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隔射孔测试联作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9339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跨隔射孔测试联作管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隔地层射孔测试联作时用于选层分隔射孔层段后再射孔测试的跨隔射孔测试联作管柱。
背景技术
单封隔器射孔测试联作管柱在射孔后在座封进行测试时,对管柱的要求相对要小一些,其管柱上装有封隔器、电子压力计及其托筒等部件;在封隔器座封后进行射孔时,对管柱的要求相对来说要大一些,该管柱上装有减压起爆器、射孔枪、减震器、泄压器、盲接头、软连接器等部件,但是,这种管柱只适用于新井第一层试油射孔测试的情况,而不适用于已有射开段的油井,除非用电缆桥塞把下面已射开层段封住,射孔后再把桥塞钻开,这又给下步试油工序增加了施工难度,影响了试油测试的速度,增加了施工费用,延长了试油周期。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既能实现跨隔层射孔测试又能有效地防止射孔弹在爆炸瞬间产生巨大爆轰波对电子压力计器破坏的跨隔射孔测试联作管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在测试管柱上剪销封隔器和P-T封隔器之间依序连接液压起爆器、射孔枪、减震器,又在此管柱上盲接头之上与电子压力计之间连接泄压器、之下与监测压力计之间连接软连接器。
在上述方案中,双通道剪销封隔器和P-T封隔器构成卡距,测试工具放在卡距之上,射孔枪放在卡距内,多种电子压力计减震保护托筒放在卡距之外,与射孔枪中间隔有封隔器和减震器,泄压阀放在P-T封隔器之下,下连几根空油管后接盲接头,再接软连接器后带监测压力计。通过多种电子压力计减震保护托筒逐层减震以及泄压阀的及时泄压,在能实现跨隔射孔测试工艺一次成功基础上,完全消除了射孔弹在爆炸瞬间产生的爆轰波对电子压力计巨大的冲击力。且每个下井工具之间加入一根油管,增加管柱的柔韧性,以便适用于井下套管的多种变化情况。可以通过双向减震器和多种电子压力子减震保护托筒的减震作用实现电子压力计距离射孔枪14米而不损坏,泄压器能够快速泄掉卡距内的过高压力,满足该工艺的技术要求,且能满足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它能有效地防止射孔弹在爆炸瞬间产生的巨大爆轰波对电子压力计等精密仪器的冲击、震动、破坏作用以及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保证跨隔射孔测试工艺一次成功。


附图是本管柱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附图所示,在该管柱上剪销封隔器6和P-T封隔器10之间依序连接液压起爆器7、射孔枪8、减震器9,又在此管柱上盲接头14之上与电子压力计12之间连接泄压器13、之下与监测压力计16之间连接软连接器15。
在上述方案中,管柱上还装有定位短接1、反循环2、MFE测试工具3、锁紧接头4、安全接头5、电子压力计12及保护托筒11与上述方案构成本管柱。管柱上各部件均是已有的,针对用途不同重新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涉及油田井下跨隔射孔测试联作管柱,管柱上含有剪销封隔器(6)和P-T封隔器(10)、电子压力计的托筒(11)、电了压力计(12)、盲接头(14)和监测压力计(16),其特征在于在该管柱上剪销封隔器(6)和P-T封隔器(10)之间依序连接液压起爆器(7)、射孔枪(8)、减震器(9),又在此管柱上盲接头(14)之上与电子压力计(12)之间连接泄压器(13)、之下与监测压力计(16)之间连接软连接器(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下跨隔射孔测试联作管柱。它在测试管柱上剪销封隔器(6)和P-T封隔器(10)之间依序连接液压起爆器(7)、射孔枪(8)、减震器(9),又在此管柱上盲接头(14)之上与电子压力计(12)之间连接泄压器(13)、之下与监测压力计(16)之间连接软连接器(15)。它能有效地防止射孔弹在爆炸瞬间产生的巨大爆轰波对电子压力计等精密仪器的冲击、震动、破坏作用以及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保证跨隔射孔测试工艺一次成功。
文档编号E21B43/11GK2540506SQ0223567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3日
发明者林玉玺, 范学君, 尹洪东, 史景春 申请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