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带驱动式传动机构的立式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008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置有带驱动式传动机构的立式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内燃机,该立式内燃机具有保持在曲轴箱中且中心轴线垂直延伸的曲轴,并设置有带驱动式传动机构,该带驱动式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将曲轴的动力传送至从动装置的润滑橡胶带。所述立式内燃机结合在例如舷外马达中。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2-275020号公报中公开的立式内燃机设置有带驱动式传动机构,该带驱动式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将曲轴的动力传送至从动装置的橡胶带。该带驱动式传动机构放置在带腔室中,并且用从曲轴箱流入带腔室的油来润滑橡胶带。
如果带腔室通向曲轴箱并且使带驱动式传动机构的包括带和带轮在内的部件暴露于曲轴箱内的环境,则带可能暴露于包含油雾和漏气的气体。以下将该气体称为“含油气体”。另外,通过由旋转的曲轴溅射的油滴和附着于带轮并在带轮旋转时散布的油使带变湿。因此,带被过度润滑。如果使带过度暴露于含油气体中包含的油和漏气以及高温含油气体,则油和漏气的组分会加速橡胶带的劣化并缩短橡胶带的寿命。如果为了减少劣化对带的不利影响而增加带的宽度和厚度并且提高带的强度,则带驱动式传动机构的成本和尺寸会增加。如果带没有被令人满意地润滑,则带会因带与带轮之间的增大摩擦而磨损,从而缩短了带的寿命。
由此,在用来自曲轴箱的含油气体中包含的油对带进行润滑时,难以抑制因包含在含油气体中的油和漏气的不利影响而导致的带的劣化,并且难以确保带的适当润滑。

发明内容
在上述情况下作出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防止立式内燃机所包括的带驱动式传动机构的橡胶带与来自曲轴箱的含油气体之间过度接触而延长橡胶带的寿命,并且确保该橡胶带被适当地润滑。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内燃机,该立式内燃机包括曲轴,该曲轴装在曲轴腔室中且其中心轴线垂直延伸;从动机构,该从动机构包括被所述曲轴旋转驱动的从动轴;和带驱动式传动机构,该带驱动式传动机构保持在带腔室中并包括由橡胶制成且用油润滑的带;其中,所述带腔室设置有隔离装置和用于向所述带集中地供应油的润滑装置,所述隔离装置用于使所述带腔室与所述曲轴腔室隔离,以使得从所述曲轴腔室流入所述带腔室中的含油气体沿着从朝向所述带的方向偏离的方向流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带腔室与所述曲轴腔室隔离,以使得从所述曲轴腔室流入所述带腔室中的含油气体沿着从朝向所述带的方向偏离的方向流动。因此,与在含油气体朝向带流动时含油气体与带接触相比,接触带的含油气体较少,因而可以抑制因与包含在含油气体中的油和漏气接触而使带劣化。因此,用油润滑带可以延长带的寿命和维修间隔。所述润滑装置将用于润滑带的油集中地供应到所述带中的受限范围。鉴于用包含在含油气体中的油润滑的带总是被油完全弄湿,可以通过测得量的油来润滑被润滑装置润滑的带,或者可以用油使带的期望部分变湿。由此可以适当地润滑带。
在本发明的实施示例中,所述隔离装置是分隔壁,并且所述润滑装置是布置在所述带腔室中的喷嘴。
用通过布置在所述带腔室中的喷嘴喷出的油来润滑所述带,可以容易地确定待排放到所述带上以及所述带的待用通过所述喷嘴排放的油弄湿的部分上的油的量,因而可以适当地润滑所述带。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示例中,所述隔离装置包括中间壁,所述润滑装置具有形成在所述中间壁中的油孔,并且所述油孔布置成使得从来自所述曲轴箱的含油气体分离出的油通过所述油孔落在所述带上。
由于用通过形成在所述中间壁中的油孔落下的油来润滑所述带,因此可以容易地确定所述带的待用通过所述油孔滴落的油弄湿的部分,因而可以适当地润滑所述带。由于从含油气体提取用于润滑所述带的油,因此通气结构中所包括的通气腔室的油分离能力可以较低,因而通气腔室可以较小。


