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抽吸废气作用的发动机尾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9111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抽吸废气作用的发动机尾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燃机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废气经消音器后,从尾管排放到大气中。由于管道、消音器对废气的流动存在阻力,造成每一个排气周期的后段排气不干净,气缸中残留废气多、背压高,这使气缸内下一个工作循环中可燃气燃烧不完全,既浪费燃料,影响功率,增多废气中的污染物,甚至造成气缸中积炭、加速磨损和报废。最近有一种改进的尾管结构,由二层套管组成前管与后套管,它利用固定在后套管中的螺旋叶片使废气经过时产生涡漩作用,以及从后套管前端吸进外部的新鲜冷空气的作用,达到缓解上述问题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尾管结构,加强尾管中对废气的抽吸作用和冷却作用,从而使气缸中燃烧得更完全,达到节油、提高出力、减少污染,以及减少积炭、延长气缸和活塞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尾管由一个在管壁中、后部钻有多个小孔的前置管和一个直径大于它的外套管组成。后者套在前者中、后部并向后伸长一段;二者间用支撑物支撑并焊接;外套管前端做成喇叭口以便在汽车前进时吸进新鲜冷空气而使废气冷却降压,而尾部稍具缩口以便使废气增速喷射;外套管中有一个风扇叶轮装在前置管后,它既被每一个排气周期前段的高压废气流所冲击旋转,又在该排气周期中、后段对废气起抽吸排气的作用。
这样的尾管对前面消音器和气缸中的废气有较强的抽吸作用,使气缸内废气排放比较彻底,这就保证了下一个工作循环中可燃气会燃烧得更为完全。
本说明书有2幅附图


图1是第一个实施方案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轴向剖视图。
以下结合
图1对第一实施方案作详细说明图中[1]是前置管[3]前端的阴螺纹,它与消音器(图中未示)连接;[6]是前置管中、后部的小孔;[8]是前置管出口处的喇叭形;[2]是外套管[5]前端的喇叭口;[15]是外套管尾部的缩口;[4]是前置管与外套管间所焊接的前后二组各3条支撑薄板(沿圆周120°均布);[11]是风扇叶轮,装在心轴[13]上,轴向靠弹性挡圈[12]固定;[10]是二个带密封罩的滚动轴承,它们用高温润滑脂润滑;[9]是支撑叶轮的前后轴承座[7]与[14]的二组支撑板,每组由沿圆周120°均布的3条薄板组成,各与轴承座、外套管焊接;前轴承座[7]的前方做成中心锥形式,锥顶向前。外套管用卡子(图中未示)夹住并悬挂在车身底盘上。
第二个实施方案(图2)与第一个区别在于支撑在前置管与外套管之间的是几条(图中画为4条)与管的轴线夹角度的斜板(或螺旋板),焊在二管之间,使废气与冷空气混匀,同时使气流从斜方向吹叶轮[11]的叶片。为更有效地推动叶轮,斜板的斜度取向应与叶片扭斜的取向相反。每条斜板的前半段最好钻一些小孔[17]。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发动机尾管,由一个在管壁中、后部钻有多个小孔的前置管和一个直径大于它的外套管组成,后者套在前者中、后部并向后伸长一段,二者间用支撑物支撑并焊接,外套管前端做成喇叭口,尾部稍具缩口,其特征是外套管中有一个风扇叶轮装在前置管后。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尾管,其特征是风扇叶轮由二个轴承支承,每个轴承座由圆周120°均布的3条薄板支撑,各薄板均与轴承座、外套管焊接。
3.按权利要求2所述之装置,其特征是风扇叶轮的二个轴承支座中,前轴承座[7]前方做成中心锥形式,其锥顶向前。
4.按权利要求2所述之装置,其特征是轴承支座中的轴承采用带密封罩的滚动轴承。
5.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尾管,其特征是前置管与外套管之间所用的前后二组各3条支撑薄板沿圆周120°均布支撑并焊接。
6.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尾管,其特征是前置管出口处做成喇叭形。
7.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尾管,其特征是前置管前部有螺纹与消音器连接。
8.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尾管,其特征是外套管用卡子夹住并悬挂在车身底盘上。
9.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尾管,其特征是支撑在前置管与外套管之间的是几条与管的轴线夹角度的斜板,焊在二管之间,斜板的斜度取向与叶轮叶片扭斜的取向相反,且每条斜板前段钻一些小孔。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尾管,其特征是支撑在前置管与外套管之间的是几条与管的轴线夹角度的螺旋板,焊在二管之间,斜板的斜度取向与叶轮叶片扭斜的取向相反,且每条斜板前段钻一些小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发动机尾管结构,它由一个钻有多个小孔的前置管和一个直径大于它的外套管组成。后者套在前者中、后部并向后伸长一段,伸长部分装有一个风扇叶轮。因此,在汽车前进时,外套管将从前方吸进新鲜冷空气,加上风扇叶轮共同起抽吸消音器和气缸中废气的作用,这使气缸中的燃烧更为完全,从而达到节油、提高出力、减少污染以及减少气缸积炭、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文档编号F01N3/30GK2089077SQ9120563
公开日1991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1日
发明者林贞群 申请人:林贞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