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集成进气水冷中冷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2453发布日期:2021-01-05 18: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压集成进气水冷中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4)、中冷器(5),所述散热器(4)的两端分别通过冷却水进管(6)、冷却水出管(7)与中冷器(5)的两端连接,且所述散热器(4)与中冷器(5)连通,所述散热器(4)上连接有风冷机(3),所述中冷器(5)的两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增压器(1)与进气歧管(2);

所述风冷机(3)包括风冷机框架(31)以及置于风冷机框架(31)内的旋转风扇(32),所述风冷机框架(31)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散热器(4)的两端连接的凸台(33),所述风冷机(3)与散热器(4)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4),所述风冷机框架(31)靠近旋转风扇(32)的侧端具有风扇壳,所述风扇壳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环体(35)、第二环体(36),所述第一环体(35)与第二环体(36)之间具有多个等圆周分布的导向支撑片(37),所述旋转风扇(32)的一端嵌入在第一环体(35)内且旋转风扇(32)的外壁与第一环体(35)的内壁卡合式固定,所述第二环体(36)的外侧壁具有继电器(38),所述继电器(38)与旋转风扇(32)内部的电机通过电线(3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压集成进气水冷中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导向支撑片(37)上具有一前一后设置的两个卡线架(310),所述两卡线架(310)的开口朝向背向设置,同时第二环体(36)靠近卡线架(310)的边缘位置与具有向内凹陷的槽口(311),且槽口(311)的侧边缘位置具有限位电线(39)的凸起(312),所述继电器(38)的电线(39)经过槽口(311)以及两卡线架(310)与旋转风扇(32)内部的电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增压集成进气水冷中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散热器(4)两端的冷却水进管(6)与冷却水出管(7)分别形成向风冷机(3)方向靠近的一体式折弯结构并与中冷器(5)的两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增压集成进气水冷中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5)包括与增压器(1)、进气歧管(2)一体集成的中冷器壳体(51)以及置于中冷器壳体(51)内的冷却内芯;

所述冷却内芯由多个空心状的冷却管(52)组成,所述多个冷却管(52)沿着中冷器壳体(51)的延伸方向设置且多个冷却管(52)上下错位分布,所述多个冷却管(52)之间形成容增压器(1)内气体穿过的流道(53);

所述冷却管(52)上具有设置在冷却管(52)外壁上的两组翅片组,所述两翅片组对应设置且两翅片组的两开口端分别形成开口a(54)、开口b(55),所述翅片组包括沿着冷却管(52)的延伸方向分布的多个弧状翅片(56),所述多个弧状翅片(56)之间具有第二间隙(5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增压集成进气水冷中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a(54)、开口b(55)沿着冷却管(52)的轴线(510)呈对称设置,同一纵向截面上的开口a(54)的中心点、开口b(55)的中心点以及冷却管(52)的圆心形成虚拟线(58),该虚拟线(58)由增压器(1)的出口端向进气歧管(2)的进口端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增压集成进气水冷中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冷却管(52)上的虚拟线(58)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增压集成进气水冷中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壳体(51)的一侧具有进水箱体(511),所述中冷器壳体(51)的另一侧具有出水箱体(512),所述中冷器壳体(51)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容冷却管(52)的两端嵌入的通孔(59),所述冷却管(52)的两端嵌入对应的通孔(59)内且冷却管(52)的侧端与对应的通孔(59)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配合,所述进水箱体(511)、出水箱体(512)通过通孔(59)与中冷器壳体(51)实现连通,所述进水箱体(511)与冷却水进管(6)连通,所述出水箱体(512)与冷却水出管(7)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集成进气水冷中冷的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中冷器,散热器的两端分别通过冷却水进管、冷却水出管与中冷器的两端连接,且散热器与中冷器连通,散热器上连接有风冷机,中冷器的两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增压器与进气歧管;风冷机包括风冷机框架以及置于风冷机框架内的旋转风扇,风冷机框架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散热器的两端连接的凸台,风冷机与散热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风冷机框架靠近旋转风扇的侧端具有风扇壳。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实现与发动机的高温冷却水循环的独立性,大幅度降低增压后的进气空气温度,有效避免增压后气体在中冷器内产生涡流,增压发动机性能与燃油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晓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4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