图1是从设置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立式内燃机的舷外马达左侧看到的该舷外马达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立式内燃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I-III剖取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线IV-IV剖取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3中的线V-V剖取的剖视图;图6是从舷外马达的左侧看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立式内燃机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剖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到图7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至图5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立式内燃机E。
参考图1,立式内燃机E结合在舷外马达S中。舷外马达S包括内燃机E,该内燃机布置成使其曲轴18的中心轴线垂直延伸;支撑内燃机E的安装壳体1;接合到安装壳体1下端的延伸壳体2;接合到延伸壳体2下端的齿轮箱;覆盖内燃机E的下部与延伸壳体2的上部之间的部分的下盖3;以及接合到下盖3上端的发动机盖4。
舷外马达S具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地连接到曲轴18的下端部18b的驱动轴5、保持在齿轮箱中的反向机构、以及推进器。内燃机E的动力通过驱动轴5和反向机构从曲轴18传送到推进器。
用于将舷外马达S安装在船体的船尾上的安装装置具有固定到安装壳体1和延伸壳体2的旋转轴6;支撑旋转轴6以在其上转动的旋转壳体7;支撑旋转壳体7以使其可在垂直平面内转动的倾斜轴8;和保持倾斜轴8并附着于船体的船尾的托架9。该安装装置保持舷外马达S以使其可以相对于船体在垂直平面内在倾斜轴8上转动,从而可以在水平面内在旋转轴6上转动。
参考图1和图2,作为多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内燃机E具有发动机体,该发动机体包括设置有沿垂直方向成行布置的三个气缸11n的气缸体11;接合到气缸体11的前端的曲轴箱12;接合到气缸体11的后端的气缸盖13;接合到气缸盖13的后端的盖罩14;以及放置在延伸壳体2中并接合到安装壳体1下端的油盘15。
在气缸11n中分别装配有活塞16,它们在气缸11n中进行往复运动。活塞16分别通过连接杆17而连接到放置在由气缸体11和曲轴箱12限定的曲轴腔室20中的曲轴18。垂直曲轴18可旋转地支撑在气缸体11和曲轴箱12上的主轴承19中,其中心轴线基本上平行于垂直方向延伸。
气缸盖13设置有燃烧室21,这些燃烧室相对于与气缸11n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分别与活塞16相对;分别通向燃烧室21的进气端口;分别通向燃烧室21的排气端口;和分别面向燃烧室21的火花塞。气缸盖13设置有用于开闭进气端口的进气门、和用于开闭排气端口的排气门。所述进气门和排气门通过布置在由气缸盖13和盖罩14限定的气门机构腔室(valve trains chamber)22中的顶置凸轮轴型气门机构23,被驱动而与曲轴18的旋转同步地进行开闭操作。
气门机构23包括设置有进气凸轮25a和排气凸轮25b的凸轮轴24、可摇摆运动地支撑在摇臂轴上的进气摇臂26a、和可摇摆运动地支撑在摇臂轴上的排气摇臂26b。凸轮轴24经由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被曲轴18驱动而旋转。凸轮轴24的中心轴线与垂直曲轴18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进气门和排气门分别由被进气凸轮25a和排气凸轮25b驱动的进气摇臂26a和排气摇臂26b驱动以进行开闭运动。气门机构23是设置有凸轮轴24,即被曲轴18驱动而旋转的从动轴的从动装置。
进一步参见图3,内燃机E具有进气系统27,该进气系统包括进气消音器27a和进气管27b,该进气管用于将通过进气消音器27a吸入并由包括在化油器28中的节气门计量的进气输送到进气端口。对于各气缸11n将通过进气系统27中的进气通道流入的进气与化油器28中的燃料混合,以产生空气燃料混合物。通过进气管27b和进气端口将该空气燃料混合物吸入燃烧室21。然后,该空气燃料混合物被火花塞点燃并燃烧产生燃烧气体。因而活塞16通过燃烧气体的压力而往复运动,并通过连接杆17驱动曲轴18以使其旋转。
