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924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废气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涡轮转子高速旋转,浮动轴承内、外径处时刻要有高压润滑油进行润滑,否则增压器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磨损失效。所以浮动轴承与涡轮转子及中间壳的配合间隙很小,与中间壳的间隙为0.11_,与涡轮转子的间隙0.06_,利于形成润滑油的高压、大流速,以达到润滑、吸收热量的目的。润滑油结束润滑、吸热作用后,利用自身重力,同时借助密封环的密封作用、涡轮转子侧壁的阻挡,通过泄油槽流回发动机油箱,以达到润滑油循环利用的目的。
[0003]密封环、中间壳、涡轮转子、浮动轴承的配合精度要求严格,受国内加工设备、材质的限制,加工精度极难保证,另外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故经常出现润滑油沿双线箭头穿过密封环而流出,造成烧机油。采用密封环密封,密封环本身有开口,且与密封环槽两侧有间隙,不能起到完全密封的效果,为加强密封效果,只有增加密封环的数量、减小密封环与环槽的间隙等,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提高了加工难度等。泄油槽的有效泄油面积决定了漏油效果的好坏,因此,大的泄油面积是防止漏油的主要因素,但泄油面积的加大,就会导致增压器轴向尺寸的增加,与产品紧凑设计相违背,同时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通过多级环形甩油槽进行泄油,大大增加了有效泄油面积,使用该结构,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加工、装配精度的依赖。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包括中间壳,所述中间壳上设有润滑油进油通道和泄油槽,所述中间壳内转动安装有涡轮转轴,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浮动轴承,所述浮动轴承的位置与所述润滑油进油通道相对应,所述涡轮转轴设有若干环形甩油槽,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直径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位置与所述泄油槽相对应。
[0006]优选的,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位于所述润滑油进油通道与泄油槽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靠近所述涡轮转轴的涡端。
[000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级环形甩油槽进行泄油,大大增加了有效泄油面积,使用该结构,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加工、装配精度的依赖。起到了增加有效泄油面积的效果,与传统的结构相比,该结构在径向的泄油面积加大,弥补了传统结构单一靠轴向封油面积的缺点。使用该结构,因封油效果明显,密封环数量可减少为I件,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加工、装配精度的依赖。该结构改进不会对增压器平衡、高速旋转等造成额外的影响,仅仅从铸造工艺上进行更改,容易实现,便于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1、中间壳;2、润滑油进油通道;3、泄油槽;4、涡轮转轴;5、浮动轴承;6、环形甩油槽;7、第一密封环;8、第二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所示,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包括中间壳1,中间壳I上设有润滑油进油通道2和泄油槽3,中间壳I内转动安装有涡轮转轴4,涡轮转轴4上套设有浮动轴承5,浮动轴承5的位置与润滑油进油通道2相对应,涡轮转轴4设有若干环形甩油槽6,若干环形甩油槽6的直径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若干环形甩油槽6的位置与泄油槽3相对应。
[0013]本实施例中,涡轮转轴4上套设有第一密封环7,第一密封环7位于润滑油进油通道2与泄油槽3之间。涡轮转轴4上套设有第二密封环8,第二密封环8靠近涡轮转轴4的涡端。
[00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通过多级环形甩油槽6进行泄油,大大增加了有效泄油面积,使用该结构,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加工、装配精度的依赖。
[0015]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壳,所述中间壳上设有润滑油进油通道和泄油槽,所述中间壳内转动安装有涡轮转轴,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浮动轴承,所述浮动轴承的位置与所述润滑油进油通道相对应,所述涡轮转轴设有若干环形甩油槽,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直径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位置与所述泄油槽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位于所述润滑油进油通道与泄油槽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靠近所述涡轮转轴的涡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包括中间壳,所述中间壳上设有润滑油进油通道和泄油槽,所述中间壳内转动安装有涡轮转轴,所述涡轮转轴上套设有浮动轴承,所述浮动轴承的位置与所述润滑油进油通道相对应,所述涡轮转轴设有若干环形甩油槽,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直径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环形甩油槽的位置与所述泄油槽相对应。该废气涡轮增压器涡端防漏油结构,通过多级环形甩油槽进行泄油,大大增加了有效泄油面积,使用该结构,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对加工、装配精度的依赖。
【IPC分类】F02B39-14
【公开号】CN204327274
【申请号】CN201420770806
【发明人】李长青, 冯效涛
【申请人】山东合力增压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