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235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缸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单缸柴油机用喷油泵,尤其适用于单缸柴油机喷油泵上的分体式阻尼出油阀。
背景技术
随着柴油机技术向高压喷射发展,传统的等容出油阀由于高速时易产生二次喷射、低速时易产生不稳定喷射以及高压油管易产生穴蚀等缺点,已很难适应柴油机技术发展的需要。等压出油阀和阻尼阀都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等压阀价格较高,不适合在低端的单缸柴油机喷油泵上广泛应用,因此,阻尼出油阀在单缸喷油泵上的使用较广。阻尼出油阀是等容出油阀的辅助结构,是基于等容出油阀卸压原理,通过阻尼装置来防止二次喷射和穴蚀。然而传统的阻尼出油阀采用的是整体结构,在批量生产中,整体结构的加工精度要求高,且装配时必须选配,且一旦出现故障只能进行整体更换,因此不适合在价格较低的单缸喷油泵上大批量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其在防止二次喷射和穴蚀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装配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包括阻尼阀紧座,阻尼阀紧座与出油阀紧座固接,阻尼阀紧座与出油阀紧座之间装有“0”型密封圈,阻尼阀紧座内装有阻尼阀弹簧,阻尼阀弹簧的另一端与阻尼阀芯连接,阻尼阀芯带有阻尼内孔,阻尼阀芯装在阻尼阀垫块内,阻尼阀垫块装在阻尼阀紧座与出油阀紧座之间,阻尼阀垫块带有阶梯内孔,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大径孔直径大于阻尼阀芯外径,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大径孔上设有对称油道,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小径孔直径大于阻尼阀芯的内孔直径。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阻尼阀垫块与出油阀紧座之间装有密封垫。所述阻尼阀芯为一台阶式圆柱体,还带有120°内锥孔,所述阻尼内孔直径为00.4 mm 6mm。所述阻尼阀芯大径端与阻尼阀垫块的所述大径孔间隙配合,所述大径端大于阻尼阀弹簧外径,阻尼阀芯小径端与阻尼阀弹簧内径间隙配合。阻尼阀紧座一端外螺纹与出油阀紧座一端内螺纹连接,紧压在阻尼阀垫块上,所述“0”型密封圈装在所述螺纹连接端头。所述阻尼阀垫块阶梯内孔中的小径孔直径大于阻尼阀芯的内孔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阻尼阀紧座、出油阀紧座及阻尼阀芯的分体结构,使得阻尼阀可拆卸,不仅能够防止二次喷射和穴蚀,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得阻尼阀装置的装配和调整更为方便,可批量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还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与等容式出油阀的装配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阻尼阀紧座1,阻尼阀紧座I 一端的外螺纹与出油阀紧座
2一端内的螺纹连接,并紧压在阻尼阀垫块5上,所述螺纹连接头部的阻尼阀紧座I与出油阀紧座2之间装有“0”型密封圈6,阻尼阀紧座I内装有阻尼阀弹簧3 ;阻尼阀弹簧3的另一端与阻尼阀芯4连接,阻尼阀芯4装在阻尼阀垫块5内,阻尼阀垫块5装在阻尼阀紧座I与出油阀紧座2之间,阻尼阀垫块5与出油阀紧座2之间装有密封垫7。
阻尼阀芯4为一台阶式圆柱体,带有一个阻尼内孔和120°内锥孔,所述阻尼内孔直径为00.4 mm ¢0.6mm;阻尼阀垫块5中心带有阶梯内孔,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大径孔直径大于阻尼阀芯4外径,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大径孔上设有对称油道,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小径孔直径大于阻尼阀芯4的所述内锥孔大端直径;阻尼阀芯4的大径端与阻尼阀垫块5的所述大径内孔间隙配合,便于装配时对阻尼阀芯4进行定位,阻尼阀芯4的大径端大于阻尼阀弹簧3外径,阻尼阀芯4的小径端与阻尼阀弹簧3内径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方式如下:见图1,本实用新型中的阻尼阀是等容式出油阀8的辅助结构,工作前,将等容式出油阀8装置在出油阀紧座2另一端的型腔内,等容式出油阀8连接有出油阀弹簧9,将阻尼阀紧座I另一端与高压油管连接。