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及塔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853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塔筒及塔筒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筒及塔筒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风力发电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风电设备不断向大功率、高轮毂的设计方向转变,其中的塔筒的尺寸也需同步向大直径、大厚度的设计方向转变,因此风电设备的拆装作业一般由大型起重机的协助来完成,然而由于风力发电场所处于高山、荒野、海滩及海岛等偏远地区,大型起重机难以到达,风电设备的拆装及维护周期势必延长。基于上述状况,为提高风电设备拆装过程的便捷性,领域内技术人员研发出多种可直接应用于塔筒上的爬升机构该多种爬升机构应用时均需与塔筒筒壁直接接触。

以现有技术中的抱箍式爬升机构为例,该抱箍式爬升机构包括上下抱箍,上下抱箍均采用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伸缩机构对塔筒筒壁进行抱紧,即多个伸缩机构同时与塔筒筒壁直接接触,多个伸缩机构以回转平台为安装基体,上下抱箍可在塔筒上交替移动,即该上下抱箍直接在塔筒筒壁的外侧上移动,操作人员通过该回转平台对风电设备进行拆装或维修工作。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塔筒均为圆柱型结构的单壁塔筒,包括抱箍式爬升机构在内的所有爬升机构在应用时需与塔筒筒壁的外侧直接接触,并且,应用时爬升机构还需沿塔筒筒壁的外侧移动,爬升机构与塔筒筒壁紧密接触,此种情况下,塔筒筒壁需要负载较大的外力载荷,塔筒的筒壁表面很容易凹陷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筒,以解决应用爬升机构对风电设备进行拆装及维修时爬升机构与现存塔筒直接接触导致塔筒筒壁易凹陷或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塔筒,包括筒壁及安装在所述筒壁外侧的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用于与爬升机构插接。

进一步地,沿所述引导机构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筒壁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孔,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孔与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孔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筒壁的内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插接孔外围的插销,所述爬升机构上设置有定位孔;当所述爬升机构依次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插接孔中且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筒壁内侧时,所述插销及所述定位孔中穿接有销轴以固定所述爬升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纵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用于引导所述爬升机构沿所述纵向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插接孔设置在所述纵向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机构还包括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用于引导所述爬升机构沿所述横向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垂直交叉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的筒壁外侧安装有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用于与爬升机构插接,即应用爬升机构对塔筒筒壁进行拆装及维修时,将爬升机构插接在引导机构上,爬升机构被定位在引导机构的不同高度上,操作人员可处于引导机构的不同高度上对塔筒筒壁进行拆装或维修。应用过程中,引导机构作为爬升机构的直接被爬物,塔筒筒壁作为爬升机构的间接被爬物,爬升机构与引导机构直接接触,引导机构作为爬升机构的承载基体的同时可引导爬升机构的爬升方向,而塔筒筒壁与爬升机构相离,塔筒筒壁无需直接负载爬升机构自身重量所附加的载荷,塔筒的筒壁亦不会凹陷或者损坏。

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的筒壁外侧安装有引导机构,且应用时引导机构与爬升机构通过插接方式连接,该插接方式可通过在引导机构上设置与爬升机构对应的插接孔来实现,如此,爬升机构既不会对引导机构的表面产生挤压力,亦不会与塔筒筒壁接触,可实现同时防止引导机构和塔筒筒壁凹陷或损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筒系统,该塔筒系统包括爬升机构及如上所述的塔筒;所述爬升机构能够朝向所述引导机构运动以插接至所述引导机构中,且所述爬升机构能够远离所述引导机构以与所述引导机构分离。

进一步地,沿所述引导机构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孔;所述爬升机构能够朝向所述引导机构运动以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接孔中,且所述爬升机构能够远离所述第一插接孔以与所述引导机构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筒壁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孔,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孔与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爬升机构能够朝向所述引导机构及所述筒壁运动以依次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插接孔中,且所述爬升机构能够依次远离所述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以与所述筒壁及所述引导机构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纵向导轨;所述爬升机构上装设有纵向滚轮组,所述纵向滚轮组镶嵌在所述纵向导轨的导向槽中,所述纵向滚轮组可驱动所述爬升机构沿所述纵向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机构还包括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垂直交叉连接;所述爬升机构上装设有横向滚轮组,所述横向滚轮组镶嵌在所述横向导轨的导向槽中,所述横向滚轮组可驱动所述爬升机构沿所述横向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上述塔筒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同于上述塔筒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筒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向导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筒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中:

1-塔筒; 2-爬升机构;

11-筒壁; 12-引导机构;

21-纵向滚轮组; 22-横向滚轮组;

111-插销; 112-销轴;

121-第一插接孔; 122-纵向导轨;

123-横向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筒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塔筒1包括筒壁11及安装在筒壁11外侧的引导机构12,引导机构12用于与爬升机构插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筒的筒壁外侧安装有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用于与爬升机构插接,即应用爬升机构对塔筒筒壁进行拆装及维修时,将爬升机构插接在引导机构上,爬升机构被定位在引导机构的不同高度上,操作人员可处于引导机构的不同高度上对塔筒筒壁进行拆装或维修。应用过程中,引导机构作为爬升机构的直接被爬物,塔筒筒壁作为爬升机构的间接被爬物,爬升机构与引导机构直接接触,引导机构作为爬升机构的承载基体的同时可引导爬升机构的爬升方向,而塔筒筒壁与爬升机构相离,塔筒筒壁无需直接负载爬升机构自身重量所附加的载荷,塔筒的筒壁亦不会凹陷或者损坏。

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筒的筒壁外侧安装有引导机构,且应用时引导机构与爬升机构通过插接方式连接,该插接方式可通过在引导机构上设置与爬升机构对应的插接孔来实现,如此,爬升机构既不会对引导机构的表面产生挤压力,亦不会与塔筒筒壁接触,可实现同时防止引导机构和塔筒筒壁凹陷或损坏的目的。

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3,为达到爬升机构与上述引导机构插接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沿引导机构1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孔121,爬升机构沿引导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且到达设定位置时,爬升机构通过插接方式定位在引导机构的某一高度上。由于爬升机构与引导机构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此时引导机构作为直接被爬物,爬升机构虽直接与引导机构接触,但并未对引导机构的表面构成挤压,该插接方式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爬升机构与被爬物的表面直接通过挤压力接触的方式;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引导机构上形成有用于与爬升机构连接的特定结构,该特定结构即为第一插接孔,以插接方式替代现有通过挤压接触的方式,避免引导机构的表面凹陷或损坏。

优选地,上述多个第一插接孔121沿引导机构12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布,如此便于爬升机构按照设定的操作步骤沿引导机构移动设定距离,每次可移动的距离相同,以简化爬升机构的设计结构。

当然,实际应用中,根据被拆装或维修的塔筒的实际要求,第一插接孔的设计方式有多种,多个第一插接孔沿引导机构的高度方向可以非均匀的方式排布;或者,沿引导机构的高度方向,第一插接孔可为一排或多排;当爬升机构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或重量较重时,第一插接孔优选为多排;当爬升机构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或重量较轻,则第一插接孔可优选为一排。

基于上述塔筒,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筒壁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孔,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孔与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孔一一对应设置,爬升机构能够朝向引导机构及筒壁运动以依次插接至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中,且爬升机构能够依次远离第二插接孔、第一插接孔以与筒壁及引导机构分离。该第二插接孔的设置目的为加强爬升机构与被爬物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塔筒的筒壁和引导机构共同构成被爬物,筒壁为间接被爬物,引导机构为直接被爬物,当爬升机构移动至引导机构的设定高度上,爬升机构依次插接至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即爬升机构同时与引导机构和筒壁连接,爬升机构与被爬物的连接强度提高。

并且,此时塔筒筒壁作为间接被爬物,即使爬升机构与塔筒筒壁通过插接方式连接,但并未对塔筒筒壁的表面构成挤压,该插接方式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爬升机构与被爬物的表面直接通过挤压力接触的方式;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塔筒筒壁上形成有用于与爬升机构连接的特定结构,该特定结构即为第二插接孔,以插接方式替代现有通过挤压接触的方式,避免塔筒筒壁的表面凹陷或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同时采用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不仅可提高爬升机构与塔筒筒壁及引导机构的连接强度及爬升机构的使用安全性,并且爬升机构对塔筒筒壁和引导机构均未形成挤压,塔筒筒壁和引导机构的表面同时得到保护。