从燃烧室21作为排气排放的燃烧气体通过排气端口流入形成在气缸体11中的排气歧管通道。然后,排气通过形成在安装壳体1、排气管和延伸壳体2中的通道而排放到水中。
内燃机E设置有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放置在气缸体11、气缸盖13和曲轴箱12下方的油盘15、被支撑在气缸盖13上的曲轴24驱动的油泵29(见图1)、以及油通道。油泵29通过形成在安装壳体1、气缸体11和气缸盖13中的吸油通道从油盘15向上泵油。从油泵29排放的油流动通过形成在气缸盖13和气缸体11中的排油通道以及滤油器而进入主油沟(oil gallery)中。流入主油沟中的油通过形成在气缸体11、气缸盖13和曲轴18中的油通道而分配到需要润滑的部件,这包括曲轴箱20中的曲轴18和主轴承19的运动部件,以及气门机构腔室22中的包括凸轮轴24及摇臂26a和26b的气门机构23的运动部件。所用的油流动通过形成在气缸体11、气缸盖13和安装壳体1中的返回通道而返回到油盘15。
参考图2,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布置在由内燃机E中包括的传动箱60限定的带腔室63中。传动箱60具有接合到发动机体上端Ea的上壳体61(即,第一壳体)和接合到下壳体61的上壳体62(即,第二壳体)。下壳体61形成了底壁W1(即,第一壁),上壳体62形成了顶壁W2(即,第二壁)。底壁W1和顶壁W2限定了带腔室63。通过使未示出的螺栓穿过形成在上壳体62中的通孔H3(见图4)并旋入形成在下壳体61中的螺纹孔H1(见图3),并且使未示出的螺栓穿过形成在上壳体62中的通孔H4以及穿过形成在下壳体61中的通孔H2且旋入形成在气缸体11和曲轴箱12的相应上端部11a和12a(见图2)中的螺纹孔,而将下壳体61和上壳体62的相应凸缘61a(见图3)和62a(见图4)以油密封的方式接合在一起。下壳体61通过螺栓B1紧固至气缸盖13的上端部13a,并通过凸轮轴保持件31连接到上端部13a。上端部11a、12a和13a形成了发动机体的上端部Ea。底壁W1和顶壁W2限定了带腔室63。
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包括驱动带轮51、从动带轮52、由橡胶制成的带53(即,环形有齿带)以及张紧带轮54(见图3)。驱动带轮51安装在带腔室63中并位于垂直向上延伸通过下壳体61和上壳体62的曲轴18的上端部18a上。从动带轮52安装在带腔室63中并位于垂直向上延伸通过下壳体61和上壳体62的凸轮轴24的上端部24a上。带53在驱动带轮51与从动带轮52之间延伸,并通过张紧带轮54张紧。
参考图1和图2,从上壳体62向上伸出的上端部18a的一部分被附着于上壳体61的盖32覆盖。交流(AC)发电机34布置在被盖32覆盖的空间中。AC发电机34包括飞轮33、附着于飞轮33的永久磁体34a、固定地保持在发动机体的上端Ea上用于点火的激励线圈34b、以及充电线圈34c。环形齿轮36附着于飞轮33的周边。安装在起动马达35的驱动轴上的小齿轮35a与环形齿轮36相啮合。在凸轮轴24的上端部24a上安装有脉冲器转动件(pulser rotor)37。上壳体62附着有脉冲器线圈38,用于产生指示凸轮轴24的角位置的脉冲信号。
上壳体62设置有供上端部18a和24a和从动带轮52的凸台52c延伸通过的开口;以及用于调整张紧带轮54的位置的手孔42。手孔42被盖39覆盖。以油密封的方式密封上端部18a和24a和凸台52c与所述开口之间的接合处。
参考图2和图3,相对于垂直方向布置在曲轴腔室20与带腔室63之间的下壳体61设置有分别供上端部18a和24a穿过的开口41a和41b;通向曲轴腔室20的曲轴腔室通气孔70;以及通向气门机构腔室22的气门机构腔室通气孔71。通气孔70通向在下壳体61与气缸体11和曲轴箱12的相应上端部11a和12a之间的空间43。通气孔70通过形成在上端部11a中的连接通道44而与曲轴腔室20连通。下壳体61的在开口41a周围的部分以油密封的方式接合到气缸体11和曲轴箱12。下壳体61的在开口41b周围的部分以油密封的方式接合到气缸盖13和凸轮轴保持件31。
圆形开口41a比形成在曲轴18的上端部18a上的圆形凸缘18c稍大。因此,与通过通气孔70和71的气流相比,通过开口41a在曲轴腔室20和带腔室63之间的气流非常小而可忽略。由此,气体基本上仅通过通气孔70在曲轴腔室20和带腔室63之间流动,并且气体基本上仅通过通气孔71在气门机构腔室22和带腔室63之间流动。
