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体托顶硐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084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填体托顶硐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硐室,尤其涉及一种充填体托顶硐室。
背景技术
目前,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分层联络道两侧无进路,进行下一分层回采时,充填体顶板靠两侧夹制力稳定,一旦充填过程发生离析、分层、充填不接顶或充填体下采空区放置时间过长的现象,会导致充填体发生脱层。而且,脱层前无任何征兆,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分层联络道或分层道充填体脱层的问题,有效提高分层联络道、分层道充填体的稳定性的充填体托顶硐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填体托顶硐室,包括分层联络道和分层联络道回填层,所述分层联络道回填层的上层、所述分层联络道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托顶硐室。所述托顶硐室为是间隔一定距离开挖的硐室。所述托顶硐室为连续开挖的硐室。
·[0008]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填体托顶硐室,当充填过程发生中断、离析、分层或充填不接顶的现象时,由于新增了托顶硐室,托顶硐室与分层联络道、分层道充填体构成的整体充填体,可以受矿柱或原岩的支撑,避免脱层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混凝砼分层道充填体顶板的稳定性,保证人员在充填体顶板下工作的安全性。以前分层联络道的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5天,45天后将发生开裂和变形现象,现在分层联络道的使用时间可超过60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分层联络道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分层联络道的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二分层道联络道的主视图。图中,1- 一分层分层联络道,2-托顶硐室,3- 一分层分层联络道回填层,4-整体充填体,5- 二分层原岩帮或矿柱,6- 二分层分层联络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填体托顶硐室,包括一分层分层联络道I和一分层分层联络道回填层3,在一分层分层联络道回填层3的上层,一分层分层联络道I的一侧或两侧开挖有托顶硐室2。托顶硐室2可以是间隔一定距离开挖的硐室,也可以是开挖连续的硐室。当一分层采场回采结束后,对一分层分层联络道I进行回填,当一侧无进路时,在一分层分层联络道回填层3的上层一侧开挖充填体托顶硐室2 ;当两侧均无进路时,在一分层分层联络道回填层3的上层两侧开挖充填体托顶硐室2,托顶硐室2宽I 3m,高2 4m,深2 4m,间距为3 5m。根据实际情况,托顶硐室2还可以是开挖连续的硐室。如图3所示,当一分层充填结束后,一分层分层联络道I的充填体和托顶硐室2的充填体形成一个整体充填体4。二分层分层联络道6掘进后,人员在整体充填体4的下面作业,整体充填体4受到二分层原岩帮或矿柱5的支撑,从而形成稳定的充填体,确保生产人员的安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 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充填体托顶硐室,包括分层联络道(I)和分层联络道回填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联络道回填层(3)的上层、所述分层联络道(I)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托顶硐室(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填体托顶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托顶硐室(2)为是间隔一定距离开挖的硐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填体托顶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托顶硐室(2)为连续开挖的硐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填体托顶硐室,包括分层联络道和分层联络道回填层,所述分层联络道回填层的上层、所述分层联络道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托顶硐室。该充填体托顶硐室,当充填过程发生中断、离析、分层或充填不接顶的现象时,由于新增了托顶硐室,托顶硐室与分层联络道、分层道充填体构成的整体充填体,可以受矿柱或原岩的支撑,避免脱层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混凝砼分层道充填体顶板的稳定性,保证人员在充填体顶板下工作的安全性。以前分层联络道的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5天,45天后将发生开裂和变形现象,现在分层联络道的使用时间可超过60天。
文档编号E21F15/00GK203146012SQ20132011889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王永定, 于长春, 陈永强, 李季秀 申请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