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护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302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重型汽车护风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护风罩,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这种重型汽车护风罩,包括安装在冷却风扇外壳上的圆形的护风圈和安装在发动机散热器外壳上的护风壳,所述护风壳的前端为长方形壳体,其后端为锥管状壳体,所述护风壳和所述护风圈之间设有锥管状的护风套,所述护风套的小端通过紧固装置与所述护风圈连接,所述护风套的大端套装在所述护风壳的锥管状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重型汽车护风罩冷却效果差、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专利说明】
重型汽车护风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重型汽车的护风罩。

【背景技术】
[0002]重型汽车的护风罩是重型汽车的零件之一,安装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与冷却风扇之间,使冷却风扇吹出的风尽可能地与发动机散热器进行热交换,保证汽车发动机能在一个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下工作。传统的重型汽车发动机护风罩为薄壳类零件,一端为长方体,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连接,另一端为管状体,与冷却风扇连接;长方体与管状体之间采用锥台形状过渡;这种传统的护风罩存在如下不足:1、出风口较小,由于冷却风扇的出风口吹出的风是通过管状体的通道吹向发动机散热器的,导致冷却风吹到发动机散热器时,只有圆柱形直径大小的区域冷却效果较好,其余部分冷却效果较差;2、由于重型汽车护风罩这种整体式方圆结构薄壳钣金件的特殊形状,安装时较为费时费力,影响装车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汽车护风罩,它可以解决现有重型汽车护风罩冷却效果差、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重型汽车护风罩,包括安装在冷却风扇外壳上的圆形的护风圈和安装在发动机散热器外壳上的护风壳,所述护风壳的前端为长方形壳体,其后端为锥管状壳体,所述护风壳和所述护风圈之间设有锥管状的护风套,所述护风套的小端通过紧固装置与所述护风圈连接,所述护风套的大端套装在所述护风壳的锥管状壳体上。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护风套由橡胶制成。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紧固装置为卡箍。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1、本实用新型用锥面橡胶套替代现有技术中圆筒钣金件,利用车辆运行后护风罩内部形成的负压,使橡胶套坚固地压紧在发动机护风罩的前端,密封效果良好;同时这种护风罩结构将现有技术中整体的护风罩改进成分段式,还可以节省布置空间,提升装配效率,;
[0009]2、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护风罩将原来护风罩中圆筒状钣金件改成圆锥状橡胶件,增大了冷却风扇出风口的直径,提升了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护风罩三维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重型汽车护风罩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f图2所示的重型汽车护风罩,包括护风壳1、护风套2和护风圈4,所述护风壳I的前端为长方形壳体,其后端为锥管状壳体,中间为过渡段壳体,护风壳I安装在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外周;护风圈4为圆管状壳体,安装在冷却风扇的外圆周,护风套2由橡胶制成,其形状为前大后小的圆锥形,护风套2安装在护风壳I和护风圈4之间,其中护风套2的圆锥大端套在护风壳I的锥管状壳体上,护风套2的圆锥小端通过卡箍3紧固在护风圈4的外圆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重型汽车护风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冷却风扇外壳上的圆形的护风圈(4)和安装在发动机散热器外壳上的护风壳(I),所述护风壳(I)的前端为长方形壳体,其后端为锥管状壳体,所述护风壳(I)和所述护风圈(4)之间设有锥管状的护风套(2),所述护风套(2)的小端通过紧固装置(3)与所述护风圈(4)连接,所述护风套(2)的大端套装在所述护风壳(I)的锥管状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风套(2)由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型汽车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3)为卡箍。
【文档编号】F01P5/02GK203962132SQ201420345451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程关龙, 李育方, 陈锦, 谢玉声, 展新 申请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