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冷剂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501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致冷剂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致冷剂压缩机(100)具备:密封容器(103);压缩机构部(101),其将吸入密封容器(103)内的致冷剂吸入并压缩;马达(102),其驱动压缩机构部(101;吸入管(104),其在吸入致冷剂时将该致冷剂吸入密封容器(103)内;罩(117a),其与吸入管(104)的出口对置地设置,使从吸入管(104)吸入的致冷剂与该罩(117a)碰撞并气液分离的液体致冷剂落下到马达(102)的线圈(126)上;以及吸入通道(118),其将从吸入管(104)吸入的致冷剂与罩(117a)碰撞并气液分离的气体致冷剂导向设在压缩机构部(101)的压缩室的入口。由此,通过防止被吸入密封容器(103)内的作为压缩对象的致冷剂的密度下降,能防止冷冻能力下降,并且,通过使马达(102)的温度下降,能提高马达效率。
【专利说明】致冷剂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致冷剂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设备,尤其涉及具有在密封容器内吸入致冷剂后吸入该密封容器内的致冷剂并压缩的压缩机构部的低压腔室方式的致冷剂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在密封容器内收纳压缩致冷剂的压缩机构部与驱动该压缩机构部的马达的致冷剂压缩机,具有密封容器内的压力成为致冷剂的排出压力的高压腔室方式的致冷剂压缩机。但是,在高压腔室方式的致冷剂压缩机中,由于密封容器内为高温高压,因此,马达的线圈温度上升,例如在使用普通的铁素体磁铁的马达中,存在马达效率下降的课题。
[0003]另一方面,具有密封容器内的压力成为致冷剂的吸入压力的低压腔室方式的致冷剂压缩机。在该低压腔室方式的致冷剂压缩机中,能够利用低温低压的吸入致冷剂冷却马达。但是,由于吸入密封容器内的致冷剂冷却马达,产生致冷剂(气体)的密度下降,因此,存在在冷冻循环中循环的致冷剂循环量减少,冷冻能力下降,且冷冻循环的效率也下降之类的问题。因此,在低压腔室方式的致冷剂压缩机中,采用不受马达的热影响地将吸入致冷剂导入压缩机构部的结构。
[0004]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3-50695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本发明除了通过利用压缩机部分隔密封壳体I内外,在压缩机部5的与在连结棍6与电动机部2的转子4的轴15内沿轴向的贯通孔16的电动机部2侧相对的密封壳体I中设置吸入管20,并且,在压缩机5部设置接受来自贯通孔16的吸入气体的吸入孔19,不与电动机部2的热量接触地将吸入气体导向压缩机部5侧,在气液分离后,从吸入孔19吸入缸室”(参照公报第2页右下栏第5行?第14行)。
[0005]另外,在日本特开平9-23609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第二发明的主旨在于,在内置压缩机构及其驱动马达的密封外壳内吸入致冷剂气体并吸入上述压缩机构,并且,在上述压缩机构的压缩室具备喷射液体致冷剂的一部分的液体注入回路的冷冻装置用密封式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在致冷剂在致冷剂的吸入管中直接被导向上述压缩机构的位置,连接在上述密封壳体上,并且,使上述液体注入回路分支,将其一方连接在将液体致冷剂向上述马达喷射的位置”(参照第
[0015]段)。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50695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360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压缩机中,被吸入密封壳体I内的致冷剂不会受到来自马达的热影响,但另一方面,马达未被冷却而成为高温。因此,在使用温度越高效率越下降的例如使用了铁素体磁铁的马达中,存在马达效率下降的问题。另外,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压缩机为了分离与气体一起被吸入的液体致冷剂,使用旋转的气液分离板21 (参照图1),通过该气液分离板21的旋转,液体致冷剂容易混合到流速上升的致冷剂流中,还存在气液分离效率小的问题。
[0012]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压缩机中,为了防止由吸入密封外壳内的致冷剂的过热引起的密度下降,并且实现马达的高效率化,利用液体注入回路将在冷凝器中冷凝液化的液体致冷剂喷射到马达上而冷却。这样实现由马达使用温度下降带来的高效率化,但是,需要其他马达冷却用液体注入回路。因此,存在冷冻循环结构复杂,控制也复杂,成本上升的问题。另外,在压缩机内喷射的液体致冷剂与气体致冷剂的气液分离困难,尤其压缩机的转数(旋转速度)高,在致冷剂循环量多的运转条件下,容易将液体致冷剂吸入压缩机构部,吸入密封外壳内的致冷剂的气液分离比较困难。并且,由于未向发热量最大的线圈喷射液体致冷剂,因此,存在无法进行有效的马达的冷却的问题。
