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解水制造氧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0280阅读:1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解水制造氧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解水制造氧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快,而与之相对的,工业赖以支撑的能源则日益枯竭。能源的日益紧缺导致原油、煤炭等主要能源的价格不断上涨,这又导致了工业化进程受阻。同时,现阶段工业普遍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会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烟尘颗粒等有害物质产生。这些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无论站在能源紧缺的角度、还是站在环境污染的角度,寻找储存丰富、清洁的能源势在必行。

电解水装置是一种通过对水进行电解进而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能量转换装置,其把电能转换为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电解水的能量转换效率主要由氢氧气发生器的电解效率来决定,而在电解水发生装置内,极板间的漏电流大小决定了氢氧气发生器的电解效率,而漏电流对氢氧气发生器电解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多、且电解液温度升快,而整个电解水制氢氧装置的散热能力差。为了解决电解水制氢氧气装置的散热能力差,传统的做法是增大装置的体积,进而通过提高换热面积来实现。该种做法使得整个电解水制氢氧气装置的制造成本上升、设备的功耗上升、用户的使用费用增加,同时也不利于电解水制氢氧气装置的市场推广。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电解水制氢氧气装置在电解水过程中散热效率较低,导致需要增加装置的体积带来的装置制造成本高、功耗上升、用户使用费用增加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解水制造氧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解水制造氧气装置,包括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所述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分为气体传送管道和电解部件两部分;所述气体传送管道分为氢气导出腔体和氧气导出腔体;所述氢气导出腔体和氧气导出腔体的两侧设置有冷却管道,且冷却管道中设置有冷凝管;所述电解部件的正中央焊接有电解腔体;所述电解腔体中设置有正电极接线柱和负电极接线柱,且分别连接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的电解腔体的周围焊接有散热管道;所述的散热管道的下方设置有水槽;所述的电解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入水管道;所述氧气导出腔体中设置有氧气缓冲段,且氧气缓冲段中设置有气体流量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分为气体传送管道和电解部件两部分,电解部件对水进行电解,电解后产生的气体通过气体传送管道进行收集传送,气体传送管道分为氢气导出腔体和氧气导出腔体分别收集氢气和氧气,由于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会带来膨胀,影响到装置的工作,所以冷却管道中的冷凝管可以快速降低气体的温度,电解腔体中设置有正电极接线柱和负电极接线柱,且分别连接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电解腔体中产生的热量则通过散热管道进行散热,水槽中的水与热量进行交换,氧气缓冲段起到缓冲气体的作用,同时气体流量计可以检测气体的流量,便于观察。

优选的,所述入水管道中设置有控制阀,用于控制水的通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控制阀控制水的通断,从而控制氧气发生的启停。

优选的,所述电解腔体的上方设置有上漏电流隔离板,下方设置有下漏电流隔离板,用于保护电路,减少漏电对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的影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漏电流隔离板和下漏电流隔离板可以减少漏电对本体的影响,可以提高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电解部件的外侧设置有绝缘保护壳体,用于绝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绝缘保护壳体可以保护电路,提高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的底部焊接设置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正电极接线柱和负电极接线柱的中央设置有通电保护管道。

优选的,所述氧气缓冲段的右侧设置有泄压阀,用于及时排除压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气体的流速大,压力随之变大时,可以打开泄压阀对气体进行泄压。

优选的,所述氢气导出腔体和氧气导出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导流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导流孔可以引导气体流往气体导出腔体中。

