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6619发布日期:2018-10-12 23:5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镀装置中的阴极滚轮导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卷对卷电镀线,现有技术中对于卷对卷电镀线的电镀槽阴极导电装置,现有厂商的设计,主要采用阴极导电毛刷导电和阴极夹具两种导电方式。

一、阴极导电毛刷导电会产生下几方面问题:

1、如果导电毛刷本身强度太大,就会造成导电电毛刷刮花电镀板表面,产品刮花率90%以上。

2、如果导电毛刷本身强度太软,使得导电毛刷与待镀电镀板接触强度轻,容易造成接触不良进而影响镀板均匀性,均匀性下降30%,进而使电镀效率下降,电镀效率下降50%。

3、在走板过程中待镀电镀板对导电毛刷施加一个走板前进方向推力使导电毛刷向前倾斜弯曲,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导电毛刷弯曲变形累计增加,最终会使导电毛刷与待镀电镀板接触面越来越小,使导电效率越来越差,使电镀板均匀性越来越差。

4、在走板过程种会有导电毛刷的刷毛部分脱落,破坏待镀电镀板表面,或者脱落的刷毛进入到药液中,造成药液污染。

5、接线端子在槽体内部距离药液较近,容易使接线端子腐蚀损坏造成导电效果差和污染药液,进而影响待镀电镀板的电镀效果。

二、阴极夹具有下几方面问题:

1、阴极夹具采用弹簧机械式夹住板边导电,容易夹坏板边造成报废,或者使使生产板电镀后板边铜厚不一致而出现荷叶边,出现荷叶边问题率100%,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2、接线端子在槽体内部距离药液较近,容易使接线端子腐蚀损坏造成导电效果差,进而影响待镀电镀板的电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其采用起伏导电滚轮加喷淋管构成,其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板面刮花问题,及导电接触不良引起的电镀效率低、电镀均匀性差、药液污染、板易报废及出现荷叶边等问题,有效确保了电镀均匀性、电镀质量和电镀效果,同时提升了电镀过程中接触供电的安全性和电镀效率。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包括电镀槽体,所述电镀槽体内设有形成起伏状波浪式电镀路径的一组上、下起伏导电滚轮,所述上、下起伏导电滚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级上、下挡水滚轮,所述上、下起伏导电滚轮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所述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分别位于上、下起伏导电滚轮的外侧相对应位置,用于向对应起伏导电滚轮进行导电液喷洒,两组上下挡水滚轮和一组上下起伏导电滚轮的相对应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均设有用于待镀电镀板通过的间隙,所述待镀电镀板的电镀路径为起伏状波浪式路径。本发明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通过上、下起伏导电滚轮的设置,以及上下起伏导电滚轮上下两侧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的设置,使导电装置形成起状导电滚轮加喷淋装置的导电镀槽阴极导电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起伏导电滚可以克服导电毛刷刮花板面的问题,解决导电毛刷刮花板面的问题100%;2.起伏导电滚可以解决导电毛刷接触不良引起的电镀效率低和电镀均匀性差的问题,有效提高电镀效率90%以上和电镀均匀性20%以上;3.起伏导电滚可以彻底解决导电毛刷的刷毛脱落,破坏待镀电镀板表面,或者脱落的刷毛进入到药液中,造成药液污染的问题;4.起伏导电滚可以解决阴极夹具夹坏板边造成的报废的问题,有效提升产品良率;5.起伏导电滚可以完全解决阴极夹具造成的荷叶边问题;6.本发明中起伏阴极导电滚轮采用了具有上下起伏的导电滚轮,波浪式路径,增加了接触面积,同时由于导电滚轮上压下撑待镀电镀板增加了导电滚轮与待镀电镀板的接触力度,有效提升了电镀质量和电镀效果;7.本发明起伏导电滚两边的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的设置,分别对应上导电滚轮和下导电滚轮进行导电液喷洒,有效增加了导电的稳定性,提高了镀板的均匀性,避免刮伤镀板,保护镀板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电镀效率50%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喷淋管中的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分别外接有泵浦。所述上喷淋管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洒方向朝向上起伏导电滚轮的上喷头,所述下喷淋管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洒方向朝向下起伏导电滚轮的下喷头,所述上喷头和下喷头呈相对设置或者呈交错相对分布。所述泵浦持续向喷淋管内输送导电液,导电液通过上喷嘴和下喷嘴分别喷洒到上导电滚轮和下导电滚轮上,有效增加了上、下导电滚轮导电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镀板的均匀性,有效避免镀板刮伤,进而提高了电镀效率50%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起伏导电滚轮中的上起伏导电滚轮与下起伏导电滚轮呈上下交错位置分布。所述上导电滚轮和下导电滚轮的直径为20mm~50mm,所述上导电滚轮和下导电滚轮起伏可通过的最大厚度为1.5mm,使用者可根据待镀板厚度进行选择合适直径的上导电滚轮和下导电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导电滚轮延长至电镀槽体外部通过阴极导电滑环和外部整流机负极连接。所述阴极导电滑环为水银导电滑环。该方式将导电滑环外置在电镀槽外设置的方式,使得阴极待镀电镀板上连接的电线被导电滚轮上导电滑环移置到槽体外进行接线,保证了接线的方便性又保证了电线与接线端子与槽体内药液隔离,增加了接线端子和电线的导电稳定性,同时保证了阴极待镀电镀板上连接电线上所接接线端子与到导电滑环时刻保证接触良好,提高了阴极待镀电镀板电流的稳定性20%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组上、下挡水滚轮中的上挡水滚轮和下挡水滚轮分别呈上下沿同一竖直中心线分布。两组上下挡水滚轮的上挡水滚轮的底部和下挡水滚轮的上部均位于水平面上,且所述下挡水滚轮与相对应的上挡水滚轮呈相切分布,两个上挡水滚轮在水平面上呈浮动设置。所述上挡水滚轮的大小大于所述下挡水滚轮的大小。所述上挡水滚轮的大小与导电滚轮的大小相当。该种上、下挡水滚轮沿同一竖直中心线分布,且上挡水滚轮与导电滚轮相当并大于下挡水滚轮的设置,有效确保上、下挡水滚轮的挡水效果,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本发明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起伏导电滚可以克服导电毛刷刮花板面的问题,解决导电毛刷刮花板面的问题100%;