[0013]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防止被吸入密封容器内的作为压缩对象的致冷剂的密度下降而能够防止冷冻能力下降,并且,通过使马达温度下降而提高马达效率,低成本、可靠性高、且高效率的致冷剂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设备。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映本发明的一侧面的致冷剂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收纳在上述密封容器中,在致冷剂被吸入到上述密封容器内后,吸入该密封容器内的致冷剂并压缩的压缩机构部;收纳在上述密封容器,并驱动上述压缩机构部的马达;用于将致冷剂吸入上述密封容器内的吸入管;与上述吸入管的出口对置地设置,将使从上述吸入管吸入的致冷剂碰撞而进行气液分离的液体致冷剂落下到上述马达的线圈上的罩;以及将从上述吸入管吸入的致冷剂与上述罩碰撞并进行气液分离的气体致冷剂导向设在上述压缩机构部的压缩室的入口的吸入通道。
[0016]另外,反映本发明的一侧面的冷冻循环设备具备作为冷冻或空调用致冷剂压缩机的上述致冷剂压缩机。
[0017]发明效果
[0018]根据本发明,能防止被吸入密封容器内的作为压缩对象的致冷剂的过热,并且,能够进行可靠的吸入致冷剂的气液分离,未对冷冻循环实施特别的改变,能利用液体致冷剂,进行马达中发热量最大的线圈的冷却。
[0019]S卩,能够提供能通过被吸入密封容器内的作为压缩对象的致冷剂的密度下降防止冷冻能力下降,并且,能通过使马达温度下降而提高马达效率,低成本、可靠性高且高效率的致冷剂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设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致冷剂压缩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0021]图2是图1所示的罩及其支撑结构的立体图。
[0022]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0023]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的罩的立体图。
[0024]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卷轴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接着,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6]《第一实施方式》
[0027]首先,参照图1及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002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0的纵剖视图。
[0029]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密封容器内为低温低压的吸入气体空间的低压腔室方式的旋转压缩机(旋转活塞形压缩机)100为例对本发明的致冷剂压缩机进行说明。另外,在此,对压缩机构部配置在比马达靠下方的致冷剂压缩机的例子进行说明。
[0030]如图1所示,旋转压缩机100是用于空气调节器等空调装置或冷冻装置等冷冻空调用的致冷剂压缩机。该旋转压缩机100是具有构成机箱的密封容器103,从设在密封容器103的上部的吸入管104向密封容器103内导入致冷剂,密封容器103成为致冷剂的吸入压力的低压腔室方式的致冷剂压缩机。在密封容器103内的下侧配置压缩机构部101,在密封容器103内的上侧配置对压缩机构部101施加旋转动力的马达102。其中,压缩机构部101及马达102在密封容器103内密封地被收纳。
[0031]马达102具有转子102a与定子102b。定子102b被固定支撑在密封容器103的内壁面。转子102a被固定支撑在轴105上。并且,通过对卷绕在定子102b的插槽部(未图示)上的线圈126通电而对转子102a施加旋转动力。
[0032]压缩机构部101具有缸106、辊107及叶片108,是旋转式的压缩机构部。缸106固定在密封容器103的内壁面所固定支撑的机架109的下侧。辊107呈圆筒形状,能旋转地嵌合在轴105的偏心部105a上,在缸106内进行偏心旋转运动。轴105由设在机架109上的上轴承110、固定在缸106的下侧的下轴承111旋转自如地支撑。另外,偏心部105a具有相对于轴105的由上轴承110及下轴承111支撑的部分的轴心偏心的轴心。
[0033]叶片108以总是与辊107的外周面接触运动的方式安装在缸106上。该叶片108被弹簧112总是按压在辊107的外周面,与辊107的偏心旋转运动配合地在缸106内往复运动。利用该叶片108,在缸106的内部形成压缩室(未图示)。
