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汽车转向助力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647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封性汽车转向助力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密封性汽车转向助力泵。



背景技术:

转向助力主要是协助驾驶员作汽车方向调整,为驾驶员减轻打方向盘的用力强度,转向助力泵是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提供压力和流量的基本功能件,目前市场上常规的汽车转向助力泵密封一般采用在主轴套设普通密封圈实现与泵体的密封,但主轴转动过程中,主轴与密封圈抵触面较大,密封圈较易磨损,从而影响密封性,且密封圈受主轴旋转力时,易形变,也会影响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的高密封性汽车转向助力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封性汽车转向助力泵,包括相连接的泵体和泵盖,其特征是:所述泵体内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主轴,主轴一端贯穿泵盖,泵体与泵盖之间设有泵腔和置于转轴上的转子,转子外套有定子,转子和定子之间安装有叶片,主轴另一端上设有传动轮,泵体靠近传动轮的一端上设有轴承室和第一环槽,轴承室置于第一环槽的外侧且轴承室内设有轴承,泵盖上设有第二环槽,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均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部、支承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支承部和第二密封部连接形成U形槽,第一密封部与环槽抵触,第二密封部与主轴抵触,第二密封部包括与主轴抵触的密封面,密封面的轴向截面呈波浪型,密封面与主轴之间形成第一储油槽和第二储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力泵工作时,传动轮带动主轴转动,在主轴的驱动下旋转使转子槽孔里的叶片滑出并与定子内曲面升程部分形成增大密闭容腔,并通过一侧的出油侧板将进油腔里的油液吸入,当转子转到定子内曲面降程部分,由于容腔减少,被压缩的油液通过出油侧板出油窗孔流出,流出的油液通过流量控制阻尼孔经泵出油口进入转向系统,主轴一端置于泵体外侧,主轴另一端置于泵盖外侧,且注油两端均可用于安装传动轮,便于助力泵的使用,轴承可以减小主轴与轴孔之间的磨损,增加主轴转动时的稳定性,轴承置于第二环槽的外侧,防止第二环槽内的密封装置从而第二环槽内滑出,确保密封性,支承部对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起到定型支撑的作用,第一密封部与环槽抵触,确保与环槽之间的密封性,第二密封部与主轴抵触,确保与注油之间的密封性,由于密封面的轴向截面呈波浪型,则密封面与主轴之间为点接触,减少了密封面与主轴之间的抵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减小磨损,且密封面与主轴之间形成第一储油槽和第二储油槽,第一储油槽和第二储油槽内均可储油,使密封面与主轴之间形成油封,提高密封性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装置内嵌有骨架,骨架呈L型且置于第一密封部和支承部之间的连接端上,支承部靠近第二密封部的一端上设有弹性槽,U形槽内设有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对第一密封部和支承部之间起到定型、固定的作用,增加密封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弹性槽可以降低支承部对第二密封部的支承力,使第二密封部更具有弹性,从而主轴转动时,降低密封面与主轴之间的抵触力,即降低密封面的磨损,卡环对密封装置起到进一步定型作用,防止第二密封部产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上设有进油孔,进油孔与泵腔通过油腔连通,泵体上还设有与油腔连通的压力控制阀腔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腔用于储油,且泵腔与轴孔连通,可以增加主轴与轴孔之间的润滑,压力控制阀腔室用于安装压力控制阀,控制油腔的出油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与泵盖的连接端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可以增加泵体与泵盖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室内设有用于固定轴承的第一限位板,第二环槽内设有用于固定密封装置的第二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板卡合于轴承室内,防止轴承轴向滑动,增加轴承稳定性,第二限位板卡合于第二环槽内,用于固定第二环槽内的密封装置,确保密封装置