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643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
技术背景甲醇燃料作为石油的补充及其经济性优势越来越被国际重视,我国自试用15%甲醇与85%汽油混合的M15汽油取得成功以来,又开始向M85、m95放开,但已有的汽油油路系统的配件很多不能适应甲醇的腐蚀性及溶胀性,尤其是传统的有刷或无刷直流燃油泵在甲醇环境里寿命很短,也有人对传统的燃油泵提出过改进设计如专利申请201120065705. 3和201020620826. 5,仅是小改小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燃油泵的耐甲醇问题,再有专利申请200510023491. 2,虽然也采用了柱塞式结构,但尚未考虑到耐甲醇的使用环境及柱塞泵的压力脉动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由电磁线圈、铁芯、弹簧、单向阀、陶瓷柱塞偶件、弹性缓冲垫、中隔板、稳压气囊、压力传感器、电子控制器、电源插件、中导磁板、内导磁环、外壳体、和进出油端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其结构是柱塞式的,柱塞偶件作为泵油的耐磨耐腐蚀核心器件采用的是陶瓷材料的,电磁线圈采用耐甲醇的尼龙9T、聚甲醛等高分子材料塑封,电子控制器置于上端盖内用耐甲醇灌封胶灌封使之与甲醇隔离,设置有稳压气囊克服油压脉动,设置压力传感器使油泵具有随发动机转速自动调节油压的优化运行功能,外壳涂镀耐甲醇镀层有效防腐,确保了本实用新型的柱塞式耐申醇燃油泵寿命足以满足甲醇燃料的使用环境,寿命可以超过两万小时,一百万公里以上。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法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由电磁线圈3、铁芯5、弹簧16、19、21、弹簧压环17、单向阀15、18、陶瓷柱塞偶件8、9、弹性缓冲垫10、中隔板11、稳压气囊7、压力传感器20、电子控制器12、电源插件14、中导磁板6、内导磁环4、外壳体2、和进出油端盖1、13组成。接通电源电子控制器12工作产生方波脉冲,电磁线圈3得电产生磁力吸引铁芯5带动陶瓷柱塞偶件9下行压缩弹簧21给弹簧21蓄能,同时单向阀15与18间因真空使单向阀15打开甲醇由下端盖I进油孔通过铁芯的中孔进入柱塞偶件8、9的腔室内,脉冲终止弹簧21反弹推动铁芯带动陶瓷柱塞偶件9回位,同时压缩陶瓷柱塞偶件腔室内甲醇使单向阀15关闭,单向阀18打开,甲醇被压进上端盖13的出油口处,弹性缓冲垫10保护柱塞偶件9回位时免于撞击,压环17起到固定单向阀弹簧16的作用;由于方波的通断会导致出油压力的脉动,此脉动压力被稳压气囊7吸收,方波脉冲的不断产生和终止就会将甲醇不断的由进油口泵进出油口,本实用新型的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取消了传统泵的溢流阀改设为压力传感器,在发动机转速低时多余的甲醇会使油路内的压力升高,压力传感器即将压变信号传给电子控制器减少脉冲发生次数保持油路内压力稳定达到不用汽车ECU指令即可实现自动调节的功能。陶瓷材料的抗磨及抗腐蚀性极强,由于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采用了陶瓷柱塞偶件做为泵油的核心器件确保了其实用寿命可超过两万小时以上,采用了稳压气囊有效地消除了柱塞泵固有的脉动缺陷,而压力传感器的采用有效的优化了油泵的工作环境节省了电能,采用尼龙9T或聚甲醛塑封电磁线圈,及电子控制器的灌封保证了线圈和电路板不受甲醇侵蚀使其寿命与陶瓷柱塞偶件一致。本实用新型的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可以广泛替代传统的燃油泵,减少油泵更换次数。·
权利要求1.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是由电磁线圈、铁芯、弹簧、单向阀、陶瓷柱塞偶件、弹性缓冲垫、中隔板、稳压气囊、压力传感器、电子控制器、电源插件、中导磁板、内导磁环、外壳体、和进出油端盖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耐甲醇油泵是柱塞式的,柱塞偶件作为油泵的耐磨耐腐蚀核心器件是采用陶瓷材料的,电磁线圈采用耐甲醇的高分子材料塑封,电子控制器置于上端盖内用耐甲醇灌封胶灌封使之电磁线圈及电子控制器与甲醇隔离,设置有稳压气囊克服油压脉动,设置压力传感器使油泵具有随发动机转速自动调节油压优化运行的功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由电磁线圈、铁芯、弹簧、单向阀、陶瓷柱塞偶件、弹性缓冲垫、中隔板、稳压气囊、压力传感器、电子控制器、电源插件、中导磁板、内导磁环、外壳体、和进出油端盖组成,其特征在于设置陶瓷柱塞偶件作为泵油的耐磨耐腐蚀核心器件,电磁线圈采用耐甲醇的高分子材料塑封,电子控制器置于上端盖内用耐甲醇灌封胶灌封,设置有稳压气囊克服油压脉动,设置压力传感器使油泵具有随发动机转速自动调节油压的优化运行功能,外壳涂镀耐甲醇镀层有效防腐,本实用新型的柱塞式耐甲醇燃油泵寿命足以满足甲醇燃料的使用要求,寿命可以超过20000小时。
文档编号F02M37/08GK202718786SQ20122024448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张昌盛, 罗辉 申请人:张昌盛, 罗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