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智能喷雾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6075阅读:1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用降尘装置,具体为一种隧道智能喷雾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隧道建设项目将会更多,带来隧道的快速发展,独头掘进的隧道越来越长,而建设的周期将会更短。隧道降尘是各地隧道施工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人们对环境认识的提高,降尘和施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针对这一现状,国内行业开发了多项具有不同适应性的降尘技术,通风除尘等降尘技术。其特点为:

1、压入式通风。利用洞外的大功率风机,将洞外的新鲜空气经通风管道送入掌子面,使洞内空气压力增高,自动向洞外流动,从而降低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并逐步将有害烟尘带出洞外,达到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其缺点是:除掘进面以外的其他工作面污染严重,如果是上坡洞或夏季,由于靠空气压力排出,使在掘进1000 m以上将在洞口300 m左右往洞内将形成一条烟带,能见度低,效率很低。

2、吸出式通风。利用洞内大功率风机,通过风管将掌子面附近的污浊空气吸出洞外,使洞内空气压力降低,洞外新鲜空气自动补充,达到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优点:能将有害烟尘直接排出洞外,效果优于压入式通风。缺点:常需随隧道掘进移动风机位置,接长风管,通风断断续续,为防止爆破飞石,一般风机安装在距离掘进面较远的位置,排污效果受到一定局限,且夏天排出烟尘聚集在洞口,容易造成回流现象。

3、压吸结合式通风。是吸取压入、吸出通风优点的综合通风方法,其效率相对较高,但使用设备多,耗能大,通风费用太高。

4、竖井通风。在隧道适当位置拱顶至地表开挖一条竖直通道,利用洞内外气压差和温度差形成烟囱效应,将有害烟尘排出洞外,新鲜空气自动向洞内补充,洞内空气质量较好。但由于竖井位置固定,费用高,不宜多设,还需采用其他通风方法配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隧道降尘存在工作面污染严重、易回流、能耗大且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隧道智能喷雾降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隧道智能喷雾降尘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悬挂在风带下方且与其轴线平行的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加压水泵和过滤器,且进水管上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的喷淋管,喷淋管的两端均设置有雾化喷头,且喷淋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系统包括粉尘浓度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PLC、固态继电器,粉尘浓度传感器和热释电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PLC的输入端连接,PLC的输出端分别与加压水泵的信号接收端和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

作业时,粉尘浓度传感器测得现场的粉尘浓度并上传给PLC,PLC首先判断现场的粉尘浓度是否达到或超过预先设定好的喷淋降尘点,如果比预先设定的值小,不执行任何动作,如果满足条件,PLC将给固态继电器一个高电平信号,使常开型的固态继电器闭合,从而打开电磁阀,使水路畅通,雾化喷头开始喷雾;随着喷雾的进行,粉尘浓度不断降低,当粉尘浓度降低至预先设定的停喷点时,PLC输出低电平信号,使固态继电器恢复常开状态,从而关闭电磁阀,切断水路,停止喷淋,克服了现有隧道降尘存在工作面污染严重、易回流、能耗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有效的降低了隧道内的粉尘含量,改善了洞内作业环境,而且缩短了通风时间,保护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为隧道快速机械化施工和洞内施工环境提供了保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降尘费用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加压水泵,3-过滤器,4-喷淋管,5-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隧道智能喷雾降尘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悬挂在风带下方且与其轴线平行的进水管1,进水管1上设置有加压水泵2和过滤器3,且进水管1上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的喷淋管4,喷淋管4的两端均设置有雾化喷头5,且喷淋管4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系统包括粉尘浓度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PLC、固态继电器,粉尘浓度传感器和热释电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PLC的输入端连接,PLC的输出端分别与加压水泵2的信号接收端和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PLC选用ZP127-Z矿用自动控制洒水降尘装置主机,粉尘浓度传感器选用GCG1000粉尘浓度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选用GUR7矿用热释电传感器。

安装时,首先在隧道外将需要安装的进水管1及喷淋管4按尺寸融接好并装好雾化喷头,接着用装载机将其带入隧道中,施工人员通过挂绳装好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