通气孔70和71位于带53下方。假设在水平面内将带腔室63分为被带53环绕的内部区域和在带53外部延伸的外部区域。通气孔70和71形成在外部区域中,即在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和凸缘61a之间延伸的区域中。因此,通气孔70和71在水平面内不会与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交叠。由此,下壳体61用作遮蔽部件或分隔壁,该遮蔽部件或分隔壁使如沿垂直方向或在水平面内看时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的与曲轴腔室20交叠的交叠部分与曲轴腔室20完全或基本完全隔离,并且通气孔70和71不会与当在水平面内看时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的对应于曲轴腔室20的交叠部分交叠。在本实施例中,在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的构件当中,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的所述交叠部分至少包括带53在包含该带53的平面中与曲轴腔室20交叠的部分53a(见图1)。
参见图1和图2,用于将漏气从曲轴腔室20输送到进气系统27中的通气结构具有限定了气门机构腔室22中的通气腔室45的壁、以及将通气腔室45连接到进气消音器27a的通气管46(见图1)。通气腔室45具有与气门机构腔室22连通的上游部、和连接到通气管46的下游部。漏气通过通气腔室45而流入进气通道中。
更具体地说,曲轴腔室20中包含有漏气、以及由被旋转的曲轴18溅射的油和从主轴承19排放的油产生的油滴和油雾。通过在内燃机E运转的同时在通气腔室45中形成的进气歧管真空,将含油气体(即,漏气和油雾的混合物)从曲轴腔室20通过形成在气缸体11和气缸盖13中的未示出的内部通气通道引入气门机构腔室22中。同时,部分含油气体从曲轴腔室20通过连接通道44、空间43和通气孔70而流入带腔室63中,然后从带腔室63通过通气孔71流入气门机构腔室22中。在通气腔室45中从引入气门机构腔室22中的含油气体分离出油,以产生不含油的气体。该不含油的气体从通气腔室45通过通气管46流入进气消音器27a中。然后,该气体与进气一起被送入燃烧室21中。
下壳体61阻止在曲轴腔室20中溅射的油滴从曲轴腔室20流入带腔室63,以防止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的包括带53在内的部件被油滴弄湿。在空间43中通过下壳体61阻止从曲轴腔室20朝向带腔室63流动的含油气体,并使其从朝向带腔室63的所述方向偏离,然后通过通气孔70流入带腔室63中。当含油气体与下壳体61接触时,含油气体中包含的部分油会粘附于下壳体61,因而含油气体的油含量减少。
传动箱60中设置有内壁Wi(见图2和图3),即形成在带腔室63中的屏障壁,从而使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与通气孔70和71相屏蔽。内壁Wi使包括带53和带轮51、52和54在内的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与从曲轴腔室20通过通气孔70流入带腔室63中的含油气体相屏蔽。由此,带腔室63与曲轴腔室20隔离,从而含油气体远离包括带53的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转向。由此,传动箱60和内壁Wi是用于使带腔室63和曲轴腔室20隔离的屏障壁。
参考图2和图3,环绕带53的内壁Wi的高度等于限定带腔室63的底壁W1和顶壁W2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水平面内,内壁Wi基本上完全环绕包括带53的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如图2所示,通过将相对于垂直方向基本上彼此平行的下壳体61的下内侧壁64和上壳体62的上内侧壁65接合在一起而形成内壁Wi。在水平面内,内侧壁64和65基本上完全环绕包括带53以及带轮51、52和54的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
带腔室63是包括内腔室63a和外腔室63b的双重腔室,该内腔室在内壁Wi的内侧延伸并保持整个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通气孔70和71通向该外腔室。内壁Wi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口73和74,内腔室63a和外腔室63b通过这些连接端口而彼此连通。