第二、起伏导电滚可以解决导电毛刷接触不良引起的电镀效率低和电镀均匀性差的问题,有效提高电镀效率90%以上和电镀均匀性20%以上;

第三、起伏导电滚可以彻底解决导电毛刷的刷毛脱落,破坏待镀电镀板表面,或者脱落的刷毛进入到药液中,造成药液污染的问题;

第四、起伏导电滚可以解决阴极夹具夹坏板边造成的报废的问题,有效提升产品良率;

第五、起伏导电滚可以完全解决阴极夹具造成的荷叶边问题;

第六、本发明中起伏阴极导电滚轮采用了具有上下起伏的导电滚轮,波浪式路径,增加了接触面积,同时由于导电滚轮上压下撑待镀电镀板增加了导电滚轮与待镀电镀板的接触力度,有效提升了电镀质量和电镀效果;

第七、本发明起伏导电滚两边的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的设置,分别对应上导电滚轮和下导电滚轮进行导电液喷洒,有效增加了导电的稳定性,提高了镀板的均匀性,避免刮伤镀板,保护镀板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电镀效率50%以上;

第八、本发明将阴极导电滑环外置在电镀槽外设置的方式,使得阴极待镀电镀板上连接的电线被导电滚轮上导电滑环移置到槽体外进行接线,保证了接线的方便性又保证了电线与接线端子与槽体内药液隔离,增加了接线端子和电线的导电稳定性,同时保证了阴极待镀电镀板上连接电线上所接接线端子与到导电滑环时刻保证接触良好,提高了阴极待镀电镀板电流的稳定性20%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2为本发明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3为本发明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中导电滚轮、挡水滚轮和喷淋管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包括电镀槽体7,所述电镀槽体7内设有形成起伏状波浪式电镀路径的一组上、下起伏导电滚轮2,2’,分别为上导电滚轮2’和下导电滚轮2,所述上导电滚轮2’和下导电滚轮2的一侧设有第一组上、下挡水滚轮1,1’,所述上导电滚轮2’和下导电滚轮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组上、下挡水滚轮3,3’,所述上、下起伏导电滚轮2,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喷淋管4’和下喷淋管4,所述上喷淋管4’和下喷淋管4分别位于上导电滚轮2’、下导电滚轮2的外侧相对应位置,用于向对应起伏导电滚轮进行导电液喷洒,两组上、下挡水滚轮1,1’;3,3’和一组上、下起伏导电滚轮2,2’的相对应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均设有用于待镀电镀板8通过的间隙,所述待镀电镀板8的电镀路径为起伏状波浪式路径。本发明电镀槽阴极滚轮配喷淋导电装置通过上、下起伏导电滚轮2,2’的设置,以及上下起伏导电滚轮2,2’上下两侧上喷淋管4’和下喷淋管4的设置,使导电装置形成起状导电滚轮加喷淋装置的导电镀槽阴极导电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起伏导电滚可以克服导电毛刷刮花板面的问题,解决导电毛刷刮花板面的问题100%;2.起伏导电滚可以解决导电毛刷接触不良引起的电镀效率低和电镀均匀性差的问题,有效提高电镀效率90%以上和电镀均匀性20%以上;3.起伏导电滚可以彻底解决导电毛刷的刷毛脱落,破坏待镀电镀板8表面,或者脱落的刷毛进入到药液中,造成药液污染的问题;4.