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斗、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及抓斗作业方法

文档序号:5396852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抓斗、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及抓斗作业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抓斗、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及抓斗作业方法,其中,抓斗包括抓斗座、抓斗壳及刮泥器,其中抓斗壳枢接于抓斗座上,刮泥器位于抓斗壳内,并且刮泥器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刮泥本体,刮泥本体在抓斗壳呈完全张开状态时以至少覆盖抓斗壳的进土口的一部分的形式枢转连接于抓斗座上,使得抓斗在抓土作业时,刮泥器可以自由转动,从而不会覆盖抓斗壳的进士口,影响进入抓斗壳的进土量;且刮泥本体为板状结构,使抓斗在排土时刮土面积将大大增加,可提升抓斗的工作效率。此外,在抓斗作业过程中刮泥器还能压缩岩土以进行挤水排水,从而不需要利用额外的工具和时间排除抓斗内的积水,可进一步提升抓斗的工作效率及节省抓斗的使用成本。
【专利说明】抓斗、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及抓斗作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抓斗及具有该抓斗的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以及抓斗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抓斗广泛用于现代建筑业。特别地,抓斗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中的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抓斗通常包括抓斗座、抓斗壳和刮泥器,其中抓斗壳连接在抓斗座上,刮泥器安装于抓斗壳中,在抓斗工作过程中抓斗壳需要张开和闭合以将岩土抓入并运载到其他地方将其排出。
[0003]目前,抓斗中用的刮泥器通常为固定式,即刮泥器固定设置于抓斗座上,为了不影响进入抓斗壳的进土量,以及为了消除岩土反作用力带来的应力集中,一般将刮泥器的中间设置为镂空结构。具体地,参考图1至图3,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刮泥器20安装于抓斗上的结构不意图;图2所不为图1省略抓斗壳30后的主视结构不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仅示出了抓斗的一半结构,从中可知抓斗至少包括抓斗座10和枢转安装于抓斗座10 —侧的抓斗壳30,其中抓斗座10上固定连接有刮泥器20,且刮泥器20位于抓斗壳30内部。当抓斗工作过程中,抓斗壳30张开和闭合,刮泥器20在其开闭过程中刮掉抓斗壳30内壁的泥土,使抓斗壳30的内部空间更大,同时减少抓斗的质量,提高抓斗的工作效率。
[0004]从图2可知,现有刮泥器20包括分别固定安设于抓斗座10且均向远离抓斗座10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其中,第二支架202包括对称且竖直设置的两块刮泥板2021,第一支架201大致呈杆状,并且倾斜置于两块刮泥板2021的中部的上方,两块刮泥板2021和第一支架201通过连接轴203固定连接在一起,即整个刮泥器20为固定的一个整体,且固定连接在抓斗座10上,由此,刮泥器20形成为中间镂空的结构。
[0005]在抓斗壳30的开闭过程中,由于有些岩土层的粘性较大,经常会附着在抓斗壳30的内壁上,采用上述中间镂空结构的刮泥器20,刮土面积有限,很难一次性将土刮出,需通过几多次开闭抓斗壳30才能将土排净,耗时耗力。另外,有时在抓斗壳30排土前,需要将泥浆、积水排出抓斗壳30外才能排土,而现有的刮泥器20不具备挤水功能,抓斗壳30内的积水只能靠重力作用自由流出,时间漫长。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增强抓斗的刮泥效率,又不会影响抓斗的进土量的抓斗;
[0007]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该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抓斗。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抓斗,包括抓斗座、抓斗壳及刮泥器,其中抓斗壳枢接于抓斗座上,刮泥器位于抓斗壳内,并且刮泥器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刮泥本体,刮泥本体在抓斗壳呈完全张开状态时以至少覆盖抓斗壳的进土口的一部分的形式枢转连接于抓斗座上。
[0009]优选地,所述抓斗壳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刮泥器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刮泥器的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抓斗壳的转动轴线靠近所述抓斗壳的周向内壁。
