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拆型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7158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拆型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快拆型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发展逐渐朝向高性能、高频率、高速度与轻薄化的方向演进。随着电子产品的性能不断地提升,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其内部芯片组的运算速度不断提升,芯片数量不断增加,芯片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也相应地增大,如果不及时驱散这些热量,将会极大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使电子产品的运算速度降低,随着热量的不断累积,还可能烧毁电子产品,因此必须对电子产品进行散热。

风扇在现阶段电子产品散热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现有的风扇包括基架、安装于基架上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第一PCB板、安装于底座上的定子组件以及套接于定子组件上的转子组件和固定于转子组件上的扇叶该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支架上,此装配方式拆装不便,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困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拆型风扇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快拆型风扇结构包括基架、安装于基架上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第一PCB板、安装于底座上的定子组件以及套接于定子组件上的转子组件和固定于转子组件上的扇叶,所述基架上设置有一支撑板,该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第二PCB板,该支撑板一端成型有第一嵌位座,该第一嵌位座具有第一嵌位口,该支撑板另一端形成有一对接槽,所述基架内壁成型有弹性定位扣,该弹性定位扣伸入对接槽中;所述底座一端具有第一嵌位块,该底座另一端成型有第二嵌位块,该第二嵌位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该底座的第一嵌位块嵌入第一嵌位座的第一嵌位口中,该底座的第二嵌位块压入所述对接槽中,且该第二嵌位块中的第一定位槽与弹性定位扣卡合定位,令底座固定于支撑板上,且底座上的第一PCB板与支撑板上的第二PCB板对接并导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闸刀式插头连接器,该闸刀式插头连接器包括第一塑胶座以及若干固定于第一塑胶座中的闸刀端子,该闸刀端子前端伸出于第一塑胶座外;所述第二PCB板上设置有闸刀式插座连接器,该闸刀式插座连接器包括第二塑胶座以及若干固定于第二塑胶座上设置的端子槽中的对接端子,该闸刀端子由上往下压入闸刀式插座连接器的端子槽中,并与端子槽中的对接端子对接,导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底座另一端设置有与该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该定位孔套接于定位柱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于对接槽旁侧成型有第一台阶;所述底座设置有与第一台阶适配的第一阶梯槽,该第一阶梯槽与第一台阶卡合对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用于装载所述第二PCB板的第一安装槽,且该支撑板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通第一安装槽的窗口,所述第二PCB板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中,并通过螺钉固定,且该第二PCB板上设置的闸刀式插座连接器穿设于窗口中以显露于支撑板上端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于窗口旁侧成型有第二台阶;所述底座设置有与第二台阶适配的第二阶梯槽,该第二阶梯槽与第二台阶卡合对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PCB板安装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与该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的闸刀式插头连接器显露于第三安装槽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需要将底座拆卸时,采用螺丝刀等工具推动弹性定位扣,使弹性定位扣脱离第二嵌位块中的第一定位槽,此时将底座的第二嵌位块向上抬起一端距离后即可拔出,其拆装起来十分简单、方便,且效率极高,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一、第二PCB板之间采用闸刀式插头连接器与闸刀式插座连接器对接以实现电性连接,该闸刀式插头连接器与闸刀式插座连接器对接起来精准性高,操作方便,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基架与第二PCB板的装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基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6所示,为一种快拆型风扇结构,其包括基架1、安装于基架1上的底座2、安装于底座2上的第一PCB板3、安装于底座2上的定子组件4以及套接于定子组件4上的转子组件5和固定于转子组件5上的扇叶6。

所述基架1上设置有一支撑板8,该支撑板8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第二PCB板7,该支撑板8一端成型有第一嵌位座81,该第一嵌位座81具有第一嵌位口811,该支撑板8另一端形成有一对接槽82,所述基架1内壁成型有弹性定位扣11,该弹性定位扣11伸入对接槽82中;所述底座2一端具有第一嵌位块21,该底座2另一端成型有第二嵌位块22,该第二嵌位块2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21,该底座2的第一嵌位块21嵌入第一嵌位座81的第一嵌位口811中,再以底座2的第一嵌位块21为支点,压下该底座2的第二嵌位块22,该底座2的第二嵌位块22压入所述对接槽82中,且该第二嵌位块22中的第一定位槽221与弹性定位扣11卡合定位,令底座2固定于支撑板8上,且底座2上的第一PCB板3与支撑板8上的第二PCB板7对接并导通。在需要将底座2拆卸时,采用螺丝刀等工具推动弹性定位扣11,使弹性定位扣11脱离第二嵌位块22中的第一定位槽221,此时将底座2的第二嵌位块22向上抬起一端距离后即可拔出,其拆装起来十分简单、方便,且效率极高,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第一PCB板3上设置有闸刀式插头连接器31,该闸刀式插头连接器31包括第一塑胶座311以及若干固定于第一塑胶座311中的闸刀端子312,该闸刀端子312前端伸出于第一塑胶座311外;所述第二PCB板7上设置有闸刀式插座连接器71,该闸刀式插座连接器71包括第二塑胶座711以及若干固定于第二塑胶座711上设置的端子槽712中的对接端子,该闸刀端子312由上往下压入闸刀式插座连接器71的端子槽712中,并与端子槽712中的对接端子对接,导通,该闸刀式插头连接器31与闸刀式插座连接器71对接起来精准性高,操作方便,可靠性更高。

上述的闸刀式插头连接器31和闸刀式插座连接器71可互换位置使用。

所述支撑板8设置有定位柱83;所述底座2另一端设置有与该定位柱83适配的定位孔23,该定位孔23套接于定位柱83上,以此进一步保证底座2与支撑板8装配后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板8底部设置有用于装载所述第二PCB板7的第一安装槽86,且该支撑板8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通第一安装槽86的窗口87,所述第二PCB板7安装于第一安装槽86中,并通过螺钉固定,且该第二PCB板7上设置的闸刀式插座连接器71穿设于窗口87中以显露于支撑板8上端面。

所述支撑板8于对接槽82旁侧成型有第一台阶84;所述底座2设置有与第一台阶84适配的第一阶梯槽24,该第一阶梯槽24与第一台阶84卡合对接,再进一步提高底座2与支撑板8装配后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板8于窗口87旁侧成型有第二台阶85;所述底座2设置有与第二台阶85适配的第二阶梯槽25,该第二阶梯槽25与第二台阶85卡合对接,再进一步提高底座2与支撑板8装配后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PCB板3安装的第二安装槽26,所述底座2底部设置有与该第二安装槽26连通的第三安装槽27,所述第一PCB板3上设置的闸刀式插头连接器31显露于第三安装槽27中。

综上所述,在需要将底座2拆卸时,采用螺丝刀等工具推动弹性定位扣11,使弹性定位扣11脱离第二嵌位块22中的第一定位槽221,此时将底座2的第二嵌位块22向上抬起一端距离后即可拔出,其拆装起来十分简单、方便,且效率极高,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一、第二PCB板之间采用闸刀式插头连接器31与闸刀式插座连接器71对接以实现电性连接,该闸刀式插头连接器31与闸刀式插座连接器71对接起来精准性高,操作方便,可靠性更高。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