连接端口73是相对于平行于气缸轴线的方向位于曲轴腔室20侧的曲轴腔室侧连接端口。连接端口74是相对于平行于气缸轴线的方向位于气门机构腔室22侧的气门机构腔室侧连接端口。连接端口73是形成在下内侧壁64的沿带53在两个通气孔70之间延伸的部分中的狭缝(见图2)。连接端口74形成在下内侧壁64的端部和上内侧壁65的端部中并位于通气孔71之间并在带53附近。连接端口74是凹口或狭缝。连接端口73和74相对于平行于气缸轴线的方向分别位于带53以及带轮51和52的相对侧。
连接端口73和74的相应截面积比通气孔70和71的小。这样确定连接端口73和74的各截面积,即,将至内腔室63a中的含油气体流动限制为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通过稍后将描述的喷嘴80排放的油可以从内腔室63a平稳地流出。由于通过喷嘴80供应用于润滑带53的油,因此无需使用含油气体中包含的油雾来润滑带53。由此,从曲轴腔室20通过连接端口73和74至内腔室63a中的含油气体流非常小。
如从图2可以看出,底壁W1的形成内腔室63a的内部分W1a(即,下壳体61)处于比底壁W1的形成外腔室63b的外部分W1b高的水平。下部分W1b在底壁W1中限定了凹口或槽。通气孔70和71形成在外部分W1b的底部中。内腔室63a的内底面Fa(见图3)处于比外腔室63b的外底面Fb(见图3)高的水平。因此,油几乎不会停留在内底面Fa上。收集在内底面Fa上的油通过连接端口73和74流入外腔室63b,然后通过通气孔70和71流入曲轴腔室20和气门机构腔室22。
进一步参见图5,内燃机E设置有两个喷嘴80,即润滑装置,用于将润滑带53所用的油集中地喷入内腔室63a中。通过螺栓B2紧固到气缸体11的各喷嘴80贯穿底壁W1(下壳体61)并局部伸入内腔室63a中。各喷嘴80均设置有连接到形成在气缸体11中的供油通道81的油通道80a、和连接到油通道80a并通向内腔室63a的喷射端口80b。供油通道81通过主油沟与油泵29(见图1)连通。油泵29泵送的高压油通过供油通道81流入喷嘴80。然后,通过喷嘴80的喷射端口80b朝向带53与驱动带轮51接触的接触点以及带53与从动带轮52接触的接触点喷射高压油。这样喷射并落在内底面Fa上的油在内底面Fa上流动,通过连接端口73和74流入外腔室63b中。然后,油从外腔室63b通过通气孔70和71流入曲轴腔室20和气门机构腔室22中。
下面将描述前述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
在内燃机E中限定带腔室63的传动箱60具有下壳体61(底壁W1),并将带腔室63与曲轴腔室20隔离。下壳体61因而覆盖带53的与曲轴腔室20交叠的部分53a,以将部分53a与从曲轴腔室20散布的油滴和从曲轴腔室20流出的含油气体隔开。由此,通过下壳体61防止了带53过度暴露于来自曲轴腔室20的油滴和含油气体。另外,防止了带53过度暴露于含油气体中所包含的漏气。
由于传动箱60的下壳体61用作屏蔽或遮蔽部件,因此内燃机E不需要任何特定的遮蔽部件。由此,下壳体61减少了内燃机E的组成部件和成本。
使由传动箱60限定的带腔室63与曲轴腔室20隔离,从而含油气体不会从曲轴腔室20直接朝向带53流动,并且在带腔室63中通过喷嘴80将油集中地喷射到带53上。传动箱60的内壁Wi隔离带腔室63,使得来自曲轴腔室20的含油气体不会直接朝向包括带53的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流动。与含油气体直接朝向带53流动的情况相比,这种情况下带53较少地暴露于含油气体。因此,可以阻止因暴露于包含在含油气体中的油和漏气而使带53劣化。通过由喷嘴80喷射的油来润滑带53延长了带53的寿命,并且可以延长维修间隔。由于通过喷嘴80将润滑带53所用的油集中地喷射到带53上的受限区域上,因此与用含油气体中包含的油润滑带53的状态相比,可以容易地确定将油喷射到带53以及带53的待润滑的部分上的喷油率。由此,可以适当地润滑带53。
由于带53的润滑并不取决于包含在含油气体中的油,因此可以锐减含油气体至内腔室63a中的流动,因而带53几乎不会暴露于含油气体中包含的漏气。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因暴露于漏气而致使带53劣化。
下面将参见图6和图7来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内燃机E。第二实施例中的内燃机E除了传动箱60之外,在结构上基本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内燃机E相同。在图6和图7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内燃机E的部件相似或相对应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对其的描述。
