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机油电磁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746946阅读:来源:国知局
低于浮力外壳(I)下端的外油孔(3)的位置;电磁线圈(13)固定在栗油内壳(4)夕卜面的下面部分,栗油内壳(4)的下端固定在浮力外壳(I)内的下端; 连接电磁线圈(13)的电路与磁场控制器连接,磁场控制器的电路与绝缘电线连接,磁场控制器安装在浮力外壳(I)内; 在栗油内壳(4)内安装有轴管输油阀、密封球(8)、推力弹簧(7)、应磁活塞(6),轴管输油阀固定在栗油内壳(4)的上面一端的中心孔上,轴管输油阀的下端从栗油内壳(4)的上端的中心孔穿过后、进入栗油内壳(4)内穿过应磁活塞(6)、推力弹簧(7)后进入到接近密封球(8)的顶部处,轴管输油阀的下端与密封进油孔的密封球(8)的顶部有间隙,密封进油孔的密封球(8)安装在进油孔内端的内锥面上,密封进油孔的密封球(8)的球面与栗油内壳(4)的下端的进油孔的内端的内锥孔的内锥面配合而能够密封或打开进入栗油内壳(4)内的进油通道;应磁活塞(6)安装在栗油内壳(4)的内腔的上面部分,推力弹簧(7)安装在栗油内壳(4)的内腔的下面部分,推力弹簧(7)的上端顶压在应磁活塞(6)的下端、下端顶压在栗油内壳(4)的内腔的下端;轴管输油阀的上端露出栗油内壳(4)的上端面的部分与连接油管头(II)的下端连接,连接油管头(11)通过伸出孔固定在浮力外壳(I)的上端,连接油管头(11)的上端通过高压软管或伸缩管与内燃机的机油输送管道连接; 所述的浮力外壳(I)的材料是金属、塑料、尼龙、玻璃钢、橡胶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采用橡胶材料时或成形后的浮力外壳(I)是软壳体时,在使用时要先给浮力外壳(I)的内腔充气使其能够浮于油面;空心阀体(5)和栗油内壳(4)的材料采用金属、塑料、尼龙和玻璃钢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密封球(8)的材料采用金属、塑料、尼龙、玻璃钢和橡胶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应磁活塞(6)的材料是能够受磁场吸引的材料;推力弹簧(7)采用的材料是金属和橡胶中的一种类型或两种类型的材料,采用橡胶材料时,推力弹簧(7)是空心管式的弹簧,利用橡胶的弹性和收缩性来实现弹簧的功能;连接油管头(II)的材料是金属、塑料、尼龙、玻璃钢、橡胶中的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材料; 所述的浮力外壳(I)是产生浮力的空心腔体,空心腔体的上端有伸出孔和线孔、下端有外油孔(3),空心腔体内的下面部分安装有电磁线圈(13)和栗油内壳(4)及栗油内壳(4)内安装的部件,空心腔体内的上面部分安装有连接油管头(11);空心壳体内的下端与栗油内壳(4)的下端配合而密封空心壳体的下面部分的内腔,空心壳体下端的外油孔(3)与栗油内壳(4)下端的进油孔相通;伸出孔是让连接油管头(11)穿过的孔,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油管头(11),并通过连接油管头(11)和密封垫及螺母密封伸出孔;线孔是让绝缘电线穿过的孔,并通过绝缘电线和密封胶环密封线孔;把浮力外壳(I)放入机油中时,浮力外壳(I)产生的浮力能够支撑浮力外壳(I)及其内部的部件的所有重量而浮于上面上;浮力外壳(I)漂浮在机油面上工作时,能够随机油面的升高而升高、随机油面的降低而降低; 所述的栗油内壳(4)的内腔是圆柱体,在内腔的中心线上的上端有中心孔穿过栗油内壳(4)、下端有进油孔穿过栗油内壳(4),在中心孔的旁边有独立的通气孔(9);在进油孔的内端有内锥孔,内锥孔是有锥度的孔,内锥孔的内锥面是密封面,内锥面与密封球(8)的球面配合; 为了方便栗油内壳的加工和装配,把栗油内壳从上端或下端处分段加工后再组合在一起,或者,把栗油内壳从上端和下端处分成三段加工后再组合在一起; 所述的轴管输油阀包括空心阀体(5)和密封球(8),空心阀体(5)是空心管式的空心轴,空心阀体(5)伸入栗油内壳(4)内的部分的表面是光滑的圆柱面,圆柱面与应磁活塞(6)的中心圆孔配合;空心阀体(5)的下端有出油密封端,出油密封端的下端面在空心阀体(5)的下端、上端面是内锥面,内锥面的大端与轴管输油阀的上端相通、小端与轴管输油阀的下端相通,在内锥面上安装有密封球(8);出油密封端的内锥面与密封球的球面配合,在密封球(8)的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密封内锥面,在从空心阀体(5)下端的内孔进入有压力的机油时能够打开内锥面与密封球(8)的密封而形成通道; 