[0034]压缩室与设在缸106上的吸入口(未图示)连通,通过设在下轴承111上的排出口(未图示)与形成在下轴承111的下侧的排出室113连通。另外,在排出口上设有排出阀(未图示)。排出管114从排出室113向密封容器103的外侧延伸,与设在旋转压缩机100的旁边(侧方)的油分离器115连通。由压缩机构部101压缩的致冷剂通过油分离器115释放到冷冻循环(未图示)中。
[0035]在马达102的上方具备罩117a。该罩117a的俯视形状呈具有比转子102a的外径大,与定子102b的安装线圈126的插槽部的直径大致相同程度的直径的圆形,立体形状为向上凸的构成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大致半球壳形状)。罩117a与吸入管104的出口对置地设置,配置在被吸入密封容器103内的作为压缩对象的致冷剂与该罩117a的上表面碰撞并气液分离的致冷剂中的液体致冷剂落下到线圈126上的位置。
[0036]图2是图1所示的罩117a及其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罩117a通过支撑脚117c并利用焊接或螺钉连结等固定在密封容器103(参照图1)的内壁面所固定的环形状的支撑板117b上。在支撑板117b上设有多个用于使气体致冷剂的通气良好的气体孔117d。
[0037]返回图1,旋转压缩机100还具备吸入通道118。该吸入通道118其一端与比罩117a靠上方的密封容器103内的上部连通,通过密封容器103的外侧,将另一端连接在设在缸106上的吸入口(未图示)而连通。
[0038]接着,对如上那样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039]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0中,以气液混合状态从冷冻循环返回的致冷剂从吸入管104导入密封容器103内。被导入密封容器103内的致冷剂从吸入管104的出口流出不久之后,与罩117a碰撞。与罩117a碰撞的致冷剂中、密度大的液体致冷剂沿大致半球壳形状的罩117a的上表面向外侧流并从外周端缘向下方流,并落下到卷绕在定子102b的插槽部的线圈126中的位于转子102a的上方的上侧线圈部126a上。
[0040]因此,定子102b的线圈126由从罩117a的外周端缘落下的液体致冷剂冷却。另夕卜,液体致冷剂通过设在转子102a的外周与定子102b的内周之间的间隙、以及定子102b的外周与密封容器103的内壁面之间的致冷剂通道122流向位于定子102b的下部的下部空间。此时,液体致冷剂冷却转子102a及定子102b的表面,并贮存在位于机架109的上部的空间。
[0041]马达102的发热量由构成马达102的各部的损失决定,最大的损失主要是由通电时的导线的电阻决定的线圈126的损失(所谓的铜损)。因此,通过以从吸入管104吸入的致冷剂中的液体致冷剂落下到定子102b的线圈126上的方式构成罩117a,能够使用液体致冷剂积极地冷却发热量最大的定子102b的线圈126。由此,能有效地冷却马达102。
[0042]另外,在冷冻循环中循环的微量的润滑油也与吸入致冷剂一起贮存在位于机架109的上部的空间中。因此,在机架109上设有油返回通道125,通过油返回通道125,使润滑油从位于机架109的上部的空间向设在缸106上的吸入口(未图示)返回。
[0043]另一方面,与罩117a碰撞的致冷剂中、密度小的气体致冷剂滞留在位于定子102b上部的上部空间,并被吸入配置在罩117a的上方的吸入通道118的入口。被吸入吸入通道118的入口的气体致冷剂通过吸入通道118流向压缩机构部101。因此,作为压缩对象的气体致冷剂几乎不会受到来自马达102的热影响地、即极力抑制该气体致冷剂的温度上升地供给至压缩机构部101。
[0044]来自吸入通道118的致冷剂经过吸入口(未图示)流入由压缩机构部101的形成在缸106的内表面与辊107的外表面之间的叶片108分隔的压缩室(未图示)。流入压缩室的致冷剂由通过轴105的旋转而偏心旋转的辊107压缩,成为规定的排出压力,结果,排出阀(未图示)开阀而流入排出室113。流入排出室113的致冷剂通过排出管114流入油分离器115。在油分离器115中,对与致冷剂一起从压缩室流出的润滑油进行分离回收,致冷剂流出到冷冻循环。随此,回收的润滑油通过油返回管116返回密封容器103内。
[0045]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0具备:密封容器103 ;收纳在密封容器103中,将吸入密封容器103内的致冷剂吸入并压缩的压缩机构部101 ;收纳在密封容器103,并驱动压缩机构部101的马达102 ;用于将致冷剂吸入密封容器103内的吸入管104 ;与吸入管104的出口对置地设置,使供从吸入管104吸入的致冷剂碰撞并进行气液分离的致冷剂落下到马达102的线圈126上的罩117a ;以及将从吸入管104吸入的致冷剂与罩117a碰撞并气液分离的气体致冷剂导向设在压缩机构部101上的压缩室的入口的吸入通道118。
[0046]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密封容器103内为低温低压的吸入气体空间,压缩机构部101配置在比马达102靠下方的旋转压缩机100中,以气液混合状态返回致冷剂压缩机的吸入致冷剂在密封容器103内气液分离,防止由液体致冷剂向压缩机构部101的吸入引起的可靠性下降。分离后的气体致冷剂在极力抑制来自马达102的过热的状态下被导向压缩机构部101,分离后的液体致冷剂用于马达102的定子102b的线圈126的冷却。