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封性汽车转向助力泵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封性汽车转向助力泵实施例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泵体,2-泵盖,3-主轴,4-泵腔,5-转子,6-定子,7-叶片,8-传动轮,9-轴承室,10-第一环槽,11-轴承,12-第二环槽,13-密封装置,14-第一密封部,15-支承部,16-第二密封部,17-密封面,18-第一储油槽,19-第二储油槽,20-骨架,21-弹性槽,22-卡环,30-进油孔,31-油腔,32-压力控制阀腔室,33-第一限位板,34-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封性汽车转向助力泵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密封性汽车转向助力泵,包括相连接的泵体1和泵盖2,其特征是:所述泵体1内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主轴3,主轴3一端贯穿泵盖2,泵体1与泵盖2之间设有泵腔4和置于转轴上的转子5,转子5外套有定子6,转子5和定子6之间安装有叶片7,主轴3另一端上设有传动轮8,泵体1靠近传动轮8的一端上设有轴承11室9和第一环槽10,轴承11室9置于第一环槽10的外侧且轴承11室9内设有轴承11,泵盖2上设有第二环槽12,第一环槽10和第二环槽12内均设有密封装置13,密封装置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部14、支承部15和第二密封部16,第一密封部14、支承部15和第二密封部16连接形成U形槽,第一密封部14与环槽抵触,第二密封部16与主轴3抵触,第二密封部16包括与主轴3抵触的密封面17,密封面17的轴向截面呈波浪型,密封面17与主轴3之间形成第一储油槽18和第二储油槽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力泵工作时,传动轮8带动主轴3转动,在主轴3的驱动下旋转使转子5槽孔里的叶片7滑出并与定子6内曲面升程部分形成增大密闭容腔,并通过一侧的出油侧板将进油腔31里的油液吸入,当转子5转到定子6内曲面降程部分,由于容腔减少,被压缩的油液通过出油侧板出油窗孔流出,流出的油液通过流量控制阻尼孔经泵出油口进入转向系统,主轴3一端置于泵体1外侧,主轴3另一端置于泵盖2外侧,且注油两端均可用于安装传动轮8,便于助力泵的使用,轴承11可以减小主轴3与轴孔之间的磨损,增加主轴3转动时的稳定性,轴承11置于第二环槽12的外侧,防止第二环槽12内的密封装置13从而第二环槽12内滑出,确保密封性,支承部15对第一密封部14和第二密封部16起到定型支撑的作用,第一密封部14与环槽抵触,确保与环槽之间的密封性,第二密封部16与主轴3抵触,确保与注油之间的密封性,由于密封面17的轴向截面呈波浪型,则密封面17与主轴3之间为点接触,减少了密封面17与主轴3之间的抵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减小磨损,且密封面17与主轴3之间形成第一储油槽18和第二储油槽19,第一储油槽18和第二储油槽19内均可储油,使密封面17与主轴3之间形成油封,提高密封性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装置13内嵌有骨架20,骨架20呈L型且置于第一密封部14和支承部15之间的连接端上,支承部15靠近第二密封部16的一端上设有弹性槽21,U形槽内设有卡环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20对第一密封部14和支承部15之间起到定型、固定的作用,增加密封装置13的结构稳定性,弹性槽21可以降低支承部15对第二密封部16的支承力,使第二密封部16更具有弹性,从而主轴3转动时,降低密封面17与主轴3之间的抵触力,即降低密封面17的磨损,卡环22对密封装置13起到进一步定型作用,防止第二密封部16产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1上设有进油孔30,进油孔30与泵腔4通过油腔31连通,泵体1上还设有与油腔31连通的压力控制阀腔室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腔31用于储油,且泵腔4与轴孔连通,可以增加主轴3与轴孔之间的润滑,压力控制阀腔室32用于安装压力控制阀,控制油腔31的出油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1与泵盖2的连接端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可以增加泵体1与泵盖2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11室9内设有用于固定轴承11的第一限位板33,第二环槽12内设有用于固定密封装置13的第二限位板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板33卡合于轴承11室9内,防止轴承11轴向滑动,增加轴承11稳定性,第二限位板34卡合于第二环槽12内,用于固定第二环槽12内的密封装置13,确保密封装置13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