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498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旋转式压缩机在运行时,曲轴带动活塞压缩气缸内部气体,因此,曲轴旋转一周,气缸完成一次压缩过程,同时也产生具有周期性变化的气体力矩作用,而在该变化的气体力负载下,压缩机的电机转矩也会出现脉动,从而导致旋转式压缩机在运行时产生回转振动。

压缩机的主要振型为以压缩机主壳体中心轴为轴心的扭转振动,故压缩机中离轴心距离越远的位置,其振动越大。而压缩机的储液器通过其吸气管与空调系统管路连接,则吸气管出口离压缩机主壳体中心轴越远,压缩机振动对空调管路的传递越大,振动产生的噪音越大,影响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可以显著降低吸气管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储液器壳体,所述储液器壳体设在所述压缩机壳体外;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排气进口端伸入所述储液器壳体内且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壳体相连以连通所述储液器壳体和所述压缩机壳体;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吸气出口端连接在所述储液器壳体的中部以下,至少所述吸气管的吸气进口端位于所述储液器壳体的邻近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可以显著降低吸气管的振动,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向空调系统管路的传递,从而改善空调系统的振动及噪音,提高产品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储液器壳体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在经过所述储液器壳体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吸气管整体位于所述储液器壳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出口端与所述储液器壳体的顶壁之间的竖向距离为H1,所述排气出口端与所述储液器壳体的顶壁之间的竖向距离为H2,其中,所述 H1与H2满足:0.2×H2≤H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气管形成为向上弯折的弯折管,所述吸气管的吸气出口段沿所述储液器壳体的径向延伸,所述吸气管的吸气进口段大体沿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出口段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吸气出口段和所述吸气进口段圆滑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储液器壳体的中心轴线所在的竖向平面与所述排气出口段之间的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30°≤A≤80°。

再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储液器壳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 L1,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吸气进口端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所述L1与所述L2满足:L2<L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液器壳体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过滤网,所述排气管的排气进口端高于所述过滤网,所述吸气出口端低于所述过滤网,所述吸气进口端高于所述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形成为弯折管,所述排气管的排气进口段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出口段沿水平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压缩机,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压缩机壳体的外侧面上,所述吸气进口段与所述支架相连。

可选地,所述吸气进口段通过箍带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液器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液器沿B-B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压缩机100;

压缩机壳体10;

储液器壳体20;

排气管30;排气进口端301;排气出口端302;排气进口段303;排气出口段304;

吸气管40;吸气进口端401;吸气出口端402;吸气进口段403;吸气出口段404;

支撑架50;过滤网51

支架60;箍带61;

排气口70;

压缩机壳体的中心轴线a;储液器壳体的中心轴线b;吸气进口端的中心轴线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可以包括:压缩机壳体10、储液器壳体20、排气管30和吸气管40。压缩机壳体20内可以设置电机组件、泵体组件等部件,这些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并且与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点无关,在此不再详述,下面对与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点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来说,储液器壳体20设在压缩机壳体10外,排气管30的排气进口端301伸入储液器壳体20内,排气管30的排气出口端302与压缩机壳体10相连,由此连通储液器壳体 20和压缩机壳体10。吸气管40的吸气出口端402连接在储液器壳体20的中部以下,吸气管40的吸气进口端401可以与系统的连接管路相连。需要说明的是,与吸气管40的吸气出口端402相连的储液器壳体20的中部以下包括储液器壳体20的中部和下部。

由此,从系统内流回的冷媒混合气从吸气管40进入到储液器壳体20内,经过储液器的分离,气态冷媒进入排气进口端301,再经由排气出口端302进入压缩机壳体10,在压缩机壳体10内曲轴旋转带动气缸压缩,对气态冷媒进行压缩,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过排气口70排出压缩机100,重新进入系统循环。

在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吸气口位于储液器的顶端,压缩机与吸气口的距离即压缩机主壳体中心轴与吸气口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压缩机内曲轴旋转使气缸完成压缩过程,在此过程中,压缩机产生回转振动,进而带动吸气口振动,并向与吸气口相连的连接管路传递,造成压缩机连接管路的振动和噪声,影响产品性能。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吸气管40的吸气进口端401位于储液器壳体20的邻近压缩机壳体10的一侧,由此减小吸气进口端401与压缩机壳体10间的距离,降低吸气管 40的振动,减小压缩机100的振动向空调系统管路的传递,从而改善空调系统的振动及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吸气管40的吸气进口端401位于储液器壳体20的邻近压缩机壳体10 的一侧,吸气管40的其他部分位置不做特殊要求,例如,可以是只有吸气进口端401位于储液器壳体20的邻近压缩机壳体10的一侧,也可以是吸气进口端401和与吸气进口端401 相连的吸气管40的一部分位于储液器壳体20的临近压缩机壳体10的一侧,还可以是吸气进口端401与吸气出口端402位于储液器壳体20的邻近压缩机壳体10的一侧,而吸气管 40的中部位于储液器壳体20的远离压缩机壳体10的一侧,或者可以整个吸气管40均位于储液器壳体20的临近压缩机壳体10的一侧,简言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至少吸气管40的吸气进口端401位于储液器壳体20的邻近压缩机壳体10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可以显著降低吸气管40的振动,进一步降低压缩机100回转振动向空调系统管路的传递,从而改善空调系统的振动及噪音,提高产品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储液器壳体20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圆形,在经过储液器壳体20的中心轴线b和压缩机壳体10的中心轴线a的方向上,吸气管40整体位于储液器壳体20的中心轴线b与压缩机壳体10的中心轴线a之间,由此吸气管40整体与压缩机壳体10之间的距离更小,进一步降低了压缩机100振动对吸气管40 的传递作用。