[0010]优选地,所述刮泥本体沿所述抓斗座到所述抓斗壳的周向内壁方向延伸成大致为长方体形,且所述刮泥本体包括与所述抓斗座连接的连接端及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自由端,其中,所述自由端的中部具有向所述抓斗壳周向内壁延伸的突出部。
[0011]优选地,所述刮泥器还包括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刮泥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刮泥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肋板与所述抓斗座枢转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抓斗中还包括限制所述刮泥器转动幅度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抓斗座或所述抓斗壳上。
[0013]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刮泥器一侧上方和所述刮泥器一侧下方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抓斗座上,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抓斗壳内。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紧贴设置于所述抓斗座的面向所述刮泥器的侧面上的挡板,所述第二限位件为连接于所述抓斗壳的两侧内壁之间的连杆。
[0015]优选地,当所述抓斗壳以准备抓取岩土呈完全张开状态时,所述刮泥器位于所述抓斗壳内的底部,并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当所述抓斗壳已抓入部分岩土呈半张开状态时,所述刮泥器位于所述抓斗壳内的中部,并且在抓入的所述岩土的推动作用下,所述刮泥器转动至抵顶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当所述抓斗壳完成抓取岩土呈完全闭合状态时,所述刮泥器位于所述抓斗壳内的顶部,并且在所述抓斗壳顶部的推动作用下,所述刮泥器回转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
[0016]在上述抓斗及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抓斗作业方法,其中,所述抓斗包括抓斗座、抓斗壳及刮泥器,所述抓斗壳枢接于所述抓斗座上,所述刮泥器位于所述抓斗壳内,所述刮泥器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刮泥本体,所述刮泥本体在所述抓斗壳呈完全张开状态时以至少覆盖所述抓斗壳的进土口的一部分的形式枢转连接于所述抓斗座上,所述抓斗壳内还设置限制所述刮泥器转动幅度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其中,该抓斗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所述抓斗壳完全张开以预备抓取岩土,所述刮泥器转动到所述抓斗壳的底部并抵靠在所述第二限位件上;所述抓斗壳开始闭合以抓取岩土,所述刮泥器在抓入的所述岩土的推动下转动到所述抓斗壳的中部并抵顶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抓斗壳继续闭合,所述刮泥器在所述抓斗壳的顶部的推动下回转远离所述第二限位件以挤压抓入的所述岩土;所述抓斗壳完成闭合,抓入的所述岩土充满所述抓斗壳,所述刮泥器在抓入的所述岩土的支撑作用下位于所述抓斗壳内的顶部。
[0018]优选地,所述的抓斗作业方法,还包括排土步骤:所述抓斗壳开始张开以排除抓入的所述岩土,所述抓斗壳内残留岩土推动所述刮泥器转动至抵顶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抓斗壳继续张开,所述刮泥器回转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并将所述抓斗壳内所述残留岩土刮出所述抓斗壳。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刮泥器设计为具有板状结构的刮泥本体,且刮泥本体在抓斗壳呈完全张开状态时以覆盖抓斗壳的进士口一部分的形式枢转连接于抓斗座上,使得抓斗在进行抓土作业时,刮泥本体可以自由转动,从而不会覆盖抓斗壳的进士口,影响进入抓斗壳的进土量;同时,刮泥本体为板状结构,使抓斗在排土时,刮土面积将大大增加,可以一次性将土排出,增加了刮泥器的刮泥效率,进而提升抓斗的工作效率。使用本发明中的抓斗作业方法,使在抓斗作业过程中刮泥器还能压缩岩土以进行挤水排水,从而不需要利用额外的工具和时间排除抓斗内的积水,可以进一步提升抓斗的工作效率及节省抓斗的使用成本。
[0020]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抓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仅示出抓斗的一半部分;
[0023]图2是图1省略抓斗壳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抓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抓斗一侧的抓斗壳;
[002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抓斗中的刮泥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刮泥器上穿设有销轴;
