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装置和配备有排气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008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气装置和配备有排气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和配备有该排气装置的车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排气管和消音器的排气装置以及配备有这种排气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包括排气管和消音器的排气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连接至该排气管的消音器以及连接至该排气管并向该排气管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管。在该排气装置中,在所述排气管内设有上游侧净化部件和下游侧净化部件。在上游侧净化部件和下游侧净化部件之间形成有一弯曲180度角的U形部。结果,通过上游侧净化部件的排气的流动方向和通过下游侧净化部件的排气的流动方向相反。此外,在排气管的上游侧净化部件和下游侧净化部件之间的U形弯曲部的一个部分处附装有空气供给管的连接口,在所述部分处所述U形弯曲部的轴线向内弯曲。更具体地,空气供给管这样附装在排气管上,使得从排气管的上游侧可看到空气供给管的连接口。
台湾专利No.I237089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排气装置中,空气供给管这样附装在排气管上,使得从排气管的上游侧可看到空气供给管的连接口。结果,当排气从排气管的上游侧向其下游侧通过排气管时,排气易于流入空气供给管的连接口中。因此,在空气供给管的连接口中不易于产生负压,这使得从空气供给管向排气管供给空气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而设计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抑制对于从空气供给管向排气管供给空气的阻碍的排气装置以及配备有该排气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该排气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相连;消音器,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在该消音器内;以及空气供给管,该空气供给管向所述排气管供给空气并且与所述排气管的设置在所述消音器内的部分相连。在该排气装置中,至少所述排气管的与所述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的轴线是直线形的,所述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设置在所述消音器内,并且在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下游侧端部内设有用于净化排气的第一净化部件。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排气装置中,如上所述,由于至少排气管的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的轴线是直线形的,所以可防止空气供给管这样附装在排气管上,即当从排气管的上游侧看去时可看到空气供给管的连接口。结果,当排气在排气管内从上游侧流向下游侧时,可抑制排气流入空气供给管的连接口中。因此,当排气在排气管内从上游侧流向下游侧时,在空气供给管的连接口内易于产生负压,从而空气能够更容易地从空气供给管流向排气管。结果,可抑制对于从空气供给管向排气管供给空气的阻碍。
在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排气装置中,排气管的处在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和第一净化部件之间的部分的轴线为直线形是有利的。如果采用该结构,则与所述处在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排气管部分和第一净化部件之间的部分的轴线为曲线形的结构相比,可抑制所述处在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排气管部分和第一净化部件之间的部分中的排气流速的降低。结果,抑制了所述处在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排气管部分和第一净化部件之间的部分中的排气压力的升高。因此,可抑制对于从空气供给管向排气管供给空气的阻碍。
在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排气装置中,在排气管的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的上游侧设置用于净化排气的第二净化部件是有利的。如果采用该结构,则排气被第一净化部件和第二净化部件净化,从而排气装置的净化能力有所提高。
在上述的在排气管的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的上游侧包括有用于净化排气的第二净化部件的排气装置中,第一净化部件和第二净化部件包括具有排气净化功能的催化剂是有利的。如果采用该结构,则第一净化部件和第二净化部件可有效地净化排气。
