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5717发布日期:2019-03-22 19:0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工作气体进行压缩的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涡旋式流体机械的摆动连杆。该摆动连杆具备分别各自分开形成的衬套部和配重部。衬套部具有供驱动轴的驱动销插嵌的插嵌孔,并经由轴颈轴承嵌合于可动涡旋件的筒状突起部内。衬套部是在偏心位置形成有插嵌孔的笔直的筒体。衬套部与配重部经由平板而结合。衬套部压入至形成于平板的插通孔。配重部经由多个连结销与平板结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7458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摆动连杆中,因配重部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连结销。由此有可能导致连结销破损。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摆动连杆中,因配重部的离心力而在平板产生欲倾覆的力矩。由此有可能导致在平板与衬套部之间产生偏移。因此在专利文献1 所记载的涡旋式流体机械中,存在摆动连杆的可靠性较低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涡旋式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件;摆动涡旋件,其相对于所述固定涡旋件摆动;主轴,其向所述摆动涡旋件传递旋转驱动力;偏心轴部,其设置于所述主轴的一端并相对于所述主轴的中心轴向规定的偏心方向偏心;滑块,其形成有供所述偏心轴部滑动自如地嵌入的滑动槽;以及摆动轴承,其设置于所述摆动涡旋件并将所述滑块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滑块具有:滑块部件,其支承于所述摆动轴承;和平衡部件,其是与所述滑块部件分体的部件且相对于所述滑块部件固定,并抵消作用于所述摆动涡旋件的离心力,在将所述偏心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反偏心方向时,所述平衡部件具有:主配重部,其设置于比所述滑块的旋转中心靠所述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和支承部,其从所述偏心方向侧支承所述滑块部件,所述滑块部件具有:反偏心方向载荷支承面,其与所述支承部抵接,对所述反偏心方向上的所述平衡部件的载荷进行支承;第一轴向载荷支承面,其设置于比所述反偏心方向载荷支承面靠所述偏心方向侧的位置,并对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一个方向上的所述平衡部件的载荷进行支承;以及第二轴向载荷支承面,其设置于比所述反偏心方向载荷支承面靠所述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并对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所述平衡部件的载荷进行支承。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向载荷支承面与所述支承部抵接,所述第二轴向载荷支承面与所述主配重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反偏心方向载荷支承面形成为平面状。

优选地,所述反偏心方向载荷支承面形成为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平衡部件仅借助粘接材料而相对于所述滑块部件固定。

优选地,所述平衡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轴向载荷支承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面、和与所述第二轴向载荷支承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的所述中心轴方向的距离h1、和所述第一轴向载荷支承面与所述第二轴向载荷支承面之间的所述中心轴方向的距离h2满足0.5[mm]>(h2-h1)>0[mm]的关系。

根据本实用新型,因平衡部件的离心力而产生的反偏心方向上的平衡部件的载荷,由滑块部件的反偏心方向载荷支承面支承。因反偏心方向载荷支承面周围的力矩而产生的中心轴方向上的平衡部件的载荷,由滑块部件的第一轴向载荷支承面以及第二轴向载荷支承面支承。由此因平衡部件的离心力而作用于滑块部件与平衡部件之间的力,通过分别经由反偏心方向载荷支承面、第一轴向载荷支承面以及第二轴向载荷支承面的按压载荷来平衡。因此借助平衡部件的离心力将滑块部件与平衡部件更牢固地固定,因而能够提高涡旋式压缩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简略的轴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滑块30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滑块30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滑块30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运转中,作用于平衡部件50的离心力和因该离心力而从平衡部件50作用于滑块部件40的载荷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滑块部件40 以及平衡部件50各自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7(a)、图7(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滑块30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简略的轴向剖面的示意图。涡旋式压缩机例如是冰箱、冷库、自动售卖机、空调装置、制冷机、热水供给装置等所使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要素之一。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涡旋式压缩机例示出主轴沿着铅垂方向配置的纵置型涡旋式压缩机。另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尺寸关系、形状等与实际状况不同的情况。另外,以下说明的各构成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原则上是将涡旋式压缩机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时的位置关系。

涡旋式压缩机吸入在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循环的制冷剂(工作气体的一个例子)并进行压缩,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并排出。如图1所示,涡旋式压缩机具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构部20、驱动压缩机构部20的电动机部21、以及收容压缩机构部20和电动机部21的密闭容器1。压缩机构部20配置于密闭容器1内的上部。电动机部21配置于密闭容器1内比压缩机构部20靠下方的位置。