[0047]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吸入密封容器103内的作为压缩对象的致冷剂过热,并且,能进行可靠的吸入致冷剂的气液分离,能不对冷冻循环实施特别的改变地利用液体致冷剂冷却马达102中发热量最大的线圈126。
[0048]S卩,通过防止被吸入密封容器103内的作为压缩对象的致冷剂的密度下降,能够防止冷冻能力下降,并且,能够通过使马达102的温度下降,提高马达102的效率,能够提供作为低成本、可靠性高且高效率的致冷剂压缩机的旋转压缩机100。
[0049]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旋转压缩机100为例进行说明,但即使将压缩机构部配置在比马达靠下方的卷轴压缩机也能为相同的结构,能应用本发明。
[0050]《第二实施方式》
[0051]接着,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0052]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a的纵剖视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不仅能冷却定子102b的上部线圈126a,还能冷却定子102b的下部线圈部126b的致冷剂压缩机的例子。
[005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低压腔室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a为例进行说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0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0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使用在转子102a的外周面形成斜槽(槽)102c的被称为斜马达的马达102、以及在转子102a的下方配置盘(板体)121。
[0054]如图3所示,在转子102a的外周面形成从上向下向与该转子102a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扭转,从转子102a的上端到下端连续地连接的斜槽102c。在此,转子102a从上方观察绕逆时针旋转。通过使用具有形成有这种斜槽102c的转子102a的马达102,得到转矩变动小且降低马达102的振动、噪音的效果。
[0055]另外,在转子102a的下方设有盘121。该盘121固定在轴105上,配置在与卷绕在定子102b的插槽部的线圈126中的位于转子102a的下方的下侧线圈126b的一部分相同高度的位置。另外,用于消除轴105的偏心重量的平衡锤123 —体地安装在盘121的下侧。
[0056]接着,对如上那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057]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a中,在位于定子102b的上部的上部空间中,冷却了定子102b的上侧线圈部126a的液体致冷剂贮存在定子102b的上部,能够将该液体致冷剂利用形成在转子102a的外周面的斜槽102c导向转子102a的下部。此时,液体致冷剂能够冷却转子102a外周面及定子102b内周面。
[0058]另外,被导向转子102a的下部的液体致冷剂落下到盘121上,利用在旋转的盘121上受到的离心力,飞溅到定子102b的下侧线圈126b上。由此,能够利用液体致冷剂冷却定子102b的下侧线圈126b,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马达102的冷却。
[0059]在此,能够利用由转子102a的斜槽102c产生的粘性泵效果将贮存在定子102b的上部的液体致冷剂积极地移送到转子102a的下部。由此,能够省略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在定子102b的外周与密封容器103的内壁面之间的致冷剂通道122 (参照图1)。因此,能够在构成定子102b的铜板中有效地形成磁区,也可以期待提高马达102的效率。
[0060]根据这种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0a,除了能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外,还能从定子102b的上下双方有效地冷却马达102中发热量最大的定子102b的线圈126。由此,能提供进一步降低马达102的使用温度,更高效率的致冷剂压缩机。
[0061]另外,也能实现由使用在转子102a的外周面形成斜槽102c的斜马达带来的振动、噪音降低。但是,在振动、噪音原本没有问题的场合、在采用由于转子制造情况而无法形成连续的斜槽的斜马达的场合,可以使用在转子的外周面具有阶跃状槽(具有在垂直方向上不连续地变化的部分的从转子102a的上端连接到下端的槽)的近似斜马达。或者,可以在通常的马达中在转子的外周面形成斜槽。另外,在该情况下,安装在转子上的磁铁与转子的轴向平行。即使这种使用近似斜马达或在通常的马达的转子的外周面形成斜槽的场合,也能得到相同的马达冷却效果,因此,能提供高效率的致冷剂压缩机。