在上述的在排气管的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的上游侧包括有用于净化排气的第二净化部件的排气装置中,排气管的处在第一净化部件和第二净化部件之间的部分的轴线为直线形是有利的。如果采用该结构,则与所述处在第一净化部件和第二净化部件之间的部分的轴线为曲线形的结构相比,可抑制排气管的处在第一净化部件和第二净化部件之间的部分中的排气流速的降低。结果,抑制了排气管的处在第一净化部件和第二净化部件之间的部分中的排气压力的升高。因此,可抑制对于从空气供给管向排气管供给空气的阻碍。
在上述的在排气管的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的上游侧包括有用于净化排气的第二净化部件的排气装置中,第二净化部件设置在消音器内是有利的。如果采用该结构,则可以抑制第二净化部件被外部气氛冷却,从而可缩短将第二净化部件的温度升高到排气被净化的温度(活化温度)所需的时间。
在第二净化部件设置在消音器内的上述排气装置中,在排气管的设置在消音器内的各部分之中,第二净化部件设置在排气管的上游侧端部附近是有利的。如果采用该结构,则第二净化部件设置成靠近发动机。因此,温度较高的排气能够流入第二净化部件中,从而可缩短将第二净化部件的温度升高到排气被净化的温度(活化温度)所需的时间。
在第二净化部件设置在消音器内的上述排气装置中,第一净化部件和第二净化部件设置成在消音器的纵向上彼此隔开确定距离是有利的。如果采用该结构,则第一净化部件和第二净化部件在与消音器的纵向方向横向交叉的方向(横向方向)上不设置成一排。因此,消音器在与消音器的纵向方向横向交叉的方向(横向方向)上无需制造得较大。
在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排气装置中,设置将消音器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区域的隔壁并在该隔壁中设置使由该隔壁分隔出的区域中的两个相连的连结管是有利的。在该排气装置中,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和所述连结管设置成在消音器的纵向上彼此交迭。如果采用该结构,则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设置成在消音器的纵向上远离(离开)空气供给管。因此,可抑制由设置在排气管的下游侧部内的第一净化部件净化排气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排气管的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结果,可抑制在排气管的与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处的空气压力由于第一净化部件所产生的热量而升高。因此,更有效地抑制了对于空气从空气供给管流入排气管的阻碍。此外,由于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和连结管设置成在消音器的纵向上交迭,所以抑制了当通过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的排气在由隔壁分隔出的区域之一中膨胀时由排气膨胀所产生的声音直接进入连结管。结果,可抑制由排气膨胀所产生的声音传递到由隔壁分隔开的相邻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车辆配备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装置。由于采用了该结构,所以可提供这样一种车辆,该车辆配备有可抑制对于从空气供给管向排气管供给空气的阻碍的排气装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总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对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消声器的结构进行更详细说明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2的线100-100截取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2的线200-200截取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2的线300-300截取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的摩托车的环状部件的周边区域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的摩托车的环状部件的结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总体结构的侧视图。图2至图7是详细说明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消声器的结构的附图。应当指出,本实施例将小型摩托车作为本发明车辆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在附图中,FWD表示在摩托车行驶方向上的前进方向。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7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1中,如图1所示,主框架3固定在头管2的下侧。主框架3形成为从下侧向后延伸。头管2和主框架3构成车体框架。