优选的,所述泄压阀与氧气缓冲段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解腔体的中央焊接有阴阳分离板,用于隔绝氢气和氧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阴阳分离板确保气体的纯净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新型电解水制造氧气装置结构简单,噪音小,震动幅度小,成本低,冷却管道中冷凝管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且上漏电流隔离板和下漏电流隔离板减少漏电,保护性能大大增加,电解部件下的水槽可以初步带走电路热量,泄压阀起到保护性能,安全性能高,寿命长,产氧效率高,工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体和水的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中:1-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2-气体传送管道;3-电解部件;4-氢气导出腔体;5-氧气导出腔体;6-冷却管道;7-冷凝管;8-电解腔体;9-正电极接线柱;10-负电极接线柱;11-正极板;12-负极板;13-散热管道;14-水槽;15-入水管道;16-氧气缓冲段;17-气体流量计;18-控制阀;19-上漏电流隔离板;20-下漏电流隔离板;21-绝缘保护壳体;22-支撑架;23-通电保护管道;24-泄压阀;25-导流孔;26-阴阳分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解水制造氧气装置,包括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1,所述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1分为气体传送管道2和电解部件3两部分;所述气体传送管道2分为氢气导出腔体4和氧气导出腔体5;所述氢气导出腔体4和氧气导出腔体5的两侧设置有冷却管道6,且冷却管道6中设置有冷凝管7;所述电解部件3的正中央焊接有电解腔体8;所述电解腔体8中设置有正电极接线柱9和负电极接线柱10,且分别连接有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所述的电解腔体8的周围焊接有散热管道13;所述的散热管道13的下方设置有水槽14;所述的电解腔体8的一侧设置有入水管道15;所述氧气导出腔体5中设置有氧气缓冲段16,且氧气缓冲段16中设置有气体流量计17;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1分为气体传送管道2和电解部件3两部分,电解部件3对水进行电解,电解后产生的气体通过气体传送管道2进行收集传送,气体传送管道2分为氢气导出腔体4和氧气导出腔体5分别收集氢气和氧气,由于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会带来膨胀,影响到装置的工作,所以冷却管道6中的冷凝管7可以快速降低气体的温度,电解腔体8中设置有正电极接线柱9和负电极接线柱10,且分别连接有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电解腔体8中产生的热量则通过散热管道13进行散热,水槽14中的水与热量进行交换,氧气缓冲段16起到缓冲气体的作用,同时气体流量计17可以检测气体的流量,便于观察。

进一步的,所述入水管道15中设置有控制阀18,用于控制水的通断,从而控制氧气发生的启停。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腔体8的上方设置有上漏电流隔离板19,下方设置有下漏电流隔离板20,用于保护电路,减少漏电对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1的影响,可以提高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部件3的外侧设置有绝缘保护壳体21,用于绝缘,提高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1的底部焊接设置有支撑架22。

进一步的,所述正电极接线柱9和负电极接线柱10的中央设置有通电保护管道23。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缓冲段16的右侧设置有泄压阀24,用于及时排除压力,当气体的流速大,压力随之变大时,可以打开泄压阀24对气体进行泄压。

进一步的,所述氢气导出腔体4和氧气导出腔体5的底部设置有导流孔25。

进一步的,所述泄压阀24与氧气缓冲段16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腔体8的中央焊接有阴阳分离板26,用于隔绝氢气和氧气,采用阴阳分离板26确保气体的纯净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1分为气体传送管道2和电解部件3两部分,电解部件3对水进行电解,电解后产生的气体通过气体传送管道2进行收集传送,气体传送管道2分为氢气导出腔体4和氧气导出腔体5分别收集氢气和氧气,由于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会带来膨胀,影响到装置的工作,所以冷却管道6中的冷凝管7可以快速降低气体的温度,控制阀18用于控制水的通断,从而控制氧气发生的启停,启动时将水通往电解腔体8,其中的正电极接线柱9和负电极接线柱10,且分别连接有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阴阳分离板26用于隔绝氢气和氧气,采用阴阳分离板26确保气体的纯净度,上漏电流隔离板19和下漏电流隔离板20用于保护电路,减少漏电对电解水制氧装置本体1的影响,可以提高安全性能。电解腔体8中产生的热量则通过散热管道13进行散热,水槽14中的水与热量进行交换,氧气缓冲段16起到缓冲气体的作用,同时气体流量计17可以检测气体的流量,便于观察,绝缘保护壳体21用于绝缘,提高安全性能,通电保护管道23对电解部件3进行供电,泄压阀24用于及时排除压力,当气体的流速大,压力随之变大时,可以打开泄压阀24对气体进行泄压,保护装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