密闭容器1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1a、配置于主体部1a的上端的盖部1b、以及配置于主体部1a的下端的底部1c。主体部1a与盖部1b 之间以及主体部1a与底部1c之间通过焊接等相互气密地接合。

压缩机构部20具有:经由框架2相对于密闭容器1固定的固定涡旋件3、和相对于固定涡旋件3摆动(即公转运动)的摆动涡旋件4。固定涡旋件3具有:台板3a、和设置于台板3a的一个面的漩涡状的搭接部3b。摆动涡旋件4具有:台板4a、和设置于台板4a的一个面的漩涡状的搭接部4b。固定涡旋件3以及摆动涡旋件4组合为各自的搭接部3b、4b彼此啮合。在搭接部3b与搭接部4b之间形成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室。

在固定涡旋件3的台板3a的中心部以贯通台板3a的方式形成有将压缩后的制冷剂从压缩室排出的排出孔22。在排出孔22的出口侧设置有排出腔室23。在排出腔室23的排出口设置有簧片阀构造的排出阀24。

在摆动涡旋件4的台板4a的与形成有搭接部4b的面相反侧的面的中心部,形成有圆筒状的突起部4c。在突起部4c的内周侧设置有将后述的滑块30的圆筒部41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摆动轴承14(轴颈轴承)。摆动轴承14的中心轴形成为与主轴7的中心轴平行。

在摆动涡旋件4与框架2之间设置有欧式环12。欧式环12具有:环部、形成于环部的上表面的一对十字键、以及形成于环部的下表面的一对十字键。上表面的十字键插入至形成于摆动涡旋件4的键槽,能够向一个方向滑动自如。下表面的十字键插入至形成于框架2的键槽,能够向与上述一个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自如。根据该结构,摆动涡旋件4 不自转而是进行公转运动。

电动机部21具有: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内周的定子5、配置于定子 5的内周侧的转子6、以及固定于转子6的主轴7。若对定子5通电,则转子6与主轴7成为一体并旋转。主轴7的上部经由主轴承部16被框架2支承为旋转自如。主轴7的下部经由副轴承部17(例如球轴承)被副框架18支承为能够旋转。以下,有时将与主轴7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

在主轴7的上端部设置有偏心轴部7a。偏心轴部7a配置为相对于主轴7的中心轴而向规定的偏心方向偏心。偏心轴部7a滑动自如地嵌入至后述的滑块30的滑动槽43。

在密闭容器1的底部设置有储存润滑油的储油部8。在主轴7的下端设置有汲取储油部8的润滑油的油泵9。在主轴7的内部形成有沿主轴7的轴向延伸的油孔13。利用油泵9能够从储油部8汲取的润滑油通过油孔13而供给至包括摆动轴承14在内的各滑动部。另外,在框架2 连接有将框架2内的润滑油返回至储油部8的排油管15。

在主轴7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平衡器19a,该第一平衡器19a抵消因摆动涡旋件4的摆动而产生的不平衡。在转子6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平衡器19b,该第二平衡器19b抵消因摆动涡旋件4的摆动而产生的不平衡。

另外,在密闭容器1设置有:从外部吸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吸入管10、和将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外部排出的排出管11。

在此,对涡旋式压缩机的整体的动作进行简单地说明。若对定子5 通电,则转子6旋转。转子6的旋转驱动力经由主轴7、偏心轴部7a 以及滑块30而向摆动涡旋件4传递。被传递了旋转驱动力的摆动涡旋件4被欧式环12限制自转,而相对于固定涡旋件3进行摆动运动。

伴随摆动涡旋件4的摆动运动,从吸入管10吸入到密闭容器1内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形成于框架2的未图示的吸入孔而取入至压缩室,并在压缩室内被压缩。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孔22 而向排出腔室23内排出。排出腔室23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推顶排出阀24而被排出到固定涡旋件3与密闭容器1之间的高压空间之后,从排出管11向涡旋式压缩机的外部排出。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滑块3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滑块30的结构的仰视图。在图2以及图3中用空心粗箭头表示摆动涡旋件4的偏心方向(即偏心轴部7a相对于主轴7的中心轴的偏心方向)。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在与主轴7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内,将滑块30的旋转中心O设为原点,将X轴设为与摆动涡旋件4的偏心方向平行,将Y轴设为与X轴正交的方向。在X轴上,将摆动涡旋件4的偏心方向的相反方向(反偏心方向)设为正。即,+X方向与摆动涡旋件4的反偏心方向一致,-X方向与摆动涡旋件4的偏心方向一致。X轴与Y轴的交点是旋转中心O。旋转中心O位于主轴7的中心轴上。