起伏导电滚可以解决阴极夹具夹坏板边造成的报废的问题,有效提升产品良率;5.起伏导电滚可以完全解决阴极夹具造成的荷叶边问题;6.本发明中起伏阴极导电滚轮采用了具有上下起伏的导电滚轮,波浪式路径,增加了接触面积,同时由于导电滚轮上压下撑待镀电镀板8增加了导电滚轮与待镀电镀板8的接触力度,有效提升了电镀质量和电镀效果;7.本发明起伏导电滚两边的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的设置,分别对应上导电滚轮和下导电滚轮进行导电液喷洒,有效增加了导电的稳定性,提高了镀板8的均匀性,避免刮伤镀板8,保护镀板8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电镀效率50%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下喷淋管4,4’中的上喷淋管4’和下喷淋管4外部外接有泵浦6。所述上喷淋管4’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洒方向朝向上导电滚轮2’的上喷嘴9’,所述下喷淋管4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洒方向朝向下导电滚轮2的下喷嘴9,所述上喷嘴9’和下喷嘴9呈相对设置或者呈交错相对分布。所述泵浦6持续向喷淋管内输送导电液,导电液通过上喷嘴和下喷嘴分别喷洒到上导电滚轮和下导电滚轮上,有效增加了上、下导电滚轮导电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镀板8的均匀性,有效避免镀板8刮伤,进而提高了电镀效率50%以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上、下导电滚轮中的上导电滚轮2’与下导电滚轮2呈上下交错位置分布。所述上导电滚轮2’和下导电滚轮2的直径为20mm~50mm,所述上导电滚轮2’和下导电滚轮2起伏可通过的最大厚度为1.5mm,使用者可根据待镀板8厚度进行选择合适直径的上导电滚轮2’和下导电滚轮2。所述上导电滚轮2’、下导电滚轮2延长至电镀槽体外部通过阴极导电滑环6和外部整流机负极连接。所述阴极导电滑环6为水银导电滑环。该方式将导电滑环6外置在电镀槽7外设置的方式,使得阴极待镀电镀板8上连接的电线被导电滚轮上导电滑环移置到槽体外进行接线,保证了接线的方便性又保证了电线与接线端子与槽体内药液隔离,增加了接线端子和电线的导电稳定性,同时保证了阴极待镀电镀板8上连接电线上所接接线端子与到导电滑环时刻保证接触良好,提高了阴极待镀电镀板8电流的稳定性20%以上。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组上、下挡水滚轮1,1’中的上挡水滚轮1’和下挡水滚轮1分别呈上下沿同一竖直中心线分布。所述第二组上、下挡水滚轮3,3’中的上挡水滚轮3’和下挡水滚轮3分别呈上下沿同一竖直中心线分布。上挡水滚轮1’的底部和下挡水滚轮1的上部均位于水平面上,且所述下挡水滚轮1与相对应的上挡水滚轮1’呈相切分布,上挡水滚轮3’的底部和下挡水滚轮3的上部均位于水平面上,且所述下挡水滚轮3与相对应的上挡水滚轮3’呈相切分布,两个上挡水滚轮1’,3’在水平面上呈浮动设置。所述上挡水滚轮1’,3’的大小大于所述下挡水滚轮1,3的大小。所述上挡水滚轮1’,3’的大小与导电滚轮2’的大小相当。该种上、下挡水滚轮沿同一竖直中心线分布,且上挡水滚轮与导电滚轮相当并大于下挡水滚轮的设置,有效确保上、下挡水滚轮的挡水效果,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