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及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41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机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及燃机。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其燃气轮机润滑油冷却装置,普遍选取水冷表面式换热器,换热器由管侧及壳侧组成,管侧为冷却介质(循环水),壳侧为被冷却介质(润滑油),通过循环水与润滑油的表面热交换,以保证进入轴承的润滑油温度符合规定范围,以保证燃机的运行安全。

由于机组正常运行时,轴承高速转动与滋润油接触摩擦产生的热量高,以及燃机高温部件温度沿轴颈的传导给润滑油的热量高,燃气轮机润滑油冷却装置连续正常投入。而机组启动盘车阶段以及停机后24小时冷却盘车阶段由于转子转速低,燃机高温部件温度低,因摩擦或高温传导给润滑油的热量相对较少(不足正常运行时热量的二十分之一)。一般在机组启停盘车阶段采用开启润滑冷却装置管侧(水侧)小旁路的方法对燃机润滑油进行冷却,以达到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目的。

现采用的燃机润滑油冷油器,虽然能够满足燃机启动、正常运行以及停机各阶段对燃机润滑油温冷却及控制要求。但对于燃机启动及停止盘车阶段,由于所需冷却水量很少,又由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用于燃机润滑油冷油器的冷却循环水,一般采用厂内闭式冷却循环水系统,其除向燃机润滑油冷油器提供冷却水以外,机组正常运行时还向燃机、汽机、余热锅炉、共用系统等用户提供冷却水源,为满足供水要求,设计容量大,电 压等级一般采用6KV。造成机组启动及停机阶段,再不向燃机润滑油冷油器以外其它用户供水时,循环水泵容量与润滑油冷油器冷却水量严重不匹配,既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又因循环水泵运行工况严重偏离设计值,影响水泵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机启动盘车及停机冷却盘车阶段冷却水量与冷却循环水泵容量严重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一种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其包括:

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所述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的进口与第一润滑油进油管路连接,所述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一润滑油回油管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润滑油进油管路上分流连接有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所述第一润滑油回油管路上分流连接有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

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所述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的进口与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连接,所述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上设有空冷润滑油进油门;所述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上设有空冷润滑油回油门。

进一步地,所述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包括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的电压等级不低于380V。

进一步地,所述空冷润滑油进油门和空冷润滑油回油门均为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和/或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上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电性连接,用 于控制所述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与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在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有用于检测燃机润滑油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冷却循环水进水口和冷却循环水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循环水进水口与冷却循环水出水口之间设有迂回折弯状的管带,所述迂回折弯状的管带位于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和/或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上设有检测燃机润滑油油量的流量检测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机,其包括上面所述的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功能易行;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运行方式灵活,满足燃机全工况及精确控制润滑油温度;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在燃机启动盘车及停机冷却盘车阶段,突显节能降耗作用;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有效解决燃机-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启动盘车及停机冷却盘车阶段冷却水量与冷却循环水泵容量严重不匹配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润滑油进油管路; 2-回油门; 3-第一润滑油回油管路;

4-进油门; 5-进水口; 6-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

7-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 8-冷却风机; 9-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

10-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 1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如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叙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其包括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和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的进口与第一润滑油进油管路1连接,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的出口与第一润滑油回油管路3连接,其中,第一润滑油进油管路1上分流连接有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第一润滑油回油管路3上分流连接有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的进口与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连接,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的出口与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连接,其中,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上设有空冷润滑油进油门4;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上设有空冷润滑油回油门2。

优选地,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包括冷却风机8,冷却风机8的电压等级不低于380V。更优选地,冷却风机8的电压等级为380V,其容量按燃机启动盘车以及停机冷却盘车阶段所需冷却燃机润滑油最大热负荷设计并适当留有余量。

优选地,空冷润滑油进油门4和空冷润滑油回油门2均为电磁阀,可实现自动控制启闭以及对油量的精确调节。

更优选地,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和/或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上设有单向阀,以防止出现逆流现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和/或”要表达的意思为:

以“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定义为a,以“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定义为b,其中,a和/或b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包括:一、同时选择a和b;二、单独选择a;三、单独选择b。

