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正压风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7785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正压风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压风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正压风筒。



背景技术:

正压风筒作为煤矿井下通风设备,是煤矿安全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通风安全装置,它的主要用途是与局部扇风机配套使用,向煤矿、隧道、井下、山洞等作业场所输送新鲜风流,具有导风作用,给矿场提供了辅助的生产作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现有技术中正压风筒采用金属圆状端圈,大多为钢丝制作而成,使正压风筒整体质量较大,在井下安装和搬运费时费力,导致矿工劳动效率低下,同时在风筒连接处的密封性不足,会造成过度的磨损和腐蚀现象,不利于风筒的长期稳定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矿用正压风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正压风筒,包括风筒本体,所述风筒本体一侧套接有风机连接板,所述风机连接板外表壁套接有压合垫片,且压合垫片内表壁设有安装板,所述风筒本体与风机连接板连接处套接有橡胶圈,所述风筒本体通过固定绳套与衔接杆固定连接,且衔接杆上方套接有定位挂环,所述定位挂环内表壁设有限位块,所述风筒本体外表壁设有缝合槽,且缝合槽通过连接扣与风筒本体卡扣连接,所述风筒本体另一侧套接有风筒连接板,所述风筒连接板内表壁开设有螺旋凹槽,所述风筒连接板内部开设有风筒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风机连接板采用一次压合成型技术,且风机连接板厚度为2.5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挂环共安装有六个,且六个定位挂环关于风筒本体相互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扣为菱形结构,且连接扣通过嵌入式卡扣覆盖在缝合槽上表面与风筒本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缝合槽共安装有四个,且四个缝合槽为等间距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块共安装有六个,且六个限位块关于定位挂环中心处对称。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风筒本体与风机连接板和风筒连接板之间设有橡胶圈,能够对连接处起到安全密封的作用,同时采用了热合的工艺技术,能够有效延长橡胶圈的使用寿命,其次,通过安装的定位挂环,能够将风筒本体进行悬挂安装,避免了风筒本体直接接触地面造成过度的腐蚀现象,另一方面,该正压风筒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风筒的密封性较强,安装固定步骤简单,降低了使用者的操作负担,进而提高了风筒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正压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正压风筒的风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矿用正压风筒的定位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风机连接板、2-橡胶圈、3-风筒本体、4-定位挂环、5-连接扣、6-缝合槽、7-风筒连接板、8-螺旋凹槽、9-风筒孔、10-压合垫片、11-安装板、12-限位块、13-衔接杆、14-固定绳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矿用正压风筒,包括风筒本体3,风筒本体3一侧套接有风机连接板1,风机连接板1外表壁套接有压合垫片10,且压合垫片10内表壁设有安装板11,风筒本体3与风机连接板1连接处套接有橡胶圈2,风筒本体3通过固定绳套14与衔接杆13固定连接,且衔接杆13上方套接有定位挂环4,定位挂环4内表壁设有限位块12,风筒本体3外表壁设有缝合槽6,且缝合槽6通过连接扣5与风筒本体3卡扣连接,风筒本体3另一侧套接有风筒连接板7,风筒连接板7内表壁开设有螺旋凹槽8,风筒连接板7内部开设有风筒孔9。

风机连接板1采用一次压合成型技术,且风机连接板1厚度为2.5cm,增强了风机连接板1的坚固性,也加强了连接处的连接稳定性,定位挂环4共安装有六个,且六个定位挂环4关于风筒本体3相互对称,连接扣5为菱形结构,且连接扣5通过嵌入式卡扣覆盖在缝合槽6上表面与风筒本体3连接,缝合槽6共安装有四个,且四个缝合槽6为等间距结构,限位块12共安装有六个,且六个限位块12关于定位挂环4中心处对称,能够将定位挂环4进行稳定的悬挂定位,避免定位挂环4晃动,造成风筒本体3的晃动影响使用。

工作原理:该矿用正压风筒使用时,将风机连接板1套接在风机出风口处,将压合垫片10压合对连接处密封,通过螺钉将安装板11进行固定,之后伸展开风筒本体3,将定位挂环4与工作地点的挂钩进行连接,将风筒本体4提升离开地面,避免风筒本体4受到意外伤害,通过缝合圈6能够将风筒本体3进行起到连接的作用,通过连接扣5进行紧固卡扣,当风筒长度不足时,通过风筒连接板7将下一个风筒本体3嵌入到螺旋凹槽8内进行连接,进而使得该正压风筒能够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