滑块30构成可变曲柄机构,该可变曲柄机构使摆动涡旋件4的公转半径沿着固定涡旋件3的搭接部3b的侧面形状变更。如图2以及图 3所示,滑块30具有:滑块部件40,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摆动轴承14;平衡部件50,其抵消作用于摆动涡旋件4的离心力的至少一部分。滑块部件40以及平衡部件50是相互分体形成的独立部件,例如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形成。滑块部件40以及平衡部件50分别成为一体构造。滑块部件40以及平衡部件50使用紧固部件70(例如螺栓、铆钉、销等)而相互固定。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为了容易把握滑块部件40以及平衡部件50各自的形状而对平衡部件50标记带点阴影。

滑块部件40具有:圆筒部41,其旋转滑动自如地支承于摆动轴承 14;平板部42,其从圆筒部41的下端部附近向外周侧伸出。包括圆筒部41以及平板部42的滑块部件40成为一体构造。圆筒部41具备成为相对于摆动轴承14滑动的滑动面的圆筒形状的外周面。在圆筒部41的内周侧形成有长孔形状的滑动槽43,该长孔形状的滑动槽43使偏心轴部7a向一个方向滑动自如地嵌入。在本例中,偏心轴部7a与滑动槽43 的滑动方向相对于摆动涡旋件4的偏心方向倾斜。平板部42形成为相对于圆筒部41偏向+X侧。平板部42构成形成于圆筒部41的下端部的外周的圆环状凸缘部72(参照图4)的一部分。

平衡部件50具有:主配重部51,其设置于比旋转中心O靠+X侧的位置;支承部52,其从-X侧支承滑块部件40的下端部以防止滑块 30的倾覆。包括主配重部51以及支承部52在内的平衡部件50成为一体构造。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也将支承部52称为防倾覆配重部。支承部52的大部分形成于比旋转中心O靠-X侧的位置,支承部52的一部分形成于比旋转中心O靠+X侧的位置。支承部52配置在与滑块部件40的平板部42大致同一面内,具有从+Y方向、-X方向以及-Y 方向三个方向包围平板部42的U字状的平面形状。支承部52构成形成于圆筒部41的下端部的外周的圆环状凸缘部72(参照图4)的另一部分。即,若将支承部52与平板部42组合,则在圆筒部41的下端部的外周形成有与该圆筒部41同轴的圆环状凸缘部72。圆环状凸缘部72 位于比摆动涡旋件4的突起部4c以及摆动轴承14靠下方的位置。

平衡部件50作为整体为了抵消摆动涡旋件4的离心力,而设置为比旋转中心O向+X侧偏心。通过利用平衡部件50的离心力抵消摆动涡旋件4的离心力,从而减少作用于摆动涡旋件4的搭接部4b的径向的载荷。因此能够提高摆动涡旋件4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减少摆动涡旋件4的搭接部4b与固定涡旋件3的搭接部3b之间的滑动损失。

在此,对滑块部件40以及平衡部件50所要求的形状以及功能进行说明。由于滑块部件40的圆筒部41与摆动轴承14滑动,因此要求高精度的正圆度、圆柱度以及表面粗糙度。另一方面,平衡部件50为了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而要求用高密度材料形成。

另外,为了防止摆动轴承14处的局部抵接,在轴向上需要使滑块 30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位置与摆动轴承14的中心位置一致。若滑块30 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位置与摆动轴承14的中心位置偏移,则滑块30欲倾覆而在滑块部件40的圆筒部41与摆动轴承14之间产生局部抵接。因此,在滑块30除了设置用于抵消摆动涡旋件4的离心力的主配重部 51之外,还需要设置向与主配重部51相反的方向偏心的防倾覆配重部。