此外,车把4在头管2的上部附装成车把4可以转动。另外,在头管2的前侧设有前罩5以便覆盖头管2的前侧。此外,在头管2的下面设有一对包括沿上下方向吸收冲击的悬架的前叉6。前轮7可转动地附装在所述一对前叉6的下端。此外,在前轮7上方设有前挡泥板8。
此外,在主框架3的中部的上侧设有搁脚板9。另外,在主框架3的后部的上侧设有车座10。而且,在主框架3的后部之下设有发动机11。此外,后轮12可转动地设置在发动机11的后侧。另外,在后轮12上方附装有后挡泥板13以便覆盖在后轮12的上方。此外,外部排气管14的一端连接到发动机11。外部排气管14面向后方并且连接至消声器15。应当指出,消声器15是本发明的“消音器”的一个示例。
从图2中可以看到,消声器15由以下部分构成连接管21,该连接管连接至外部排气管14;前侧盖部件22,该前侧盖部件由不锈钢制成并连接至连接管21的后部;内部管状部件23,该内部管状部件由不锈钢制成并焊接在前侧盖部件22的后部上;外部管状部件24,该外部管状部件在前侧盖部件22的后部与内部管状部件23焊接在一起并由不锈钢制成,该外部管状部件24包括设置成沿内部管状部件23的外周表面23a延伸的内周表面24a;以及后侧盖部件25,该后侧盖部件由不锈钢制成并焊接在外部管状部件24的后部上。更具体地,内部管状部件23的前部固定在前侧盖部件22和外部管状部件24上,而内部管状部件23的后部未固定在外部管状部件24上。
连接管21通过固定部件27连接至外部排气管14,其中在连接管21和外部排气管14之间设有密封件26。此外,前侧盖部件22包括与连接管21的后部相连的前部件22a和固定在该前部件22a上的前侧盖本体部件22b。此外,在前部件22a的后端部上附装有由具有排气净化功能的催化剂形成的净化管部件28。应当指出,在排气管的设置在消声器15内的各部分之中,净化管部件28设置在排气管的上游侧端部附近,这将在下文中说明。另外,在净化管部件28的后部上连接有具有大直径部29a、较小直径部29b和大直径部29c的空气流通管29。此外,在空气流通管29的大直径部29c的后部上连接有由具有排气净化功能的催化剂形成的净化管部件30。更具体地,净化管部件28和30设置成在消声器15的纵向(方向A)上彼此隔开确定距离。净化管部件28、空气流通管29和净化管部件30构成一“净化器”。应当指出,在等于或高于确定温度(活化温度)的温度下,该净化器具有将燃料燃烧后残留的HC(碳氢化合物)和CO(一氧化碳)氧化成H2O(水)和CO2(二氧化碳)并还原NOx(氮氧化物)的功能。
此外,外部排气管14、连接管21、前侧盖部件22的前部件22a、净化管部件28、空气流通管29和净化管部件30构成本发明的“排气管”。即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管部件30设置在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中,而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净化管部件30)设置在消声器15内。应当指出,净化管部件28是本发明的“第二净化部件”的一个示例,而净化管部件30是本发明的“第一净化部件”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管部件28的轴线L1、空气流通管29的轴线L2和净化管部件30的轴线L3分别为直线形的。另外,这三条轴线L1至L3定位成形成一直线。
此外,在空气流通管29的小直径部29b上连接有用于导入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导入管3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流通管29(排气管)的与二次空气导入管31相连的部分(小直径部29b)的轴线(L2)是直线形的。因此,可防止二次空气导入管31这样附装在空气流通管29(排气管)上,即当从排气管的上游侧看去时可看到二次空气导入管31的连接口31a。应当指出,二次空气导入管31是本发明的“空气供给管”的一个示例。此外,考虑到由于在净化管部件28中发生的氧化使得氧气在净化管部件28中被消耗从而导致供给到后侧上的净化管部件30中的氧气含量降低,故而将二次空气导入管31设置成确保有充分的氧气(空气)供给到净化管部件30。
此外,二次空气导入管31形成为经由前侧盖部件22、内部管状部件23和外部管状部件24的连接部分延伸到消声器15的外部。另外,如图1中可见,在二次空气导入管31的另一端附装有容纳簧片阀(逆止阀)的簧片阀容纳部件32(未示出)。此外,排气管、消声器15、二次空气导入管31和簧片阀容纳部件32构成排气装置。
此外,如图2中可见,在空气流通管29的大直径部29c上附装有支承空气流通管29的支承部件33。该支承部件33包括沿内部管状部件23的轴向(方向A)延伸一短距离的的短管状部件33a。该短管状部件33a的外周表面33b沿内部管状部件23的内周表面23b可移动地定位。此外,当净化器达到一高温时,净化器的后部(空气流通管29的大直径部29c)沿方向A向后移动,并且内部管状部件23的后部随之一起沿方向A向后移动。此时,支承部件33的短管状部件33a的外周表面33b只沿内部管状部件23的内周表面23b稍微移动。
此外,如图3所示,在支承部件33中形成有开口33d和插入孔33c,空气流通管29插入在该插入孔中。更具体地,位于内部管状部件23的支承部件33的前侧的空间和位于支承部件33的后侧的空间经由开口33d相连。
