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溶性阳极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496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不溶性阳极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不溶性阳极杆。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电镀使用的都是可溶性阳极,在电化学作用下,阳极的金属发生溶解,并释放出电子,当金属例子均匀扩散的印记后,吸收电子,还原成金属,沉积在阴极,形成镀层。可溶性阳极所需的金属是由一种金属或合金铸成后再冲制成不同形状装入阳极袋内。但是阳极袋内的金属,在溶解时,尺寸、形状、和表面积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流密度和电力线分布,最终影响镀层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结构合理实用,使用安全可靠,设备成本低,镀层细致,厚度均匀的不溶性阳极杆。
[0004]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杆体的两端设有铜棒,铜棒连接铜线,在杆体的外面设有钛管,在钛管上涂有铱层,铱层厚度为10-15 μ m,在杆体的外部两侧设有定心柱。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I)、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象形阳极原理,保证阳极与阴极之间距离恒定,在一定电流密度的情况下确保电力线恒定均匀,进而保证镀层细致,厚度均匀;(2)、导电性能优异,电流效率高,单位镀层能耗低;(3)、使用新型本体钛管和外壁铱层具有优异的耐酸和抗腐蚀性能,使用寿命长;(4)、在生产过程中部分区域出现磨损现象,可对磨损区域进行修复,可以多次重新使用,且生产质量不受影响,降低生产成本;(5)、两端铜棒便于夹持,钛管内部为铜线,可进一步降低本身重量,利于生产中的运输和降低对外壁铱层的磨损;(6)、定心柱组件保证生产过程中阳极与阴极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避免阳极和阴极接触而引起的打火和烧焦等缺陷;(7)、对介质、环境不会产生污染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所示,不溶性阳极杆,主要由铜棒1、铜线2、钛管3、铱层4和定心柱5构成;在杆体的两端设有铜棒1,铜棒I连接铜线2,在杆体的外面设有钛管3,在钛管3上涂有铱层4,在杆体的外部两侧设有定心柱5。
[0008]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电镀时本实用新型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液中的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象形阳极原理,保证阳极与阴极之间距离恒定,在一定电流密度的情况下确保电力线恒定均匀,进而保证镀层细致,厚度均匀,铜线2具有良好的导电功能,电流效率高,单位镀层能耗低,铱层4厚度涂有10-15 μπι,定心柱5上加设ρρ帽,防止阳极杆和油管内壁接触。
【主权项】
1.不溶性阳极杆,其特征在于:在杆体的两端设有铜棒(1),铜棒(I)连接铜线(2),在杆体的外面设有钛管(3),在钛管(3)上涂有铱层(4),在杆体的外部两侧设有定心柱(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溶性阳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铱层⑷厚度为10-15μ 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不溶性阳极杆。其技术方案为:在杆体的两端设有铜棒(1),铜棒(1)连接铜线(2),在杆体的外面设有钛管(3),在钛管(3)上涂有铱层(4),在杆体的外部两侧设有定心柱(5)。本实用新型保证了镀层细致,厚度均匀,并且导电性能优异,电流效率高,单位镀层能耗低,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具有耐酸和抗腐蚀性能,使用寿命长,避免了阳极和阴极接触而引起的打火和烧焦等缺陷。
【IPC分类】C25D17/12
【公开号】CN205115654
【申请号】CN201520871571
【发明人】王建春, 许文忠, 任伟, 康寿惠, 李静
【申请人】胜利油田胜鑫防腐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