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制冰机上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7127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制冰机上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用于制冰机上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采用制冷系统,以水载体,在通电状态下通过某一设备后制造出冰。

而制冰机上的空气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空气压缩机在制冷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大温度高,容易导致空气压缩机损坏,缩短空气压缩机的寿命。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制冰机上的空气压缩机主要通过风扇散热,存在的不足是:风扇的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制冰机上的散热装置,该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制冰机上的散热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外壁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贴合于空气压缩机的外壁,所述散热管的顶部连通有接入冷却水的进水管,所述散热管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进水管给散热管内通入冷却水,且散热管与空气压缩机的外壁贴合,冷却水温度较低,空气压缩机的外表面温度较高,因而热量从空气压缩机外表面传递于散热管内的冷却水中,从而达到对空气压缩机进行降温的目的,相较于风扇散热,具有散热效率高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外壁设有若干条散热管,若干条所述散热管均匀贴合于空气压缩机的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流入均匀分布于空气压缩机外壁的若干条散热管内,使得空气压缩机散热均匀,减小散热不良导致空气压缩机运行状态不佳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机的顶部设有与进水管相连通的分水箱,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底部设有与出水管相连通的集水箱,所述散热管有若干个,且其两端分别与分水箱和集水箱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若干条散热管接入通孔中,冷却水由分水箱连接的进水管流入,然后沿各个通孔流入各个散热管中,方便操作人员只需一根进水管引入冷却水至若干条散热管中;将若干条散热管的下端口接入集水箱中,冷却水由若干条散热管流出至集水箱内,然后统一汇聚流出,方便操作人员对使用过后的冷却水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均匀的分布在空气压缩机的外壁,所述分水箱的箱底呈向上凸起的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水箱的箱底呈锥形,便于对流入分水箱中的水流分散开来,方便冷却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而流入散热管内,同时使得冷却水流入若干条散热管的流量均匀,从而保证散热均匀。

优选的,所述分水箱的箱底设有与散热管套接配合的短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接于短管上的散热管方便操作人员更换使用,空气压缩机正常工作时表面的温度较高,散热管长时间贴合于空气压缩机表面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及时更换不良的散热管,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呈S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状的散热管使得散热管与空气压缩机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冷凝水流过的面积更大,散热效率更高。

优选的,还包括工作机,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工作机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通过水泵与工作机的顶部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入工作机内,经过一系列运作,工作机内的水温度较低,因此可以作为冷却水用于制冰机上空气压缩机的散热,冷却水从工作机通过进水管引入散热管内给空气压缩机散热,最后由出水管流入工作机,达成水循环,节省水资源。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呈螺旋状,且缠绕于空气压缩机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管螺旋缠绕于空气压缩机的外壁,冷却水由进水管流入散热管内,增大了冷却水流过空气压缩机外壁的面积,提高了冷却水与空气压缩机的热传递效率,从而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最后使用过后的冷却水由出水管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从进水管给散热管内通入冷却水,且散热管与空气压缩机的外壁贴合,冷却水温度较低,空气压缩机的外表面温度较高,因而热量从空气压缩机外表面传递于散热管内的冷却水中,从而达到水冷降温的目的,效果优于风扇散热,之后冷却水由散热管中流入出水管中排出;

2、水流入工作机内,经过一系列运作,到达工作机下端的水温度较低,因此可以作为冷却水用于制冰机上空气压缩机的散热,冷却水从工作机下端通过进水管引入散热管内给空气压缩机散热,最后由出水管流入工作机内,达成水循环,节省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机;2、空气压缩机;3、引流管;4、注水口;5、出水管;6、进水管;7、散热管;8、支撑架;9、集水箱;10、漏斗口;11、水泵;12、回水口;13、分水箱;14、进水口;15、通孔;16、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应用于制冰机上的散热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工作机1和空气压缩机2,工作机1的底部开有回水口12,工作机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呈竖直方向的引流管3,工作机1通过引流管3引入制冰所需的水,部分未结冰的水由回水口12流出,其中,引流管3的侧面开有注水口4。

空气压缩机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由五条支杆组成,且均匀的分布在空气压缩机2的外壁上;空气压缩机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水箱13,分水箱13的上表面位于中心处开有进水口14,进水口14与回水口12之间连通有进水管6;分水箱13的箱底呈向上凸起的锥形,便于对流入分水箱13中的水流分散开来。

分水箱13的箱底开有若干个呈均匀分布的通孔15,分水箱13位于通孔15处焊接固定有短管16,短管16上均套接有散热管7,散热管7贴合于空气压缩机2的外壁,冷却水由各个通孔15流入各个散热管7中,方便操作人员只需一根进水管6引入冷却水至若干条散热管7中,使得冷却水流入若干条散热管7的流量均匀,从而保证散热均匀,另外,套接于短管16上的散热管7方便操作人员更换使用,空气压缩机2正常工作时表面的温度较高,散热管7长时间贴合于空气压缩机2表面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及时更换不良的散热管7,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

散热管7呈S状,且均匀贴合于空气压缩机2的外壁,S状的散热管7使得散热管7与空气压缩机2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冷却水流过的面积更大,散热效率更高;冷却水流入均匀分布于空气压缩机2外壁的若干条散热管7内,使得空气压缩机2散热均匀,避免散热不良导致空气压缩机2运行状态不佳的情况发生。

空气压缩机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集水箱9,集水箱9的箱底开有漏斗口10,将若干条散热管7的底部接入集水箱9中,冷却水由若干条散热管7流出至集水箱9内,然后沿漏斗口10统一汇聚流出,方便操作人员对使用过后的冷却水进行处理;漏斗口10与注水口4之间通过出水管5连接,出水管5上连接有用于提供水循环所需动力的水泵11。

通过进水管6和出水管5将工作机1和空气压缩机2中的水连通起来,水由注水口4流入工作机1内,经过一系列运作,到达回水口12的水温度较低,因此可以作为冷却水用于制冰机上空气压缩机2的散热,冷却水从回水口12通过进水管6引入散热管7内给空气压缩机2散热,最后由出水管5流入注水口4内,达成水循环,节省水资源。

具体工作过程为:启动制冰机,操作人员从引水管给工作机1内引入制冰所需用水,经过一系列运作,未结冰的冷却水从回水口12流出,经过进水管6流入分水箱13内,分水箱13通过内部的通孔15将冷却水分别流入散热管7中,散热管7对贴合的空气压缩机2进行热传递能量交换,从而降低空气压缩机2的温度,最后使用过的冷却水由散热管7流入集水箱9,由漏斗口10经出水管5流入注水口4内,从而形成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

实施例二:一种应用于制冰机上的散热装置,参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散热管7螺旋缠绕于空气压缩机2的外壁上,散热管7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6和出水管5相连通,散热管7螺旋缠绕于空气压缩机2的外表面,冷却水由进水管6流入散热管7内,增大了冷却水流过空气压缩机2外壁的面积,提高了冷却水与空气压缩机2的热传递效率,从而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最后使用过后的冷却水由出水管5流入工作机1内,形成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