喷油器间金属联接管,3-双通接 头体,4-喷油器间金属联接管,5-喷油器后金属联接管,6-后端金属联 接管,7-油泵卸荷阀前软管组合件,8-油泵卸荷阀前金属联接管,9-油 泵卸荷阀4交4妄头,10-油泵卸荷阀后库t管组合件,11-回油管4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喷油器回油管结构。如图1、 2、 3、 4所示
1 、由于喷油器与喷油器之间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没有相对位移产 生,喷油器与喷油器之间采用金属管联接,金属管与铰接头焊在一起, 即单通接头体1与一、二缸喷油器间金属联接管2, —、 二缸喷油器间 金属联接管2与双通接头体3,双通接头体3与喷油器间金属联接管4, 双通接头体3与喷油器后金属联接管5分别焊在一起。
2、由于喷油器与高压油泵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振动频率不一样,有 相对的微小位移产生,喷油器至高压油泵卸荷阀之间加一段软管,即油 泵卸荷阀铰接头9与油泵卸荷阀前金属联接管8焊在一起,喷油器后金 属联接管5与后端金属联4矣管6之间(注四缸机是5与8之间),以及后 端金属联接管6与油泵卸荷阀前金属联接管8之间加一段油泵卸荷阀前
软管组合件7。
3、由于发动机振动频率与底盘的振动频率也不一样,喷油器回油管 的接头端制作成软管,即油泵卸荷阀后软管组合件10与回油管接头11 压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喷油器回油管采用"软+硬,,型式,能够保证各铰接头与 喷油器、喷油泵接触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能消除高压油泵与喷油器、 柴油机与底盘振动频率不一致,相互间有相对小位移的影响,更安全、可靠。
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 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 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结构,在喷油器与喷油器之间铰接体设置金属联接管,其特征在于在喷油器至高压油泵卸荷阀之间的金属联接管之间设置联接软管,联接软管、金属联接管、铰接体、接头形成联通一体结构。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高压油泵卸 荷阀至回油管接头之间设置联接软管。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 接软管的内层为高分子材料耐油管,外层为金属纺织网。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管与 喷油器铰接头采用焊接或压扣方式连接,铰接体与喷油器采用螺紋方式 连接。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柴 油机为四缸柴油机或六缸柴油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结构,采用软管、硬管、铰接体、接头制作成一体的“软+硬”型式的柴油机喷油器回油管,其各缸喷油器铰接体用金属油管连接,喷油器至高压油泵卸荷阀之间用软管连接,高压油泵卸荷阀至回油管接头之间用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不受喷油泵、喷油器振动频率不一致,相互间有少量位移产生的影响,能防渗油、老化、胀裂、冻裂、振裂,工作可靠,广泛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多缸柴油发动机。
文档编号F02M55/02GK201007250SQ20062016057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30日
发明者李春荣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