另外,如图2中可见,在净化管部件30的后方设置有固定在内部管状部件23的内周表面23b上的分隔件34。此外,前侧盖部件22、内部管状部件23和分隔件34构成第一膨胀室35。此外,分隔件34、内部管状部件23和后侧盖部件25构成第二膨胀室36。更具体地,分隔件34具有将消声器15的内部分隔成两个区域的功能。应当指出,分隔件34是本发明的“隔壁”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分隔件34内设有形成为球面的壁34a。用球面形状形成壁34a能够增加壁34a的强度。结果,即使通过净化管部件30(净化器)并流入第一膨胀室35的高压排气膨胀并产生大的声音,壁34a也能够抑制振动。结果,可抑制由排气膨胀所产生的声音传递到第二膨胀室36中。
此外,如图2和图4中所示,在分隔件34上附装有两个连结管37。应当指出,连结管37是本发明的“连结管”的一个示例。如图2所示,连结管37的作用是连接第一膨胀室35和第二膨胀室36,并允许排气从第一膨胀室35流到第二膨胀室36。另外,连结管37和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净化管部件30)设置成在消声器15的纵向(方向A)上彼此交迭。更具体地,连结管37的前侧开口表面37a设置成比净化管部件30的后侧开口表面30a更加靠向在内部管状部件23的轴向(方向A)上的前侧。结果,可抑制当通过净化管部件30的排气膨胀时所产生的大噪声直接进入到连结管37中,从而可抑制由排气膨胀所产生的声音传递到第二膨胀室36中。
另外,在后侧盖部件25中设有用于将通过连结管37的排气排放到消声器15的外部的排放管38。排放管38的前侧开口表面38a设置成比连结管37的后侧开口表面37b更加靠向在内部管状部件23的轴向(方向A)上的前侧。结果,可抑制由通过连结管37的排气膨胀所产生的噪声直接进入到排放管38中。
此外,排放管38焊接在后侧盖部件25的支承部件25a上。另外,在后侧盖部件25中包含后侧盖本体部件25b,支承部件25a可附装在该后侧盖本体部件上。此外,如图6所示,外部管状部件24的后端部和后侧盖本体部件25b焊接并固定在后侧盖部件25的支承部件25a上。
此外,在内部管状部件23的外周表面23a和外部管状部件24的内周表面24a之间设有环状部件39。如图2和图6所示,该环状部件39设置在内部管状部件23的后端部23c的外周表面23a上。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在所述后端部23c的外周表面23a的处于比环状部件39更靠向在内部管状部件23和外部管状部件24的轴向(图6中的方向A)上的前侧的位置处的部分中形成有三个突出部23d,这三个突出部具有比环状部件39的外径D(参见图6)小的突出高度H(参见图6)。突出部23d以成一体的方式形成为彼此隔开120度。结果,可抑制环状部件39移动到比内部管状部件23的突出部23d更靠向前侧的位置。
此外,如图6所示,后侧盖部件25的前端部25c沿内部管状部件23和外部管状部件24的轴向(方向A)设置在环状部件39的后侧,并位于比内部管状部件23的后侧开口表面23e更靠向前侧的部分处。结果,可抑制环状部件39移动到比后侧盖部件25的前端部25c更靠后的位置,从而可抑制环状部件39移置到内部管状部件23的后端部23c的外周表面23a的后侧。
另外,如图7所示,环状部件39是通过使一线圈部件39a成形为环状而形成的。线圈部件39a由一通过将金属丝卷绕成线圈形状而形成的拉伸卷簧制成。更具体地,线圈部件39a包括具有基本中空的横截面的一个端部39b和另一个端部39c。由于以这种方式将环状部件39(线圈部件39a)形成为具有中空横截面,所以环状部件39可在内部管状部件23(参见图6)的外周表面23a和外部管状部件24(参见图6)的内周表面24a之间在垂直于内部管状部件23的外周表面23a和外部管状部件24的内周表面24a的方向(图6中的方向B)上发生弹性变形。
此外,线圈部件39a的一个端部39b的外径等于处在线圈部件39a的所述一个端部39b和另一个端部39c之间的部分的外径。线圈部件39a的另一个端部39c的外径比所述一个端部39b的外径小。更具体地,线圈部件39a是具有基本相同外径的拉伸卷簧,其中只有一个端部(所述另一个端部39c)形成为具有较小的外径。另外,线圈部件39a的另一个端部39c的外径等于或稍大于所述一个端部39b的内径。
此外,如图6所示,具有基本中空的横截面的环状部件39的外周部39e大致为环形。结果,当内部管状部件23的后端部23c由于内部管状部件23在高温下膨胀而朝后侧盖部件25侧(后侧)移动时,环状部件39可相对于内部管状部件23的外周表面23a和外部管状部件24的内周表面24a移动并同时沿方向E或方向F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空气流通管29(排气管)的与二次空气导入管相连的部分的轴线是直线,所以可防止二次空气导入管31这样附装在排气管(空气流通管29)上,即当从排气管的上游侧看去时可看到二次空气导入管31的连接口31a。结果,当排气在排气管(空气流通管29)内从上游侧流向下游侧时,可抑制排气流入二次空气导入管31的连接口31a。因此,当排气在排气管内从上游侧流向下游侧时,在二次空气导入管31的连接口31a内易于产生负压,从而空气能够更容易地从二次空气导入管31流向排气管(空气流通管29)。结果,可抑制对于从二次空气导入管31向排气管(空气流通管29)供给空气的阻碍。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净化排气的净化管部件28设置在排气管的与二次空气导入管31相连的部分的上游侧,并且净化管部件30设置在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内。结果,排气可被净化管部件28和30净化,从而提高了排气装置的净化能力。