接下来,对滑块30制造上的课题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与摆动轴承14滑动的圆筒部41的外周面需要高精度的精加工。然而,在滑块 30的滑块部与平衡部一体成型的情况下,由于平衡部成为障碍,因此难以对圆筒部41的外周面进行旋转抛光等精加工。另外,原本对滑块部要求滑动特性(例如包括耐烧熔性、耐磨损性等),对平衡部要求高密度以及高强度。在滑块部与平衡部一体成型的情况下,由于需要用同一材料形成滑块部和平衡部,因此难以兼顾滑块部所要求的特性和平衡部所要求的特性。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滑块30为被分割为滑块部件40和平衡部件50的分割构造的情况下,为了使圆筒部41的精加工变得容易,因此能够提高圆筒部41的正圆度、圆柱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的精度。另外,在将滑块30设为分割构造的情况下,能够用滑动特性优异的材料形成滑块部件40,用高密度材料或高强度材料形成平衡部件50。因此能够兼顾滑块部件40所要求的特性和平衡部件50所要求的特性。

平衡部件50的支承部52具有防止滑块部件40空转的平面状的止转面52a、52b。止转面52a、52b例如均是与Y轴垂直的平面,隔着滑块部件40的平板部42相互对置。止转面52a、52b分别与形成于平板部42的平面状的端面42a、42b抵接。由此能够防止平衡部件50相对于滑块部件40的空转,因此能够防止在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之间产生相位偏移。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滑块30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在图4中右方向表示+X方向,左方向表示-X方向。如图4所示,在比旋转中心O靠-X侧,在支承部52与滑块部件40的接触部分形成有大致互补的阶梯构造60。阶梯构造60具备在轴向上相互相邻的上段部60a和下段部60b。

在滑块部件40侧的上段部60a,作为平板部42的一部分形成有向-X方向突出的突出部44。在突出部44的前端形成有大致朝向-X方向的前端面44a。前端面44a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与X轴垂直的平面。在支承部52侧的上段部60a形成有大致朝向+X方向的对置面52c。对置面52c经由间隙61而与前端面44a对置。对置面52c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与X轴垂直的平面。

在滑块部件40侧的下段部60b形成有平面状的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形成为与X轴垂直并朝向-X方向。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位于比前端面44a靠+X侧的位置。在支承部 52侧的下段部60b形成有平面状的抵接面52d。抵接面52d形成为与X 轴垂直并朝向+X方向。抵接面52d位于比对置面52c靠+X侧的位置。抵接面52d与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抵接(例如面接触)。

在滑块部件40处,在突出部44的下表面、即在前端面44a与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之间形成有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式形成为水平并朝向下方向。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位于比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靠-X侧的位置。

在支承部52中,在对置面52c与抵接面52d之间形成有抵接面52e。抵接面52e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式形成为水平并朝向上方向。抵接面52e 位于比抵接面52d靠-X侧的位置。抵接面52e与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抵接(例如面接触)。

主配重部51具有大致局部圆筒状的形状。主配重部51设置在成为圆筒部41的外周侧且比旋转中心O靠+X侧的部分。主配重部51经由供摆动涡旋件4的摆动轴承14以及突起部4c配置的间隙71而沿着圆筒部41形成。另外,本例的主配重部51仅设置于成为比旋转中心O靠 +X侧的部分,但主配重部51的一部分也可以设置于成为比旋转中心 O靠-X侧的部分。

另外,主配重部51的一部分配置于平板部42上。在平板部42的上表面中与主配重部51抵接部分成为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式水平地形成并朝向上方向。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位于比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靠+X侧的位置。在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抵接有主配重部51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亦即抵接面51a。抵接面51a以与轴向垂直的方式形成为水平并朝向下方向。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以及抵接面51a兼作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之间的紧固面。即,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 经由相互抵接的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以及抵接面51a而被紧固部件70(例如螺栓、铆钉、销等)紧固。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运转中作用于平衡部件 50的离心力、和因该离心力而从平衡部件50作用于滑块部件40的载荷的图。图5表示与图4相同的剖面。另外,在图5中省略在图4中标记过的附图标记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在涡旋式压缩机的运转中,由于滑块30以旋转中心O 为中心旋转,因此在滑块30的一部分亦即平衡部件50作用有+X方向的离心力Fc。由于离心力Fc而在滑块部件40的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 44b作用有来自平衡部件50的+X方向的水平方向载荷Fh。平衡部件 50从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承受-X方向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与作用于平衡部件50的+X方向的离心力Fc的方向相反且具有相等的大小。