[0027]图6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7a是本发明提供的抓斗进行抓土时抓斗壳完全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b是图7a中的抓斗壳半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c为图7a中的抓斗壳完全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31]图7d是本发明提供的抓斗进行排土时抓斗壳半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0抓斗座11耳板12第一侧面13销轴[0034]14第一限位件20刮泥201第一支架202第二支架[0035]2021刮泥板203连接轴21刮泥本体22第一肋板[0036]23第二肋板30抓斗壳31进土口32第二限位件
[0037] 33 推杆连接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9]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本发明提供的抓斗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定义的,而“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位词只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40]请参考图4至图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抓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仅示出了抓斗一侧的抓斗壳;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抓斗中的刮泥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刮泥器上穿设有销轴;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1]本发明提供一种抓斗,包括抓斗座10、抓斗壳30及刮泥器20,其中抓斗壳30枢接于抓斗座10上,刮泥器20位于抓斗壳30内,并且刮泥器20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刮泥本体21,刮泥本体21在抓斗壳30呈完全张开状态时以至少覆盖抓斗壳30的进土口 31的一部分的形式枢转连接于抓斗座10上。可知地,刮泥器能够绕抓斗座10自由转动。
[004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抓斗改变了现有的固定式且中部镂空结构的刮泥器20,通过将其上的刮泥器20设计为具有板状结构的刮泥本体21,且刮泥本体21在抓斗壳30呈完全张开状态时以至少覆盖抓斗壳30的进士口 31的一部分的形式枢转连接于抓斗座10上,使抓斗在进行抓土作业时,刮泥本体21可以自由转动,从而不会一直覆盖抓斗壳30的进士口 31,以免影响进入抓斗壳30的进土量,同时,刮泥本体21为板状结构,使抓斗在排土时,刮土面积将大大增加,可以一次性将土排出,提升抓斗的工作效率。
[0043]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抓斗壳30的转动轴线与刮泥器20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刮泥器20的转动轴线相对于抓斗壳30的转动轴线靠近抓斗壳30的周向内壁。这样,既可以防止刮泥器20和抓斗壳30相对运动时两者形成干涉,也可以最大限度增加刮泥器20的刮泥本体21的大小,以增加一次的刮土面积。
[0044]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刮泥本体21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形式,例如参考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刮泥器20的刮泥本体21大致呈长方体形,沿抓斗座10向抓斗壳30的周向内壁方向延伸,包括与抓斗座10连接的连接端210及与连接端210相对的自由端211,其中,自由端211的中部具有向抓斗壳30周向内壁延伸的突出部2111,该突出部2111也呈长方体形。该种形状的刮泥本体21既符合抓斗壳30内部空间大小,也可最大程度的增加一次的刮土面积。其中,可以理解地,刮泥本体21的自由端211的两端部可进行圆滑过度处理,以减少刮泥本体21受到的磨损,以延长刮泥器20的使用寿命。
[0045]其中,为了增加刮泥器20的强度,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刮泥器20还可以包括两块相对的第一肋板22,且刮泥本体21通过两块第一肋板22与抓斗座10枢转连接。具体地,两块第一肋板22连接于刮泥本体21的上表面,且与刮泥本体21垂直设置,两块第一肋板22的延伸方向与刮泥本体21的延伸方向一致。相应地,刮泥器20还可以包括两块相对的第二肋板23,两块第二肋板23连接于刮泥本体21的下表面,且与刮泥本体21垂直设置,两块第二肋板23自刮泥本体21的突出部2111向刮泥本体21的连接端210延伸,以进一步提高刮泥器20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0046]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刮泥器20本身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加工成本低,其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即制造时一体成型,或者是后序使用中在刮泥本体21上安装可拆卸的加强肋板。当然,本发明提供的刮泥本体21也可以具有其他结构或形状,例如可以为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第一肋板22和第二肋板23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本发明对此类变形结构不作限定。
