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821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候性强的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汽车燃油箱中,一般只装一种标号的燃油,比如货车油箱普遍装的是O号柴油。但是,当气温降低或者在北方地区行驶时,O号柴油经常会结蜡,司机常常无法启动汽车。如果在油箱内装满适用温度区间低的燃油,如-10号柴油(4°(:至-5°(:)、-35号柴油(_14°C至_29°C),虽然不会结蜡,但是成本要高出很多,增加了运输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企业采用油箱内部设置加热装置,通过蓄电池提供电能,通电加热或者使用水箱内的发动机冷却水循环加热的方法来防止燃油结蜡,这些方法有不少弊端,使用蓄电池加热,会消耗很多电能,对汽车续航能力产生影响;使用水箱内冷却水来对油箱进行换热,会增加冷却水的行程,对发动机的降温速度会有不利影响,同样会影响到汽车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以解决现有汽车在寒冷地区行驶时,油箱内的燃油易结蜡,使用耐低温燃油价格昂贵,现有的解冻措施大多是采用蓄电池加热或者发动机循环水换热,对蓄电池和发动机有不利影响,对车辆的续航能力产生影响,因发动机过热也会导致部分配件损坏等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包括发动机、双腔油箱;所述双腔油箱,包括主油腔、副油腔,主油腔与副油腔之间通过隔腔板隔开,主油腔、副油腔分别通过主输油管、副输油管与滤油器连接,滤油器通过进油管与发动机连接;主输油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双腔油箱、主输油管、滤油器外侧设置有换热套;
[0005]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与尾气催化净化器的进气端连接,尾气催化净化器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第一三通管的A端口连接,第一三通管的B端口通过管道与尾气降温装置的进气端连接,尾气降温装置的出气端与换热套连接;换热套上设置有尾气出口,尾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管的D端口连接,第二三通管的E端口通过管道与消音器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套内设置有螺旋形的换热管,换热管与换热套之间填充有防冻液。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三通管的C端口还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管的F端口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上均设置有阀门,阀门上设置有电动执行器。
[0009]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电动执行器均与E⑶连接,E⑶还与环境温度传感器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尾气降温装置,包括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穿置在换热片内。
[0011]该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可使用两种不同标号的燃油,常温环境使用的是低标号燃油,尾气按正常方式排放(经三通的A、C、F、E端口排放)。寒冷环境先使用的是高标号燃油,高温尾气经由尾气降温装置内的换热片进行第一次换热,为车厢内供暖。一次换热后的尾气经换热套与双腔油箱进行二次换热,二次换热后的尾气经第二三通的D、E端口、消音器排放)。当主油腔的出油温度达到20°C左右时,开始采用主油腔内的低标号燃油进行供油,其燃烧产生的高温尾气同样经过两次换热,起到提高燃油燃烧效果、防冻的效果。在ECU的控制下,该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能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不同的燃油,并进行气路的切换,达到节能、防冻的效果,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双腔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腔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8]由图可知,该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包括发动机3、双腔油箱I等。其双腔油箱1,包括主油腔11、副油腔12。主油腔11与副油腔12之间通过隔腔板13分隔开。主油腔11、副油腔12分别通过主输油管14、副输油管15与滤油器16连接,滤油器16通过进油管17与发动机3连接。主输油管14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8。双腔油箱1、主输油管
14、滤油器16外侧设置有换热套2。
[0019]为提高换热效率换热套2内可以设置螺旋形的换热管21,螺旋形的换热管21紧贴双腔油箱1,换热套2其保温作用;也可以在换热管21与换热套2之间填充可以保温、换热的防冻液22。
[0020]发动机3上设置有排气管4,排气管4与尾气催化净化器5的进气端连接,尾气催化净化器5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第一三通管6的A端口连接,第一三通管6的B端口通过管道与尾气降温装置7的进气端连接,第一三通管6的C端口还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管8的F端口连接,第一三通管6、第二三通管8上均设置有阀门61,阀门61上设置有电动执行器62。温度传感器18、电动执行器62均与E⑶连接,E⑶还与环境温度传感器19连接。
[0021]尾气降温装置7,包括热交换管71,热交换管71穿置在换热片72内。尾气降温装置7的出气端与换热套2连接。换热套2上设置有尾气出口 23,尾气出口 23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管8的D端口连接,第二三通管8的E端口通过管道与消音器9连接。
[0022]该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可使用两种不同标号的燃油,常温环境使用的是低标号燃油,尾气按正常方式排放(经第一三通的A、C端口、第二三通的F、E端口排放)。寒冷环境先使用的是高标号燃油(-10号或-35号),高温尾气经由尾气降温装置内的换热片进行第一次换热,为车厢内供暖。换热套与双腔油箱进行二次换热,二次换热后的尾气经第二三通的D、E端口、消音器排放)。当主油腔的出油温度达到20°C左右时,开始采用主油腔内的低标号燃油(如O号)进行供油,其燃烧产生的高温尾气同样经过两次换热,起到提高燃油燃烧效果、防冻的效果。在ECU的控制下,该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能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不同的燃油,并进行气路的切换,达到节能、防冻的效果。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高温尾气也可以从消音器9末端引出,不采用三通管和尾气降温装置,直接经过换热套进行热交换,不存在管道切换的问题,成本更低,适用于常年在寒冷地区行驶的车辆使用。
[0024]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包括发动机、双腔油箱;其特征是所述双腔油箱,包括主油腔、副油腔,主油腔与副油腔之间通过隔腔板隔开,主油腔、副油腔分别通过主输油管、副输油管与滤油器连接,滤油器通过进油管与发动机连接;主输油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双腔油箱、主输油管、滤油器外侧设置有换热套; 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与尾气催化净化器的进气端连接,尾气催化净化器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第一三通管的A端口连接,第一三通管的B端口通过管道与尾气降温装置的进气端连接,尾气降温装置的出气端与换热套连接;换热套上设置有尾气出口,尾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管的D端口连接,第二三通管的E端口通过管道与消音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套内设置有螺旋形的换热管,换热管与换热套之间填充有防冻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三通管的C端口还通过管道与第二三通管的F端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上均设置有阀门,阀门上设置有电动执行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温度传感器、电动执行器均与ECU连接,ECU还与环境温度传感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尾气降温装置,包括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穿置在换热片内。
【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尾气加热式燃油防冻装置,包括发动机、双腔油箱;所述双腔油箱、主输油管、滤油器外侧设置有换热套。发动机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与尾气催化净化器的进气端连接,尾气催化净化器的与第一三通管连接,第一三通管与尾气降温装置的进气端连接,尾气降温装置与换热套连接;换热套上设置有尾气出口,尾气出口与第二三通管连接,第二三通管与消音器连接。高温尾气经由尾气降温装置、换热套与滤油器、主输油管、双腔油箱进行热交换,其燃烧产生的高温尾气不仅能为车厢内供暖还能与双腔油箱进行二次换热。当主油腔的出油温度达到20℃左右时,开始采用主油腔内的低标号燃油进行供油。该实用新型能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不同的燃油。
【IPC分类】F02M31/08
【公开号】CN204783349
【申请号】CN201520473690
【发明人】柯靖
【申请人】十堰恒融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