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62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用于将现有轴封泵改装为无轴封泵,其可以容易的适应现有泵,无须将整组泵完全更换。尤其是一种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泵主要包括一泵壳具有中空空间,该泵壳包括一输入管及一输出管连通该中空空间。一叶轮位于该中空空间内,该叶轮的一端连接一转轴的一端,该转轴的另一端穿出该泵壳外,并连接后端的驱动机构,当该驱动机构带动该转轴旋转时,会带动该叶轮旋转,进而带动该泵壳内的液体,将液体从该输入管通过该泵壳推送到该输出管,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但现有泵的转轴通常是以轴封机构包覆该转轴,以防止液体由该转轴连接该泵壳处漏出,然而此种方式无法阻止液体泄漏的问题,当液体泄漏后会使得泵内部磨损,无法正常运作,造成整体系统的寿命降低,而需要经常更换,因此增加了整体维护成本。再者泄漏的液体也会造成VOC(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问题,造成温室效应、环境污染,并且其毒性也会造成现场相关人员的健康伤害如致癌等。或者泵内的液体单价相当高,因此一旦泄漏也需要付出大量成本更换。虽然目前已有双轴封机构用于改善液体外泄,但仍无法完全有效阻止液体外泄问题。

故本申请希望提出一种崭新的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用于将现有轴封泵改装为无轴封泵,其可以容易的适应现有泵,无须将整组泵完全更换。本申请应用磁性旋转机构驱动泵内部叶轮的内转轴,所以内转轴不需要延伸到后端的驱动机构,而可以完全密封于一连接该泵的隔离罩内,因此不需要使用现有的轴封机构将内转轴延伸出该隔离罩,整体上可以有效的防止液体外泄。并且,本申请中整个内转轴及磁性旋转机构的整合构件,可以适应现有的泵,所以仅需要将现有泵的转轴相关构件卸下,即可换装本申请的内转轴及磁性旋转机构,也无须更换现有泵转轴后端的驱动机构,所以本申请的整体结构可以容易的适应现有的泵,不需要将整组泵完全更换,因此大幅降低整体的建置成本。本申请的无轴封设计可以延长整个泵的使用寿命;同时,本申请用于包覆该内转轴的轴承机构为可拆装式,易于更换及维修,因此当该轴承机构损坏时,仅需将该轴承机构拆下进行更换即可,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整体的维护成本以及维护时间。最后,本申请可通过调整该轴承机构与该盖板之间的间隙达到该叶轮与该泵壳内壁的间隙调整;此为现有技术中所无法达到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用于将一轴封泵改装为无轴封泵,其可以容易的适应该轴封泵,无须将整组轴封泵完全更换;该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与一所要安装的一泵壳连接,用于带动该泵壳所连接的输送管路内的液体;该泵壳具有中空空间且右端形成开口;该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包括:一叶轮,配置于该泵壳内,用于带动该泵壳连接的输送管路内的液体;一盖板,安装在该泵壳右端的开口处将其封闭;该盖板中央处形成一穿孔;一内转轴大约呈圆柱结构,其左端连接该叶轮,右端则由该盖板的穿口延伸而出;当该内转轴旋转时可带动该叶轮旋转;一轴承机构大约呈管状结构,包覆于该内转轴外侧,该轴承机构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该盖板;一磁性旋转机构,包括一内转子及环绕该内转子外侧的外转子,该内转子及该外转子具有磁性;其中该内转子与该内转轴连接且不接触该轴承机构,该外转子与后端的驱动机构连接且不接触该内转子;当该驱动机构带动该外转子旋转时,该外转子用磁力的方式带动该内转子旋转,从而带动该内转轴及该叶轮旋转,从而推送该泵壳内的液体;一隔离罩具有中空空间,连接该盖板外侧,包覆密封该内转子、该内转轴及该轴承机构,使得该内转子、该内转轴及该轴承机构可与该外转子互相隔离;其中该隔离罩不接触该内转子、该内转轴及该轴承机构;因此当该泵壳内部的液体流动可以限制在该隔离罩内,而不会外泄到该外转子内部。

