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棱角的汽车模具专用电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129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带棱角的汽车模具专用电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杂形状的物件表面进行电镀时,如果仅仅采用平板形状的阳极,或者阳极轮廓形状不合理,则会造成物件表面的电场分布不均匀,进而使得物件表面的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导致物件表面镀层质量不一、厚度不一。现有技术采用象形阳极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对于表面坑洼处,简单象形阳极并不能使得物件上达到理想的阴极电流密度分布,加之很多阳极材料由于柔韧性的限制,不适宜进行象形加工。很多汽车模具在电镀时多采用平板形状的铅板作为阳极,汽车模具的棱角处存在镀层薄且不均匀的问题,铅的硬度小、韧性差,不适宜进行象形加工,因而需要对现有技术中汽车模具电镀阳极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装简便,有助于改善棱角处电镀效果的带棱角的汽车模具专用电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棱角的汽车模具专用电镀装置,以待电镀模具为阴极,待电镀模具包括平面及凹凸棱面,包括内设电镀液的电镀槽、挂板、若干根铁丝和铅板,挂板盖设于电镀槽上,挂板为绝缘挂板,铁丝为经过淬火处理的软铁丝,铁丝的底部为与凹凸棱面的表面结构一致的象形底部,铅板的厚度为4mm,且表面均布有Φ10mm呈蜂窝状的小孔;

挂板上设有夹具插孔、插孔组及插槽,插孔组包括均布的若干个插孔单元,相邻的插孔单元之间的距离为5-20mm,插孔组与插槽平行设置,夹具插孔内设有导电的夹具,待电镀模具通过夹具与挂板固定,铁丝通过插孔单元与挂板固定,铅板通过插槽与挂板固定,待电镀模具的平面与铅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铁丝与铅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的3倍,电镀模具、铁丝和铅板的底部位于同一个水平面。

优选的,夹具插孔、插孔组及插槽内填充有带通孔或者通槽的橡胶固定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简单,有助于改善汽车模具棱角处的电镀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镀槽;2、挂板;21、夹具插孔;22、插孔组;23、插槽;24、夹具;3、待电镀模具;31、凹凸棱面;4、铁丝;41、象形底部;5、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带棱角的汽车模具专用电镀装置,以待电镀模具3为阴极,待电镀模具3包括平面及凹凸棱面31,包括内设电镀液的电镀槽1、挂板2、若干根铁丝4和铅板5,挂板2盖设于电镀槽1上,挂板2为绝缘挂板,铁丝4为经过淬火处理的软铁丝,铁丝4的底部为与凹凸棱面31的表面结构一致的象形底部41,铅板5的厚度为4mm,且表面均布有Φ10mm呈蜂窝状的小孔;

挂板2上设有夹具插孔21、插孔组22及插槽23,插孔组22包括均布的若干个插孔单元,相邻的插孔单元之间的距离为5-20mm,插孔组22与插槽23平行设置,夹具插孔21内设有导电的夹具24(现有技术,可以起到夹紧汽车模具的作用即可),待电镀模具3通过夹具24与挂板2固定,铁丝4通过插孔单元与挂板2固定,铅板5通过插槽23与挂板2固定,待电镀模具3的平面与铅板5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铁丝4与铅板5之间的垂直距离的3倍,电镀模具3、铁丝4和铅板5的底部位于同一个水平面。

通过在阴极待电镀模具3与阳极铅板5之间的适当位置设置带有象形底部41的铁丝4,增加了凹凸棱面31的电流密度,有助于改善阴极表面电场分布的均匀性,促使凹凸棱面31的镀层厚度均匀、性能均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极大地改善汽车模具棱角处的电镀效果,提高了电镀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夹具插孔21、插孔组22及插槽23内填充有带通孔或者通槽的橡胶固定件,橡胶固定件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待电镀模具3、铁丝4和铅板5的固定稳定性,防止电镀中发生晃动,影响电镀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