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7327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高压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金属三通管件冷挤压成型机上运用的把管胚内填充的介
质水,增压到超高压压力的超高压增压缸。
背景技术
增压缸是常见的部件,但是现有的增压缸它是用油压对油压实现增压到高压,要把油增压到超高压,由于油的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时,会达到很高的温度,这时候容易燃烧或爆炸,发生工业事故;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用油压把水增压水压的增压缸,所以也没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近似的增压缸出现和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用油压增加水压的超高压增压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压增压缸包括有增压缸体和超高压缸体,所述的超高压缸体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增压缸体的两端,所述的增压缸体和超高压缸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增压缸体上两端设置有油进出通道,所述增压缸体内的柱塞杆两端延伸至超高压缸体内,并作为柱塞与超高压缸体的内腔配合构成活塞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就可以实现通过用油作为介质来输出超高压力的水,并且随着增压缸内的柱塞杆滑移,其两端的超高压缸体都可以产生超高压的水,这样我们只要外界连接好管路,则可以对外界一直施加超高压力的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柱塞杆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从超高压缸体的端部延伸出;所述的增压缸体的内腔的直径大于超高压缸体的内腔直径,所述的两个超高压缸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该产品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可以通过限位杆来限制柱
塞杆的运动范围,防止柱塞杆移动超限对其他零部件造成的损害。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示意图;[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超高压增压缸,包括有增压缸体1和超高压缸体2,所述的超高压缸体2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增压缸体1的两端,所述的增压缸体1和高压缸体2之间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的增压缸体1上两端设置有油进出通道ll,所述增压缸体1内的柱塞杆12两端延伸至高压缸体2内,并作为柱塞与超高压缸体2的内腔21配合构成活塞运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上述方案,就可以实现通过用油作为介质来输出超高压力的水,并且随着增压缸内的柱塞杆12滑移,其两端的高压缸体2即可以产生高压的水,这样我们只要外界连接好管路,则可以对外界一直施加超高压力的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柱塞杆12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杆4,所述的限位杆4从超高压缸体2的端部延伸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限位杆4来限制柱塞杆12的运动范围,防止柱塞杆12移动超限对其他零部件造成的损害;所述的增压缸体1的内腔13的直径大于高压缸体2的内腔21直径,这样输出水的压力我们可以通过两者直径的比来实现,所述的两个超高压缸体2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孔22和出水孔23,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单向阀的控制,如附图2原理图,就可以实现超高压水的持续输出。
权利要求一种超高压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增压缸体和超高压缸体,所述的超高压缸体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增压缸体的两端,所述的增压缸体和超高压缸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增压缸体上两端设置有油进出通道,所述增压缸体内的柱塞杆两端延伸至超高压缸体内,并作为柱塞与超高压缸体的内腔配合构成活塞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杆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从超高压缸体的端部延伸出。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压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缸体的内腔的直径大于超高压缸体的内腔直径,所述的两个超高压缸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金属三通管件冷挤压成型机上运用的把管胚内填充的介质水,增压到超高压压力的超高压增压缸,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压增压缸包括有增压缸体和超高压缸体,所述的超高压缸体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增压缸体的两端,所述的增压缸体和超高压缸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增压缸体上两端设置有油进出通道,所述增压缸体内的柱塞杆两端延伸至高压缸体内,并作为柱塞与高压缸体的内腔配合构成活塞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油压增加水压的超高压增压缸。
文档编号F15B15/14GK201486955SQ20092019067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0日
发明者刘升旗, 周加银 申请人:温州顺尔达管件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