可选的,该轴承机构包括一内轴筒及包覆该内轴筒的一外轴筒;其中该内轴筒包覆且固接于该内转轴,且该内轴筒可相对于该外轴筒作旋转;该外轴筒的一端固接于该盖板的一侧;因此当该内转轴旋转时,会带动该内轴筒旋转,而该外轴筒则不旋转;该轴承机构为可拆装式,因此当该轴承机构损坏时,仅需将该轴承机构拆下进行更换即可。

可选的,该轴承机构连接该盖板之间的间隙为可调的,因此调整该轴承机构连接该盖板之间的间隙时,即可调整该叶轮与该泵壳内壁的间隙。

可选的,所述的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还包括一基座,与该泵壳连接,用于包覆该外转子及该隔离罩;该基座靠近该盖板一侧形成内凹的中空结构,用于包覆住该外转子及该隔离罩;其中该中空结构的内侧壁与该外转子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因此不直接接触该外转子;该基座远离该盖板的一侧形成一轴孔连通该基座的中空结构;该基座由单一或多个不同组件所组成;其中,该外转子通过一外转轴连接该驱动机构,该外转轴安装于该基座内,其一端连接该外转子,另一端则由该基座的该轴孔延伸出该基座外而连接该驱动机构。

可选的,该隔离罩呈管状结构,其左端形成开口,该隔离罩左端连接该盖板,包覆于该内转子、该内转轴及该轴承机构外侧;其中,该隔离罩由耐化性高且电阻率高的材质所构成。

可选的,该内轴筒与该外轴筒以嵌合方式互相嵌套,使得该内轴筒不会相对于该外轴筒进行轴向移动,而可以固定该内转轴的轴向位置,达到轴向定位的目的;其中,该内轴筒外表面中段形成一环状突出部,该外轴筒内侧壁面形成一内凹的环状凹陷部,该环状突出部与该环状凹陷部互相嵌合;其中,该环状突出部的左右两侧顶抵于该环状凹陷部的左右两侧,该环状突出部的外侧壁面与该环状凹陷部的内侧壁面之间形成间隙。

可选的,该内轴筒为具有中空空间的管状结构,包括一内套筒、包覆该内套筒外侧的一轴环及两轴套;其中,该内套筒右端形成扩大部位,其中,该内转轴右端形成扩大部位,在安装状态下,该内转轴以其扩大部位与该内套筒的扩大部位连接;其中,该轴环具有环状结构,其包覆该内套筒外表面中段处;该两轴套分别连接该轴环的左右两侧,且该两轴套靠近连接该轴环处形成扩大的环状突缘,其中,该两轴套的环状突缘外径等于该轴环的外径,因此该两轴套的环状突缘与该轴环形成该环状突出部。

可选的,该外轴筒为具有中空空间的管状结构,包括位于左外侧的一左外轴筒、位于右外侧的一右外轴筒、及位于内侧的两套管;其中该左外轴筒及该右外轴筒的左右两端皆形成开口,该左外轴筒连接该右外轴筒,该两套管具有环状结构,分别位于该左外轴筒内及该右外轴筒内,该两套管之间形成该环状凹陷部;其中该两套管内侧壁面形成环状排列的多个沟槽,该多个沟槽平行于该外轴筒的轴向;其中,该两套管还形成多个第二沟槽,该第二沟槽由该两套管的轴向沿着径向延伸从而连通该多个沟槽;其中,该两轴套及该两套管由陶瓷材料构成。

可选的,该轴承机构连接该盖板处配置一套环,该套环包围住该叶轮与该内轴筒靠近该盖板的该穿孔处,可降低该叶轮及该内轴筒旋转时对该穿孔的磨损,并且可限制该泵壳内液体的回流量。