发动机体的上端部Ea用作传动箱60的限定带腔室63的下壳体61(底壁W1)。上壳体62接合到上端部Ea。内壁Wi通过螺栓紧固到上端部Ea。内壁Wi具有基本上完全环绕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的垂直上升的侧壁66、以及具有板形状并接合到侧壁66上端的水平延伸的中间壁67。侧壁66和中间壁67一体形成为单件或者分开形成并接合在一起。
在第二实施例中,发动机体的上端部Ea用作带腔室63的底壁W1。带腔室63的顶壁W2包括用作外顶壁的上壳体62、和用作内顶壁的中间壁67。
通过内壁Wi将带腔室63分为外腔室63b和保持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的内腔室63a。通气孔70和71通向外腔室63b。侧壁66设置有连接端口73和74。
润滑装置相对于垂直方向布置在外腔室63b中在上壳体62和中间壁67之间。该润滑装置具有油分离结构85,用于分离从曲轴腔室20通过通气孔70流入外腔室63b的含油气体中所包含的油;和油孔86,通过油分离结构85从含油气体分离出的油通过该油孔集中地落在内腔室63a中的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所包括的带53上。
油分离结构85包括中间壁67的两个收集部分,这两个收集部分均具有朝向油孔86向下成锥形的锥面85a、以及挡板85b(即,气液分离装置),该挡板布置在含油气体流动通过的通道68中,从而阻止含油气体的流动。挡板85b从上壳体62垂直向下延伸从而与中间壁67的锥面85a间隔开。所有的挡板85b都可以从中间壁67垂直向上延伸。一些挡板85b可以从上壳体61向下延伸,而其余挡板可以从中间壁67垂直向上延伸。
当含油气体通过通气孔70越过中间壁67流入外腔室63b的一部分中的通道68并且通过通气孔71流出通道68时,含油气体与通道68中的挡板85b接触。因此,从含油气体分离出含油气体中所包含的油。这样从含油气体分离出的油滴在锥面85a上并沿该锥面流动。然后,油以油滴的形式通过油孔86滴到带53与驱动带轮51接触的接触点以及带53与从动带轮52接触的接触点上。
除了第一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和效果之外,第二实施例还实现了如下的操作和效果。
传动箱60设置有将带腔室63与曲轴腔室20隔离的内壁Wi,供油装置包括形成在顶壁W2中的油孔86,通过挡板85b从来自曲轴腔室20的含油气体分离出并在顶壁W2的顶壁67上流动的油通过油孔86滴到带53上以对带53进行润滑。由此,可以容易地确定带53的被滴油的部分,因而由于使用从含油气体分离出并通过油孔86滴落的油来润滑带53,因此可以适当地润滑带53。因此,通气结构的通气腔室45可以具有低的油分离功能,因而通气腔室45可以较小。
下面描述对前述实施例的修改。
内壁Wi可以在水平面内除了连接端口73和74之外完全环绕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
从动装置可以是具有从动轴的附件,例如具有旋转轴或另一传动机构的油泵20。
飞轮可以安装在曲轴18的下端部18b上,并且驱动轴5可以通过飞轮连接到曲轴18。
带腔室63可以布置在发动机体内或者布置在发动机体下方,而不是布置在发动机体上方。
该立式内燃机可以是单缸内燃机,并且可以结合在除了舷外马达之外的机器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内燃机,该立式内燃机包括曲轴(18),该曲轴装在曲轴腔室(20)中且其中心轴线垂直延伸;从动机构(23),该从动机构包括由所述曲轴(18)旋转驱动的从动轴(24);和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该带驱动式传动机构保持在带腔室(63)中并包括由橡胶制成的带(53),该带用于将所述曲轴(18)的动力传送至所述从动轴(24);该立式内燃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带腔室(63)设置有隔离装置(61和62)和用于向所述带(53)集中地供应油的润滑装置(80和86),所述隔离装置用于使所述带腔室(63)与所述曲轴腔室(20)隔离,以使得从所述曲轴腔室(20)流入所述带腔室(63)中的含油气体沿着从朝向所述带(53)的方向偏离的方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燃机,其中,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