[0047]另外,为了实现刮泥器20与抓斗座10的枢转连接,可以在抓斗座10上设置两块相对的耳板11,将两块耳板11与两块第一肋板22通过销轴13连接。具体地,耳板11设置在抓斗座10的面向刮泥本体21的第一侧面12上,且两块耳板11之间的距离大大于两块第一肋板22之间的距离,即两块第一肋板22位于两块耳板11之间,两块耳板11和两个第一肋板22上均设置有通孔(未标号),销轴13依次穿设过其中一块耳板11、两块第一肋板22和另一块耳板11,以形成刮泥器20与抓斗座10的枢转连接,从而在抓斗抓土时可自由转动,以减少刮泥器20对抓斗壳30的进土量的影响。可知地,刮泥器20与抓斗座10的枢接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一切公知方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0048]此外,为了进保证刮泥器20工作的有效性,本实施例中,抓斗中还可以包括安装于抓斗座10或抓斗壳30上的限位件,用于限制刮泥器20的转动幅度,以免刮泥器20出现转动过度,从而影响抓斗的正常工作。具体地,参考图7a,在本实施例中,抓斗中的限位件包括分别位于刮泥器20第一侧上方和刮泥器20第一侧下方的第一限位件14和第二限位件32,第一限位件14可以为紧贴设置于第一侧面12的挡板。并且,本实施例中,挡板的沿竖直方向的延伸高度高于第一肋板22的靠近第一侧面12的第一端部的沿竖直方向的延伸高度,使挡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刮泥器20的第一侧上方,当第一肋板22的第一端部全部抵靠在挡板上时限制刮泥器20位于最上方的第一位置,即第一位置为刮泥器20转动的最上限位置。
[0049]第二限位件32可以为连接于抓斗壳30的两侧内壁之间的连杆,当刮泥本体21抵靠在连杆上时限制刮泥器20位于最下方的第二位置,即第二位置为刮泥器20转动的最下限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当刮泥器20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均是在抓斗壳30内部(如图7a和图7b),避免刮泥器20脱离出抓斗壳30,而无法正常工作。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安装形式,只要能对刮泥器20的转动进行限制,例如,可以仅设置一个紧贴第一侧面12的限位件,该限位件自刮泥器20的第一侧上方一直延伸至刮泥器20的第一侧下方,限位件上端部可以为挡板,下端部可以为具有朝向刮泥器20的方向突出的限位部,只要能满足本发明的要求,都应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50]通过设置上述限位件,使得抓斗作业过程中,刮泥器20将随着抓斗壳30的开闭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完成刮除抓斗壳30内壁的岩土。具体地,当抓斗壳30以准备抓取岩土呈完全张开状态时,刮泥器20位于抓斗壳30内的底部,并抵靠于第二限位件32上;当抓斗壳30已抓入部分岩土呈半张开状态时,刮泥器20位于抓斗壳30内的中部,并且在抓入的所述岩土的推动作用下,所述刮泥器20转动至抵顶于第一限位件14上;当抓斗壳30完成抓取岩土呈完全闭合状态时,刮泥器20位于抓斗壳30内的顶部,并且在抓斗壳30顶部的推动作用下,刮泥器20回转远离第一限位件14。除了上述抓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抓斗的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该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其他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通过采用上述抓斗,可以一次性清理出抓斗壳30内壁上附着的岩土,从而保证抓斗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抓取物体,并减少抓斗空载时的质量,提高抓斗的工作效率。