可选的,该隔离罩与该内转子之间的间隙、该隔离罩与该轴承机构之间的间隙、以及该内转子与该轴承机构之间的间隙,互相连通形成一连通空间;其中,该盖板上靠近该叶轮的周缘处还形成多个循环穿孔,该循环穿孔贯穿该盖板而连通该连通空间;在运作状态下,该泵壳内的液体可通过该循环穿孔流入该连通空间,再通过该盖板的该穿孔处导引回到该泵壳内,其目的是用于供该隔离罩散热,以及供该轴承机构内部散热与润滑效果。

由下文的说明可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优点,阅读时请参考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申请的组件组合立体图。

图2显示本申请的组件组合连接一泵壳的立体图。

图3显示图2的组件组合剖面图。

图4显示图2的主要组件分解图。

图5显示本申请的轴承机构立体图。

图6显示本申请的轴承机构的组件分解图。

图7显示本申请的内轴筒剖面图。

图8显示本申请的外轴筒剖面图。

图9显示本申请的轴承机构剖面图。

图10显示本申请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 泵壳 3 输入管 4 输出管 5 驱动机构 10 叶轮

20 盖板 21 穿孔 22 环状垫圈 30 内转轴 40 轴承机构

41 内轴筒 42 外轴筒 43 套环 50 磁性旋转机构

51 内转子 52 外转子 60 隔离罩 61 开口 70 基座

71 轴孔 72 外转轴 73 中空结构 80 连通空间

90 循环穿孔 410 环状突出部 411 内套筒 412 轴环

413 轴套 414 扩大部位 415 环状突缘 420 环状凹陷部

421 左外轴筒 422 右外轴筒 423 套管 424 沟槽

425 第二沟槽 511 内磁铁 512 开口 521 外磁铁 522 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就本申请的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与优点,配合说明书附图,举本申请的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与一所要安装的一泵壳2连接,用于带动该泵壳2所连接的输送管路内的液体;该泵壳2包括一输入管3及一输出管4,且具有中空空间连通该输入管3及该输出管4。该泵壳2右端形成开口。该具有卡匣式轴承机构的无轴封磁驱泵包括下列组件:

一叶轮10,配置于该泵壳2内,用于带动该泵壳2连接的输送管路内的液体。

一盖板20,安装在该泵壳2右端的开口处将其封闭。该盖板20中央处形成一穿孔21。较佳的,该盖板20与该泵壳2的连接处通过一环状垫圈22连接。

一内转轴30,大约呈圆柱结构,其左端连接该叶轮10,右端则由该盖板20的穿口延伸而出。当该内转轴30旋转时可带动该叶轮10旋转。

一轴承机构40,大约呈管状结构,包覆于该内转轴30外侧,该轴承机构40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该盖板20。如图5所示,该轴承机构40包括一内轴筒41及包覆该内轴筒41的一外轴筒42。其中,该内轴筒41包覆且固接于该内转轴30,且该内轴筒41可相对于该外轴筒42作旋转;该外轴筒42的一端固接于该盖板20的一侧。因此当该内转轴30旋转时,会带动该内轴筒41旋转,而该外轴筒42则不旋转。

一磁性旋转机构50,包括一内转子51及环绕该内转子51外侧的外转子52,该内转子51及该外转子52具有磁性。其中,该内转子51连接该内转轴30且不接触该轴承机构40,该外转子52连接后端原有的驱动机构5且不接触该内转子51。一般该驱动机构5为马达。

当该驱动机构5带动该外转子52旋转时,该外转子52用磁力的方式带动该内转子51旋转,从而带动该内转轴30及该叶轮10旋转,从而推送该泵壳2内的液体,将液体由该输入管3输送往该输出管4。

一隔离罩60,具有中空空间,连接该盖板20外侧,包覆密封该内转子51、该内转轴30及该轴承机构40,使得该内转子51、该内转轴30及该轴承机构40可与该外转子52互相隔离。其中,该隔离罩60不接触该内转子51、该内转轴30及该轴承机构40。因此当该泵壳2内部的液体流动可以限制在该隔离罩60内,而不会外泄到该外转子52内部。

