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降噪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6308发布日期:2018-10-12 21:31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吸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降噪自吸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自吸泵,在运行时,通常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这些噪音包括两种,一种是电机散热叶片产生的,通常分贝值较低,且声音较柔和,另一种是高压水在泵体内碰撞导致的,通常分贝值较高,声音较尖锐、刺耳,人们受影响的基本上是后者,这些噪音长期存在会导致人们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降噪自吸泵,它具有减少水流与叶轮的接触面积进行降噪和设置弧形流道减少水对肋板的冲击这种多重降噪使得降噪效果更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降噪自吸泵,包括泵体、与泵体连接的电机,所述泵体中部设有一肋板,所述肋板的左侧边与泵体的左内壁形成了出水通道,所述肋板的右侧边与泵体的右内壁形成了进水通道,肋板的下方设有叶轮室,所述肋板处于叶轮室中心的中心线上,且底端延伸至叶轮室外边缘;所述叶轮室内设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叶轮本体和叶片,所述叶轮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外环体、中间环体和内环体,所述外环体的两侧设有弧形环槽,所述弧形环槽远离中间环体的一端低于靠近中间环体的一端,所述外环体远离中间环体一端的厚度为中间环体厚度的七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位于弧形环槽上且与中间环体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为带弧面的直角三角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体的中部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的内周沿设有空心凸起,所述空心凸起的内壁设有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肋板靠近叶轮室的一端呈带弧面的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与肋板之间形成有弧形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的进水口处设有缓冲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申请的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外环体、中间环体和内环体,其中外环体远离中间环体一端的厚度为中间环体厚度的七分之一,这样避免了高压水与叶轮本体的接触面过大导致高压水与叶轮本体发生碰撞发出巨大噪音同时避免了外环体过薄使得水的冲击力全集中在叶片上导致叶片的使用寿命减短;其中外环体的两侧设有弧形环槽这样当水流经外环体两侧时,水可以沿着弧形环槽流下避免水滞留在叶轮本体上,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其中叶片为带弧面的直角三角体,其中弧面的弧度与弧形环槽的弧度相一致,便于叶片焊接在弧形环槽上,采用直角三角体与弧形板相比,可以减小高压水与叶片的接触面,进一步减缓高压水与叶轮发生碰撞发出的噪音;在叶轮与肋板之间形成有弧形流道,使得出水通道上的高压水从弧形流道流回至进水流道避免高压水直接冲击肋板发出巨大噪音,其中弧形流道采用弧形而不是直边这样能使水流更加平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叶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效降噪自吸泵,包括泵体20、与泵体20连接的电机,在泵体20中部设有一肋板30,其中肋板30的左侧边与泵体20的左内壁形成了出水通道,其中肋板30的右侧边与泵体20的右内壁形成了进水通道,在肋板30的下方设有叶轮室40,其中肋板30处于叶轮室40中心的中心线上,且底端延伸至叶轮室40外边缘;其特征在于:在叶轮室40内设有叶轮10,其中叶轮10包括叶轮本体11和叶片12,其中叶轮本体10包括一体成型的外环体111、中间环体112和内环体113,其中外环体111的两侧设有弧形环槽1111且弧形环槽1111远离中间环体112的一端低于靠近中间环体112的一端,这样当水流经外环体111上的弧形环槽1111时水可以沿着弧形环槽1111从靠近中间环体12的一端向远离中间环体12的一端流动使得水离开弧形环槽1111进而避免水滞留在叶轮本体11上延长叶轮12的使用寿命。其中外环体111远离中间环体112一端的厚度L1为中间环体113厚度L2的七分之一,这样避免了高压水与叶轮本体11的接触面过大导致高压水与叶轮本体11发生碰撞发出巨大噪音同时避免了外环体111过薄使得水的冲击力全集中在叶片12上导致叶片12的使用寿命减短。其中叶片12位于弧形环槽1111上且与中间环体112相抵接,且叶片12靠近中间环体112的端部与中间环体112的端部平齐,这样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叶片12损坏。其中叶片12为带弧面的直角三角体,且弧面的弧度与弧形环槽1111的弧度相一致,便于叶片12焊接在弧形环槽1111上,采用直角三角体与弧形板相比,可以减小高压水与叶片12的接触面,进一步减缓高压水与叶轮12发生碰撞发出的噪音。在内环体113的中部开设有轴孔,其中轴孔的内周沿设有空心凸起114用于固定防止移位,在空心凸起114的内壁设有定位凸起1141,这样能更好的与转轴上的凹槽卡接,能更好的使叶轮12与转轴配合转动避免移位。

如图3所示:其中肋板30靠近叶轮室40的一端呈带弧面的台阶,其中弧面比直角面过度更加平缓,能更好的缓解水的冲击,减少噪音的产生。其中叶轮10与肋板30之间形成有弧形流道50,使得出水通道上的高压水从弧形流道50流回至进水流道避免高压水直接冲击肋板30发出巨大噪音。在泵体20的进水口处设有缓冲槽60,不仅能避免当水压不稳时流经叶轮10的水出现断续,更重要的是避免水压过大导致高压水对叶轮10的冲击过猛致使叶轮10损坏同时缓解高压水与叶轮10撞击发出巨大噪音。

水泵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