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分体式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24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分体式油底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分体式油底壳。



背景技术:

发动机油底壳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起到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等作用。

由于发动机的曲轴曲拐和连杆大头在曲轴每旋转一周都会浸入油底壳的润滑油内一次,起到润滑作用,同时由于曲轴的高速运转,曲拐每次高速浸入油池内都会激起一定的油花和油雾,对曲轴和轴瓦进行润滑,称之为飞溅润滑。这样对润滑油在油底壳内的液面高度就有了一定的要求,如果太低了,曲轴曲拐和连杆大头不能浸入润滑油内,导致缺少润滑而顺滑曲轴和连杆以及轴瓦;如果润滑油液面太高又会导致轴承整个浸入,使曲轴的旋转阻力增大,最终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同时润滑油容易进入气缸燃烧室内,导致发动机烧机油,火花塞积炭等问题。

发动机油底壳多为铸造件或由薄钢板冲压而成,由于结构和工艺方面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弊端:铸造件油底壳存在重量较大,容易出现砂眼、缩松等铸造缺陷,铸造工艺耗能且污染环境等问题;薄钢板冲压成形油底壳由于冲压工艺的限制,造成空间结构及布局单一,结构调整困难,发动机机油无效储量较多,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发动机分体式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发动机分体式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设置有油尺管、回油管和油堵,所述油底壳本体为由油底壳上体、油底壳中体和油底壳下体依次密封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所述油底壳下体的最低处设置有放油孔,所述油堵设置在所述油底壳下体的放油孔处,所述油堵包括螺栓和磁环,所述螺栓与所述油底壳下体的放油孔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磁环固定安装在所述螺栓的前端部。

优选地,所述油底壳上体与所述油底壳中体之间、所述油底壳中体与所述油底壳下体之间均焊接。

优选地,所述油底壳上体、所述油底壳中体和所述油底壳下体均为1.5mm厚的冷轧钢板冲压成型。

优选地,所述螺栓为六角法兰面螺栓,所述磁环通过压紧螺钉固定在所述螺栓上。

优选地,所述螺栓与所述油底壳下体之间的衔接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环保节能、高效率的冲压成形工艺替换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铸造工艺,生产效率高,成本更低;创新结构设计,采用分体式结构,可根据发动机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布局,不会出现润滑油高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结构调整容易,发动机机油无效储量更少,不会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整个油底壳的底部最低处装有带磁环的油堵,能够吸附润滑油中的铁屑等杂质,起到清洁润滑油的作用,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提高发动机的寿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分体式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油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底壳上体、2-油尺管、3-回油管、4-油底壳中体、5-油底壳下体、6-油堵、61-螺栓、62-磁环、63-压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油底壳本体,油底壳本体设置有油尺管2、回油管3和油堵6,油底壳本体为由油底壳上体1、油底壳中体4和油底壳下体5依次密封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油底壳下体5的最低处设置有放油孔,油堵6设置在油底壳下体5的放油孔处,油堵6包括螺栓61和磁环62,螺栓61与油底壳下体5的放油孔螺纹密封连接,磁环62固定安装在螺栓61的前端部。

油底壳上体1与油底壳中体4之间、油底壳中体4与油底壳下体5之间均焊接。

油底壳上体1、油底壳中体4和油底壳下体5均为1.5mm厚的冷轧钢板冲压成型。

螺栓61为六角法兰面螺栓,磁环62通过压紧螺钉63固定在螺栓61上,便于拆装。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堵6的密封性能,螺栓61与油底壳下体5之间的衔接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分体式油底壳,采用环保节能、高效率的冲压成形工艺替换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铸造工艺,生产效率高,成本更低;创新结构设计,采用分体式结构,可根据发动机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布局,不会出现润滑油高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在制造时,油底壳上体1、油底壳中体4和油底壳下体5分别冲压成型,然后将它们焊接为一个整体式的油底壳,所构成的油底壳结构为润滑油盘,具有定量储油室,储油室内部需要设置稳油结构,以避免发动机颠簸时造成机油的震荡激溅,有利于润滑油杂质的沉淀,侧面装有油尺管2,用来检查油量,侧面还设置有回油管3,用于回油,油底壳底部最低处装有前端部设置有磁环62的放油螺塞,能够吸附润滑油中的铁屑等杂质,起到清洁润滑油的作用,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提高发动机的寿命和可靠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