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油气分离器回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112发布日期:2020-03-27 13:5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柴油机油气分离器回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回油结构,其主要用于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将油气分离后的回油,属于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柴油机工作时会有少量高温高压气体从活塞环组与气缸壁、气门杆与气门导管和增压器轴承间窜入曲轴箱内,窜气会稀释机油,同时会使曲轴箱内气压增高,柴油机的功率输出降低,密封性能受损破坏。油气分离器主要用来保持柴油机工作时曲轴箱内部与机体外部的压力平衡,同时分离回收箱内混合废气中的机油,排出废气,减少柴油机漏油和减轻零件的腐蚀,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但如果油气分离器设计布置不合理,分离系统起不到分离油气的作用,相反会导致柴油机出现窜油等不良现象。同时随着国家对汽车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尤其是国六标准实施后,发动机曲轴箱内的气体严禁直接向大气排放,这就需要将油气分离后的气体循环进入进气系统,而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及回油效率直接影响进气系统尤其是增压器压气机能否正常工作。

现有的回油结构有单向阀或在迷宫末端设置多个回油孔的结构。单向阀开启条件严格,易堵塞;在迷宫末端设置多个回油孔的结构,由于迷宫外部气压比内腔略大,会发生迷宫外部气体经回油孔进入的情况,阻碍回油,且油气分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油气分离器回油结构,实现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将油气分离后的高效回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气分离器回油结构,它是由回油槽1、两个j型回油管、金属底板3和橡胶密封圈4组成。其中,回油槽1按呼吸器迷宫走向冲压在金属底板3上,两个j型回油管安装在金属底板3下方,第一j型回油管2布置在回油槽1的中间位置,第二j型回油管5布置在回油槽1的末端位置;橡胶密封圈4粘接在呼吸器迷宫边界的金属底板3上;所述回油槽1在拐弯处设计为圆角,确保走向平滑,无尖角。

所述j型回油管2由冷拔钢管折弯而成,规格为出油口垂直朝上,与回油槽1底部高度差为5~8mm。

所述回油槽1的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半径r为8mm。

所述回油槽1与所述j型回油管2平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回油效果稳定、可靠,在发动机任何工况下该油气分离器回油结构均可实现平稳回油。

2、防止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出气口喷机油,降低机油燃油消耗比,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

3、减少发动机曲轴箱排出气体中机油含量,满足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剖面图;

图3为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油气分离器回油结构,它是由回油槽1、两个j型回油管、金属底板3和橡胶密封圈4组成。其中,回油槽1按呼吸器迷宫走向冲压在金属底板3上,两个j型回油管安装在金属底板3下方,第一j型回油管2布置在回油槽1的中间位置,第二j型回油管5布置在回油槽1的末端位置;橡胶密封圈4粘接在呼吸器迷宫边界的金属底板3上;所述回油槽1在拐弯处设计为圆角,确保走向平滑,无尖角。

所述j型回油管2由冷拔钢管折弯而成,规格为出油口垂直朝上,与回油槽1底部高度差为5~8mm。

所述回油槽1的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半径r为8mm。

所述回油槽1与所述j型回油管2平滑连接。

工作时,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液态油顺着回油槽1流入j型回油管2内,液态油会存于j型回油管2的底部,起到密封作用,阻止迷宫式呼吸器外部的气体由j型回油管2进入呼吸器内部。当j型回油管2底部存满液态油后,后续的液态油通过回油槽1进入j型回油管2,由于呼吸器迷宫内部与外部压力相差不大,j型回油管2内液态油所受到的气体压力差可忽略,液态油受重力作用从回油槽1流入j型回油管2,再从高度低的另一端流出,形成一个从呼吸器迷宫内部到外部的一个单向回油通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