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稠油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795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稠油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稠油热采水平井的开采技术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稠油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面对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减少的危机,对地下深层稠油的开采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稠油的特点是原油密度高、粘度高、流动阻力大。稠油可在油层流动,流入井筒再向上流动时,因地温不断降低,原油粘度不断上升,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强,即使采用人工举升也无法米出地面。目前,常用的稠油开采方式为注蒸汽热力开采,S卩向稠油层注入一定量的蒸汽,降低稠油粘度。为了防止蒸汽从地面注入到油层这一过程中,热量散失到油层上部的井筒 周围,必须要使用一种能减少热能在井筒段的损失,达到全程保温,提高稠油井筒流速,并防止后期冷伤害的管柱。现有的注汽采油封隔工艺管柱的缺点是1、注汽管道全部使用高真空隔热管,由于高真空隔热管的造价较高,从而导致了采油生产的高成本;2、注气完成后,要先将注气管柱从井筒内提出,再进行采油作业,这样一来,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还会对地层造成冷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超稠油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能达到采用一次管柱实现注汽、采油两个工艺过程的目的;可保持油层温度,实现多轮次的注汽、抽油过程;能避免入井液体对油层的冷伤害、提高注汽油管的保温保干效果、减少井筒热损失、提高产液温度、延长生产周期、转抽简单、节省作业工时和费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稠油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直井段内的油管管柱和设置在水平井段内的真空隔热管管柱;所述油管管柱中,油管的底端与稠油井防倒灌单流阀的顶端密封连接,稠油井防倒灌单流阀下与重复式扶正插管对接;在油管外壁与油井套管内壁之间为氮气隔热层;在油管上,自上而下安装有若干个超稠油井下调整器和超稠油杆式注采器、耐高温井下补偿器;超稠油空心加热体的下端与高压内循环掺水阀、超稠油杆式注采器连接;所述真空隔热管管柱中,真空隔热管的中间安装稠油井脱节装置,真空隔热管上端与释放接头、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连接;所述油管管柱与真空隔热管管柱之间通过重复式扶正插管插入式密闭连接,并通过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重复式扶正插管、稠油井防倒灌单流阀和耐高温井下补偿器形成插入式密闭注汽、采油一体化管柱。
进一步地说,所述超稠油井下调正器的形状为球形,即超稠油井下调正器与油井套管内壁相接触的面为球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直井段采用油管和氮气隔热层替代真空隔热管,降低了管柱的整体造价,进而降低了采油生产成本;另外,注汽完成后,不用将注汽管柱从井筒内提出,使用超稠油杆式注采器即可进行采油作业,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也避免了对地层的冷伤害。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I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油管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超稠油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如图I所示,它包括设置在直井段内的油管管柱和设置在水平井段内的真空隔热管管柱。所述油管管柱中,油管11的底端与稠油井防倒灌单流阀4的顶端密封连接,稠油井防倒灌单流阀4下与重复式扶正插管3对接。如图2所示,在油管11外壁与油井套管14内壁之间为氮气隔热层15。在油管11上,自上而下安装有若干个超稠油井下调整器8和超稠油杆式注采器6、耐高温井下补偿器5。超稠油空心加热体7的下端与高压内循环掺水阀9、超稠油杆式注采器6连接。所述超稠油空心加热体7、高压内循环掺水阀9和超稠油杆式注采器6都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无漏失的优良性能。所述真空隔热管管柱中,真空隔热管12的中间安装稠油井脱节装置1,真空隔热管12上端与释放接头10、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2连接。所述油管管柱与真空隔热管管柱之间通过重复式扶正插管3插入式密闭连接,并通过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2、重复式扶正插管3、稠油井防倒灌单流阀4和耐高温井下补偿器5形成插入式密闭注汽、采油一体化管柱。自油管11的底端至井口,在油管11的外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超稠油井下调整器8,超稠油井下调整器8的设置密度为每三根油管设置一个。所述超稠油井下调整器8的形状为球形,即超稠油井下调整器8与油井的套管内壁相接触的面为球面,这种结构可以减少接触面积,减少热传递,增强注汽效果。
权利要求
1.超稠油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直井段内的油管管柱和设置在水平井段内的真空隔热管管柱; 所述油管管柱中,油管(11)的底端与稠油井防倒灌单流阀(4)的顶端密封连接,稠油井防倒灌单流阀(4)下与重复式扶正插管(3)对接;在油管(11)外壁与油井套管(14)内壁之间为氮气隔热层(15);在油管(11)上,自上而下安装有若干个超稠油井下调整器(8)和超稠油杆式注采器出)、耐高温井下补偿器(5);超稠油空心加热体(7)的下端与高压内 循环掺水阀(9)、超稠油杆式注采器(6)连接; 所述真空隔热管管柱中,真空隔热管(12)的中间安装稠油井脱节装置(I),真空隔热管(12)上端与释放接头(10)、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2)连接; 所述油管管柱与真空隔热管管柱之间通过重复式扶正插管(3)插入式密闭连接,并通过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2)、重复式扶正插管(3)、稠油井防倒灌单流阀(4)和耐高温井下补偿器(5)形成插入式密闭注汽、采油一体化管柱。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稠油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稠油井下调正器(8)的形状为球形,即超稠油井下调正器(8)与油井套管(14)内壁相接触的面为球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超稠油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直井段内的油管管柱和设置在水平井段内的真空隔热管管柱;所述油管管柱中,在油管外壁与油井套管内壁之间为氮气隔热层;所述油管管柱与真空隔热管管柱之间通过重复式扶正插管插入式密闭连接,并通过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重复式扶正插管、稠油井防倒灌单流阀和耐高温井下补偿器形成插入式密闭注汽、采油一体化管柱。所述超稠油井下调正器与油井套管内壁相接触的面为球面。本发明降低了管柱的整体造价,进而降低了采油生产成本;另外,注汽完成后,不用将注汽管柱从井筒内提出,使用超稠油杆式注采器即可进行采油作业,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也避免了对地层的冷伤害。
文档编号E21B43/24GK102644442SQ20121013756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付继彤, 刘凌波, 刘新忠, 史宝光, 周海青, 唐林, 孙宝京, 孙玉钳, 庄栋, 康杰, 张方鸿, 徐庆东, 朱学东, 杨年文, 王刚, 王建立, 王志军, 秦延才, 綦耀升, 舒华文 申请人:山东立鑫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