爬升机构依次插接至上述第一插接孔及第二插接孔中后,为进一步保证爬升机构在第一插接孔及第二插接孔中的稳固性,防止爬升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脱离第一插接孔及第二插接孔造成安全事故,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在筒壁11的内侧设置有位于第二插接孔外围的插销111,爬升机构上设置有定位孔;当爬升机构依次插接至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中且定位孔位于筒壁11内侧时,插销111及定位孔中穿接有销轴112以固定爬升机构,达到提高稳固性及安全性的目的。

针对上述引导机构而言,引导机构作为爬升机构的承载基体的同时可引导爬升机构的爬升方向,为达到该引导爬升方向的目的,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设置引导机12包括纵向导轨122,所述纵向导轨122用于引导爬升机构沿纵向导轨122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此时上述第一插接孔121设置在纵向导轨122上。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设置引导机构12还包括横向导轨123,横向导轨123用于引导所述爬升机构沿横向导轨123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横向导轨123与纵向导轨122垂直交叉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纵向导轨的长度方向同于塔筒筒壁的高度方向,横向导轨的延伸方向同于塔筒筒壁的圆周方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筒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筒系统,该塔筒系统包括爬升机,2及如上所述的塔筒1;所述爬升机构2能够朝向引导机构12运动以插接至引导机构12中,且爬升机构2能够远离引导机构12以与引导机构12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筒的筒壁外侧安装有引导机构,且应用时引导机构与爬升机构通过插接方式连接,该插接方式可通过在引导机构上设置与爬升机构对应的插接孔来实现,如此,爬升机构既不会对引导机构的表面产生挤压力,亦不会与塔筒筒壁接触,可实现同时防止引导机构和塔筒筒壁凹陷或损坏的目的。

进一步地,沿引导机构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孔;爬升机构能够朝向引导机构运动以插接至第一插接孔中,且爬升机构能够远离所述第一插接孔以与引导机构分离。具体地,爬升机构沿引导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且到达设定位置时,爬升机构通过插接方式定位在引导机构的某一高度上。由于爬升机构与引导机构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此时引导机构作为直接被爬物,爬升机构虽直接与引导机构接触,但并未对引导机构的表面构成挤压,该插接方式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爬升机构与被爬物的表面直接通过挤压力接触的方式;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引导机构上形成有用于与爬升机构连接的特定结构,该特定结构即为第一插接孔,以插接方式替代现有通过挤压接触的方式,避免引导机构的表面凹陷或损坏。

进一步地,塔筒筒壁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孔,多个第二插接孔与多个第一插接孔一一对应设置;爬升机构能够朝向引导机构及筒壁运动以依次插接至所述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中,且爬升机构能够依次远离第二插接孔、第一插接孔以与筒壁及引导机构分离。该第二插接孔的设置目的为加强爬升机构与被爬物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塔筒的筒壁和引导机构共同构成被爬物,筒壁为间接被爬物,引导机构为直接被爬物,当爬升机构移动至引导机构的设定高度上,爬升机构依次插接至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即爬升机构同时与引导机构和筒壁连接,爬升机构与被爬物的连接强度提高。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爬升机构依次插接至上述第一插接孔及第二插接孔中后,为进一步保证爬升机构在第一插接孔及第二插接孔中的稳固性,防止爬升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脱离第一插接孔及第二插接孔造成安全事故,在筒壁11的内侧设置有位于第二插接孔外围的插销111,爬升机构上设置有定位孔;当爬升机构2依次插接至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中且定位孔位于筒壁11内侧时,插销111及定位孔中穿接有销轴112以固定爬升机构,达到提高稳固性及安全性的目的。

进一步地,引导机构12包括纵向导轨122;爬升机构2上装设有纵向滚轮组21,纵向滚轮组21镶嵌在纵向导轨122的导向槽中,纵向滚轮组21可驱动爬升机构2沿纵向导轨122的长度方向移动;引导机构12还包括横向导轨123,横向导轨123与纵向导轨122垂直交叉连接;爬升机构2上装设有横向滚轮组22,横向滚轮组22镶嵌在横向导轨123的导向槽中,横向滚轮组22可驱动爬升机构12沿横向导轨123的长度方向移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