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920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高压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往复式油泵,包括气缸、控制阀,气缸包括气缸体和大小活塞。
现有超高压泵尤其是国产的,体积都较大。主要原因是控制阀的构造比较松散,不够灵活,如常见的电磁式换向阀就是如此。而且常常是各种控制阀不是有机地组合为一个整体,而是呈分立式地结构。在有些场合,例如制造测试混凝土稠化时间的仪器中,迫切需要体积小的超高压泵,尤其是国内的,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往复式气动超高压泵,其各种控制阀有机地组合为一整体,使得泵的整体结构大为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控制阀的结构设计如下(1)以气缸上盖为阀体(称上盖阀体),在上盖阀体上作成阀腔(称上盖阀腔),上盖阀体上设进气道,排气道、连通气缸上气室的进排气道,三条气道分别在上盖阀控壁面设气口;(2)在上盖阀控内气动配合置有筒状的阀芯(称主阀芯),主阀芯上部置有顶簧,内部有一空腔(称主阀芯内腔),外壁有两个阀栓,这两个阀栓将上盖阀腔隔绝成上、中间、下三个腔并与上盖阀体构成换向阀,即根据主阀芯在上盖阀腔中的位置,可以实现两种气道连通状态,第一种状态是进气道通过上盖阀腔的中间腔与进排气道连通,而同时排气道通过上盖阀腔的上腔和主阀芯内腔连通,而第二种状态是排气道通过上盖阀腔的中间腔和进排气道连通,而同时进气道通过上盖阀腔的下腔和主阀芯内腔连通;(3)大活塞带有置入主阀芯内腔的随动杆,此杆有内腔(称随动杆内腔),随动杆内腔两端分别与活塞下气室和主阀芯内腔连通,在其中间置有一双向气压阀,随动杆和上盖阀体之间还构成有通气阀门,当大活塞达到位移下限时,该通气阀门打开,使活塞上气室与主阀芯内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初始状态时,主阀芯在其顶簧弹力作用下,处于如上所说的第一种状态下,进气的过程是进气道→进排气道→活塞上气室→推动活塞向下移动;同时下气室排气过程是下气室→随动杆内腔→打开双向气压阀→上盖阀腔上腔→排气道排出。当大活塞移动在位移下限时,上面所说的通气阀门打开,活塞上气室的气进入主阀芯内腔,使其所受气压克服顶簧压力而移动,变成如上所说的第二种状态,此时,进气过程是进气道→上盖阀腔下腔→主阀芯内腔→活塞杆内腔→打开双向阀门→入活塞下气室推动大活塞上移;同时,排气过程是活塞上气室→进排气道→排气道排出。当活塞移动到上限位置时,主阀芯顶簧又使之移动到上述的初始状态,于是又开始重复上述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所有控制阀都包络在油泵上盖内,呈套筒状,结构紧凑、精巧,体积大为缩小。(2)可以自动换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附


图1-3给出,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图。
根据附
图1至3,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缸和控制阀,气缸包括缸体4和其组件1以及大活塞28和小活塞,其特征在于控制阀的结构为(1)以气缸上盖6为阀体作成阀腔24,上盖6(阀体)上设进气道7,排气道9、进排气道21,三条气道分别经固定阀套8引出气口29、30、31和阀腔24相通,进排气道21还通过气道32和大活塞28的上气室27相通;(2)在上盖阀腔24内气动配合置有主阀芯10,其上部置有顶簧13,下部被阀座33所限位,外壁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环形阀栓19和22,这两个阀栓19和22将阀腔24隔绝成上腔17、中间腔20、下腔25三个腔,当主阀芯10在最下限位置(抵于阀座33上)时,阀栓19处在气口29、30之间,阀栓22处在气口31下面,当主阀芯10在最上限位置时,阀栓19在气口19上面,阀栓22处在气口30、31之间;(3)大活塞28带有置入主阀芯内腔15的随动杆26,此杆内腔置有阀体11,阀体11内置有双向气阀23,随动杆26内腔通过气孔5和大活塞28上气室27相通,经过双向气压阀23和阀体11内腔的气口16或气口14及主阀芯10内腔与阀腔24连通,随动杆26外端还带有闭合的环槽18,和上盖6共同构成一行程式的气阀,即当大活塞28处在下限位置时,通过环槽18使活塞上气室27和主阀腔10内腔连通起来。