对应地,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冷却循环水进水口5和冷却循环水出水口11。而且,在冷却循环水进水口5与冷却循环水出水口11之间设有迂回折弯状的管带,迂回折弯状的管带位于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的内部,例如:可以为螺旋向上或者折线状。当然,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还包括循环水泵,用于保证冷却循环水的流动。

本实施例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当燃机正常运行时,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正常投入,控制燃机润滑油温度符合规定范围。此时,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处于备用状态,关闭空冷润滑油进回油门2。如出现循环水系统故障冷却水量不足或环境温度高,燃机润滑油温无法满足控制要求时,可将空冷润滑油换热器投入,以保证机组运行安全。

当燃机处于启动盘车及冷却盘车阶段时,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投入运行,水冷式换热器处于备用状态,停用大容量循环水泵。利用空冷润滑油进回油门2控制冷却油量,可精确控制燃机润滑油温度满足要求,并达到冷却循环水泵节能及运行安全的作用。

可见,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功能易行;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运行方式灵活,满足燃机全工况及精确控制润滑油温度;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在燃机启动盘车及停机冷却盘车阶段,突显节能降耗作用;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有效解决燃机-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启动盘车及停机冷却盘车阶段冷却水量与冷却循环水泵容量严重不匹配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拓展,本实施例二提供了的一种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以实现自动检测燃机润滑油的温度、流量,并自动控制切换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与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了的一种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其包括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和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的进口与第一润滑油进油管路1连接,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的出口与第一润滑油回油管路3连接,其中,第一润滑油进油管路1上分流连接有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第一润滑油回油管路3上分流连接有第 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的进口与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连接,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的出口与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连接,其中,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上设有空冷润滑油进油门4;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上设有空冷润滑油回油门2。

此外,本实施例二提供了的一种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与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在工作状态之间切换。也就是说,当燃机正常运行时,控制系统将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切换至正常投入状态,此时将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切换至处于备用状态;当燃机处于启动盘车及冷却盘车阶段时,控制系统将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切换为投入运行状态,将水冷式换热器切换为处于备用状态。

此外,该控制系统连接有用于检测燃机润滑油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例如:温度检测单元可以设置于第一润滑油进油管路1、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第一润滑油回油管路3或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中的任意位置。

更近一步地,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和/或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上还设有检测燃机润滑油油量的流量检测单元。其中,所谓“和/或”的意思已在上面实施例一中详细解释。

值得说明的是,至于本实施二包括实施例一所公开的内容,例如:

本实施二中的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也包括冷却风机8,冷却风机8的电压等级不低于380V。更优选地,冷却风机8的电压等级为380V,其容量按燃机启动盘车以及停机冷却盘车阶段所需冷却燃机润滑油最大热负荷设计并适当留有余量。

本实施二中的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冷却循环水进水口5和冷却循环水出水口11。而且,在冷却循环水进水口5与冷却循环水出水口11之间设有迂回折弯状的管带,迂回折弯状的管带位于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的内部,例如:可以为螺旋状或者折线状。当然, 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还包括循环水泵,用于保证冷却循环水的流动。

至于本实施二提供的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的工作过程可详见上述实施例一,此处就不再赘述。

可见,本实施二提供的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还具有自动智能控制的功能,可具有实时监测燃机润滑油温度、油量的优点。其他技术效果详见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燃机,其包括上面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的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该燃机的其他组成部分可与现有燃机相同,此处就不再限制。凡是应用上述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的燃机均属于本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包括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和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的进口与第一润滑油进油管路1连接,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的出口与第一润滑油回油管路3连接,其中,第一润滑油进油管路1上分流连接有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第一润滑油回油管路3上分流连接有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的进口与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连接,空冷式润滑油换热器9的出口与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连接,其中,第二润滑油进油管路10上设有空冷润滑油进油门4;第二润滑油回油管路6上设有空冷润滑油回油门2。

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燃机具有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相同的技术效果,即,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功能易行;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运行方式灵活,满足燃机全工况及精确控制润滑油温度;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在燃机启动盘车及停机冷却盘车阶段,突显节能降耗作用;该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有效解决燃机-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机启动盘车及停机冷却盘车阶段冷却水量与冷却循环水泵容量严重 不匹配问题。

此外,至于多冷源燃机润滑油冷却装置中的冷却风机8的具体特征、水冷式润滑油换热器7的进水与出水特征、以及控制系统部分特征已在上面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