[0062]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以旋转压缩机10a为例进行说明,但即使将压缩机构部配置在比马达靠下方的卷轴压缩机也能为同样的结构,能应用本发明。
[0063]《第三实施方式》
[0064]接着,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0065]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的罩119的立体图。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能够以更低成本进行吸入致冷剂的气液分离的致冷剂压缩机的例子。
[0066]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图4所示的罩结构体119代替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机10UOOa的罩117a及其支撑结构而使用。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0067]如图4所示,罩结构体119具备大致半球壳形状的罩119a与一体地设在罩119a上的密封容器103(参照图1)的内壁面所固定支撑的环形状的支撑板(支撑体)119b。BP,罩119a与用于固定支撑该罩119a的支撑板119b —起由一张板材一体成形。在罩119a的外周侧形成多个用于使液体致冷剂分离并滴下的液孔119e,还在其外周侧形成多个用于使气体致冷剂的通气良好的气体孔119f。
[0068]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除了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上述罩119a还能与用于固定支撑该罩119a的支撑板11%—起由一张板材冲压成型,因此,能以更低成本的结构进行气液分离。
[0069]《第四实施方式》
[0070]接着,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0071]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卷轴压缩机200的纵剖视图。
[0072]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于本发明的致冷剂压缩机,以密封容器内为低温低压的吸入气体空间的低压腔室方式的卷轴压缩机200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此,对将压缩机构部配置在比马达靠上方的致冷剂压缩机的例子进行说明。
[0073]如图5所示,卷轴压缩机200是用于空气调节器等空调装置或冷冻装置等冷冻空调用的致冷剂压缩机。该卷轴压缩机200具有构成机箱的密封容器203,在密封容器203上设有用于将致冷剂吸入密封容器203内的吸入管204、用于排出被压缩的致冷剂的排出管214。在密封容器203内的上侧配置具备固定卷轴230和与该固定卷轴230啮合并旋转运动的旋转卷轴231的卷轴式压缩机构部201。固定卷轴230及旋转卷轴231分别具有漩涡状的齿形形状部。另外,在密封容器203内的下侧配置具有转子202a与定子202b的马达202。在此,压缩机构部201及马达202在密封容器203内密封地被收纳。
[0074]在设在旋转卷轴231的背面(下面)的旋转轴承231a上插入由设在机架209上的主轴承210支撑的轴205的偏心部205a。并且,配置在旋转卷轴231与机架209之间的十字环232在轴205旋转时限制旋转卷轴231的自转运动,在旋转卷轴231上进行旋转运动。
[0075]吸入管204用于取出致冷剂气体,与密封容器203内连通。密封容器203的内部空间和由固定卷轴230与旋转卷轴231形成的压缩室由吸入通道218连通。排出管214用于将压缩后的致冷剂气体向外部排出,与设在固定卷轴230的上部的排出室213连通。
[0076]在马达202的下方配置轴承支撑板233。设在轴承支撑板233上的副轴承234与设在机架209上的主轴承210 —起旋转自如地支撑轴205。
[0077]在马达202的上方具备罩217。该罩217呈具有比转子202a的外径大,与安装定子202b的线圈226的插槽部(未图示)的直径相同程度的直径的例如圆筒形状。罩217与吸入管204的出口对置地设置,配置在被吸入密封容器203内的作为压缩对象的吸入致冷剂与圆筒形状的罩217的侧面碰撞并气液分离的致冷剂中的液体致冷剂落下到线圈226上的位置。该罩217利用例如螺钉连结等固定在机架209上。
[0078]吸入通道218形成在机架209的内部,一端与比罩217靠上方的密封容器203内的上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在固定卷轴230的吸入口 220上而连通。这样,在为压缩机构部201位于上部,马达202位于下部的结构的致冷剂压缩机的情况下,能够将吸入管204设在压缩机构部201与马达202之间,吸入管204与吸入口 220之间的距离变近。由此,吸入通道218的距离变短,通过吸入通道218的致冷剂难以受到热量的影响,因此,能在密封容器203的内部形成吸入通道218。但是,在由于密封容器203内的空间的情况而难以形成吸入通道的情况下,可以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密封容器203的外侧的方式设置吸入通道。