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初始状态时,主阀芯10处在下位,即抵在阀座32上,阀栓19将排气道9和进排道21隔绝,而阀栓22落在进气道21气口31的下面,使进气道7和进排气道21相通,于是进气过程是进气道7→中间腔20→进排气道21→气道32→活塞上气室27→推动活塞向下移动;同时进行的排气过程是下气室3的气孔5→随动杆26内腔→打开双向气阀23→阀体11→气孔12、14→阀腔24的上腔17→排气道9排出。在气压作用下,大活塞28通过连杆2带动小活塞向下运动,当大活塞28运动到位移下限时,环槽18与上气室27相通,相当于气阀打开,气流进入内腔15中,使主阀芯10瞬间承受向上的压力,使其克服顶簧13弹性力而上移,于是阀栓19、22也移位,使进气道7和下腔25连通,排气道9和进排气道21相连通,排气道9和上腔17相隔绝,实现换向。此时,进气过程是进气道9→下腔2→内腔15→气孔16→阀体11→打开双向气阀23→气孔5→下气室3,推动大活塞28向上运动;同时,排气过程是上气室27→气道32→进排气道21→排气道9排出。当大活塞28移动到上限位置时,主阀芯10两端承受气压力相平衡,所以顶簧13又使主阀芯11落下,于是又开始重复上述过程。
上述实施例经测试,出口压力可达300MPa。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油泵,包括气缸、控制阀,气缸包括气缸体和大小活塞,其特征是控制阀的结构设计如下(1)以气缸上盖为阀体,在上盖阀体上作成阀腔,上盖阀体上设进气道,排气道、连通气缸上气室的进排气道,三条气道分别在上盖阀控壁面设气口;(2)在上盖阀控内气动配合置有筒状的主阀芯,主阀芯上部置有顶簧,内部有一空腔也即是主阀芯内腔,外壁有两个阀栓,这两个阀栓将上盖阀腔隔绝成上、中间、下三个腔并与上盖阀体构成换向阀,即根据主阀芯在上盖阀腔中的位置,可以实现两种气道连通状态,第一种状态是进气道通过上盖阀腔的中间腔与进排气道连通,而同时排气道通过上盖阀腔的上腔和主阀芯内腔连通,第二种状态是排气道通过上盖阀腔的中间腔和进排气通道连通,而同时进气道通过上盖阀腔的下腔和主阀芯内腔连通;(3)大活塞带有置入主阀芯内腔的随动杆,此随动杆有内腔,随动杆内腔两端分别与活塞下气室和主阀芯内腔连通,在其中间置有一双向气压阀,随动杆和上盖阀体之间还构成有通气阀门,当大活塞达到位移下限时,该通气阀门打开,使活塞上气室与主阀芯内腔相通。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高压油泵,其特征是上盖阀体作成阀腔24,上盖阀体上设进气道7,排气道9、进排气道21,三条气道分别经过固定阀套8引出气口29、30、31和阀腔24相通,进排气道21还通过气道32和大活塞的上气室相通。
3.按权利要求2所说的高压油泵,其特征是主阀芯外壁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环形阀栓19和22,这两个阀栓19和22将阀腔24隔绝成上腔17、中间腔20、下腔25三个腔。
4.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高压油泵,其特征是随动杆内腔置有阀体11,阀体11内置有双向气阀23,随动杆内腔通过气孔5和大活塞上气室相通,经过双向气阀23和阀体11内腔与上盖阀腔连通。
5.按权利要求2所说的高压油泵,其特征是随动杆内腔置有阀体11,阀体11内置有双向气阀23,随动杆内腔通过气孔5和大活塞上气室相通,经过双向气阀23和阀体11内腔与阀腔24连通。
6.按权利要求3所说的高压油泵,其特征是随动杆内腔置有阀体11,阀体11内置有双向气阀23,随动杆内腔通过气孔5和大活塞上气室相通,经过双向气阀23和阀体11内腔与阀腔24连通。
7.按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说的高压油泵,其特征是随动杆外壁端带有环槽18,和上盖阀体共同形成一个行程式的气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往复式油泵,包括气缸、控制阀,气缸包括气缸体和大小活塞。现有的高压泵尤其是国产的,体积都较大。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有机地组合在泵体上,结构紧凑,精巧可以自动换气,体积大为减小。出口压力可达300MPa。
文档编号F01B23/08GK2089982SQ91210418
公开日1991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2日
发明者富文有, 何全凯, 马林 申请人:沈阳航空学院应用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