如图6所示,吸气出口端402与储液器壳体20的顶壁之间的竖向距离为H1,排气出口端302与储液器壳体20的顶壁之间的竖向距离为H2,其中,H1与H2可以满足:0.2×H2 ≤H1。采用这种设计方式,可以确保冷媒混合物在储液器壳体20内能够更好的分离成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气态冷媒可以更顺畅的通过排气管30排出储液器壳体20进入压缩机壳体1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吸气管40可以形成为向上弯折的弯折管,吸气管40的吸气出口段404沿储液器壳体20的径向延伸,吸气管40的吸气进口段403大体沿竖直方向延伸,由此,不仅不会影响吸气管40与系统连接管路的连接对吸气管40长度的要求,又缩短了吸气管40与压缩机壳体10的中心轴线a之间的距离,进一步降低压缩机100振动传递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6所示,吸气出口段404沿水平方向延伸,更便于吸气出口段404与储液器壳体20之间的安装操作,且吸气出口段404和吸气进口段403圆滑连接,使结构更简洁美观,便于吸气管40的制造与安装,吸气更顺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压缩机壳体10的中心轴线a与储液器壳体20的中心轴线b所在的竖向平面与吸气出口段404之间的夹角A的取值范围可以为:30°≤A≤80°。夹角A太小,则要求减小吸气出口段404的长度,或者增大压缩机壳体10的中心轴线a与储液器壳体20的中心轴线b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吸气管40的安装,换言之,压缩机壳体10的中心轴线a与储液器壳体20的中心轴线b所在的竖向平面与吸气进口端 401的中心轴线c之间的距离需要减小,考虑到压缩机壳体10和储液器壳体20的体积影响,会不利于吸气管40的安装与设置。夹角A过大时,若想使吸气进口端401的中心轴线 c与压缩机壳体10的中心轴线a之间的距离减小,则需要减小吸气出口段404的长度,同样不利于吸气管40的安装。

综合上述分析,夹角A不能过大或者过小,夹角A的取值范围可以为:30°≤A≤80°,与相关技术相比,不仅能保证缩短吸气管40与压缩机壳体10之间的距离,减小振动传递,又能保证吸气管40以及压缩机壳体10和储液器壳体20之间的安装操作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如图2所示,压缩机壳体10的中心轴线a 与储液器壳体20的中心轴线b之间的距离为L1,压缩机壳体10的中心轴线a与吸气进口端401的中心轴线c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L1与L2可以满足:L2<L1。在相关技术中,吸气口设于储液器的顶端,吸气口与压缩机主壳体之间的距离等于如图2所示的L1,在本实用新型中,吸气进口端401的中心轴线c与压缩机壳体10的中心轴线a之间的距离L2 小于L1,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回转振动向吸气管40的传递作用显著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储液器壳体20内可以设有支撑架50,支撑架50上可以设有过滤网51,排气管30的排气进口端301高于过滤网51,吸气出口端402低于过滤网51,吸气进口端401高于过滤网51。由此,通过吸气管40进入储液器壳体20内的冷媒混合物,一方面由于重力作用实现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的自行分离,另一方面,未及时分离的冷媒混合物穿过过滤网51,过滤网51可以更好地分离冷媒混合物,提高气液分离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过滤网51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30可以形成为弯折管,排气管30 的排气进口段303沿竖直方向延伸,排气管30的排气出口段304沿水平方向延伸,排气管 30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压缩机100还可以包括:支架60,如图3和图4所示,支架60设在压缩机壳体10的外侧面上,吸气进口段403与支架60相连,使吸气进口段 403与压缩机壳体10相连,进一步对吸气进口段403进行固定,吸气管40、压缩机壳体 10以及储液器壳体20两两相连,结构更稳定,进一步减小吸气进口段403的振动。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吸气进口段403可以通过箍带61固定在支架60上,使吸气进口段403可拆卸的与支架60相连,便于吸气进口段403的安装与拆卸。需要说明的是,箍带61需要做广义理解,箍带61可以包括任何能够将吸气进口段403绑在支架60 上的带子,此外本实用新型对箍带61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可以为金属、橡胶或者布等材质,只需要满足吸气进口段403与支架60连接的稳固性及耐用性的要求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振动和噪音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及压缩机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不干涉、不矛盾的情况下均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相互结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