[0079]在此,作为马达202,使用在转子202a的外周面形成斜槽(槽)202c的斜马达。在转子202a的外周面形成从上向下向与该转子202a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扭转,从转子202a的上端到下端连续地连接的斜槽202c。在此,转子202a从上方观察绕顺时针旋转。
[0080]另外,在转子202a的下方设有盘221。该盘221固定在轴205上,配置在与卷绕在定子202b的插槽部的线圈226中的位于转子202a的下方的下侧线圈226b的一部分相同高度。另外,将用于消除轴205的偏心重量的平衡锤223 —体地安装在盘221的下侧。
[0081]接着,对如上那样构成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082]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卷轴压缩机200中,以气液混合状态从冷冻循环返回的致冷剂从吸入管204被导向密封容器203内。被导向密封容器203内的致冷剂在从吸入管204的出口流出不久之后,与圆筒形状的罩217碰撞。与罩217碰撞的致冷剂中、密度大的液体致冷剂与罩217碰撞后从罩217向下方流,落下到卷绕在定子202b的插槽部的线圈226中的位于转子202a的上方的上侧线圈部226a上。
[0083]因此,定子202b的线圈226由从罩217落下的液体致冷剂冷却。该液体致冷剂之后利用转子202a的斜槽202c的粘性泵效果一边冷却转子202a的外周面及定子202b的内周面一边被导向转子202a的下部。被导向转子202a的下部的液体致冷剂落下到盘221上,利用在旋转的盘221上受到的离心力,飞溅到定子202b的下侧线圈226b上。由此,能够利用液体致冷剂冷却定子202b下侧线圈226b,能够从上下两方有效地冷却马达202中发热量最大的定子202b的线圈226。
[0084]另一方面,与罩217碰撞的致冷剂中、密度小的气体致冷剂与罩217碰撞后,在位于定子202b的上部的上部空间滞留,被吸入配置在罩217的上方的吸入通道218的入口。被吸入吸入通道218的入口的气体致冷剂通过吸入通道218流向设在固定卷轴230内的吸入口 220。因此,作为压缩对象的气体致冷剂几乎不受到来自马达202的热影响地、即极力抑制该气体致冷剂的温度上升地供给至压缩机构部201。
[0085]当驱动马达202而使转子202a及轴205旋转时,随此,压缩机构部201的旋转卷轴231开始旋转运动。通过该动作,旋转卷轴231及固定卷轴230的漩涡状的齿形形状部啮合而形成压缩室。
[0086]此时,从吸入口 220流入的致冷剂气体由压缩室压缩。伴随轴205的旋转,致冷剂气体一边随着向旋转卷轴231及固定卷轴230的中央方向移动减少容积,一边被压缩。由此,高压化的致冷剂气体成为规定的排出压力,结果,排出阀226开阀,从形成在固定卷轴230上的排出口 224流入排出室213。向固定卷轴230的上部的排出室213排出的致冷剂最终通过排出管214排出到卷轴压缩机200的外部。
[0087]如上所述,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密封容器203内为低温低压的吸入气体空间,将压缩机构部201配置在比马达202靠下方的卷轴压缩机200中,以气液混合状态返回致冷剂压缩机的吸入致冷剂在密封容器203内进行气液分离,防止由液体致冷剂向压缩机构部201的吸入产生的可靠性下降。分离后的气体致冷剂在极力抑制来自马达202的过热的状态下被导向压缩机构部201,分离后的液体致冷剂用于从上下双方冷却马达202的定子202b的线圈226。
[0088]因此,根据第四实施方式,能够防止被吸入密封容器203内的作为压缩对象的致冷剂过热,并且,能够进行可靠的吸入致冷剂的气液分离,能不对冷冻循环实施特别的改变地利用液体致冷剂从上下双方对马达202中发热量最大的线圈226进行冷却。
[0089]S卩,通过防止被吸入密封容器203内的作为压缩对象的致冷剂的密度下降,能够防止冷冻能力下降,并且,能够通过使马达202的温度下降提高马达202的效率,能够提供作为低成本、可靠性高且高效率的致冷剂压缩机的卷轴压缩机200。
[0090]另外,也能够实现由使用在转子202a的外周面形成斜槽202c的斜马达带来的振动、噪音降低。但是,在振动、噪音原本没有问题的场合、或采用由于转子制造上的情况而无法形成连续的斜槽的斜马达的场合,可以使用在转子的外周面具有阶跃状的槽的近似斜马达的、或在通常的马达中在转子的外周面形成斜槽。即使这样构成的场合,也能得到相同的马达冷却效果,因此,能提供高效率的致冷剂压缩机。
[0091]另外,在马达的温度不太高的场合,也能采用使用在外周面没有斜槽的通常的马达,利用液体致冷剂只冷却定子的上侧线圈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为了润滑油及液体致冷剂的滴下,期望在定子202b的外周与密封容器203的内周面之间设置致冷剂通道。
[0092]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以卷轴压缩机200为例进行说明,但将压缩机构部配置在比马达靠上方的旋转压缩机也能为同样的结构,能应用本发明。
