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的长方形仿生织构排气尾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253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拉机的长方形仿生织构排气尾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拖拉机的排气尾管,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拖拉机的长方形仿生织构排气尾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人们对农业作业车辆的需求日益增加,农业机械的普及在减轻农民负担作业的同时也带来了噪声环保问题。拖拉机作为农业机械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噪声在农业噪声中所占比例较大,这与它在农业用途的广泛性有直接的关系。拖拉机多应用于农业耕作、灌溉、收割和运输,但由于拖拉机在运作时噪声源比较多,噪声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噪声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种公害。

拖拉机排气系统的噪声在整个发动机噪声中所占比例最大,在处理排气系统噪声问题上,一般采用对凸轮传动结构和活塞结构进行优化、消声器、增设密封性更好的驾驶室等措施。目前降噪措施更多的是针对于消声器的研究,忽略了排气尾管对排气噪声的影响。

研究排气尾管的设计对噪声的影响是一个新的拓展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现拖拉机排气降噪。本实用新型从仿生学角度出发,在不改变拖拉机柴油发动机内部结构和排气系统构造的前提下,利用仿生技术对拖拉机排气尾管内壁进行仿生改形设计,达到降噪目的。

拖拉机排气管是由排气尾管、消音器和进气管构成。

本实用新型是对排气尾管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之仿生排气管包括有外管壁、内管壁、内部凸体,内部凸体通过焊接方式与内管壁连接在一起;仿生排气尾管位于消声器的后面,仿生排气尾管与消声器焊接在一起;内部凸体为仿生织构,仿生织构为长方形的凸起结构;仿生织构在内管壁上均匀分布排列,仿生织构共10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在不改变拖拉机任何内部构造的前提下进行的,保持了拖拉机原有的性能;

2、本实用新型是在排气尾管内壁上进行仿生改形,实施简单,可以实现既经济又环保的降噪;

3、仿生织构是对鸮羽毛排列结构的模仿,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当流体经过管道时,凸起的织构改变了流体传播途径,消耗流体能量,流体流动方向发生改变,会在管内壁有形成反向半涡流的趋势,有效的改变流体在管内原有的流动方向,从而使速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拖拉机排气管中装配位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拖拉机排气管是由排气尾管1、消音器2和进气管7构成。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对排气尾管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之仿生排气管1包括有外管壁11、内管壁12、内部凸体13,内部凸体13通过焊接方式与内管壁12连接在一起;仿生排气尾管1位于消声器2的后面,仿生排气尾管1与消声器2焊接在一起;内部凸体13为仿生织构,仿生织构为长方形的凸起结构;仿生织构在内管壁12上均匀分布排列,仿生织构共10列。

仿生织构是模仿模仿鸮翅膀排列结构,鸮翅膀上的羽毛排列呈条纹状分布,因此设计为长方形织构。这种结构分布使得鸮在空中飞行时既降低了空气阻力又减小了噪声。

参阅图2、图3所示,所述外管壁11直径为47 mm,内管壁12直径为44mm、内部凸体13高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参阅图1所示,气体经过进气管7、消音器2最终通过仿生排气管1进入大气。仿生排气尾管1在消声器2的后面,且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避免了通过螺栓连接出现间隙,造成气体泄漏从而发生刺耳噪声的情况。

流体经过消声器2进入仿生排气尾管1,起初流体沿原有路径传播,当遇到仿生织构时流体会因为阻碍物的存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流体绕仿生过织构,在其两侧穿过;另一部分在仿生织构上方穿过。流体会因为途径的改变,加剧其能量消耗,尤其在仿生织构上方穿过的瞬间,流体流动方向发生改变,会在管内壁有形成反向半涡流的趋势,起到与原有流体相抵消的作用,使速度降低,从而噪声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降噪原理:

长方形仿生织构的设计使流体的流动方向和织构走向方向一致,这种结构可以该变管壁表面附面层的空气流动状态,使气流顺着长方形仿生织构方向流动。长方形仿生织构的导流作用使管壁附面层气流由紊流到层流的转变,减小了气体因速度过大造成的涡流噪声和压力脉动噪声。

本实用新型与原模型的降噪对比结果:

分别设计拖拉机的排气尾管的原模型和本实用新型进行噪声对比。在两管口设置相同的边界条件,在相同运行环境下,测出本实用新型比原模型降噪效果提高了28%,从而验证了拖拉机长方形仿生排气尾管的可行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