所述的密封球(8)是球形体,球形体的球形面是密封面,球形面与进油孔的内端的内锥面配合能够密封进油通道和打开进机油的通道,球形面与出油密封端的内锥面配合能够密封出油通道和打开出油通道; 所述的应磁活塞(6)是圆柱形的铁芯,圆柱形的铁芯的中心线的部位有光滑的中心圆孔,圆柱形的铁芯的外圆面是光滑的外圆面;在光滑的中心圆孔内有凹陷的环槽,环槽内嵌有密封环;在光滑的外圆面上有凹陷的环槽,环槽内嵌有密封环;中心圆孔与空心阀体(5)的圆柱面配合而能够密封圆柱面,并能够在空心阀体(5)的圆柱面上滑动;外圆面与栗油内壳(4)的内腔配合能够密封栗油内壳(4)的内腔,并能够在栗油内壳(4)的内腔内滑动; 所述的磁场控控制器是控制电磁线圈(13)产生电磁场的控制器,控制着电磁场产生的时间和产生电磁场时间的长短、及每次产生电磁场后到第二次再产生电磁场的间隔时间;所述的机连接油管头(11)是带有连接头和连接管的一体式的机油管; 所述的进油孔是机油进入栗油内壳(4)的内腔的经过孔,进油孔的上端是内端、下端是外端; 所述的支架(2)是支撑栗机油电磁装置的支撑体,支撑体的下端有横向的单独的承重片或环形的承重片,每一片单独的承重片在一只支架(2)的下端,环形的承重片把同一栗机油电磁装置的支架(2)下端串联在一起; 所述的栗机油电磁装置在栗机油的过程中,控制进油的阀门中和出油的阀门中没有回位弹簧;出油时,采用密封球(8)的重力自动下降回位而关闭进油通道进行密封,采用压力打开机油输出栗油内壳外的出油通道;进油时,采用密封球(8)的重力自动下降回位而关闭出油通道进行密封,采用吸力打开机油进入栗油内壳内的通道; 使用时,将栗机油电磁装置安装在内燃机内的油底壳中,内燃机加入机油时漂浮在机油面上,外油孔(3)和进油孔深入机油中,浮力外壳(I)的上面部分浮出机油面;打开师位置钥匙时接通绝缘电线与磁场控制器连接的电路,磁场控控制器接通电磁线圈(13)的通电电路产生电磁场,电磁场产生的吸引力拉动应磁活塞(6)克服推力弹簧(7)的压力向下移动,此时,与进油孔的内锥面配合的密封球(8)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行与进油孔的内锥面贴合密封而关闭进油通道,应磁活塞(6)下行时推动栗油内壳(4)内的机油而使机油产生内部压力,有压力的机油从空心阀体(5)的下端进入出油密封端的内锥面向上冲开与出油密封端的内锥面密封的密封球(8)移位后继续上行,从空心阀体(5)的上端进入连接油管头(11)内,经过连接油管头(11)后进入输送机油的管道中输送到内燃机的各个需要润滑的润滑表面;应磁活塞(6)在电磁线圈(I3)产生的吸引力拉动下压缩推力弹簧(7)而下行到位时,磁场控控制器断开电磁线圈(13)的通电电路,电磁场消失,应磁活塞(6)在推力弹簧(7)的推动下上行,此时,与出油密封端的内锥面配合的密封球(8)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下行把出油密封端的内锥面封死而使油不返回栗油内壳(4)的内腔,应磁活塞(6)上行时,栗油内壳(4)内的应磁活塞(6)的下面的腔体产生了真空吸引力,真空吸引力吸动密封球(8)与进油孔的内锥面分开,机油从外油孔(3)经过进油孔,再经过进油孔内端的内锥面进入栗油内壳(4)的内腔;应磁活塞(6)在推力弹簧(7)的推动下上行而移动到栗油内壳(4)的内腔的顶部时,此时,与进油孔的内锥面配合的密封球(8)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关闭进油通道,磁场控控制器又接通电磁线圈(13)的通电电路再次产生电磁场,如此循环的接通和切断电路,不断地把机油栗出而输送到内燃机的各个需要润滑的润滑表;在栗机油的过程中,浮力外壳(I)能够随机油面的升高或降低而自动升高或降低;在油栗工作的过程中,应磁活塞(6)在栗油内壳(4)的内腔上下移动时,空气从通气孔(9)进出栗油内壳(4)的内腔,减小应磁活塞(6)的工作阻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机油电磁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保证浮力外壳(I)能够保持形状和不容易变形,在浮力外壳(I)的内腔内制造有支撑的骨架; 为了保证机油能够正常进入外油孔(3)内,浮力外壳(I)的重心制造在靠近外油孔(3)的位置; 为了使机油能够进入栗油内壳(4)内,漂浮在机油面上的浮力外壳(I)的外油孔(3)必须潜入到机油面以下油栗才能够正常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机油电磁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保证进入油栗内的机油中没有金属销和杂质,在外油孔(3)接近油底壳底部时,采用支架(2)支撑浮力外壳(I)使外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