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催化器和冷却器的汽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248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带有催化器和冷却器的汽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消声器,本实用新型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催化器和冷却器的汽车消声器。



背景技术:

抗性消声器消声频带有限,通常对低、中频带消声效果好,高频消声效果差,货车多采用抗性消声器。阻性消声器主要是用吸声材料来消减噪声,把吸声材料固定在气流流通的管道内壁或按一定方式排列在管道中,当声波进入消声器时,大部分声能被吸收,起到消声作用。阻性消声器的优点是能在较宽的中高频范围内消声,特别对高频声波有突出的消声作用,缺点是在高温水蒸气以及对吸声材料有侵蚀作用的气体中使用寿命较短。现有的消声器多将两者结合来进行降噪,但是在整个频带上的降噪效果仍不是十分理想,或者为获得较好的消声效果,消声器的体积过大,不便于安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消声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整个频带上获得较好的消声效果、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排气温度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的带有催化器和冷却器的汽车消声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带有催化器和冷却器的汽车消声器,包括冷却器、透气吸声罩、催化器、进气主管、进气端盖、管状壳体、内置消声器、出气端盖与出气主管;在管状壳体的左端内部固定有进气端盖,在管状壳体的右端内部固定有出气端盖,在进气端盖上固定有进气主管,在出气端盖上固定有出气主管,在进气端盖的右侧壁上固定有透气吸声罩,透气吸声罩将进气端盖右侧的进气主管罩住,在透气吸声罩内的管状壳体内的进气主管上从左向右依次安装有催化器、冷却器与内置消声器。

在催化器与冷却器之间的进气主管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另一端安装在透气吸声罩上。

所述内置消声器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消声进气管、消声连接管与消声出气管;消声进气管的左端部固定在第一隔板上,消声进气管的右端部固定在第二隔板上,两根消声连接管的左端部固定在第二隔板,在两根消声连接管的右端部安装有第三隔板,消声出气管的左端部固定在第三隔板上,消声出气管的右端部固定有第四隔板。

本实用新型在进气管后布置一个催化器来减少排气中的有害气体,在催化器后布置一个冷却器来降低进入内置消声器气体的温度,减少温度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采用共振腔、多根穿孔管和吸声材料来降低整个频域范围内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置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带有催化器和冷却器的汽车消声器,包括冷却器1、透气吸声罩2、催化器3、进气主管4、进气端盖6、管状壳体7、内置消声器8、出气端盖9与出气主管10;在管状壳体7的左端内部固定有进气端盖6,在管状壳体7的右端内部固定有出气端盖9,在进气端盖6上固定有进气主管4,在出气端盖9上固定有出气主管10,在进气端盖6的右侧壁上固定有透气吸声罩2,透气吸声罩2将进气端盖6右侧的进气主管4罩住,在透气吸声罩2内的管状壳体7内的进气主管4上从左向右依次安装有催化器3、冷却器1与内置消声器8。

在催化器3与冷却器1之间的进气主管4上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另一端安装在透气吸声罩2上。

所述内置消声器8包括第一隔板8.1、第二隔板8.2、第三隔板8.3、第四隔板8.4、消声进气管8.5、消声连接管8.6与消声出气管8.7;消声进气管8.5的左端部固定在第一隔板8.1上,消声进气管8.5的右端部固定在第二隔板8.2上,两根消声连接管8.6的左端部固定在第二隔板8.2,在两根消声连接管8.6的右端部安装有第三隔板8.3,消声出气管8.7的左端部固定在第三隔板8.3上,消声出气管8.7的右端部固定有第四隔板8.4。

本实用新型中,催化器3为常规的三元催化器;冷却器1为常规的水冷却器。透气吸声罩2由泡沫铝吸声板制成,能让气体通过。消声进气管8.5、消声连接管8.6与消声出气管8.7均为穿孔板。管状壳体7和透气吸声罩2之间的空腔构成共振腔。

工作时,发动排出的气体由进气管4进入催化器3进行催化,再经过冷却器1冷却,后依次经过内置消声器8的消声进气管8.5、呈并联设置的消声连接管8.6和消声出气管8.7进行消声,再经过共振腔共振消声,最后由排气主管10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