其中,该轴承机构40连接该盖板20之间的间隙为可调式,因此调整该轴承机构40连接该盖板20之间的间隙时,即可调整该叶轮10与该泵壳2内壁的间隙。

通过上述的结构,当该磁性旋转机构50带动该叶轮10推送液体时,可以将液体限制在该隔离罩60内,而不会外泄至该外转子52与该驱动机构5;并且在安装时,无须更换原有的该泵壳2以及相关的输送管路,并且该磁性旋转机构50输出的转速与原有的该驱动机构5输出的转速相同,因此可以维持相同的驱动力,所以也不需要更换该驱动机构5,因此整体的置换成本相当低廉。并且该轴承机构40为可拆装式,因此当该轴承机构40损坏时,仅需将该轴承机构40拆下进行更换即可,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整体的维护成本以及维护时间。

一基座70,连接该泵壳2,用于包覆该外转子52及该隔离罩60。该基座70靠近该盖板20一侧形成内凹的中空结构73,用于包覆住该外转子52及该隔离罩60。其中,该中空结构73的内侧壁与该外转子5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因此不直接接触该外转子52。该基座70远离该盖板20的一侧形成一轴孔71连通该基座70的中空结构73。该基座70可由单一或多个不同组件所组成。

其中,该外转子52通过一外转轴72连接该驱动机构5,该外转轴72安装于该基座70内,其一端连接该外转子52,另一端则由该基座70的该轴孔71延伸出该基座70外而连接该驱动机构5。

其中,该隔离罩60具有中空空间,大约呈管状结构,其左端形成开口61,该隔离罩60左端连接该盖板20,包覆于该内转子51、该内转轴30及该轴承机构40外侧。其中,该隔离罩60由耐化性高且电阻率高的材质所构成。

其中,该内轴筒41与该外轴筒42以嵌合方式互相嵌套,使得该内轴筒41不会相对于该外轴筒42进行轴向移动,而可以固定该内转轴30的轴向位置,达到轴向定位的目的。因此可以避免该内转轴30在旋转时因作轴向移动使得其连接的该叶轮10的轴向位置改变而造成整个泵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况。

如图9所示,该内轴筒41外表面中段形成一环状突出部410,该外轴筒42内侧壁面形成一内凹的环状凹陷部420,该环状突出部410与该环状凹陷部420互相嵌合。其中,该环状突出部410的左右两侧顶抵于该环状凹陷部420的左右两侧,该环状突出部410的外侧壁面与该环状凹陷部420的内侧壁面之间形成间隙。

如图7所示,该内轴筒41为具有中空空间的管状结构,包括一内套筒411、包覆该内套筒411外侧的一轴环412及两轴套413。其中,该内套筒411右端形成扩大部位414,其中,该内转轴30右端形成扩大部位31,在安装状态下,该内转轴30用其扩大部位414连接该内套筒411的扩大部位31。其中,该轴环412具有环状结构,包覆该内套筒411外表面中段处。该两轴套413分别连接该轴环412的左右两侧,且该两轴套413靠近连接该轴环412处形成扩大的环状突缘415,其中,该两轴套413的环状突缘415外径大约等于该轴环412的外径,因此该两轴套413的环状突缘415与该轴环412形成该环状突出部410。

如图8所示,该外轴筒42为具有中空空间的管状结构,包括位于左外侧的一左外轴筒421、位于右外侧的一右外轴筒422、及位于内侧的两套管423。其中,该左外轴筒421及该右外轴筒422的左右两端皆形成开口,该左外轴筒421连接该右外轴筒422,该两套管423具有环状结构,分别位于该左外轴筒421内及该右外轴筒422内,该两套管423之间形成该环状凹陷部420。