此外,净化管部件28的轴线L1、空气流通管29的轴线L2和净化管部件30的轴线L3设置成直线形式。因此,与净化管部件28的轴线L1、空气流通管29的轴线L2和净化管部件30的轴线L3设置成曲线形式的结构相比,可抑制排气管的净化管部件28、空气流通管29和净化管部件30内的排气流速的降低。结果,抑制了排气管的净化管部件28、空气流通管29和净化管部件30内的排气压力的升高。因此,可抑制对于从二次空气导入管31向排气管(空气流通管29)供给空气的阻碍。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管部件28设置在消声器15内。结果,可抑制净化管部件28被外部气氛冷却,从而可缩短将净化管部件28的温度升高到排气被净化的温度(活化温度)所需的时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排气管的设置在消声器15内的各部分之中,净化管部件28设置在排气管的上游侧端部附近。结果,净化管部件28设置成靠近发动机11。因此,温度较高的排气能够流入净化管部件28中,从而可缩短将净化管部件28的温度升高到排气被净化的温度(活化温度)所需的时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管部件28和30设置成在消声器15的纵向(方向A)上彼此隔开确定距离。结果,净化管部件28和30在与消声器15的纵向方向横向交叉的方向(横向方向)上不设置成一排。因此,消声器15在与消声器15的纵向方向横向交叉的方向(横向方向)上无需制造得较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管部件30(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和连结管37设置成在消声器15的纵向(方向A)上彼此交迭。结果,净化管部件30(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设置成在消声器15的纵向上远离二次空气导入管31。因此,可抑制由净化管部件30净化排气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空气流通管29(排气管)的与二次空气导入管31相连的部分。结果,可抑制在空气流通管29(排气管)的与二次空气导入管31相连的部分处的空气压力由于净化管部件30所产生的热量而升高。因此,更有效地抑制了对于空气从二次空气导入管31流入空气流通管29(排气管)的阻碍。此外,由于净化管部件30(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和连结管37设置成在消声器15的纵向上交迭,所以抑制了当通过净化管部件30(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的排气在第一膨胀室35中膨胀时由排气膨胀所产生的声音直接进入连结管37。结果,可抑制由排气膨胀所产生的声音传递到第二膨胀室36中。
应当指出,在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有进行了说明的特征都是示例,因此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而不是由对上述实施例的说明来限定。此外,本发明包含与权利要求范围等同的结构以及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型。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摩托车作为配备有排气装置的车辆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配备有排气装置的车辆,例如为汽车、三轮车辆、ATV(越野车辆)等的其它车辆,本发明都适用。
此外,上述实施例对将排气装置应用于车辆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所述排气装置也适用于除车辆以外的其它装置。
此外,上述实施例对这样的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与二次空气导入管相连的空气流通管的总轴线设置成直线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只将空气流通管的与二次空气导入管相连的部分的轴线设置为直线形。
此外,上述实施例对这样的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净化管部件的轴线(L1,L3)和空气流通管的轴线(L2)设置成直线形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净化管部件的轴线(L1,L3)和空气流通管的轴线(L2)也可以设置成非直线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空气流通管可形成为具有弯折形状,并且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通过上游侧净化管部件的排气的流动方向和通过下游侧净化管部件的排气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
此外,上述实施例对这样的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净化管部件分别设置在排气管的与二次空气导入管相连的部分的上游侧以及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内。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在排气管的与二次空气导入管相连的部分的上游侧不设置净化管部件,而只在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内设置净化管部件。