在此,平衡部件50的离心力作用中心C1位于与摆动轴承14的轴向中心大致相同的高度。另一方面,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位于比摆动轴承14靠下方的位置。即,离心力作用中心C1的位置比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的位置向上方偏移。因此在平衡部件50以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为中心产生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的倾覆力矩。

由于该倾覆力矩,在平衡部件50且在比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 靠-X侧的位置作用有向上的铅垂方向载荷Fv1,在比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靠+X侧的位置作用有向下的铅垂方向载荷Fv2。向上的铅垂方向载荷Fv1由滑块部件40的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支承,向下的铅垂方向载荷Fv2由滑块部件40的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 支承。

这样,作用于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之间的力,通过分别经由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以及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的按压载荷来平衡。由此能够防止对紧固部件70 作用剪切载荷、拉伸载荷等载荷,因而能够使紧固部件70的可靠性提高。

支承部52使+X方向的水平方向载荷Fh作用于滑块部件40,并且从滑块部件40承受-X方向的反作用力。支承部52在作为平衡配重的功能上具有较大的径向宽度,因而在径向上拥有较高的强度以及刚性。因此利用支承部52支承来自滑块部件40的-X方向的反作用力,从而得到较高的可靠性。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滑块部件40的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 抵接的抵接面52d设置于支承部52的下段部60b。支承部52的下段部 60b具有比支承部52的上段部60a大的径向宽度,因而拥有比上段部 60a高的强度以及刚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与支承部52 的抵接面52e抵接,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与主配重部51的抵接面51a抵接。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与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之间的距离足够长,因而能够以较长的臂长对在平衡部件50产生的倾覆力矩进行支承。因此能够将分别作用于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以及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的载荷抑制得较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块30是被分割为滑块部件40和平衡部件50的分割构造。因此圆筒部41的精加工变得容易,因而能够提高圆筒部41的正圆度、圆柱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的精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使用压入、热装等就能够组装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因此能够防止在滑块30的组装工序中圆筒部41的正圆度以及圆柱度变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以及抵接面52d 双方为平面状,因而能够容易地调整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与抵接面52d的接触面积。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滑块部件40以及平衡部件50各自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在平衡部件50中朝向上方向的抵接面52e位于比朝向下方向的抵接面51a靠下方的位置。将抵接面52e与抵接面51a之间的轴向距离设为h1。

另外,在滑块部件40中,朝向下方向的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 44c位于比朝向上方向的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靠下方的位置。将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与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之间的轴向距离设为h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与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之间的轴向距离h2大于抵接面52e与抵接面51a之间的轴向距离h1(h2>h1)。此外,轴向距离h2与轴向距离h1的差小于 0.5mm。即,轴向距离h1、h2满足0.5[mm]>(h2-h1)>0[mm] 的关系。

由此,在将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固定时,在使平衡部件50 相对于滑块部件40稍微倾斜的状态下,能够使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与抵接面52e之间、以及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与抵接面51a之间的双方可靠地接触。此时,由于平衡部件50相对于滑块部件 40的倾斜角度微小,因而能够忽略与离心力设计值的偏差。

与此相对,假设在轴向距离h2小于轴向距离h1的情况下,在将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与抵接面51a之间紧固后,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与抵接面52e分离。由此,在涡旋式压缩机的运转时平衡部件50的倾覆力矩作用于紧固部件70,因而有可能导致紧固部件70 破损。