分隔壁(61),并且所述润滑装置包括布置在所述带腔室(63)中的油喷嘴(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燃机,其中,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限定所述带腔室(63)的传动箱(60)中所包括的底壁(W1),该底壁(W1)设置有第一通气孔(70),所述含油气体通过该第一通气孔从所述曲轴腔室(20)沿着从朝向所述带(53)的方向偏离的方向流入所述带腔室(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燃机,其中,所述润滑装置包括布置在所述带腔室(63)中的喷嘴(8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内燃机,其中,所述传动箱(60)的底壁(W1)设置有第二通气孔(71),所述含油气体通过该第二通气孔从所述带腔室(63)流入包括所述从动轴(24)的所述从动机构(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燃机,其中,所述曲轴(18)和所述从动轴(24)具有伸入所述带腔室(63)的相应端部(18a和24a),所述带(53)在所述曲轴(18)的所述端部(18a)与所述从动轴(24)的所述端部(24a)之间延伸以传送动力,所述润滑装置(80和86)布置成分别向靠近所述曲轴(18)的所述端部(18a)和所述从动轴(24)的所述端部(24a)的位置供应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燃机,其中,所述曲轴(18)和所述从动轴(24)具有伸入所述带腔室(63)的相应端部(18a和24a),所述带(53)在所述曲轴(18)的所述端部(18a)与所述从动轴(24)的所述端部(24a)之间延伸以传送动力,并且在所述带腔室(63)中形成有内壁(Wi),以环绕所述带(53)以及所述曲轴(18)和所述从动轴(24)的相应端部(18a和24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内燃机,其中,所述内壁(Wi)设置有连接端(73和74),在所述带腔室(63)的所述内壁(Wi)内侧的内腔室(63a)和在所述内壁(Wi)外侧的外腔室(63b)通过所述连接端口而彼此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燃机,其中,所述润滑装置是滴油装置(8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内燃机,其中,所述内壁(Wi)设置有具有油分离结构(85)的顶壁,该油分离结构(85)包括用于分离在流过所述顶壁的含油气体中所包含的油的挡板(85b)、以及限定在所述顶壁中并分别具有斜面(85a)和油孔(86)的收集部分,油通过所述油孔而落入被所述内壁(Wi)环绕的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内燃机,其中,所述隔离装置(61和62)包括中间壁(67),所述润滑装置具有形成在所述中间壁(67)中的油孔(86),并且所述油孔(86)布置成使得从来自所述曲轴腔室(20)的含油气体分离出并流过所述中间壁(67)的油通过所述油孔(86)落在所述带(53)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有带驱动式传动机构的立式内燃机。该立式内燃机(E)结合在舷外马达等中。该立式内燃机(E)包括装入曲轴腔室(20)中的曲轴(18);和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其包括保持在带腔室(63)中的橡胶带(53),该带用于将曲轴(18)的动力传送至凸轮轴(24)。带腔室(63)通过其中保持有带驱动式传动机构(50)的传动箱(60)的下壳体(61)而与曲轴腔室(20)隔离,以使来自曲轴腔室(20)的含油气体流从朝向带(53)的方向偏离。通过布置在带腔室(63)中的喷嘴(80)集中地喷射到带腔室(63)中的油来润滑带(53)。由此,可避免使带(53)过度暴露于来自曲轴腔室的含油气体,从而可以延长带的寿命并可以适当地润滑带。
文档编号F01M1/08GK101086227SQ20071010854
公开日2007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5日
发明者高田秀昭, 久保田裕, 黑田达也, 小山一武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