[0093]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包括多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为了容易明白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未限定为必须包括全部的结构。另外,能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能在某实施方式上添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能对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0094]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卷轴压缩机、旋转压缩机的场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未限定于此。本发明只要是具有在致冷剂被吸入到密封容器内后,吸入该密封容器内的致冷剂并压缩的压缩机构部的低压腔室方式的致冷剂压缩机,则也能应用于其他形式的致冷剂压缩机。
[0095]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大致半球壳形状的罩117a、119a或圆筒形状的罩217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未限定于此。本发明只要使从吸入管吸入的致冷剂碰撞并使气液分离的液体致冷剂落下到马达的线圈上,则能使用大致圆锥形状等其他形状的罩。
[0096]另外,本发明构成为具备作为冷冻或空调用致冷剂压缩机的本发明的致冷剂压缩机。该冷冻循环设备具备本发明的致冷剂压缩机、从由致冷剂压缩机压缩并成为高温高压的致冷剂气体放热的冷凝器、对来自冷凝器的高压致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装置、使来自减压装置的液体致冷剂蒸发的蒸发器。这种冷冻循环设备能适用于冷冻装置、空调装置、加热泵式供开水机等。
[0097]符号说明
[0098]100、100a—旋转压缩机(致冷剂压缩机),101—压缩机构部,102—马达,102a—转子,102b —定子,102c—斜槽(槽),103—密封容器,104—吸入管,105—轴,117a—罩,118—吸入通道,119a—罩,119b—支撑板(支撑体),121—盘(板体),126—线圈,126b—下部线圈部,200一卷轴压缩机(致冷剂压缩机),201一压缩机构部,202一马达,202a一转子,202b—定子,202c—斜槽(槽),203—密封容器,204—吸入管,205—轴,217—罩,218—吸入通道,221一盘(板体),226一线圈,226b一下部线圈部。
【权利要求】
1.一种致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 密封容器; 压缩机构部,该压缩机构部收纳在上述密封容器中,在致冷剂被吸入到上述密封容器内后,吸入该密封容器内的致冷剂并压缩; 马达,该马达收纳在上述密封容器中,并驱动上述压缩机构部; 吸入管,该吸入管用于将致冷剂吸入上述密封容器内; 罩,该罩与上述吸入管的出口对置地设置,使从上述吸入管吸入的致冷剂与该罩碰撞并气液分离的液体致冷剂落下到上述马达的线圈上;以及 吸入通道,该吸入通道将从上述吸入管吸入的致冷剂与上述罩碰撞并气液分离的气体致冷剂导向设在上述压缩机构部的压缩室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马达具有固定在上述密封容器内的定子与旋转的转子, 在上述转子的外周形成从上向下向与该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扭转的槽, 上述致冷剂压缩机具备: 轴,该轴固定支撑上述转子;以及 板体,该板体配置在与卷绕在上述定子上的上述线圈中的位于上述转子的下方的下侧线圈部的一部分相同的高度,并固定在上述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罩与用于固定支撑该罩的支撑体一起由一张板材一体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罩与用于固定支撑该罩的支撑体一起由一张板材一体成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致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缩机构部是旋转式压缩机构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致冷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缩机构部是卷轴式压缩机构部。
7.—种冷冻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 作为冷冻或空调用致冷剂压缩机具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致冷剂压缩机。
【文档编号】F04C29/02GK104321530SQ201280073285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小山昌喜, 笹尾桂史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