实施方式2.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说明。图7(a)、图7 (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滑块30的结构的图。在图7(a)、图7(b)中一并示出滑块30的俯视图图7(a)和轴向剖视图图7(b)。另外,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以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如图7(a)、图7(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形成为凸状的圆弧状(局部圆筒状),与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抵接的抵接面52d形成为凹状的圆弧状(局部圆筒状)。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的曲率半径形成为与抵接面52d的曲率半径相同或小于抵接面52d的曲率半径。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 1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说明。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在涡旋式压缩机的运转中,作用于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之间的力通过分别经由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以及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的按压载荷来平衡。因此紧固部件70只要具有用于在涡旋式压缩机的停止中不使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分离的临时紧固功能即可。因此滑块部件40 与平衡部件50的固定能够不使用紧固部件70而仅使用粘接材料。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化滑块30的制造工序,并且能够减少滑块30的部件数量,因而能够减少涡旋式压缩机的制造成本。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1~3的涡旋式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件3;摆动涡旋件4,其相对于固定涡旋件3摆动;主轴7,其向摆动涡旋件4传递旋转驱动力;偏心轴部7a,其设置于主轴7的一端并相对于主轴7的中心轴而向规定的偏心方向偏心;滑块30,其形成有供偏心轴部7a滑动自如地嵌入的滑动槽43;以及摆动轴承14,其设置于摆动涡旋件4并将滑块30支承为能够旋转。滑块30具有:滑块部件40,其被摆动轴承14支承;平衡部件50,其是与滑块部件40分体的部件且相对于滑块部件40固定,并抵消作用于摆动涡旋件4的离心力。在将偏心方向(-X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反偏心方向(+X方向)时,平衡部件50具有:主配重部51,其设置于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靠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支承部52,其与主配重部51一体地形成,从偏心方向侧支承滑块部件40。滑块部件40具有: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 (反偏心方向载荷支承面的一个例子),其与支承部52抵接并对反偏心方向上平衡部件50的载荷进行支承;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第一轴向载荷支承面的一个例子),其设置于比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 靠偏心方向侧的位置,对与主轴7的中心轴平行的一个方向上平衡部件 50的载荷进行支承;以及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第二轴向载荷支承面的一个例子),其设置于比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靠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对与上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平衡部件50的载荷进行支承。

根据该结构,因平衡部件50的离心力而产生的反偏心方向上平衡部件50的载荷,由滑块部件40的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支承。因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周围的力矩而产生的中心轴方向上平衡部件50 的载荷,由滑块部件40的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以及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支承。由此,因平衡部件50的离心力而作用于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之间的力,通过分别经由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 44b、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以及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 的按压载荷来平衡。因此,借助平衡部件50的离心力使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紧贴并更牢固地固定,因而能够提高滑块30以及涡旋式压缩机的可靠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可以与支承部52抵接,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可以与主配重部51抵接。根据该结构,能够以较长的臂长对在平衡部件50产生的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周围的力矩进行支承。因此,能够将分别作用于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以及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的载荷抑制得较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中,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 可以形成为平面状。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调整经由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的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的接触面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中,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b 可以形成为圆弧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平衡部件50可以不使用紧固部件70而仅借助粘接材料相对于滑块部件40固定。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化滑块30的制造工序并且能够减少滑块30的部件数量,因而能够减少涡旋式压缩机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平衡部件50可以具有:与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抵接的抵接面52e、和与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抵接的抵接面51a,抵接面52e与抵接面51a之间的轴向距离h1、和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与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之间的轴向距离h2满足0.5[mm]>(h2-h1)>0[mm]的关系。根据该结构,在将滑块部件40与平衡部件50固定时,能够在使平衡部件50相对于滑块部件40稍微倾斜的状态下,使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4c与抵接面52e之间以及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2c与抵接面51a之间的双方可靠地接触。

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列举主轴7的中心轴沿着铅垂方向配置的纵置型涡旋式压缩机为例,但本实用新型也能够应用于主轴7的中心轴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配置的横置型涡旋式压缩机。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相互组合来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1…密闭容器;1a…主体部;1b…盖部;1c…底部; 2…框架;3…固定涡旋件;3a…台板;3b…搭接部;4…摆动涡旋件; 4a…台板;4b…搭接部;4c…突起部;5…定子;6…转子;7…主轴; 7a…偏心轴部;8…储油部;9…油泵;10…吸入管;11…排出管;12…欧式环;13…油孔;14…摆动轴承;15…排油管;16…主轴承部;17…副轴承部;18…副框架;19a…第一平衡器;19b…第二平衡器;20…压缩机构部;21…电动机部;22…排出孔;23…排出腔室;24…排出阀; 30…滑块;40…滑块部件;41…圆筒部;42…平板部;42a、42b…端面; 42c…第二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43…滑动槽;44…突出部;44a…前端面;44b…水平方向载荷支承面;44c…第一铅垂方向载荷支承面;50…平衡部件;51…主配重部;51a…抵接面;52…支承部;52a、52b…止转面;52c…对置面;52d,52e…抵接面;60…阶梯构造;60a…上段部; 60b…下段部;61…间隙;70…紧固部件;71…间隙;72…圆环状凸缘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