供油作业过程:在柱塞压油后,等容式出油阀8克服出油阀弹簧9的压力,而离开出油阀紧座2上的装配座面,此时等容式出油阀8成开启状态,高压油因而从出油阀腔进入阻尼阀腔,随着高压油量的增加,阻尼阀腔的压力升高,阻尼阀芯4很容易克服阻尼阀弹簧3的压力而抬起,阻尼阀芯4因而成开启状态,高压油通过阻尼阀垫块5内腔的两条对称油道进入高压油管。阻尼卸压过程:供油结束,柱塞套回油孔打开,出油阀腔内压力降低,在阻尼阀弹簧3的压力作用下,阻尼阀芯4在等容式出油阀8落座前迅速关闭,此时,高压油管中的残余高压油只能经过阻尼阀芯4中的所述阻尼内孔进入到压力较低的出油阀腔。由于阻尼阀芯4中的所述阻尼内孔的节流作用,等容式出油阀8的落座速度减慢,并能延缓出油阀腔压力的下降速度,使等容式出油阀8的上下压差减小,这样可以防止产生气泡,起到防止穴蚀的作用,另一方面,阻尼阀芯4中的所述阻尼内孔的节流作用,可以阻止压力波的反射并衰减残余的压力波,从而起到防止二次喷射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阻尼阀紧座1、出油阀紧座2、阻尼阀芯4的分体结构,不仅能够防止二次喷射和穴蚀,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得阻尼阀装置的装配和调整更为方便,可批
量生产。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包括阻尼阀紧座(I),阻尼阀紧座(I)与出油阀紧座(2)固接,阻尼阀紧座(I)与出油阀紧座(2)之间装有“0”型密封圈(6),阻尼阀紧座(I)内装有阻尼阀弹簧(3),阻尼阀弹簧(3)的另一端与阻尼阀芯(4)连接,阻尼阀芯(4)带有阻尼内孔,阻尼阀芯(4 )装在阻尼阀垫块(5 )内,阻尼阀垫块(5 )装在阻尼阀紧座(I)与出油阀紧座(2)之间,其特征在于:阻尼阀垫块(5)带有阶梯内孔,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大径孔直径大于阻尼阀芯(4)外径,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大径孔上设有对称油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其特征在于:阻尼阀垫块(5)与出油阀紧座(2)之间装有密封垫(7)。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芯(4)为一台阶式圆柱体,还带有120°内锥孔,所述阻尼内孔直径为00.4 mm ①0.6mm。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芯(4)大径端与阻尼阀垫块(5)的所述大径孔间隙配合,所述大径端大于阻尼阀弹簧(3)外径,阻尼阀芯(4)小径端与阻尼阀弹簧(3)内径间隙配合。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其特征在于:阻尼阀紧座(I)一端外螺纹与出油阀紧座(2)—端内螺纹连接后,紧压在阻尼阀垫块(5)上,所述“0”型密封圈(6)装在所述螺纹连接端头的阻尼阀紧座(I)与出油阀紧座(2 )之间。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垫块(5)阶梯内孔中的小径孔直径大于阻尼阀芯(4)的内孔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分体式阻尼出油阀,包括阻尼阀紧座,阻尼阀紧座与出油阀紧座固接后,将阻尼阀垫块和密封垫压紧在出油阀紧座的内腔,阻尼阀紧座与出油阀紧座之间装有“O”型密封圈,阻尼阀紧座内装有阻尼阀弹簧,阻尼阀弹簧另一端与阻尼阀芯连接,阻尼阀芯带有直径为Φ0.4mm~Φ0.6mm的阻尼内孔和120°内锥孔,阻尼阀芯间隙配合装在阻尼阀垫块内,阻尼阀垫块带有阶梯内孔,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大径孔直径大于阻尼阀芯外径,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大径孔上设有对称油道,所述阶梯内孔中的小径孔直径大于阻尼阀芯的内孔直径。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结构设计,使阻尼阀为可拆卸的,能防止二次喷射和穴蚀,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装配方便,可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F02M59/46GK202991314SQ2012206575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陈光利, 蔡军, 毛炜琦, 蔡文华, 陈希颖, 骆聪, 华弢, 居钰生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