较佳的,该两套管423内侧壁面形成环状排列的多个沟槽424,该多个沟槽424大约平行于该外轴筒42的轴向。其中,该两套管423还形成多个第二沟槽425,由该两套管423的轴向沿着径向延伸而连通该多个沟槽424。

较佳的,该两轴套413及该两套管423由陶瓷材料构成。

较佳的,该轴承机构40连接该盖板20处配置一套环43,该套环43包围住该叶轮10与该内轴筒41靠近该盖板20的该穿孔21处,可降低该叶轮10及该内轴筒41旋转时对该穿孔21的磨损,并且可限制该泵壳2内液体的回流量。

其中,该内转子51具有环状侧壁,该内转轴30的右端系连接该内转子51。该内转子51包括多个内磁铁511,该多个内磁铁511以磁极互相交错的方式沿着于该内转子51的外侧壁面环绕排列。较佳的,该内转子51具有中空空间,其左端形成开口512,该内转子51的内侧壁面包围住该轴承机构40,且该内转子51的内侧壁与该轴承机构40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因此该内转子51不直接接触该轴承机构40。其中该内转轴30右端连接该内转子51右端内侧。

其中,该外转子52为具有中空空间的管状结构,其左端形成开口522,该外转子52的内侧壁面包围住该内转子51,且该外转子52的内侧壁与该内转子51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因此该外转子52不直接接触该内转子51。该外转子52包括多个外磁铁521,该多个外磁铁521以磁极互相交错的方式沿着于该外转子52的内侧壁面环绕排列。

其中,该隔离罩60与该内转子51之间的间隙、该隔离罩60与该轴承机构40之间的间隙、以及该内转子51与该轴承机构40之间的间隙,互相连通形成一连通空间80。

该盖板20上靠近该叶轮10的周缘处还形成多个循环穿孔90,该循环穿孔90贯穿该盖板20而连通该连通空间80。

在运作状态下,该泵壳2内的液体可通过该循环穿孔90流入该连通空间80,再通过该盖板20的该穿孔21处导引回到该泵壳2内,其目的用于供该隔离罩60散热,以及供该轴承机构40内部散热与润滑效果。其中液体可由该内转子51与该轴承机构40之间流入该轴承机构40内,或是由该内转子51与该轴承机构40之间经由该内转子51右端形成的通孔91流入该隔离罩60与该内转子51之间再进行回流。

本申请用于将现有轴封泵改装为无轴封泵,其可以容易的适应现有泵,无须将整组泵完全更换。本申请用磁性旋转机构驱动泵内部叶轮的内转轴,所以内转轴不需要延伸到后端的驱动机构,而可以完全密封于一连接该泵的隔离罩内,因此不需要使用现有的轴封机构将内转轴延伸出该隔离罩,整体上可以有效的防止液体外泄。并且本申请中整个内转轴及磁性旋转机构的整合构件,可以适应现有的泵,所以仅需要将现有泵的转轴相关构件卸下,即可换装本申请的内转轴及磁性旋转机构,也无须更换现有泵转轴后端的驱动机构,所以本申请的整体结构可以容易的适应现有的泵,不需要将整组泵完全更换,因此大幅降低整体的置换成本。本申请的无轴封设计可以延长整个泵的使用寿命;并且本申请用于包覆该内转轴的轴承机构为可拆装的,易于更换及维修,因此当该轴承机构损坏时,仅需将该轴承机构拆下进行更换即可,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整体的维护成本以及维护时间。并且本申请可通过调整该轴承机构与该盖板之间的间隙达到实现该叶轮与该泵壳内壁的间隙调整;此为现有技术中所无法达到的。

综上所述,本申请人性化的体贴设计,相当符合实际需求。其具体改进现有缺陷,相较于现有技术明显具有突破性的进步优点,确实具有功效的增进,且非易于达到。本申请未曾公开或公布于国内与国外的文献与市场上,已符合专利法规定。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所做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括于本申请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