[0051]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抓斗作业方法,请参考图7a至图7d,图7a为本发明提供的抓斗进行抓土时抓斗壳30完全张开时的结构不意图;图7b为图7a中的抓斗壳30半张开时的结构不意图;图7c为图7a中的抓斗壳30完全闭合时的结构不意图;图7d为本发明提供的抓斗进行排土时抓斗壳30半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该抓斗作业方法使用前述的抓斗,具体地,抓斗包括抓斗座10、抓斗壳30及刮泥器20,抓斗壳30枢接于抓斗座10上,刮泥器20位于抓斗壳30内,刮泥器20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刮泥本体21,刮泥本体21在抓斗壳30呈完全张开状态时以至少覆盖抓斗壳30的进土 口 31的一部分的形式枢转连接于抓斗座10上,抓斗壳30内还设置限制刮泥器20转动幅度的第一限位件14和第二限位件32,其中,该抓斗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2]SlO:抓斗壳30完全张开以预备抓取岩土,刮泥器20转动到抓斗壳30的底部并抵靠在第二限位件32上;具体而言,此时,抓斗准备进行抓土作业,其最初的状态如图7a所示,抓斗壳30处于完全张开的状态,刮泥器20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自然转动并搭在抓斗壳30的第二限位件32上,即在第二限位件32的作用下刮泥器20被限制在最下方的第二位置处,而不会脱离出抓斗壳30。
[0053]Sll:抓斗壳30开始闭合以抓取岩土,刮泥器20在抓入的岩土的推动下转动到抓斗壳30的中部并抵顶在第一限位件14上;具体而言,此时抓斗开始抓入岩土,如图7b所示,抓斗壳30沿图7b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岩土从抓斗壳30的进土口 31充入,在岩土的作用下,刮泥器20沿图7b的顺利针方向转动,被推动并限制在最上方的第一位置处,此时刮泥器20上的第一肋板22完全抵靠在第一限位件14上,刮泥器20不再转动。在此过程中,因刮泥器20可以绕抓斗座10自由转动,使岩土可顺利充入不会受到刮泥器20的影响,即刮泥器20的存在不会影响抓斗壳30的进土量。
[0054]S12:抓斗壳30继续闭合,刮泥器20在抓斗壳30的顶部的推动下回转远离第二限位件14以挤压抓入的岩土 ;具体而言,此时抓斗继续抓入岩土,即抓斗壳继续沿图7b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岩土将继续充入抓斗壳30内,随着抓斗壳30继续逆时针转动,抓斗壳30顶部外端的推杆连接轴套33正好作用于刮泥器20的自由端211上,带动刮泥器20也逆时针回转运动,从而刮泥器20将会与抓斗壳30 —起压缩抓斗壳30内的岩土,使岩土内的泥衆和积水能够被顺利挤出。
[0055]S13:抓斗壳30完成闭合,抓入的岩土充满抓斗壳30,刮泥器20在抓入的岩土的支撑作用下位于抓斗壳30内的顶部。具体而言,此时抓土完成抓土作业,如图7c所示,抓斗壳30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岩土已经充满整个抓斗壳30内,刮泥器20位于抓斗壳30的上部,并且此时,刮泥器20已经不再限制于第一位置了。
[0056]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该抓斗作业方法还包括排土步骤:
[0057]S20:抓斗壳30开始张开以排除抓入的岩土,抓斗壳30内残留岩土推动刮泥器20转动至抵顶于第一限位件14上;具体而言,当抓斗进行排土作业时,如图7d所示,抓斗壳30沿图7d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在逐步张开的过程中,抓斗壳30内的岩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纷纷排出抓斗壳30。但是抓斗壳30内会有部分岩土附着在抓斗壳内壁上未能及时排出,这些未及时排出的岩土也随着顺时针转动,从而刮泥器20在岩土的附着力的推动下,沿图7d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并限制于第一位置。
[0058]S21:抓斗壳30继续张开,刮泥器20回转远离第一限位件14并将抓斗壳30内残留岩土刮出抓斗壳30。具体而言,抓斗壳30将继续顺时针转动,刮泥器20会利用自身重力及对土层附着力的反作用力将残留在抓斗壳30内的岩土刮出抓斗壳30,又因为本发明提供的刮泥器20具有呈板状结构的刮泥本体21,使一次的刮土面积大大增加,可一次性将岩土排出。
[0059]综上,本发明主要优化了抓斗的结构,同传统抓斗相比,本发明改变了抓斗中刮泥器20的布局形式及连接方式,即将刮泥器20的刮泥本体21在抓斗壳30呈完全张开状态时以覆盖抓斗壳30的进土 口 一部分的形式设置于抓斗壳30内,且刮泥器20枢转连接于抓斗座10上以绕抓斗座10自由转动,使抓斗进行抓土作业时,刮泥器20不会影响抓斗壳30的进土量,在抓斗排土作业时,刮泥器20在又可以利用自身重力及对岩土土层附着力的反作用力一次性将岩土排出。此外,本发明还优化了抓斗作业方法,使抓斗不仅具有正常的抓土和排土功能,同时还具备在抓土过程中压缩岩土以进行挤水排水的功能,从而不需要利用额外的工具和时间排除抓斗内的积水,可以提升抓斗的工作效率及节省抓斗的使用成本。
[0060]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62]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抓斗,包括抓斗座(10)、抓斗壳(30)及刮泥器(20),所述抓斗壳(30)枢接于所述抓斗座(10)上,所述刮泥器(20)位于所述抓斗壳(3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器(20)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刮泥本体(21),所述刮泥本体(21)在所述抓斗壳(30)呈完全张开状态时以至少覆盖所述抓斗壳(30)的进土口( 