此外,上述实施例对这样的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在排气管中设置在二次空气导入管的上游侧的净化管部件设置在消声器内。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在排气管中设置在二次空气导入管的上游侧的净化管部件也可设置在消声器的外部。换句话说,净化管部件可设置在外部排气管中。
此外,上述实施例对这样的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设置单个分隔件将消声器的内部分隔成两个膨胀室(第一膨胀室和第二膨胀室)。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也可设置两个或多个分隔件并将消声器的内部分隔成三个或多个膨胀室。
此外,上述实施例对这样的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第一膨胀室位于第二膨胀室的前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膨胀室也可位于第二膨胀室的后侧。
附图标记说明1摩托车(车辆)11发动机14外部排气管(排气管)15消声器(消音器)21连接管(排气管)22a前部件(排气管)28净化管部件(第二净化部件、排气管)29空气流通管(排气管)30净化管部件(第一净化部件、排气管)31二次空气导入管(空气供给管)34分隔件(隔壁)37连结管(连结管)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该排气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相连;消音器,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在该消音器内;以及空气供给管,该空气供给管向所述排气管供给空气并且与所述排气管的设置在所述消音器内的部分相连,其中至少所述排气管的与所述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的轴线是直线形的,所述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设置在所述消音器内,并且在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下游侧端部内设有用于净化排气的第一净化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在与所述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和所述第一净化部件之间的部分的轴线是直线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管的与所述空气供给管相连的部分的上游侧设有用于净化排气的第二净化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部件和所述第二净化部件包括具有排气净化功能的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在所述第一净化部件和所述第二净化部件之间的部分的轴线是直线形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部件设置在所述消音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管的设置在所述消音器内的各部分之中,所述第二净化部件设置在所述排气管的上游侧端部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部件和所述第二净化部件设置成在所述消音器的纵向上彼此隔开确定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排气装置还包括隔壁,该隔壁将所述消音器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区域,以及连结管,该连结管设置在所述隔壁中并且使由该隔壁分隔出的区域中的两个相连,其中所述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和所述连结管设置成在所述消音器的纵向上彼此交迭。
10.一种配备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装置的车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和配备有该排气装置的车辆,所述排气装置可抑制对于从空气供给管向排气管供给空气的阻碍。该排气装置包括一端与发动机11相连的排气管(14,21,22a,28,29,30);消音器15,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侧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在该消音器内;以及向所述排气管供给空气并且与所述排气管的设在消音器15内的部分相连的二次空气导入管31。此外,至少排气管(14,21,22a,28,29,30)的与二次空气导入管31相连的部分的轴线是直线形的,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设置在消音器15内,并且在排气管的下游侧端部内设有用于净化排气的净化管部件30。
文档编号F01N3/24GK101067393SQ200710107710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日
发明者西村英浩, 铃木洋未, 下石学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