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卡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474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抽油杆卡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钻管接箍或接头,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杆卡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抽油杆外径为28mm左右,首先,其较小的外径一般只能使用普通管钳上扣和卸扣,不但费力,且耗费作业时间;其次,若想使用液压钳对抽油杆进行装载,却因液压钳的应用直径较大(140_左右)而无法与抽油杆扣紧咬合。
[000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宄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抽油杆卡瓦,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卸方便、安全性高、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抽油杆效率的抽油杆卡瓦。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抽油杆卡瓦,用以卡持抽油杆,包括圆柱型主体,所述圆柱型主体包括两个“C”型的卡瓦,所述每个卡瓦的内侧均开设有卡牙,且两个所述卡瓦的卡牙相围合形成夹持所述抽油杆的夹持腔,所述每个卡牙沿轴向方向分为夹持部和两个牙部,所述两个牙部分别设置在夹持部的两侧,所述夹持部具有内凹型的弧形夹持面,所述每个牙部由纵向设有的若干条凸楞组成,所述若干凸楞拼接形成阶梯状,所述两卡瓦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卡瓦通过转轴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卡牙上设有渗碳层。
[0009]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结构设计简单,可对折开合以安装在抽油杆上以便液压钳扣紧操作,拆卸方便,提高了装卸抽油杆效率;二、卡牙与抽油杆之间采用凸楞线接触和弧形夹持面面接触,具有很好的咬合效果,且受力均匀,面接触不会使抽油杆表面留下表面硬伤;三、圆柱型主体的设计方便与液压钳配合使用,可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001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杆卡瓦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第一^^瓦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2中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1中第二卡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6]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抽油杆卡瓦,用以卡持抽油杆,包括圆柱型主体,圆柱型主体包括两个“C”型的卡瓦,即第一卡瓦I和第二卡瓦2,第一卡瓦I和第二卡瓦2的内侧均开设有卡牙,且第一卡瓦I和第二卡瓦2的卡牙相围合形成夹持抽油杆的夹持腔3,每个卡牙沿轴向方向分为夹持部13和两个牙部12,两个牙部12分别设置在夹持部13的两侧,夹持部13具有内凹型的弧形夹持面,每个牙部12由纵向设有的若干条凸楞121组成,若干凸楞121拼接形成阶梯状,两个牙部12两卡瓦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抽油杆卡瓦的结构设计简单,可对折开合以安装在抽油杆上以便液压钳扣紧操作,拆卸方便,提高装卸抽油杆效率;卡牙与抽油杆之间采用凸楞121线接触和弧形夹持面面接触相结合的接触方式,具有很好的咬合效果且受力均匀,面接触不会使抽油杆表面留下表面硬伤,以免过度受伤抽油杆在重复应力作用下断裂而出现抽油杆掉入井中的危险;圆柱型主体的设计方便与液压钳配合使用,可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0017]抽油杆卡瓦的第一卡瓦I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栓11,第二卡瓦2的相应一端设有与第一轴栓11相匹配的第二轴栓21,第一轴栓11和第二轴栓21通过转轴相连接,制造第一卡瓦I和第二卡瓦2所用材质为油井钻杆接头专用钢,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卡瓦具有多种尺寸以夹持不同外径的抽油杆。
[0018]抽油杆卡瓦的紧固件为螺栓,第一卡瓦I和第二卡瓦2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旋接螺栓的安装孔,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操作。
[0019]抽油杆卡瓦的卡牙上设有渗碳层,卡牙经过高温渗碳工艺处理,硬度高,防止使用中打滑。
[0020]抽油杆卡瓦的外形设计为可与液压钳使用外径配套的圆柱体型,可对折开合,中心部位设计有与抽油杆外径对应的两片卡牙,上扣或卸扣时先将抽油杆卡瓦扣到抽油杆本体上,用锁紧螺栓锁紧后,再使用液压钳扣紧抽油杆卡瓦本体,等于加大了抽油杆外径,又同时产生了杠杆作用,这样就可以轻松自如上扣和卸扣了。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技术原理。
【主权项】
1.一种抽油杆卡瓦,用以卡持抽油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型主体,所述圆柱型主体包括两个“C”型的卡瓦,所述每个卡瓦的内侧均开设有卡牙,且两个所述卡瓦的卡牙相围合形成夹持所述抽油杆的夹持腔(3),所述每个卡牙沿轴向方向分为夹持部(13)和两个牙部(12),所述两个牙部(12)分别设置在夹持部(13)的两侧,所述夹持部(13)具有内凹型的弧形夹持面,所述每个牙部由纵向设有的若干条凸楞(111)组成,所述若干凸楞(111)拼接形成阶梯状,所述两卡瓦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瓦通过转轴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牙上设有渗碳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卸方便、安全性高、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卸抽油杆效率的抽油杆卡瓦,包括圆柱型主体,圆柱型主体包括两个“C”型的卡瓦,每个卡瓦的内侧均开设有卡牙,且两个卡瓦的卡牙相围合形成夹持抽油杆的夹持腔,每个卡牙沿轴向方向分为夹持部和两个牙部,两个牙部分别设置在夹持部的两侧,夹持部具有内凹型的弧形夹持面,每个牙部由纵向设有的若干条凸楞组成,若干凸楞拼接形成阶梯状,两卡瓦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可对折开合以安装在抽油杆上以便液压钳扣紧操作,拆卸方便;卡牙与抽油杆之间采用凸楞线接触和圆弧夹持面面接触,具有很好的咬合效果且受力均匀,不会使抽油杆表面留下表面硬伤。
【IPC分类】E21B19/10
【公开号】CN204646142
【申请号】CN201520343779
【发明人】皮学军, 韩志勇
【申请人】北京奥意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