31)的一部分的形式枢转连接于所述抓斗座(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斗壳(3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刮泥器(20)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刮泥器(20)的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抓斗壳(30)的转动轴线靠近所述抓斗壳(30)的周向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本体(21)沿所述抓斗座(10)到所述抓斗壳(30)的周向内壁方向延伸成大致为长方体形,且所述刮泥本体(21)包括与所述抓斗座(IO )连接的连接端(210 )及与所述连接端(210 )相对的自由端(211 ),其中,所述自由端(211)的中部具有向所述抓斗壳(30)周向内壁延伸的突出部(2111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器(20)还包括第一肋板(22),所述第一肋板(22 )垂直连接于所述刮泥本体(21)的上表面,所述刮泥本体(21)通过所述第一肋板(22)与所述抓斗座(10)枢转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斗中还包括限制所述刮泥器(20)转动幅度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抓斗座(10)或所述抓斗壳(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刮泥器(20)—侧上方和所述刮泥器(20) —侧下方的第一限位件(14)和第二限位件(32),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14)设置于所述抓斗座(10)上,所述第二限位件(32)设置于所述抓斗壳(3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4)为紧贴设置于所述抓斗座(10)的面向所述刮泥器(20)的侧面上的挡板,所述第二限位件(32)为连接于所述抓斗壳(30)的两侧内壁之间的连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抓斗壳(30)以准备抓取岩土呈完全张开状态时,所述刮泥器(20)位于所述抓斗壳(30)内的底部,并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件(32)上;当所述抓斗壳(30)已抓入部分岩土呈半张开状态时,所述刮泥器(20)位于所述抓斗壳(30)内的中部,并且在抓入的所述岩土的推动作用下,所述刮泥器(20)转动至抵顶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4)上;当所述抓斗壳(30)完成抓取岩土呈完全闭合状态时,所述刮泥器(20)位于所述抓斗壳(30)内的顶部,并且在所述抓斗壳(30)顶部的推动作用下,所述刮泥器(20)回转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14)。
9.一种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成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抓斗。
10.一种抓斗作业方法,所述抓斗包括抓斗座(10)、抓斗壳(30)及刮泥器(20),所述抓斗壳(30)枢接于所述抓斗座(10)上,所述刮泥器(20)位于所述抓斗壳(30)内,所述刮泥器(20)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刮泥本体(21),所述刮泥本体(21)在所述抓斗壳(30)呈完全张开状态时以至少覆盖所述抓斗壳(30)的进土口(31)的一部分的形式枢转连接于所述抓斗座(10)上,所述抓斗壳(30)内还设置限制所述刮泥器(20)转动幅度的第一限位件(14)和第二限位件(32),其中,所述抓斗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抓斗壳(30)完全张开以预备抓取岩土,所述刮泥器(20)转动到所述抓斗壳(30)的底部并抵靠在所述第二限位件(32)上;所述抓斗壳(30)开始闭合以抓取岩土,所述刮泥器(20)在抓入的所述岩土的推动下转动到所述抓斗壳(30)的中部并抵顶在所述第一限位件(14)上;所述抓斗壳(30)继续闭合,所述刮泥器(20)在所述抓斗壳(30)的顶部的推动下回转远离所述第二限位件(14)以挤压抓入的所述岩土 ;所述抓斗壳(30)完成闭合,抓入的所述岩土充满所述抓斗壳(30),所述刮泥器(20)在抓入的所述岩土的支撑作用下位于所述抓斗壳(30)内的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抓斗作业方法,还包括排土步骤:所述抓斗壳(30)开始张开以排除抓入的所述岩土,所述抓斗壳(30)内残留岩土推动所述刮泥器(20)转动至抵顶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4)上;所述抓斗壳(30)继续张开,所述刮泥器(20)回转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14)并将所述抓斗壳(30)内所述残留岩土·刮出所述抓斗壳(30)。
【文档编号】E02F5/02GK103572791SQ20131055224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7日
【发明者】乔国华, 方东辉, 朱长林 申请人: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