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0443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对于发动机的性能有重大的影响,常见的柴油发动机多为单进气道结构,在气缸盖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进气口连接有螺旋进气道或者切向进气道,螺旋进气道能在气缸内产生较高的涡流比,切向进气道的涡流作用较弱,但是进气量较大,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能耗的要求,现有的结构无法在涡流比和进气量方面同时满足柴油发动机的要求。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其能够产生较高的涡流比,同时满足进气量的要求。[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包括气缸盖,在气缸盖上设有排气门及第一进气门和第二进气门,所述第一进气门连接有螺旋进气道,第二进气门连接有切向进气道。[000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螺旋进气道上设有调整该螺旋进气道的进气量的进气调节装置。[000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排气门设为两个,第一进气门、第二进气门及排气门以气缸的轴线为分布中心,圆周分布在气缸盖上,第一进气门与第二进气门的中心连线与气缸纵向中心平面平行,第一进气门在沿气缸内涡流方向上位于第二进气门的上游。[000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螺旋进气道的进气口截面近似呈矩形,切向进气道的进气口截面呈圆形,进口直径为28-32mm。[000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经过螺旋进气道的轴线与该螺旋进气道气流垂直的平面与气缸盖纵向结构线的角度a为58 62°,螺旋进气道的涡流部分为缓坡型结构,其下部为标准的蜗牛壳型结构,且该螺旋进气道的进气口至涡流头部之间的螺旋气道侧壁为一圆弧面,其平均曲率约为第一进气门的气门座圈曲率的1/10,且该螺旋气道侧壁与切向进气道的进气口与其气道头部之间的切向气道侧壁曲率半径为同数量级。[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气缸盖上设置螺旋进气道和切向进气道,能够通过切向进气道提高气缸内的涡流比,同时通过螺旋进气道为气缸内提供充足的进气量;通过进气调节装置对螺旋进气道的控制,可以根据柴油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改变螺旋进气道的进气量,从而实时改变气缸内的涡流比;第一进气门设置在第二进气门的上游,使得螺旋进气道内的空气消弱切向进气道所产生的涡流,提高切向进气道的进气量;螺旋进气道截面近似矩形,切向进气道截面呈圆形,并且通过合理的设置参数,能够提高整体性能。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0011]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1、气缸盖;2、排气门;3、第一进气门;4、第二进气门;5、螺旋进气道;6、切向进气道;7、进气调节装置,8、汽缸纵向中心结构平面;10、螺旋气道侧壁;11、切向气道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包括发动机的气缸盖1,气缸盖I 为圆形,在其端面上沿着该气缸盖I的轴线圆周分布有两个排气门2以及第一进气门3和第二进气门4。第一进气门3连接有螺旋进气道5,第二进气门4上连接有切向进气道6, 第一进气门3与第二进气门4的中心连线与气缸纵向中心平面8平行,并且,螺旋进气道 5的进气口的截面近似呈矩形,切向进气道6的进气口的截面呈圆形,并且其进口直径为 28-32mm。第一进气门3在沿气缸内涡流的方向上处于第二进气门4的上游,因此,螺旋进气道5内的空气可以到切向进气道6,减少切向进气道6的涡流作用,使其更利于增大进气量。[0014]在螺旋进气道5上还设置了进气调节装置7,它与汽车的控制电脑连接,使柴油机处在全闭环的工作状态下。根据在控制电脑通过传感器得到发动机工作状态,可以按照设定程序对进气调节装置7进行控制,实时改变螺旋进气道5的进气量,对气缸内的涡流比进行调节,使得喷入气缸内的柴油与空气始终能够充分混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0015]为了使气缸内的涡流和进气量得到平衡,充分发挥工作效率,设定经过螺旋进气道5的轴线与该螺旋进气道5气流垂直的平面与气缸盖I纵向结构线的角度a为58 62°,螺旋进气道5的涡流部分为缓坡型结构,其下部为标准的蜗牛壳型结构,且该螺旋进气道5的进气口至涡流头部之间的螺旋气道侧壁10为一圆弧面,其平均曲率约为第一进气门3的气门座圈曲率的1/10,且该螺旋气道侧壁10与切向进气道6的进气口与其气道头部之间的切向气道侧壁11曲率半径为同数量级,即它们的曲率半径相差较小,不会超过10 倍。
权利要求1.一种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包括气缸盖(1),其特征在于在气缸盖(I)上设有排气门(2 )及第一进气门(3 )和第二进气门(4 ),所述第一进气门(3 )连接有螺旋进气道(5 ),第二进气门(4 )连接有切向进气道(6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气道(5)上设有调整该螺旋进气道(5)的进气量的进气调节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门(2)设为两个,第一进气门(3)、第二进气门(4)及排气门(2)以气缸的轴线为分布中心,圆周分布在气缸盖(I)上,第一进气门(3)与第二进气门(4)的中心连线与气缸纵向中心平面(8)平行,第一进气门(3)在沿气缸内涡流方向上位于第二进气门(4)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气道(5)的进气口截面近似呈矩形,切向进气道(6)的进气口截面呈圆形,进口直径为28-3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经过螺旋进气道(5)的轴线与该螺旋进气道(5)气流垂直的平面与气缸盖(I)纵向结构线的角度a为58 62°, 螺旋进气道(5)的涡流部分为缓坡型结构,其下部为标准的蜗牛壳型结构,且该螺旋进气道 (5)的进气口至涡流头部之间的螺旋气道侧壁(10)为一圆弧面,其平均曲率约为第一进气门(3)的气门座圈曲率的1/10,且该螺旋气道侧壁(10)与切向进气道(6)的进气口与其气道头部之间的切向气道侧壁(11)曲率半径为同数量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进气结构,包括气缸盖,在气缸盖上设有排气门及第一进气门和第二进气门,所述第一进气门连接有螺旋进气道,第二进气门连接有切向进气道,通过在气缸盖上设置螺旋进气道和切向进气道,能够通过螺旋进气道提高气缸内的涡流比,同时通过切向进气道为气缸内提供充足的进气量。
文档编号F01L3/00GK202811106SQ20122050752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钟野, 屈伟, 刘祖勤, 孟凡兴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